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情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为国家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当前对大学生进行国情教育,要突出国家兴衰荣辱史的教育、忧患意识的教育、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精神的教育,要突出爱国主义教育,弘扬和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2.
爱国主义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要深刻认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时代价值.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从两个基本方面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正确的民族精神教育,帮助当代大学生培养爱国情怀、改革精神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3.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高校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必须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学校德育教育的主旋律,积极探索弘扬和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有效措施。高校在弘扬和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过程中,首先应该以“三项教育”为主要内容;其次针对大学生的特点,在方法上有的放矢;再次在教育渠道上多元交融。  相似文献   

4.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高校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必须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学校德育教育的主旋律,积极探索弘扬和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有效措施。高校在弘扬和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过程中,首先应该以"三项教育"为主要内容;其次针对大学生的特点,在方法上有的放矢;再次在教育渠道上多元交融。  相似文献   

5.
对高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高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必要性、主要内容和途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高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是进行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是应对各种挑战的需要;主要内容是爱国主义、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和自强不息精神的教育;主要途径是充分利用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资源、大力促进民族精神创新发展和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6.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高等院校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必须着力提高学生对民族精神的价值认识,通过各种教育资源和平台,着重加强学生爱国主义、艰苦奋斗和历史使命教育。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对其进行民族精神培育,不仅是提升我国综合国力的需要,也是高校在全球化进程中传承民族文化,让大学生肩负起历史使命的需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主要内容包括:矢志不渝的爱国主义价值取向、锐意改革的艰苦奋斗精神,以及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等。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在具体实施时应当注意坚持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相结合,全员教育和大学生自我教育相结合,长期性教育和阶段性教育相结合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我们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弘扬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大力弘扬中、外优秀文化,将民族精神纳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教育的全过程,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出发点,并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团结和动员全国人民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相似文献   

9.
李宝萍 《宿州学院学报》2010,25(2):106-107,120
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两方面,探讨了课堂教学中适当穿插讲解数学史知识的教育作用。认为在课堂教学中适当穿插数学史知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可以培养学生刻苦钻研、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还可以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从而点燃学生爱国热情,提高民族责任感;尤其是有利于学生把握数学思想及数学方法,达到真正学懂数学知识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 80年代以来 ,世界与中国经历了巨大的发展变化 ,对人们的思想产生了强大的冲击。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必须与时俱进地廓清我们对于新世纪爱国主义的认识 ,创新爱国主义教育的方法 ,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 ,同心同德地建设伟大祖国。  相似文献   

11.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是南高学派史学的重要特征。面对日趋严峻的民族危机,他们为救国,为进行爱国主义历史教育而努力从事史学研究。他们极力表章悠久的中国文化,驳斥了盛行一时的中华民族西来说,以培养、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面对外敌入侵,他们呼吁民众奋起反抗,努力激发民众的救亡意识和爱国情操,自己也履行了书生报国的职责。南高学派的这一史学特色,充分彰显了他们经世致用的的治史理念。  相似文献   

12.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深刻理解这一命题,必须搞清几个问题: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科学内涵是什么;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辩证关系是什么;弘扬和培育什么样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以及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13.
弘扬民族艺术 振奋民族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弘扬民族艺术、振奋民族精神,是向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14.
高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院校的校园文化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这一特殊性在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活动文化等方面均有不同的体现;民族院校的校园文化在民族精神的培育过程中发挥着导向、熏陶、实践、整合规范等功能,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当前,要通过充分利用中华民族优秀精神文化资源,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并与公民道德教育、文明修身教育、“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相结合,进一步加强民族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养与弘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精神在中华民族发展历程中始终表现出巨大的力量,在新的历史时期在高校学生中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势在必行.在高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时必须坚持同爱国主义、我国历史和时代特点相结合,通过课堂教育这个主渠道传授民族精神,通过重大事件和节日庆典这个载体强化民族精神,通过校园文化这个载体传播民族精神,通过实践活动这个载体培育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6.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历史精华的凝聚,是民族复兴的精神支撑和力量源泉。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推进和促进先进文化建设,坚持自主创新,造就"四有"新人,是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提出要用“三个代表”要求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要把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任务 ,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 ,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 ,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建设先进文化 ,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必须强化和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爱国主义精神、科学创新精神和创业奉献精神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江泽民关于“精神教育”的理念 ,是对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论弘扬民族精神的时代要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五千年优秀文化传统的历史积淀,具有恒久的魅力。但民族精神是一个动态系统。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弘扬爱国主义应突出开放性;弘扬团结统一应注重各民族的特色发展;弘扬爱好和平应在促进和维护世界和平中发挥积极作用;弘扬勤劳勇敢应高举科学旗帜;弘扬自强不息应大力提倡创新。  相似文献   

19.
全球化在给发展中的民族国家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方面的冲击和挑战.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应对这种冲击和挑战的极其重要的选择.这就要努力发展民族经济,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就要处理好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关系,就要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20.
民族院校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加强民族团结和促进各民族同学的健康成长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中 ,结合民族院校大学生的民族心理特点、民族性格和民族文化来进行教育 ,是民族院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特点 ,只有这样才能使民族院校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