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文化生态"是多种具有不同价值观的文化相互关联、作用、影响而形成的动态有机系统。在当代中国,构建良性文化生态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发展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产业可以抵抗外来文化入侵,完善文化生态的多元性,维护多种文化形态之间的平衡,推进多种文化形态之间的交流,协助文化与政治、经济领域建立互动关系。然而,也不能放任文化产业完全自由的发展,在发展文化产业时,需要注意集中处理四种关系,即文化性、政治性与产业性的关系;引进外来文化产业与本土文化产业创新的关系;国家政策管理与市场自由调节的关系以及公益性与经营性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2.
中国目前大多数地区农村文化产业尚处在萌芽阶段,应当从三个方面进行破局:一是发掘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文化资本,充分利用本地区的历史文化资源,发展农村文化产业;二是吸引民资及外资进入农村文化产业,促成资本与资源的握手;三是实施重大农村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走可持续发展,规模化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3.
4.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中之重。发展农村特色文化产业,不仅是农村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客观需要,更是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通过对山东省十六地市的综合考察,基本厘清了山东农村特色文化产业的基本构成和发展情况,提出了农村非遗创意生产、文旅农在地化融合、小微企业网络化经营、企业集聚化规模化生产、特色文化产品多元化出口等相对成熟的发展模式。同时,在此基础上指出山东农村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经验借鉴,即政府适度干预、形成产业集聚、乡村能人带动、融合先进技术、国际化战略布局等,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农村经济新旧动能转换提供路径参考。 相似文献
5.
导入产业意识激活乡村文化——关于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视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拥有极为丰富的乡村文化资源,对这些资源的开发利用,有利于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开发利用乡村文化,关键要导入产业意识,用创意去激活和点化现存的资源,并适当引入现代文化元素和表现方式,使乡村文化不断焕发新的生命。乡村文化要避免破坏性开发,要注意保护乡村整体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6.
我国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所以面临衰退、萎缩乃至失传的困境.根本原因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遭到破坏。从文化人类学和社会文化学的视角出发,比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相关理论和我国的现状,由此反思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路径和对策.其关键在于处理好四大关系,即"变"与"不变"的关系、"民族性"与"时代性"的关系、"保护"与"创新"的关系、"政府主导"与"群众参与"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王军棉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1(3):8-11,21
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农村经济取得了飞速的发展,经济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但河北省在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文章首先梳理了国内有关农村生态文化问题的研究综述,深入探讨河北省农村生态文化建设在生态文化意识、生态文化基础设施、生态文化建设的制度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等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8.
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构建的文化生态保护区理念和实验,正在国内十个省区的特定地域展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我国仅展开数年,文化生态保护区的理念和实践更是刚刚起步,甚至某些已被列为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省区,所做的保护规划竟然仍是文物保护的路数.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如何为该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驾护航?笔者以为要以更新的观念,以非文字文化保护的视野和内涵,营构文化生态保护区,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过程中,原生态文化的概念在一定程度上对于人们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性和保持文化多样性的价值,都具有特殊的意义.从原生态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入手,到挖掘它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与其他原则的相关性、保护的原则、保护的方式和社会价值等方面,多视角地论述了两者的关联性和对于现实保护过程中可操作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山东省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对建设山东文化大省、经济强省干系重大。对促进山东农村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民间传统文化资源的发掘与产业化,农村信息产业发展与网络平台建设,农村文化市场的培育与其市场运行机制的建立,农村文化旅游与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等,是目前山东省农村文化产业应当优先发展的几个重要课题。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机制,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投资机制和政策,农村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机制,相对完善的法律保障机制等,是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11.
关于保护和开发文化与自然遗产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调查资料和有关文献资料,作者就我国的文化与自然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意义、存在问题等作了较为系统的分析。作者认为,要做好遗产的保护工作,应采取以下措施: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加大投入,抢救重要遗产;完善法制、加强管理;保护与开发并举,有形与无形并举;提高服务质量,充分发挥文化与自然遗产的功能。 相似文献
12.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提出的关于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重要论断,对增强县域文化整体实力和加快县域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文化产业是一个以精神产品生产、交换和消费为主要特征的产业系统,包括文化娱乐业、影视音像制作业、新闻出版业、文化旅游业以及一些与文化相关的美食、美容、时装表演、美术作品等。文化产业作为综合国力的一部分,已经熔铸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所创造的价值,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在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文化消费在其国民消费中的比重已超过30%。本文就如何加快县域文化产业的发展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论析海南文化产业的发展既面临挑战 ,更面临机遇。海南发展文化产业应朝着市场化、集团化、科技化、特色化和法制化方向努力 ,要抓好重点地区、重要基地、主要集团和重点行业的工作 ,同时在人才、资源和环境方面为文化产业发展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4.
语言是人类独有的能力,是一个民族的重要特征.中国有82种语言,1/4正在消亡.语言消亡加速语言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的紧迫性.本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分析河北省少数民族语言和方言的保护状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保护和开发语言文化遗产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种重要的新经济形态,已经成为我国和世界发达城市形成自身核心竞争优势的战略制高点和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突破口。在介绍文化创意产业内涵、特征及其形成的背景基础上,分析大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战略意义,并提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6.
福建文化生态与历史文化传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福建文化生态是福建社会历史文化传承的产物 ,它是特定地理环境中历史过程的动态积淀。在漫长的区域历史演进过程中 ,由于历史地理及自然地理特征上的双重的相对封闭性 ,和历史文化传承上的多元性及随之而来的宽容性特征 ,给福建文化生态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铸就了福建兼容并蓄的文化生态环境。这种有着丰厚历史积淀的文化生态环境对于福建社会、经济、文化诸方面的内在运动无疑起着精神意识的历史作用 ,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地域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7.
哲学即使是时代的精神精华,它也必定是时代的产物,在其现实性上,哲学是具体时代文化生态中的一种文化样式.通过呈现德国古典哲学辩证法特殊的文化生态,我们看到,以波墨为象征的德国文化精神既显现为德国古典哲学,也显现为同时代德国其他文化样式,尤其显现为由歌德所塑造的"浮士德".辩证法是思辨的,同时也是诗意的.根本上而言,哲学是时代文化生态母体所产出的一种特定的文化样式,它与同时代的其他文化样式显现着同一类型的文化生命.当哲学惯于将自身同其他文化样式相区分的时候,哲学尤须自知其相关文化生态的更为广博的根据性,在这个意义上,哲学的深刻乃是文化的深刻. 相似文献
18.
秩序是文化的界限,自由是文化的动力。没有秩序和没有自由的文化都是不可设想的。中国农耕文化和从地中海文化丛中发展出来的商业文化在生态学意义上具有着质的不同,由此说明,秩序和自由并非欧美文化特别是它在近现代突出发展了商业文化的专有观念;中国传统中仍然有自己独特形态的秩序和自由。中西文化的差别是形态上的差别,即使商业充分发达了的中国仍然会顽强地保有自己的文化个性。 相似文献
19.
节约型社会通过形成节约型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工业生态化要求通过资源充分循环和能源高效利用,来实现经济与环境兼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本文阐述了工业生态化的理念、节约型社会的本质,浅析了工业生态化与节约型社会建设的关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