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注资渠道储蓄一银行信贷单一化的融资体制变动相对滞后,使过去国家财政注资主导型国民经济转变为银行货币同接融资主导型经济即借贷型经济。由于投资和企业的效率远低于银行利率,这种借贷型经济带来一系列后果: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越来越高,最后将成为全负债资产的企业;货币银行体系中积累越来越多的不良资产,形成日益增大的通货膨胀压力,银行货币体系的风险越来越大,最终导致微观资源配置及使用的低效率和宏观经济运行的极不稳定。  相似文献   

2.
本文把近代日本的社会改革放到近代世界大的时空背景中进行考察,认为其所有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诸多方面的改革,都属于“从属资本主义改革”。以明治维新为标志的改革,是一次没有资产阶级这一改革主体的“资产阶级改革”;西方列强侵略这一“外压”所引发的民族危机,催发的改革。摆脱民族危机,改变“从属”地位,建立独立的民族国家,则是改革的主要目的。在这一分析框架下,近代日本存在的大量封建主义残余,疯狂的对外侵略行径,赶超型经济、体现为“后发优势”的社会进步奇迹等,都可以得到很好的诠释。  相似文献   

3.
投资活动是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动力。为了把社会需要和投资者的利益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确保投资活动获取最佳的经济效益。日本建立了一种新型行业——投资顾问业。该行业是由一批经济专家组成的,目的在于向欲投资者提供投资信息。在日本,该行业最先是由大型证券会社和信托银行兼营的一种“付业”,后来城市银行也加入信托领域,并正式建立了  相似文献   

4.
在当前我国国民收入流程格局发生重大变革的时期,居民成为国民储蓄的最大主体。在储蓄主体与投资主体发生分离的情况下,庞大的居民储蓄向投资的转化主要依靠银行信用中介。这种银行主导型储蓄—投资转化机制的确立,对推动我国经济的迅速增长特别是金融事业的发展,一度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从这一机制目前的运行情况看,并不能很好地适应经济发展特别是金融改革深化的需要,面临诸多现实困境。本文提出了深化货币金融制度改革的新思路:从国情出发,借鉴国外经验,构建金融主导型的储蓄—投资转化机制。  相似文献   

5.
《社会》1996,(4)
“负债生活”是美国社会的一大奇观。在中国,“负债”往往被看作是经营不景气、经济不宽裕的表现,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所以中国人只要能够过得去,尽量不负债,长期以来中国流传着一句老话:“无债一身轻。”美国人的观点恰恰相反。他们认为只有穷人才不借债。有能力的人都是敢于借债,能够借债的。目前,这种观念在美国已很普遍。美国人的孩子一旦上大学,许多家庭就不再负担他们的生活费用。有些父母替孩子交学费,但食宿费要由孩子们自己设法解决。在上述观念的影响下,绝大部分美国学生独立意识都比较强,他们不愿意由父毋负担生活费,…  相似文献   

6.
降低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的对策研究张丽华田晓伟李杰国有企业的过度负债经营,已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它与冗员、社会负担一起,构成了压在国有企业头上的“三座大山”,使企业转机建制的改革阻力重重,使国有企业在转轨时期的市场竞争中常常处于“不战自败”的境地。一...  相似文献   

7.
此次美债危机是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的延续,根源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具体讲,是根源于20世纪90年代初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步入低潮、美国实施一系列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所导致的收入差距重新扩大.应对美债危机,必须依据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看清“普世价值论”和“补课论”的真面目,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8.
欧债危机表面上是人口老龄化和高福利政策导致的政府债务负担问题,实质上是美欧两大经济体核心利益冲突的必然结果,是部分欧洲国家在经济增长方式选择、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社会福利政策的关系协调方面产生了严重的问题。虽然次贷危机是欧债危机的主要外因,但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不合理、欧元区统一的货币政策与分散的财政政策的矛盾、老龄化趋势导致高福利政策难以持续、缺乏有效的监管是导致和加剧欧债危机的内在因素。欧债危机对我国加强经济安全运行有诸多启示:要审慎、协调使用宏观调控政策,合理把握经济刺激政策的力度;应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的管理,通过多种手段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要通过发展实体经济,夯实经济增长的基础;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富民是保持社会稳定的基础,加快福利制度建设和增加社会福利支出要把握合理的尺度,应充分借助市场和社会力量构建多重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说过:“金融很重要,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搞好了,一着棋活,全盘皆活。”斯蒂格里茨也谈过:“金融体制是经济的大脑。”“住房改革的成功取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成功”。福利分房的取消使广大居民个人成了住宅商品的巨大潜在需求者,同时国家又决定把住宅产业培育成新的消费热点的经济增长点。而由于本身具有价值大、耐用期长等特点,住宅商品的消费在现代社会离不开金融业的支持。今天的中国居民已不能再以那种传统的消费方式即攒足钱再消费的方式去对待住宅商品。那样对个人来说是一种生活质量方面的损失,对整个社会来说,会对…  相似文献   

10.
建立“市社会保障工作委员会”成立“市社安保障银行”制定出台社会保障法近年来,上海市的社会保障工作为保证生活困难居民的基本生活、为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三年来,各级政府投入4579万元救济款,保障了8548入的基本生活;在对困难家庭实施实物帮困中,仅1995年就为9.6万余人发放了补助;实施发放帮困粮油供应卡后,对城镇居民按3.5%的比例发卡,使享受帮困卡的总人数达到了36万,占市区居民人数的4.25%。在郊区.实施了农村扶贫标准城,使农村贫困户在享受政府三级定补的基础上,生活质量有了进一步提高。同时,全面建…  相似文献   

11.
社区是社会生活的共同体,是人们群体相互依存、共同生活的空间。随着城市社会的转型和企事业单位改革的深化,“单位人”变成“社会人”,“小社区”变成“大社会”,来自不同单位、不同背景、不同生活水平、不同结构层次的居民,对社会服务的需求和期望越来越高并日益多样化,给社区管理和服务工作带来极大挑战。  相似文献   

12.
杨勇 《社会》1994,(11)
在经济体制改革的热潮中,对数百万职工冲击最大和最感兴趣的莫过于是“砸铁饭碗”和“跳槽择业”两样新事物了。 前者使每一个就业者面临“职业危机”——炒鱿鱼;后者又赋予就业者选择职业的高度自由——“跳槽”。由此,为几十年惯于被“分配”决定自己职业和岗位而弄得丧却竞争、进取的求职者注入了新的活力。 然而,这“择业”毕竟如探险、  相似文献   

13.
无论日本的苏联学家,还是政治家和企业家,都对苏联的改革进程及其对日本未来的影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近来围绕这些问题发表了不少专著及各种各样的分析性材料。东京苏联学家森本忠夫指出,苏联“改革”五年的经验,苏联领导试图摆脱深刻的结构性危机、提高社会主义对大多数居民的“诱惑力”的尝试,并未取得预期的结果。这位学者强调说,苏联所选择的借助市场调节摈弃社会主义行政管理模式的方法,加剧了经济结构的不平衡,降低了本来就不高的生活水平,并使作为执政党的苏共的威信有  相似文献   

14.
孙倩 《青岛画报》2011,(8):94-95
进入到2011年下半年,A股市场将如何演绎?投资机会在哪里?可能是很多投资者很关心的问题。目前许多投资者对市场有悲观情绪,担心国内国外系列负面因素会压制A股市场。从国内来看,高企的6月通胀数据使投资者担心政策紧缩会继续加码。国际方面,由于意大利债务危机加剧使全球投资者对欧债问题预期恶化,而同时美国6月失业率上升及美债违约担忧升级也加剧了国内投资者对海外经济的悲观情绪。  相似文献   

15.
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础,而现代自由企业制度则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在社会主义经济改革中,如何在公有制基础上建立自由企业制度,从而使改革既是“社会主义改革”,又是“市场化改革”,是中国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从公有制改革这一角度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公有制的本质是废除“所有者主权”,确立“劳动者主权”;公有制的条件是生产社会化、商品经济金融化、生产资料丰裕、人力在生产中占主导地位;公有制的基本运行形式是信用形式和股份形式,公有制改革要“淡化产权,强化责任”,使公有资产“无期信用化”和“优先股份化”;主张建立公有资产的有限赔偿的责任制度。所有这些现点对认识公有制、探索公有制改革的方向和途径,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首先研究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制度下的欧盟“超国家”法律性质,认为其是以主权国家为发展目标的超国家区域性一体化组织.进而研究了欧盟超国家性与欧债危机的关系,认为一个区域性一体化组织如果希望通过一个法律框架实现对成员国的超国家约束而最终走向统一,则必须具有经济制度上的超国家特征,否则就会导致法律制度、经济现实与发展目标的不一致,很容易发生危机.在此基础上,本文论证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对加入欧元区条件的设定以及欧元区的实践并不符合最优货币区理论,也背离了欧盟以统一主权国家为目标的经济制度要求,导致了欧债危机的发生与蔓延.  相似文献   

17.
世界银行业在自由化、国际化、全球化的发展浪潮中 ,出现了风险加大、盈利下降、资产质量不高等问题。特别是东南亚金融危机后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感到加强商业银行资产管理 ,提高资产质量 ,防范金融风险是各国银行体系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目前 ,我国金融业存在的银行不良资产 ,构成了我国经济安全运行的隐患 ,金融业的“健康状况”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而日本在泡沫经济破灭后 ,也形成大量银行不良债权 ,从而使日本金融业陷入危机 ,经济处于长期的停滞状态。因此 ,对日本银行形成不良资产的深层次原因进行分析研究 ,对于化…  相似文献   

18.
银企债务问题现状与对策许天信伴随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的转轨,企业过份依赖银行、超负债经营、资金周转拈据、效益低下,从而导致银行信贷资产质量欠佳的状况,已经钳制住了银企改革的步伐。这一问题能否妥善得到解决,不仅关系到掌握“第一推动力”和持续推动力的银...  相似文献   

19.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以来,已经或正在对中国经济产生一系列负面影响,同时引发公众对中国公共债务风险的忧虑.中国公共债务状况与欧债危机发生国的情况存在本质区别,在短期内并没有引爆债务危机的可能,但从长期来看,中国公共债务危机隐患不可小觑.中国应以欧债危机为前车之鉴,在调整经济结构、平衡收入分配、完善社会保障体制等方面汲取欧债危机发生国的经验和教训,未雨绸缪地防范中国公共债务风险.  相似文献   

20.
两年来,为了对付经济增长减缓的趋势,我国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扩大内需。如银行连续7次降息,扩大货币发行量;1998年政府增发1000亿元国债,国有银行增加lop亿元配套贷款,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政府投资这一块,目前已初见成效。但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仅靠政府投资是远远不够的。持续稳定增长的民间投资或社会投资,才是支撑一国经济的根本。目前,社会投资仍是启而不动或者最多只是强起而少动。这种“经济低迷综合症”有多种原因造成,笔者认为最根本的有以下几点。在“告别短缺”的买方市场背景下,绝大多数行业的投资边际收益率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