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系统地阐述了勤与俭的道德内涵和道德要求,以及中华民族崇尚勤俭传统的道德实践,论述了勤俭思想对当代中国道德建设的借鉴、启迪价值。  相似文献   

2.
在“爱国守法、明理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20个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中,爱国守法是公民的首要的道德责任;明理诚信是公民良好道德素质的表征;团结友善是公民必备的思想品德;勤俭自强是公民可靠的立身途径;敬业奉献是公民崇高的精神境界。它们环环紧扣,层层递进,构成一个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完整体系。  相似文献   

3.
“公”、“廉”、“诚”、“勤”、“俭",是延安时期干部道德的基本特征,认真总结延安时期干部道德建设的历史经验,对于搞好新时期干部道德建设有着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所谓勤劳节俭,勤劳指的是人们对待劳动的态度与品格,作为道德规范,它要求人们热爱劳动,积极参加劳动,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和丰富自己的生活;节俭,指的是人们对待个人生活欲望的态度,它要求人们节制自己的生活欲望,约束自己的消费行为,节约生活,节约财用。纵观中华五千年的历史,勤俭兴邦,奢侈覆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可以说是一条普遍的规律。《左传》中说:“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出”就是说俭朴是品德的全面体现,是道德的根本。奢侈是万恶之首,也是万恶之源。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一向以勤俭为美德。崇尚俭朴、提倡廉洁、反对奢侈,摒弃浮华、…  相似文献   

5.
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内容。法治,实质上是一种特殊的道德需要,是主体普遍道德需要的制度安排和规范表达。个体道德力,则是社会法治建设的“助推器”。个体道德力助力法治文化弘扬、推动法治人才培养、促进法治体系建构、保障法治实践深化。但是,个体道德力与社会法治并非总能有效共行、相与为一。从以下几方面构建对策、清除掣肘,全面强化个体道德力对于社会法治之功用,是新时代法治建设的应有之义:夯实法律的伦理内涵与价值基础,提升立法的反思和回应能力;构建司法执法与民意的有效沟通机制,考究司法执法实践中"道德话语"的特殊意蕴;加大全民普法力度,提高公民的守法理性,强化公民的守法自律意识,为公民的守法道德确立具体向度;兼顾知识普及、法学研究与价值体认,注重法治人才的职业道德和个人美德培育;德法双修,法德共进,敦促道德教育与普法教育桴鼓相应,并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6.
与中国古代的传统信用观相比,现代信用观不仅重视从道德的角度解读信用,更强调从经济和法律的维度展开对信用的全方位解读。从道德、经济、法律三个角度来诠释信用,会使我们形成一个丰富、立体的信用观。信用固然是人的立身之本、交友之道、经营准则和为政之基,同时它也是一种资本和财富的体现,在契约社会里守信还是公民的基本法律义务。基于此,在构建中国现代信用观的过程中,既要重拾中国传统信用文化之精华,又要汲取西方契约信用文明之营养,更要建立完备信用法律制度之体系,最终形成一种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现代社会信用文化模式。  相似文献   

7.
德育是有层次的。要培养能实现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的人 ,就首先要培养合格的公民。要使个体的道德品质与社会的道德要求相统一 ,就要培养作为合格公民应具备的基本品质。而善良和责任感既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石 ,又是个体的基本品质 ,它决定着个体道德品质的基本倾向。因此 ,德育要重视培养、引导人的善和责任感 ,为形成真正意义上的道德品质作准备  相似文献   

8.
"成由勤俭败由奢",是晚唐诗人李商隐的传世名句。其实中国古代有不少类似的话。据《左传·庄公二十四年》:鲁庄公要给桓公庙的椽木雕文刻镂,大夫御孙谏道:"俭,德之共(读  相似文献   

9.
在孔子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体系中,孝具有深刻的伦理意蕴,是个体道德自觉的集中体现。首先,孝是一种自然的家庭伦理情感,是个体在家庭中的道德自觉;其次,孝外推到社会上,完成个体作为社会公民(即社会成员)的道德责任与义务,体现个体在社会的自觉的道德责任感。最后,孝以圣人作为道德自觉的终极目标,不断推动和激励个体的德性完善。孔子的孝充分体现了个体道德自觉的能力和走向。  相似文献   

10.
五星红旗,祖国母亲呀,我们——共和国的小公民满怀激情地向您汇报:我们学习江泽民爷爷关于“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相结合的大道理;我们回顾华夏五千年优良的传统道德,深感道德对于治国,对于我们的成长是何等重要。在“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  相似文献   

11.
诚信是中国传统道德的基本规范之一,受到高度重视,被认为是立政之基,立身之本,从商之道,人际和谐的根本 保障。  相似文献   

12.
公民社会得以建立、公民教育得以实施的逻辑起点应是对公民概念的厘清。现代社会里的现代公民是一个统一的多维度主体,兼负权利义务的政治主体是公民最基本的身份,定义了个体与国家、社会、他人的基本关系。经济主体的确立是保证实现公民主体性的物质保证,文化主体的自觉是公民个体与他者的情感联合,而道德主体的实现是公民主体性的最高完成形式。  相似文献   

13.
公民教育是培养受教育者成为合格公民的教育。公民教育的目标是分层次的,低层次目标是培养合格公民,高层次目标是培养积极公民。要培养合格公民特别是积极公民,个人品德建设至关重要。要遵循个人品德形成的规律,从个体、家庭、学校、社会多方培育公民的道德品性。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古代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也不断变化,家训的内容至宋时,增加了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那就是“治生”观念。这种独特的经济理念与行为,是以“勤”“俭”“营”与“和”等为方法、手段与境界,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的治生之学,其中有机地融合了经济与伦理这极具张力的两个方面,并以同时实现经济富裕而又成就道德人格作为最终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5.
论当代中国慈善事业的道德主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慈善事业是一项特殊的道德实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公民道德主体意识渐趋成熟,慈善事业成为以公民互助为内涵的社会公益事业。我国先富起来的社会阶层如企业家或富豪,作为公民社会的重要成员,其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受制于公民道德之总体发育程度,他们占有的财富数量并不必然导致道德上的特殊性,其个人慈善行为也无法代替公民共同参与的道德实践活动。因此,当代中国慈善事业的道德主体是全体社会公民。  相似文献   

16.
道德责任感就是主体对社会道德原则和规范的尊重感。我国公民道德责任感的养成是社会或他人赋予的职责和使命的必然要求,是主体自身价值实现的需要,是主体行善的巨大推动力,也是社会主义社会和公民个体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培养我国公民的道德责任感既要通过各种途径,加强道德的教育,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制度,也要营造以履行责任为荣,以不履行责任为耻的社会氛围,塑造与现代社会发展相应的责任文化。  相似文献   

17.
法伦理学的基本主题是社会个体的存在和发展,即"成人",成为具有道德蕴涵的人,这将导向现代公民法律意识的生成。现代公民法律意识是社会共同体中个体追求权利、追求法律、追求法的目的的意识,这种法律意识本质上是一种自我意识,并进而升华为理性意志。新时代下,现代公民法律意识是保护个体权利的观念基础,捍卫法律权威的思想保证,实现社会正义的精神动力,并最终涵化为一种"心心相通"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8.
公民身份一直是西方政治哲学的中轴,但主导西方两个多世纪的自由主义公民身份理论过分强调法律规定的个体权利是公民身份的核心维度,而忽视了公民身份的道德维度和行动维度,导致西方社会个体主义盛行,公民道德和公共精神缺失及公民参与冷漠等社会现实问题。而积极的公民身份在本质上不能用单一的法律规定、道德价值和行动框架来界定,而必须实现三者的相融。这也是新共和主义和社群主义在批判自由主义消极公民身份的基础上,极力复兴公民责任与义务、培育社群认同基础上的公民美德,倡导公民积极参与公共活动的要旨所在。但西方自由主义、新共和主义和社群主义公民身份理论的相互较量与争论,并无本质区别,最终目的是为解决西方现实问题寻找不同的路径。  相似文献   

19.
关于诚信的伦理学思考   总被引:68,自引:0,他引:68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在人类个体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均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它是个体道德的基石 ,是社会秩序良性运行的基础 ,是规范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诚信的缺失将是一种社会灾难。切实加强社会诚信建设 ,是“以德治国”方略的内在要求。进行诚信建设要从多方面着手 ,最重要的是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 ,建立能够在全国范围内查询的公民个体、单位集体和公司法人的信用记录档案 ,并附之以相应的配套奖惩措施 ,为社会诚信水平的提高提供机制上的保障  相似文献   

20.
古希腊的公民教育以公民在城邦的政治生活中需要的品德为基本内容,指向人类总体生活的终极追求——幸福生活,体现出强烈的生存论关怀。它既是培育公民品德的政治实践活动,也是表达人的生存本性、体现对人类总体生活至善追求的道德实践。古希腊公民教育能够对当代公民品德培育提供诸多有益的启示:首先,人们的政治与公共生活应充满伦理情怀,需要进行道德辩护,警惕"去道德化"的政治与公共生活;其次,公民品德表达人的公共化存在方式,通达人的幸福生活,公民品德培育应当体现对人的生存关怀;再次,公民品德培育应注重德性的实践性,发挥个体习惯的道德力量;最后,公民品德培育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应注重发挥社会各方主体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