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要有中国特色季羡林编者按:季羡林先生学贯中西,知识渊博,在社会科学研究方面的许多领域都有独特的贡献。为当今学界泰斗。山东聊城是季先生故乡,季先生对故乡一直怀有深厚的感情,去年10月份,季先生不顾年高体弱,以87岁的高龄再次回到聊城看望...  相似文献   

2.
季羡林先生离我们而去了。围绕季先生,有三个话题在学术界曾经讨论得很热烈。一是季先生请辞国学大师、泰斗、国宝三个头衔;二是季先生有两句名言,叫作“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二十一世纪是东方文化的世纪”;三是与此有关的关于什么是国学、如何弘扬国学的讨论。从人类历史长过程看“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可能是规律,国学可以分为狭义、中义、广义,季先生对大国学有着特殊贡献,大师是一个无甚意义的虚衔,中国许多“大师”却是重大建树为零的“零大师”。  相似文献   

3.
季羡林先生离我们而去了.围绕季先生,有三个话题在学术界曾经讨论得很热烈.一是季先生请辞国学大师、泰斗、国宝三个头衔;二是季先生有两句名言,叫作"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二十一世纪是东方文化的世纪";三是与此有关的关于什么是国学、如何弘扬国学的讨论.从人类历史长过程看"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可能是规律,国学可以分为狭义、中叉、广义,季先生对大国学有着特殊贡献,大师是一个无甚意义的虚衔,中国许多"大师"却是重大建树为零的"零大师".  相似文献   

4.
季羡林先生是我国东方学学科的开创者,又是当今东方文化研究的一代宗师.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季先生开始对"义理之学"发生兴趣.季先生关注儒学和中国哲学,自有他的知识背景,自有他的大思路.季先生以东、西文化历史性交流的大思路提出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观点.从近代以来"西风"流行、西方文化无情地冲击东方文化,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东方传统、东方文化在国际上重新受到世人重视,季先生以他的经验和阅历,以他的知识和学养提出这个问题,可以说他是这段历史的见证人.而儒学作为东方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近代在东方的普遍衰落到当今的重又复苏,也恰巧印证了东、西方文化关系的这种历史变迁.这大概也就是季先生与儒学"结缘"的深刻原因吧.  相似文献   

5.
2006年8月6日,温家宝总理为季羡林先生庆寿,称季先生“代表了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和良知”。温总理此举,体现出对知识分子的尊重,然而,由此而引发人们更多思考的是:中国现在到底还有多少这样的知识分子?  相似文献   

6.
1997年5月18~21日,全国高校外国文学研究会97年会在依山临海的厦门大学举行。来自全国高校及有关研究、出版机构的外国文学专家、学者70余人,围绕着“人文精神与外国文学”的中心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年会由学会副会长李明浚教授主持开幕式。学会副会长贺祥林教授致开幕辞。他希望与会者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把我国有关人文精神的学术讨论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李明滨副会长传达因事来到会的会长季羡林教授对学会工作的意见。季先生指出,关于人文精神与外国文学,我以为很重要的一点,值得我们学习参考,就是外国文学中把艺术性摆在第…  相似文献   

7.
季先生和李阿姨是一对老年夫妻。年轻时,不在一个地方工作,每到早期天丈夫才回来,一家人相处得其乐融融。但退休后,两人每天都在一起,却突然对对方的很多生活习惯看不惯,经常发生争执。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老来绊”。其实,这些不足都可以通过相互礼让得到弥补,营造出美满幸福的晚年生活。  相似文献   

8.
2006年8月6日,温家宝总理为季羡林先生庆寿,称季先生“代表了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和良知”。温总理此举,体现出对知识分子的尊重,然而,由此而引发人们更多思考的是:中国现在到底还有多少这样的知识分子?  相似文献   

9.
《人生与伴侣》2006,(12):62-63
岁末的回顾 那天跟一个作者在QQ里“吵”了起来,其实是个很“熟悉”的作者了,认识了有半年之久,而且每一期,他都会给我一个稿件。只是遗憾,因为题材的问题,他的稿子从来没有发表过。上次给的稿件,因为刚刚发过一个类似题材,所以看完后我对他说,不太合适不送审了。他忽然不高兴起来,“质问”我,是不是你们只交有名气的作者的稿子,对我们这些小作者根本不重视。我认真跟他解释,我们都是匿名提稿,作者匿名,编辑也匿名,直到文章终审完毕才会填写作者姓名。他有疑问,始终不肯罢休。  相似文献   

10.
舍得爱     
十几岁时,看到一篇文章,作者说,时常让男友请她喝68元一杯的咖啡。作者还说,我要让他养成舍得为我花钱的习惯,看似昂贵的68元,值得。  相似文献   

11.
邓晓白 《社区》2009,(5):12-12
看到赵凯的稿子,是因为出版社的一个公益活动,为农民作者出书。我看到的稿子不能构成一本较满意的书,于是按书稿上留下的电话打过去,辗转听到了作者的声音,我顺便请他寄来简历和照片。  相似文献   

12.
诗秀 《华人时刊》2009,(7):84-85
半年前,我搜集一份关于中国渔民在海外的素材,写信给美国西雅图的华裔朋友苏丹,询问她是否认识一个叫韩冬的作者。因为我曾在西雅图一个华文网页上看到一篇署名“韩冬”的文章,文章作者自称在海上工作,于是就想采访他。苏丹是当地中文报纸的副刊主编,我想她可能认识他,或者给我一些线索。  相似文献   

13.
季羡林先生在做人处世方面,一向讲究行有格,从不做逾轨、缺德之事,始终严于自警自律。季羡林先生的秘书李玉洁回忆说,好些年前,季先生写过《为胡适说几句话》的文章。当时胡适的问题还是一个很敏感的问题,她劝季先生不要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对小说《呼啸山庄》主题的精神分析及对作者人生经历的研究,指出小说内容是对作者艾米莉·勃朗特内心世界矛盾与冲突的真实描绘,主人公之间的生死恩怨反映了作者意识中的本我、自我与超我之间的冲突,而各主要角色的相继死亡,象征着艾米莉人格的分裂及其精神世界的最后崩溃。  相似文献   

15.
中篇小说《鼻涕阿二》由上海北新书局1927年初版,书前有前记。作者许钦文(1897-1984),小说家,原名许绳尧,笔名钦文、蜀宾、田耳、湖山客,浙江绍兴人,与鲁迅关系非常密切,许钦文称自己是鲁迅的“私淑弟子”,鲁迅把他的小说称为“乡土文学”而加以赞扬,曾经发表过这样的看法:“我常以为在描写乡村生活上,作者不及我,在青年心理上,我写不过作者,但我又常常怀疑是感情作用……”。20年代初许钦文开始在《晨报》副刊上发表作品,辑成短篇集《故乡》;后又有《鼻涕阿二》等四个作品集问世。  相似文献   

16.
《全瓶梅》所写人物甚多,不少为作者杜撰而成。但细考其中所写文武官员,多可见于宋、明两代之正史、杂史和野史笔记。然而作者写官员,并不囿于史实,限于当时世风时政的特质和作者个人的素质缘由,《金瓶梅》写官员对史实进行了“我化”处理:“近史而悠缪”,形成明显二律背反的扭结。其中重要人物狄斯彬的“我化”叙写,可视为典型例证。  相似文献   

17.
应一家杂志社的邀请去湖南采风,一行中有个我仰慕已久的女作者,她的名气很大,文章铺天盖地,暗地里我非常崇拜她,所以老和她在一起。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文章是用以交流的。而发表文章,是将自己的观点、情感展示诉说给他人,是一种与读者的对话活动。阅读他人写的文章,则是能动地接受或改造作者观点,与作者情感产生共鸣,是一种与文本、与作者进行的对话活动。即使是阅读自己写的文章,也是此时的我与彼时的我之间的对话活动。所以,作文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对话活动。必须建立以对话为核心的习作教学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19.
读读语录     
《人生与伴侣》2008,(6):63-63
作者:*** 不可否认,我是一个执著的、勤奋的、专一的、坚强的作者。被打击了这么多次,还是勇敢地给你写稿。编辑:若水 嗯,不可否认,我是一个慈祥的、耐心的、尽力的、敬业的编辑。对你的稿子尽了无数次的白费心力,还是执著地给你每一次提上去。  相似文献   

20.
巴赫金对作者和主人公关系的看法,经历了由“──他”到“我──你”的变化,即经历了由把作者当作施动的主体(“我”),把主人公当作受动的观赏和认识的客体(“他”)到把主人公和作者看成是互为主体的平等对话关系的变化。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巴赫金前后所考察并用来作为立论基础的文学现象的变化以及真理观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