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何奇耶徒1954年10月生于呼和浩特,祖籍科尔沁。他先后在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系、美术系任教。1978—1981年曾在南京交响乐团进修,三年期间勤攻弦乐技法,课余多次参观当地举办的全国大型书法绘画展览。更向林散之、武中奇、费新我、尉天池诸名家请教书法理论和书艺技能,得以开拓视野、广闻博识,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2.
右江学者谱     
李汉宁,1966年生,壮族,广西平果县人,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进修于中国美术学院书法专业,现为广西右江民族师号艺术系书法副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书法美学与高等师范书法教学,五种书体篆、隶、行、草、楷作品均入展过省级以上书法展。近年来在《艺术教育》、《艺术探索》、《中国硬笔书法》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二十余篇,主要成果有:《书法创作如何表现主题》、《高等师范院校书法教育对策探析》、《对立统一的审美思想在书法中的运用》、《从“匀”和“变”引导人学生总体认识结体美》、《高等师范…  相似文献   

3.
正嘎拉桑教授,蒙古族,1959年1月出生于内蒙古奈曼旗。1983年7月毕业于内蒙古民族师范学院蒙古语言义学专业,同年8月留校任教。1985-1987年赴内蒙古师范大学进修学习,1996-1998年在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班学习,并获硕士学位,2002-2003年为蒙古国国立大学高级  相似文献   

4.
刘济生教授,汉族,1949年2月10日生,内蒙古库伦旗人,祖籍山东莱阳。现任内蒙古民族大学马列教研部党总支书记。1982年7月毕业于内蒙古民族师范学院政史系,同月,被分配到哲里木畜牧学院任教。1987年在四川大学进修中国现代史,1996年在中国人民大学作访问学者。1992年至2000年,任哲里木畜牧学院马列教研部主任。曾讲授《中共党史》、  相似文献   

5.
贺金瑞 ,男 ,蒙古族 ,1 95 3年 1 1月生于内蒙古巴彦淖尔盟。现任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系教授 ,马克思主义哲学硕士生导师 ,民族政治学硕士生、博士生导师。兼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百所重点研究基地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教授、北京大学应用伦理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 ;担任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理事 ,中国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会理事。1 979年毕业于内蒙古大学 ,同年在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工作。 1 980年至 1 981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进修。 1 985年至1 988年脱产攻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硕士学位研究生 ,师从赵凤歧…  相似文献   

6.
《新天地》2011,(12):F0002-F0002,F0003
石雨:养心堂主人,大学本科学历,西安科技商贸学院客座教授,先后进修于中国书画函授大学、西安美术学院,师从中国书法家协会评审委员、陕西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文联秘书长张山先生。大学书法教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陕西省书画研究院常务理事,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北方书画艺术研究院名誉院长,陕西长城书画院副院长,三秦书画研究院研究员,文人功勋艺术家,突出贡献艺术家,德艺双馨艺术家。  相似文献   

7.
张述林,汉族,193()年8月生于辽宁省新民县。1950年A东北人民大学(现吉林大学)财政信贷系及马列主义研究生班学习,1953年毕业。1954年入北京大学经济系政治经济学专业研究生班进修学习,1956年毕业后返吉林大学任助教,1962年任吉林J业大学讲师,198】年任内蒙古民族师院副教授,1987年晋升为教授。曾任内蒙古民族师范学院政史系经济学教研室主任,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学位委员会委员,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高评委经济学学科组副组长,哲里木盟社科联常委兼秘书长,哲里木盟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哲里木盟财政学会副会长,内蒙古自…  相似文献   

8.
白万柱 ,蒙古族 ,中共党员 ,193 8年 11月 2日出生在内蒙古科左后旗。 1964年 ,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中文系 ,并留校任教。1979年 ,他调入内蒙古民族师院 ,在华东师大中文系进修一年之后 ,翌年登台讲课。1983年初 ,调入本院学报编辑部从事编辑工作 ,1987年晋升为副编审 ;1994年被评为全国高校文科学报优秀编辑 ,并获奖励 ;1995年担任副主编职务。他先后办了“尹湛纳希研究专栏”、“僧格林沁研究专栏”、“哈斯宝研究专栏”、“中东问题研究专栏”等学术专栏 ,在学术界产生了反响。白万柱蒙汉兼通 ,并熟悉蒙汉民族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  相似文献   

9.
加强管理,努力提高进修医生教学质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科是江苏省普通外科进修培训中心,承担江苏省普通外科进修医师班的教学任务,从1979年至今已连续培养25届。在教学过程中,在如何提高进修质量,为基层医院培养合格的专业临床医师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的方法。1领导重视、措施得力,重视职业素质培养临床进修医师带教是教学医院一项经常性且具有重要意义的任务,科室领导非常重视,每年均作为重要任务之一来抓,根据教学内容制定周密的分组及科室轮转计划,分别召开进修医师和带教老师会议。组织进修医师学习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和进修医师条例。根据进修医师都有从医经历的特点,让进修医师明确进修…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的双语环境下,口译教学中的语言进修必不可少。将语言进修独立于技能培训之外是"分而治之"的做法,不符合中国国情。探索语言进修和口译技能培训的有机融合不仅是一箭双雕之策,更使语言进修具有针对性。语言进修与技能培训的契合应侧重以下三个方面:口译能力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学员的双语记忆表征和加工路径的差异性以及语言进修与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相契合的具体形式。  相似文献   

11.
教师进修培训权是法律赋予教师的一项基本权利,也是教师必须履行的一项基本义务。目前,在我国教师进修培训过程中,学校与教师之间存在进修培训权的纠纷,针对此找出现有的解决学校与教师进修培训权纠纷的主要法律途径的不足之处,提出完善现有的法律机制,才能使教师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切实保障教师进修培训权利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针对目前高校教师进修管理存在的诸多问题,基于Struts设计并开发了高校教师进修管理系统.系统使用成熟的MVC框架Struts,实现了高校教师进修的计划管理、申请管理、申请审核和过程管理等相关功能模块,系统能对教师进修工作的各个阶段进行有效管理和监控.  相似文献   

13.
民俗书法这个课题以往很少有人研究。本文从民俗与民俗书法、民俗书法与书法艺术、民俗书法与书法艺术的原生状态、广义的民俗书法与民俗书法在因特网时代的嬗变等方面展开讨论。在当今中西文化快速交流的时代,讨论民俗书法,对弘扬民族文化、构建民俗书法理论,以及书法艺术的理论和创作的创新与发展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古典书法理论中,比喻式书法批评是普遍应用的书法批评方法之一。比喻式书法批评包括本体、喻体、相似点和比喻词等四个要素。比喻式书法批评的形成与儒家的"比德"思想和《诗经》的"赋"、"比"、"兴"传统,有着紧密的联系。具有间接性、模糊性、想象性等特点。比喻式书法批评使人们能够通过书法与自然物象的联系来深入理解书法的意义,使人们能够通过书法与人的联系来认识书法的真谛。  相似文献   

15.
文化属性是书法的本质属性。站在文化书法的视角,传统书法经典构成唯技法化,过于狭隘,不利于书法本体的良性发展。另一方面,当今被高度关注的文化书法又过于玄虚,技艺元素成为其软肋。文化视野下的中国书法应包含笔和用笔、墨与用墨、纸与幅式、结构与字势、宇组与行气、布白与意境、文字与情感等要素。这种新的书法构成图式,有利于当代书法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6.
高校对口支援是进修教师和挂职干部继续教育、提升能力的平台。以华中农业大学对口支援塔里木大学为例,通过调查分析发现:高校对口支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受援高校解决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合作等方面的问题,使受援高校的进修教师和挂职干部回到原单位后,在工作理念、专业知识、工作效率、工作能力以及工作方式等方面得到明显改善。然而,进修人员的个体需求与实际效果的切合度并不高,支援高校所提供的客观条件和新环境下的人际关系等非个体因素对进修人员的满意度影响显著。为此,提出了健全和完善高校对口支援工作的建议:加大对对口支援双方高校的资金投入,出台教师进修和干部挂职锻炼的相关政策,完善进修和挂职学习锻炼过程中的配套制度,创新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搞好配套服务等。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对离职进修攻读大专学历的33位学员的学习成绩的分析、检测,找出了在职教师进修的最佳年龄段和最佳教龄段,为在职教师什么时候进修可取得最佳效果提出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藏于俄国、编号为TK316,藏于内蒙古、编号为F6:W 36的黑水城汉文刻本残页,均系南宋朱熹所编纂的《资治通鉴纲目》。两件藏品只具纲目,不附后人《发明》、《书法》、《集览》等内容,保存了早期《资治通鉴纲目》的原貌。两件藏品版本特征极为相似,但纸质不同,当属不同版本或者同一版本的不同印刷。根据避讳情况判断,其中TK316应当是南宋刻本。  相似文献   

19.
正书法传统有许多维度,除了体势、字符意义、造型图式和笔墨语言的绘画性,表演性也是一个重要的维度。表演性书法意味着书者的迷狂和书法空间的开放:迷狂使书者走向非功利性、非程式化书写的创造之境,而空间的开放则意味着书法与时代和环境的密切关系。从古代先贤的书法表演到云门舞集的"他者话语",艺术家通过表演对书法形式与书法精神的表达,给当代书法  相似文献   

20.
展览是书法产业中重要的一环。书法创作者将展览当作检验、展示自己书法创作和获得艺术与市场双赢的一种主要方式。为展览而创作、为市场而展览使得书法创作过份看重形式表现,而乏功力、缺内涵、少自然,这些都会对公众审美期待、艺术共鸣造成挤压。书法创作的终极目的是真情的自然流露、是人格魅力的自然展示、是人文精神的自然体现。因此说书法产业化的目的不是“去书法化”,书法创作的最终目的不应该在产业化中消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