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契河夫是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最后一位杰出代表。他的一生正处在俄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变革时代。封建旧秩序的崩溃虽然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但农奴制的残余在社会上依旧广泛地存在着。到了契河夫开始创作的八十年代,沙皇俄国进人了历史上所谓的“黄昏”时期。由于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被刺,专制制度更加残暴,人民生活更加困苦。一时间,苟安心理、庸俗习气在全社会泛滥,“小事论”和托尔斯泰主义广为流行。在俄国文坛上.一方面是以托尔斯泰、契河夫为首的现实主义,另一方面又兴起了一股脱离生活、逃避现实的文艺思潮:颓废派鼓…  相似文献   

2.
太平天国革命是中国历史上单纯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当这场革命风暴席卷长江两岸,猛烈冲击着清朝封建统治的时候,对于中心地区在黑海之宾的俄国,也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对沙皇俄国的统治者是个沉重的打击,对俄国的被压迫阶级和被压迫民族则是一个极大的鼓舞。在太平天国史的究研中,总结太平天国革命对俄国的影响,是一件有重要意义的事情。十九世纪中期,俄国农奴反封建斗争日益激烈,当时统治阶级的上层人物也不得不承认。“农奴状态是国家脚下的火药库”。就在这时爆发的太平天国革命运动,震撼了清朝的统治,同时也沉重打击了外国列强在华的侵略势力。俄国沙皇政府为了转移国内人民的视线,以及出于侵略扩张的需要,积极参与绞杀太平天国革命的罪恶勾当。从这一历史事实中,我们可以看到,太平天国革命的风暴,猛烈地冲击了沙皇政府的反动统  相似文献   

3.
安·巴·契诃夫是一个社会转变时期的作家,他的一生(1860—1904),正好处在俄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变革时代,“这时旧的东西无可挽回地在大家眼前崩溃了,新的东西则刚刚开始安排”.1861年废除农奴制开始的封建旧秩序的崩溃,虽然促进了资本主义这个“新的东西”的发展,但农奴制的残余在社会上依旧大量、广泛、严重地存在着.到了契诃夫开始创作的八十年代,俄国进入它历史上的所谓“黄昏”时期.专制制度由于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被刺,愈形暴虐,人民生活更加困苦.一时间,苟安心理、庸俗习气泛滥,“小事论”和托尔斯泰主义广为流行.在文坛上,一方面是以托尔斯泰、契诃夫为代表的现实主义,另一方面又兴起了一股脱离生活、逃避现实的文艺思潮:颓废派鼓吹“纯艺术”,民粹派文人则力图把文学变成他们的传声筒.  相似文献   

4.
俄国沙皇制度经过极盛时期后,到20世纪初巳极为衰败。1905年革命猛烈冲击了专制制度。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沙皇在上层建筑领域实行了一定的变革。10月17日宣言后,俄国成立了国家杜马(所谓议会),改组了国务会议,建立了内阁,这意味着俄国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迈出了一步。沙皇制度披上了立宪的外衣,实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联合专政,企图维持政权的长治久安。1907年后俄国的政治趋势表现得异常清楚:沙皇竭力死保专制主义,同时实行某些微小的改革,以避免更大的社会风潮;资产阶级自由派力  相似文献   

5.
彼得一世的改革与俄国专制制度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国专制君主制度的形成,同其他欧洲国家一样,是国家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发展的合乎规律的结果。当然,俄国专制制度形成时期的社会状况,同当时的西欧国家的情形有所不同。列宁指出:“俄国的农奴制以及农奴主地主等级不是脆弱的和偶然形成的,而是‘比文明世界任何地方’的‘巩固’得多,坚强得多,有力得多,权力大得多”。这也就使得俄国专制制度的形成有其自己的一定的特点。专制君主制度是一种统治形式,在俄国,“沙皇专制制度就是沙皇的权力要多大有多大。人民根本不能参加国家的机构和管理国家。沙皇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俄国社会的关系,从俄罗斯社会对变革理论的渴求,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俄罗斯社会的适应,马克思、恩格斯的努力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认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历史证明,俄国之所以选择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沙皇专制难逃历史劫难、各种改革难挽衰败颓势、西欧与俄国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在俄国难以奏效、平民知识分子对革命必然性的认知等社会现实“刺激”的产物;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在俄国落地生根,与它富于革命的理论适应俄罗斯社会“水土”、它的唯物论与俄国传统文化的唯物主义相契、它的辩证法和主体能动性与俄国知识分子和民众改变现实之望的相合、它的资本主义批判与部分抱有俄国“特殊论”的知识分子心理的相符、它的世界历史视野与急于追赶现代化步伐的俄国知识分子理想的相适等等因素息息相关;两者间的“契合”,还与马克思、恩格斯个人的积极努力分不开。  相似文献   

7.
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高尔基写下的著名散文诗《海燕》发表已经八十年了.一九○一年高尔基在黑暗深重的沙皇俄国,通过《海燕》直接呼唤革命暴风雨的到来,歌颂革命者勇敢无畏的战斗精神.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在《暴风雨之前》一文中,也直接引用了《海燕》的呼唤:"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从此《海燕》成了革命的无产阶级的化身,而高尔基则无愧地被人们誉称为革命暴风雨的"报信者".从一九○一年发表《海燕》起到一九○  相似文献   

8.
《变色龙》的作者安东·巴甫洛维奇·契可夫(1860——1904)是十九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的最后一位伟大作家。他一生的创作,如中篇小说《第六病室》、《草原》等,剧本《万尼亚舅舅》、《三姊妹》、《樱桃园》等,和几百篇短篇小说,由于真实地记录了十九世纪后半期和二十世纪初叶俄国的社会生活,无情地揭露了沙皇专制制度的罪恶,热烈地维护了人民的利益,所以至今仍发出灿烂的光辉。在契可夫登上俄国文坛的八十年代,俄皇亚历山大二世被民粹派刺杀,接着便是亚历山大三世继承皇位。自此,沙皇的统治更加残酷和恐怖,更加黑暗和反动。面对着这样的社会现实,正在莫斯科大学医科学习的契可夫,就已开始为好几家滑稽杂志撰稿。尽管有时写些  相似文献   

9.
俄国革命民粹派运动前期史述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国革命民粹派是十九世纪中叶出现的一个小资产阶级派别,其基本力量是一批平民知识分子。民粹派提出了一套相当完整的民粹主义学说,它的基本点大体是:农民是俄国的主要革命力量,应由知识分子领导农民实行社会革命,推翻沙皇专制制度,消灭农奴制,把土地分给农民,建立以小农经济和农民村社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社会”;俄国可以绕过资本主义发展到“社会主义”。革命民粹派运动在俄国革命运动史上占主导地位的时间是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后期到八十年代中期,这个阶段的运动具有反对封建农奴制残余、反对沙皇专制制度、传播民主主义的革命意义,因此历史上称为“革命民粹派运动”。列宁指出,这个时期的“民粹派  相似文献   

10.
恩格斯晚年写的“俄国沙皇政府的对外政策”一文,对沙皇俄国这个全欧洲反动势力的最后堡垒及其凶恶的霸权主义进行了历史的、全面的分析,明确指示各国工人政党、尤其是德国社会民主党,坚决反对沙皇俄国的侵略和扩张,以捍卫社会主义运动的成果;同时科学地预测了沙皇专制制度的崩溃和俄国革命的发展与胜利。这篇重要文献所提供的历史经验,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它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俄国犹太人来自哈扎尔犹太人和西方犹太人.俄国犹太人问题在中世纪并不明显,政府的对犹政策相对于西欧来说颇为宽容,俄国犹太人属于自由民且享有信仰自由;到沙皇统治时期,犹太人问题变得突出起来,犹太人的境遇也发生巨变,沙皇政府采取排犹、反犹政策,从最初的排斥、驱逐、划定栅栏区,到最后演变成屠杀犹太人.沙皇政府对犹政策的转变有其深刻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安·巴·契诃夫是俄罗斯以短篇小说誉满文坛的最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大师,也是世界文学中一个杰出的短篇小说巨匠。在他短促的一生当中,小说创作之中富,塑造人物之生动,在世界文坛上都是惊人的。完全可以说,在他的作品中所创造的农民、工人,知识分子、小市民,以及地主、贵族、沙皇官僚这些众多的人物,构成了一个长长的琳邶满目的艺术画廊,而这个画廊又正好充分本质地再现了十九世纪末沙皇专制制度统治下俄国社会生活的真实面貌。契诃夫所创作的小说,有的幽默辛辣,鞭辟入里;有的刻骨镂心,发人深思。而这些作品又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揭示出了生活的真实形态,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正如高尔基所说的:“您的短篇小说,是充满  相似文献   

13.
读《伊则吉尔老婆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则吉尔老婆子》是高尔基的早期作品,是一篇充满着革命浪漫主义精神的短篇小说。在这篇小说中,高尔基无情地批判了资产阶级的个人利己主义,树立了为人民的幸福而勇于牺牲自己生命的高大的革命英雄形象。这篇小说对于研究高尔基的创作有很大的价值,而且现在读它对我国青少年进行革命理想教育也是一篇极好的教材。  相似文献   

14.
1825年的十二月党人起义被镇压以后,沙皇尼古拉一世加紧了对人民的控制和对社会思想的监督,企图消灭任何革命的可能。但是,十二月党人所开创的事业没有落空。进步的俄国知识分子在沙皇政府的压制和摧残下顽强地抗争,他们抨击农奴制的黑暗,发出改变现状的呼声。在十九世纪三十—四十年代,反农奴制的思想从启蒙性质逐渐向前反展,出现了革命民主主义和自由主义这两股思潮。这一时期,俄国社会思想斗争的基本内容是与俄国当时最突出的社会经济与政治问题密切联系的,  相似文献   

15.
叶卡捷琳娜二世(1729——1796年)是俄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沙皇之一。这位踏过几具尸体,拾级登上王位,用她丈夫彼得三世的血衣裁剪出最有气派的女皇长袍的君主,在俄国统治了长达34年之久。她的统治使“欧洲现在已开始感到俄国这个巨大政治和社会组织的重要意义,但要摸清这个组织的底细,首先就应该研究叶卡捷琳娜,因为现代俄国多半不过是这  相似文献   

16.
农奴制度的长期存在是俄国历史发展的重要特点之一。俄国农奴制度晚至1861年才被宣布废除,原因在于它是沙皇专制制度的统治基础,是俄国贵族赖以存在的基本条件。同时,东正教影响下俄国农民的“好沙皇”观念及农民的生存需要也有助于俄国农奴制度的发展。在俄国历史上,农奴制度是一种弹性的制度,它实现了沙皇政府、贵族和农民之间的利益均衡,从而形成了一种低水平的均衡陷阱。这种均衡陷阱也是俄国农奴制度长期存在的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17.
19世纪,俄国东正教信仰危机加剧,社会思想趋于激进化。一方面,转向天主教、重新解释东正教或主张无神论,都是与否定俄国现实、追求新的社会理想联系在一起的;另一方面,即便在革命民主主义思想中,也仍包含着潜在的宗教因素。俄国激进知识分子强烈的分裂精神源自俄国东正教分裂教派的传统,其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受到积淀于俄罗斯民族心灵中的宗教意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一)俄国的伟大学者和批评家——车尔尼雪夫斯基(1828——1889)是反对俄国农奴制的不屈战士,“是彻底得多的、更有战斗性的民主主义者。他的著作散发着阶级斗争的气息。他毅然决然地实行了揭发自由派叛卖行为的路线”,号召农民起来,用革命手段推翻沙皇统治,是新的历史倾向和阶级力量的代表。  相似文献   

19.
亚当·密茨凯维奇是十九世纪波兰民族解放运动的英勇战士和卓越的革命浪漫主义诗人.波兰原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有较高的文化.沙皇俄国为了实现其扩张领土的野心,不断发动侵略波兰的战争,在1772年、1796年和1795年与普鲁士、奥地利三次瓜分波兰,它先后吞并了原属波兰的西乌克  相似文献   

20.
列夫·托尔斯泰是十九世纪的伟大作家。他的影响,十分深远,如同高尔基所说:“整个宇宙,整个大地都在望着他:从中国,从印度,从美国,从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都有着活的、一直在颤动的线向他伸过来”。对于托尔斯泰及其创作,无论是在他生前或死后,也无论是在十月革命前或十月革命后,都存在着种种不同的评价。一九○五年的革命失败后,俄国进入斯托雷平的反动年代。反动营垒在用极其野蛮的监禁、苦役与绞架政策对革命人民实行残暴统治的同时,在思想文化战线上也发起了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