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船山学刊》1994,(1):224-224
由湖南省社科联主办的《船山学刊》,是1915年创办的中国大陆唯一的王船山学术研究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 本刊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湖湘文化、探究船山学术思想为宗旨。辟有《船山思想研究》  相似文献   

2.
<正> 1987年11月20日,衡阳县曲兰乡船山村增雅组68岁老人王中伟先生,将珍藏在家的《大行实录》两册贡献国家,现陈列在王船山故居湘西草堂,供有关专家学者研究。王中伟,又名王迪光,是王船山第十代裔孙,现任王船山墓地管理员。其子王多藏是船山故居湘西草堂的管理员。十年动乱期间,船山墓被毁,山  相似文献   

3.
《船山学刊》的前身是创办于1915年的《船山学报》,在其诞生后的一百年间,经历了三个阶段,而每个阶段在船山学的研究上都具有特点:民国年间的《船山学报》是从多方面努力在广大并不熟悉船山的读者面前塑造出一个具体而感性的王船山;20世纪80年代复刊的《船山学报》是全面开展对船山思想研究的时期;而在《船山学刊》时期,则是将船山思想的研究推向更加深入,继往开来,有望开拓船山学与国学研究新局面的时期。  相似文献   

4.
王船山是我国十七世纪杰出的哲学家、思想家。湖南作为船山的家乡、船山思想的发源地,一直注重研究和传播船山思想,并与民族复兴、国家图强的时代呼声紧密结合,为传承、发展、创新湖湘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当然,船山学的研究不只在湖南,在全国甚至海外更是成果丰硕、名家辈出。为了研究船山思想、光大船山精神、砥砺国人奋起,促进民族振兴,湘籍学人刘人熙在创建船山学社的基础上,又创办了《船山学报》,于1915年8月20日正式刊行。在一百年的风雨沧桑中,其间虽历尽艰难,但刊物总能在各方鼎力相助下屡仆屡起,并在曲折中前行,真正做到了与国家民族同呼吸,与中华文化共命运,与时代社会共发展。以百年刊庆为契机,《船山学刊》将继续努力,使船山研究取得新进展,湖湘文化焕发新活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发扬光大,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添光加彩。  相似文献   

5.
<正>在创刊百年到来之际,《船山学刊》杂志社隆重推出《〈船山学刊〉百年文选》,收录了《船山学刊》(《船山学报》)自1915年8月20日创刊以来刊登的一批学术成果。该文选从约3000万字文稿中精选而出,从选编校对到最后出书前后历时一年有余,分为《船山哲学卷》《船山史学卷》《船山文学卷》  相似文献   

6.
<正> 古峰抒怀一九八三年十一月,我们在衡阳市文化局唐芳万、衡阳市博物馆向新民、衡阳县文化局周新民同志协助下,再次访问船山史迹,重点是访问船山佚文,包括《船山日记》。关于《船山日记》,文集不载,后人也绝少知道,1954年,陈墨西先在他编的《衡阳文献》中有这样的记载:衡阳姚尊于民国二十六年(1937)作《船山先生[札记章句]檀弓残稿題跋》,其  相似文献   

7.
<正> 一九八四年九月二十五日(农历九月初一日),这天正是明末清初思想家王船山先生诞辰三百六十五周年.日本国学习院教授高田淳、讲师原岛春雄先生怀着对王船山的景仰之情,千里迢迢,远涉重洋,专程到湖南衡阳县曲兰乡瞻仰王船山先生故居——湘西草堂.他们用日本民族的厚重礼节,在王船山墓前举行祭拜仪式.六十岁的高田淳先生满怀深情,先在船山墓周围洒上两瓶迥雁峰大曲,再点燃一排蜡烛,手中捏着一捆香,伫立在船山墓前,默哀致敬。原岛春雄先生风趣地向大家说:“船山先生诞生在迢雁峰下的王衙坪,让先哲喝点迥雁酒,就会想起  相似文献   

8.
<正> 《船山学报》复刊已经两年了。两年来,在全国学术界同志的大力支持下,学报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实事求是地、全面地、科学地研究船山思想的方针,先后出版了四期,在团结船山研究学者,推动马克思主义船山学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通过发动群众和调查研究,收集、整理和发表了一批船山佚文、佚诗,介绍了一批船山家世、师友、亲属、故迹、文物等方面的材料,从而为研究船山生平、思想及师友,  相似文献   

9.
明清之际杰出的思想家、著名学者衡阳王夫之(号船山)以其毕生精力从事著述。本世纪四十年代,先师衡阳马宗霍先生曾以衡阳刘氏、邵阳曾氏所藏王船山遗著之钞本20种,与清同治四年(1865年)曾国藩、国荃昆仲刊刻于金陵(今南京市)节署之《船山遗书》(下文简称“金陵本”)对照,录其异文,附加接语,撰《<船山遗书>校记》二千八百余条,惜乎未予刊布。我在整理编校岳麓书社出版的《船山全书》时,曾有幸亲睹马先生《校记》,于参照校勘时,甚觉胜义缤纷,若概而言之,马老《校记》精确之论约有以下几方面。 一、明乎遣词所本 例如…  相似文献   

10.
<正>《船山学刊》(原名《船山学报》)由改革志士谭嗣同的老师、著名学者刘人熙先生创办于1915年8月,现由湖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主管,是我国现存办刊时间最久的文化学术期刊之一。自创办之日起,《船山学刊》就一直  相似文献   

11.
<正> 一、曾国藩接触《船山遗书》的师友渊源 1839年,船山七世孙王世全,请邓显鹤、邹汉勋、欧阳兆熊等人帮助,首次搜集刊刻了《船山遗书》一百五十多卷。这就使当时的一代著名学者如魏源、陶澍、贺长龄、贺熙龄、唐鉴、罗泽南、罗绕典等一大批人,能够直接受到《船山遗书》的深刻影响和启迪,并由此引起了清政府一大批要员对船山的重视。道光年间。两江总督陶澍、太常寺卿  相似文献   

12.
我初次认识船山,就是当兵结束后考入研究院将要开始努力学习的时候.1983年春,有一天我参加韩国东洋哲学会,在会场上听见"王夫之"的名字.当时发言的主题不是关于船山的.发言者没准备提纲,只是在自己的研究成果中轻描淡写他,我只听到他的名字.当时我记不住发表者关于船山哲学涉及的具体内容.但是有缘分似的,忽然听到的船山的名字沁入于我的脑海里.我觉得我和他之间有前生的因缘.我向同学问:"王夫之是谁"?通过他的大体说明,王夫之留给我深刻的印象和冲击.其后到了今天,我一直研究他的哲学.通过写硕士论文、博士论文的过程,我的研究成果逐渐成为具体化.  相似文献   

13.
<正> 自从一九一二年浏阳刘人熙创建湖南船山学社以后,湖湘人民为使王船山的学术思想进一步发扬光大,就由刘人熙,曹佐熙、徐明谔、彭政枢、廖名缙等倡议,于一九一五年八月二十日创办了《船山学报》。一九三0年五月,又创办了《船山杂志》(月刊)。一九三二年十二月,赵启霖、周逸主持续办《船山学报》。现将这三种研究王船山学术思想的刊物简介于下。  相似文献   

14.
自从船山学形成以来,船山研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特别是自1962年第一次全国性的王船山学术研讨会以来,船山学已经成为中国当代思想史研究中的"显学"之一(对此,笔者在<船山学刊>2002年第4期发表的<船山研究四十年之回顾>一文,已对1962年以来的研究情况作了简要的分析).船山思想是一个巨大的体系,船山著作是一个蕴含丰富的宝藏,如何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将船山研究进一步深化,开拓船山学的新生面,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今年是<船山学刊>创刊90周年,笔者想利用这一机会,综合国内学者的意见,结合谈一些个人的极为粗浅的看法,供学术界同仁参考.为了论述的方便,拟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本人大学毕业后在学术上接触的第一件大事,就是筹备和参加1962年纪念王船山逝世270周年学术讨论会:会前写论文、赴济南接专家、开会时任小组讨论学术秘书、会后整理专家学者讲学稿。文化革命后,我参与了船山学社的重建并且一直担任副社长、社长,参与了1982年以来一系列王船山学术研讨会的筹备和组织工作;1984年至1989年担任《船山学报》主编,学报停刊后我曾力促其恢复,在《船山学刊》创刊后,又先后担任副主编、执行编委、编委会副主任等,长期为刊物进行编辑、审稿工作;在《船山全书》编辑过程中,我曾参与收集船山手稿、马宗霍校勘记,与中华书局联系船山著作校勘稿的转让,对全书的编辑工作起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正> 《船山全书》——王船山全部著作的新中国版,目前正在积极筹备.湖南省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已经组织了《船山全书》编辑委员会,并聘请了全国知名学者多人担任顾问,开始工作。三百年来,对整理出版王船山全部著作曾经有过四次重大的努力。第一次在清康熙年间,由船山次子王敔分批刊刻船山著作十余种于衡阳。现归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收藏的《老子衍》等五种著作,封面总题曰《王船山先生书集》,并镌有“湘西草堂藏板”字样,就是当时集印的遗存。第二次在清道光年间,由湖南学者邓显鹤、邹叔绩等汇刻船山经部著作十余种,称为《船山遗书》。数年后又由俞焜补刻子、集部著作五种。合计二十四种,一百五十七卷。第三次在清同治年间,由曾国藩、曾国荃兄弟以更大的规模汇刻于金陵,仍称《船山遗书》。数年后又在湖南补刻六种,共收著作六十二种,二百  相似文献   

17.
章敏 《船山学刊》2015,(5):8-15
为更好地弘扬船山精神,光大湖湘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15年8月20日,由湖南省社会科学家联合会主办,衡阳师范学院、湖南大学岳麓书院、衡阳县人民政府协办的"《船山学刊》创刊百年暨船山思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术研讨会在湖南长沙枫林宾馆召开。来自多所高校和研究院所的专家学者代表等共140余人参加会议。本次会议汇聚了国内船山学研究的主要代表性学者,显示了学界在船山学研究上的较高学术水平,更汇集了一批年轻的船山研究者,表明了船山学研究接续开创的青春活力和后继有人。从最初翻译刊刻船山著作,到开始对船山进行学术性研究,再到多角度、宽领域深入研究船山思想,中国学者们已在这一领域结出了丰硕的成果。本次会议的研讨不仅加深了大家对百年老刊《船山学刊》的了解,也推进了同道学者们的学术交流,更进一步深化拓展了船山学研究,对船山学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张岱年先生在新中国建国以前的船山研究中,以船山哲学范畴为主,对其作了很高的评价;建国初期,他对船山哲学体系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高度评价其唯物论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中的地位;文化革命之后,他反复强调要全面评价船山的历史地位,把握其基本精神。  相似文献   

19.
正刘人熙先生创办的《船山学报》迄今已近百年了!百年来,中国发生了巨变,《船山学刊》从一定的角度反映了这种变化。《学刊》作为一家思想文化学术期刊,倡扬湖湘文化,在儒、释、道及中国优秀传统学术的研究上,别开生面,硕果累累,是我们两湖学人的精神家园。在历史上,湖湘学是两湖学者共有的精神资源。胡安国于北宋哲宗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进士及第后,任荆南教授,又从荆南入为太学博士,后又提举湖北、湖南、成都学事。胡安  相似文献   

20.
<正> 船山易学思想在其思想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也是船山思想研究中的难点。萧汉明《船山易学研究》作为第一部研究船山易学思想的专著,是船山思想研究的一项创造性成果。萧著研讨船山易学思想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注意从易学自身的特点出发,探讨船山易学思想,强调应当重视船山易学自身的特点与内容,认真清理其中蕴含的哲学的、科学的、乃至宗教的认识形式。首先,萧著认为船山易学思想的特征集中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