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船山继承并发展了儒家思想中具有道德意蕴的君子观念,结合对心之主导的肯定,提出了自己对成就君子的独特看法。在《四书训义·论语》中,王船山肯定心对人之行为的主导,认为人之心是人行为方向和动力的源头。船山认为君子所体现的崇高道德境界,关键在于具有仁德之心,由此他确立君子与小人的本质差别在于"立心异":君子心怀仁德、小人醉心欲望。并由内而外展现出两者的巨大差异。同时王船山又为成就君子,特别是小人向君子的渡越提供了依据和方法。抓住内心志趣对人的重要性,船山指出如志在君子,培养仁德之心最为重要。确立了正确的志趣,通过内外交相为养的修养工夫,以此涵养内在德性而成为君子。  相似文献   

2.
王船山以他独特的体用观来解读仁与礼的关系,仁义礼智四本德与智仁勇三达德的关系,提出"立人极"的观念,肯定五常、四德乃人之所以为人的核心价值,而"仁义"乃核心的核心。船山的人文价值观有"诚"作为超越的背景。在人禽、君子小人之辨中,船山反对蹈虚空谈,重视修身守礼,又重视社会政治实践,把核心价值与日用伦常、现实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了。这对建构当下的核心价值观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王船山的君子观是至德价值取向与问学工夫的合一,核心宗旨是至德凝道,这一君子观在逻辑上完成了价值取向向工夫施予的过渡与演生,价值取向是尊德性,工夫是道问学,价值取向上表现为至德、高明、全备之德性,工夫施予上体现为明、凝、审、用之途径,二者达到中和适宜。一方面,王船山对古圣先贤的君子观进行了继承,另一方面又对其内容进行了发挥,使之具体化。本文以船山对《中庸》第二十七章的诠释为中心,试论王船山的君子至德取向与问学工夫。  相似文献   

4.
孔子的君子人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子依据二分法对"君子"与"小人"的划分,确定了"君子"、"小人"两种基本范型,赋予了"君子"以全新的道德内涵."君子"观念凸显出了儒家道德决定论的逻辑,对中国传统道德与政治的关系具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王船山以"公天下"为旨归的价值理念具有多方面的精神特质。君子理想人格的追求与豪杰精神的挺立,"生民之生死,公也"的民本价值指向,"畛其族类"的民族振兴情怀,以"古今之通义"升华的爱国主义精神等是其中最突出的表现。这种精神特质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普遍的道德原则性与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6.
孔子的“君子”人格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孔子平生教书育人,以培养造就"君子"为宗旨。君子一直是人们区分人的道德品行好坏的标准,君子是人们追求达到的理想人格目标,小人是人们所鄙弃的无德行者。君子人格的内涵、特征或者标准,大致说来,应该有10种:仁、义、礼、智、忠信、勇、中庸、和而不同、文质彬彬与自强不息。孔子及先秦儒家汲汲于"君子小人"之辨,目的在于扬善抑恶,塑造仁德的理想人格。  相似文献   

7.
王船山对程朱、陆王之学的批评与修正,同时亦是其克服与超越宋明理学之处。船山对陆王心学杂于佛老、单证心性本体而忽略道德实践的学问倾向表达出强烈的不满,并反对朱子分理气、心性为二,而强调理即是气之理,心与性为一,显示出船山治学的重点已从体证道德本体走向成己成物的道德实践,从一己之成德走向儒家之人文化成,此亦即是船山学的精神所在。  相似文献   

8.
潘斌 《船山学刊》2022,(1):35-45
王船山礼学与先秦两汉儒学、宋明理学的渊源甚深,特别是与张载的礼学关系密切。船山认为礼是天理的体现,合礼者是天理,不合礼者是人欲;礼与天理相关,亦与人情相系,礼甚至由心而生。船山认为情可能过或不及,而礼可矫正,使其合乎中道。礼是"五常"的范畴之一,而船山将礼从"五常"中抽离出来,并视其为"三纲五常"的大体。在船山的礼学思想体系中,夷夏之辨、人禽之别的根据就是礼治的有无。船山从礼学的角度彰显文化主体意识,还体现在他对佛老和阳明心学的批判态度上。  相似文献   

9.
在异域文化相逢时,究竟以正统观统摄对方,还是以"借鉴"视角来观照自身,不同立场决定着如何处置不同文化中的根源性概念,以及与其相伴生的知识体系及开放的世界.明清之际,儒耶相逢,王船山、利玛窦都试图捍卫拱顶石般的理念(天),为各自的意义秩序提供知识性证明.借鉴儒学相关观念,寻求儒耶之间相似之处是利玛窦"适应"策略的重要内容.王船山注意到利玛窦所传播的知识及其影响,沿用"华夷之辨、圣学与异端之辨"的正统观思路,遵照亲亲尊尊的原则对"天主"概念进行了驳斥,在知识层面辩驳"地圆说"与以往经验不相符之处及其解释某些关键问题时的失效.船山之误判并非简单地因个人固陋,而更多是其知识传统下的系统性"剧场假象"所致.依据现代人的生存经验来苛责船山的守旧,过于简单化.二人所代表的文化在当时中国所处地位的迥然有别,使得他们相遇时在知识、理念层面作出固守与适应的不同选择.这种基于正统或借鉴立场的选择在现代中国哲学与西学之间的对话中有所延续.  相似文献   

10.
漆灏 《船山学刊》2010,(1):22-23
儒家的"恕道"思想有一个漫长的形成过程,其间见仁见智,颇多歧解。船山先生尽管没有系统地对此加以论述,但在其《四书训义》、《读四书大全说》等著述中多次结合诠释儒家经典文本和分析他人的阐述进行过讨论,形成了船山先生对"恕道"的独特理解:"恕"有君子之"恕"和小人之"恕"之分,且"忠恕"是学者事,可"一以贯之";而君子之"恕"当以"有可推之藏"为前提,当以"忠"行"恕";"忠"和"恕"不是"体"和"用"的关系,"仁"、"恕"有别,舍恕无以求仁。  相似文献   

11.
高菱 《天府新论》2021,(4):84-92
在先民追溯的神农时代,耕稼是文明最先进的知识与技艺。周朝以农兴国,亦从耕稼之事中提炼无逸的精神品格。但随着文明与社会的发展衍化,耕稼逐渐由政教整体的中心、急务隐退至边缘。经由君子小人之辨、力与德之辨,孔子的耕稼观念从实义向德义转化。一方面,掌握耕稼知识无助于挽救礼崩乐坏的危局,孔子推重更具政治文化影响力的君子之学;另一方面,耕稼与修德在转化原始力量上又具有同构性。耕稼观念的变化引发了农家的应激反应。在与农家的论辩中,孟子发展了孔子的思想,并将力与德之辨引申为力与心之辨、夷与夏之辨,否定了耕稼与品性的关系。荀子虽然意识到心与力在事中的统一,但依旧以物与道之辨承继了君子、小人的分野。庄子在孔老思想的基础上,重新赋予耕稼以内在价值,耕稼之事可以治身修德,技艺可以载道,由此转化了儒家主导的耕稼观念。  相似文献   

12.
受船山思想的影响,魏源也非常重视道德的价值。魏源尊重人的独立个体性和自然性,在社会活动中为道德个体的道德关系进行辩护,对"仁""孝"的道德标准加以修正,追求"造命之君子"的道德人格,发挥主观能动,渐进践履"有我"的道德理想。受时代和阶级的局限,他的道德理想大旗随着仕途的坎坷、政治理想的破灭而倒下,并最终遁入佛门。  相似文献   

13.
王船山的道德观是依从《易传》"道、善、性"顺序建立的天道论的道德观。他以天道"生生大德"的价值意涵作为人世道德的形上依据,人本于这种"生"的秩序而有知能,进而通过实践开辟出福祉与道德。但进入历史视域以后,人困于自身的有限性难以实现道德与福祉在历史中的统一。天道通过"假手说"曲成人类历史,表现为对人类福祉的成就;而道德必须归于主体方有意义。于是呈现出福祉与道德、天道大德与人的道德主体性之间的矛盾与张力。本文以道德之建立为问题,以船山史论为主要考察对象,检视船山为建立现实的、主体的、形而上的道德所作出的努力及其中的困难。  相似文献   

14.
王船山的吏治思想是一个"以法相裁,以义相制,以廉相帅"的完备体系,他主张将法律的制裁作用、考察制度的制约作用、廉洁品质的统帅作用结合起来,构筑了法律、制度、道德三位一体的吏治机制。船山注重防治上层官员的贪污的思想主要体现船山"以法相裁"的宗旨;船山对于治吏制度的构思主要凸显了船山"以义相制"的旨趣;船山关于养廉的思考主要反映了船山"以廉相帅"的精神。王船山吏治思想的核心是要根治皇权官僚专制主义社会中官僚政治的贪渎腐败、庸碌无为、冗官冗政这三大顽疾,其中合理的进步的因素即使对于现代社会的政府行政管理工作依然有着良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刘人熙有强烈的民族精神,主张以传统道德拯救中国。从青年时候他就开始就崇拜王船山,研习王船山的著作。他认为王船山继承孔孟程朱思想又有所发展。刘人熙对王船山的推崇仰慕影响了谭嗣同,使谭嗣同崇拜王船山,但刘人熙又不赞成谭嗣同的"变法",未参加辛亥革命的有关活动,民国建立后虽对民主自由等现代观念有微辞,但又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民主自由独立的思想,尤其赞成民主共和的建国思想。正因为这样,刘人熙认为以船山思想为代表的传统文化能"新湘"、"新天下",所以他创立了船山学社。  相似文献   

16.
王船山在经典诠释中以"六经责我开生面"的责任担当,阐释着其丰富的道义思想。尚义之理:天理之公与人不可昧;尚义原则:义在事宜与立义皆称;尚义之策:言必以义与行必以礼;尚义旨归:义以裁之而德业日隆。船山尚义思想四个层次的逻辑展开,分别彰显了船山尚义之缘由,尚义之基本原则,尚义之基本策略,尚义之价值旨归的问题。王船山的尚义思想建构了一个完整的尚义逻辑体系。  相似文献   

17.
1978年以来的这一时期。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来说。王船山文学研究的成果是前所未有的。“得”可以概括为三句话:研究范围之广前所未有,研究程度之深前所未有,研究方法之丰富多样前所未有。其“失”也可以概括为三句话:王船山文学典籍的整理停步不前.王船山文学理论与创作的研究浅尝辄止,王船山文学研究选题重复雷同。船山文学研究未来方向为:加大船山文学典籍工作力度,揭开船山文学理论与文学创作关系之奥秘,努力寻求船山文学理论与创作的原貌。  相似文献   

18.
王船山的《读通鉴论》纵览古今,指陈得失,品评人物,而且处处可见其对君子人格的理解:以"诚"为枢,传承传统儒家关于君子仁、义、礼、智、信、敬等内涵,而且,在天崩地解之世,船山希望君子以"经世"作为社会使命,保持君子之节,对君子创造性地提出"不敢""知耻"和"有恒"的要求,习道而续统,存心以继善,期待着有朝一日,神器得复,则大道定然因其未绝于世而重获昌明于人间。  相似文献   

19.
冯琳 《船山学刊》2015,(5):30-38
随着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化以及中西方文明的深度交流,中国学术界对"实践"及"实践哲学"的研究不断取得丰硕成果。明清时期的思想家王船山曾明确地提出了"实践"的概念。目前学界或受培根以来近代技术实践论的影响注重船山"实践"思想的社会生产维度,或者秉承中国传统哲学的安身立命之道而注重船山"实践"思想的道德维度,各有侧重但不全面,这种偏颇导致了对船山"实践"思想的误读。本文考察并借鉴西方实践哲学的思想,从实践理性优先于理论理性、完整实践观的构建等角度探讨了王船山"实践"思想的内涵及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20.
孔子塑造的君子人格,是一种道德力量的人格。君子人格的道德意蕴:在义利关系上,君子"重义轻利"、"见利思义",体现了"义以为上"的道德情怀;在人际关系上,君子坚持"和为贵",体现了厚德载物的宽容美德;在人生态度上,君子崇尚自强不息精神,保持乐观进取的生活态度;在道德品质上,君子奉行"忠恕"之道,实现"仁"德;在道德实践上,君子恪守中庸之道,追求德行的完美;在道德境界上,君子注重自身修养,提升道德境界。君子人格的现实价值:有利于社会主义理想人格的塑造;有利于人们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