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轼及其诗歌在朝鲜半岛影响十分深远,朝鲜朝后期诗人申纬就深受其影响。申纬接受、学习苏轼与其中国朋友崇苏派诗人翁方纲、吴嵩梁的影响有关。他设苏斋、读苏诗、集苏诗,还收集东坡画像,生活上也模仿东坡情趣。在诗歌创作上,申纬十分欣赏苏轼儒佛交融的思想境界,努力学习其诗境与禅心的和谐统一。模仿苏诗风格、运用苏诗典故或采撷苏轼诗语也是申纬诗歌创作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2.
欧洲对李白诗歌的翻译兴起于法国,而法国对于中国诗歌的广泛接受源于李白。在中国古典诗词西传的历史上,李白的地位是其他中国诗人无法替代的,在法国读者眼中,李白是唐诗乃至中华文化的一个表征。  相似文献   

3.
韩国诗人郑芝溶被誉为韩国现代诗歌之父,于1941年出版了其第二本诗集《白鹿潭》,学界以此为界称其之后的诗歌为后期诗.《白鹿潭》收录有25篇诗歌与8篇散文诗,若说前期诗集着重凸显"大海"之意象,而后期诗则倾向于"山"之意象;诗歌形式上,散文诗的比例增多,汉字和古词的运用亦占据较大比重.郑芝溶的自然诗本质上有别于韩国传统的自然诗,形式上虽保有儒家山水诗的特点,但是作为接受过新文化洗礼的诗人,郑芝溶的诗以对古典诗歌意象或接受、或扩延、或转化的方式不断适应现代诗内在的变革诉求,使古典意象在现代传承中成为创新的酵母.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派诗人戴望舒的理论著作《诗论零札》中,我们可以发现,现代派诗歌的核心,是情绪二字。诗的内容是表现诗人的情绪,诗的外在形式也决定于情绪,诗歌中意象的罗列也是以文字来表现的情绪的。情绪在现代艺术观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既是诗人的世界观,也是诗人的创作追求.中国现代派诗人在作品中回避现实生活中的矛盾斗争,一方面亲近自然,一方面躲进个人的情感世界,在个人的爱情世界中自我麻醉,寻找慰藉。这一派诗人的作品既有很强的感染力,更易对人们的情感进行熏陶。如何正视作品中的消极情绪,把握作品中的自我情感的宣泄,因此,在这类作品中的情感教育显得颇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杨再喜 《兰州学刊》2009,(11):206-208
南宋中兴诗人对柳宗元诗歌的接受,是柳宗元诗歌接受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陆游是其中杰出的代表。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引禅入诗,在诗中表现出相同的意境;其二,相似的诗歌题材和艺术风格;其三,对柳宗元诗歌的深入阐释和高度评价。上述三个方面是中兴诗人接受柳宗元诗歌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西方文化理念的影响下,现代人对杜甫的接受呈现出与晚清前截然不同的发展轨迹,带有明显的时代特色.五四时期的接受以阐释为主,且有意否定以往的研究成果,在创作中有明显传承关系的不多.20世纪20年代中期,接受心态渐趋平和,特别注重社甫诗歌艺术上的创新之处,一些诗人的诗歌创作与杜诗有较为明显的传承关系.抗日战争爆发后至新中国成立前是现代人与杜甫关系最为密切的时期,很多诗人、学者在思想、诗歌艺术等方面深受社甫影响,特别是旧体诗创作领域,这种现象比较普遍.  相似文献   

7.
在学界强烈关注"中国文学古今演变"命题的大背景下,新诗创作与古典诗歌资源之间的关系理应引起我们瞩目。新诗创作至少有一只脚是踩在古典诗歌的土壤上的,从古典气味浓厚的戴望舒、余光中等一直到"朦胧诗"及其以后的现代汉诗写作都没有例外。在这一点上,中国古典诗歌的脉络不仅没有在新诗创作中断绝,而且,新诗最终、也必将会成为传统的一部分,最终、也必将会成为民族诗歌血脉潜流的重要构成。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典诗歌积淀着深沉丰厚的中华文化。其文化价值具体表现为:天人合一的哲学精神和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崇高的爱国精神和深厚的道德情怀,温柔敦厚的诗教传统与中庸之道,人情之美的价值取向和含蓄蕴籍的风格追求。同时,中国古典诗歌又从人际交往、民族心理、社会人生以及政治、思想、文学、教育等方面对中华文化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9.
奥地利女作家耶利内克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至今已有六年,她的作品在中国的译介与接受经历了大起大落,中国读者和研究者由于意识形态、诗学观和文化观的差异对她创作中的主题、语言实验、心理分析等无力面对、难以接受。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典戏剧以"曲"为依托来演绎故事,"曲"是中国古典戏剧的核心和灵魂,而"曲"就是诗歌的一种形式,所以中国古典戏剧不可避免地具有浓郁的抒情写意的诗歌特色.实际上,中国古典戏剧从它的母体--诗歌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因此,无论是从中国古典戏剧的外部形态考察,还是从它的内在精神细究,或者从它的表演形式探讨,诗歌都无处不在.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艺术被称为“当代艺术”,它的确立和发展,与西方现代派艺术在中国的传播和接受直接相关.在中国视作西方现代派艺术的东西,包括了西方艺术发展中的现代派艺术和后现代艺术.这些艺术风格直接引发了当代西方的艺术终结命题.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当代艺术在接受西方现代派艺术的同时,也接受了艺术的终结指向的基本话语.然而,中国艺术界对西方现代派艺术热情模仿,但对艺术的终结这一话题则反应寥寥.这与中国艺术界并不需要这一话题作为自己的话语资源有关.由此可知,在接受西方话语的过程中,中国从来没有丧失自己的主体性,一直以本土的文化现实需要为基本的接受前提.  相似文献   

12.
李春丽 《阴山学刊》2004,17(2):35-38
意境的创造,在中国传统诗歌中是一个重要的美学追求.戴望舒、卞之琳、何其芳为中心的"现代派"诗歌,根植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诗艺,以中国艺术传统固有的价值标准和审美趣味为基础,在现代新诗中重构东方式现代诗的意境.首先表现为对意象的注重.运用感性形象烘托暗示人类心灵情思,摈弃架空的理想抒情.在意象选择上表现出浓郁的古典特色,创造了不言情而情自无已的诗歌境界;同时在意境构建中承继传统意境创造中的悟觉思维以象为基础、情为中介、理趣为归宿.达到"诗情智化",是对古典诗歌精髓继承中的现代性超越.  相似文献   

13.
从意象看中国古典诗歌与英美意象派诗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初名噪一时的意象派,是中西方文化交流与对话在诗歌上的一个重要表征。本文从“意象”这一审美范畴出发,针对意象营造、遣词造句、绘画性等三方面来探讨中国古典诗歌对英美意象派诗歌的影响,同时也指出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和英汉语法结构的迥异,二者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相似文献   

14.
吴淑元 《船山学刊》2007,(4):127-130
中国古代歌颂真挚情谊的诗篇,在内容上可以分为三类:一是抒发挚友之间互相眷恋的无限深情:二是抒发挚友之间依依惜别的深情;三是抒发对挚友的慰勉和赞美之情.中国古代这些歌颂真挚友谊的诗篇,将魅力长存,光芒永在.  相似文献   

15.
“意识流”在整个中国现代文坛的译介具有由“新”而“深”的流变倾向.五四时期有意误读的译介倾向在于建构“意识流”的“新”形象,特别是对其哲学与心理学基础的译介呈现出科学主义的表征.进入30年代,“意识流”的译介呈现出误读与理解的双向加深趋势,这既是中国文坛现实主义压制现代主义发展的表现,同时也体现了一批具有世界主义眼光的现代知识分子对异质性文学实验的追求.40年代的“意识流”译介则呈现出向文学自身回归的倾向,其作为一种“异质性现代主义文学先锋”的形象也得以建构.这一先锋形象的建立体现了中国现代学者对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文化的深入认识,而40年代中国现代文学的繁荣也与此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16.
学衡派与中国学术的现代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处在中国学术由传统向现代转换的大背景之下的学衡派学术立场和学术动向进行了总体考察 ,指出学衡派一方面仍坚持传统学术学以载道的主旨 ,但他们学术实践显然不囿于此 ,他们在学术研究中能够坚持客观的态度和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在研究范式上 ,也接受了分科研究等现代学术的研究模式 ;同时 ,他们努力传播西学 ,是一些现代学术学科的奠基人。这一切都表明 ,学衡派是中国现代学术建立过程中重要的一支力量 ,对中国学术的现代转换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7.
互文理论与中国古典诗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的宗旨在于简单地介绍一下西方互文理论的特点,指出它与中国传统诗论的异同,并对其在中国古典诗歌研究中的应用作一简短检讨。互文理论注重某一作品与其他作品的联系,强调某一文体类型的系统和发展,这对理解和欣赏中国古诗都具有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8.
侯国良 《社会科学》2003,(6):112-115
人类正由本能境界生存逐步进入生态境界生存。期间面临着严重生态危机。中国古典诗歌中蕴藏着异常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资源:其一为敬畏生命、惜生爱物;其二为“天人合一”,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其三为摆脱“心为行役”,重视精神自由。这些思想观念有助于人们认识人类中心主义和消费主义带来的危害,开拓道德境界,提升人格层次,更多关注精神上质的提高,过“有意义的” 生活。  相似文献   

19.
金代南渡诗歌作为中国诗歌史上的一个特殊阶段,具有自身独特的审美倾向,即对唐人诗风的推崇与合理继承、对唐代现实主义创作精神给予发扬以及对于唐诗艺术表现成果的借鉴与吸纳.这种异代共鸣不仅体现出接受史上的共性成果,而且也表现出文化建构和时代背景下接受心理的自身特点.  相似文献   

20.
从更新教学观、引发兴趣、创设意境、多角度解读和诵读与背诵五个方面,阐述如何利用古典诗歌的现代教法对大学生进行古典诗歌的教学实践,从而达到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