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一年中最大节日是正月。不过日本人所说的正月是从头年的年末算起的,始于12月20日,结束于元月4日。日本人过正月的习俗颇为有趣:  相似文献   

2.
正满人入关后,清基本上继承了汉族顺应时令的古老节庆风俗,同时又加入了一些满族传统民族特色。春节是汉民族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清代宫廷也极其重视春节,圆明园正月的筵宴活动就是典型的代表。形式多样的筵宴活动是圆明园正月里的重头戏,特别是从乾隆朝起每年清帝都在圆明园必设"上元三宴"。一般来说,"上元三宴"定期定例举行,但因斋期、天象等原因也有停止或者移到其他日子的时候。如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和乾隆  相似文献   

3.
正月菜肴蕴涵了各国人民的心愿和文化意识,最能代表该国饮食文化。本文通过实际调查和文献研究,对比分析了中日两国正月菜肴的内容和象征寓意,从而发现两国新年追求吉祥寓意这一共同的饮食特征,最终通过饮食这一现象上升到对中日饮食文化的探索分析。  相似文献   

4.
<正>这是温州人逢吉庆休闲活动最爱讲的一句口头禅,按字面来理解,即所反映的是旧社会温州人过文化生活的心理特征,即喜欢的是好吃、好玩、好看,引申为"正月初一的嬉,除夕分岁的吃,农闲四月的看"三个典故。每当农历正月初一这一天,温州人说什么  相似文献   

5.
新华 《山西老年》2013,(2):48-48
正月初五,俗称为"破五"节,因民俗认为之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而得名。由于这一天承担了太多人们的希望与憧憬,所以古代这一天的禁忌就特别多,比如在这一天必须吃饺子、不能用生米做饭、不准妇女串门等。《燕京岁时记》中说:"初五日谓之‘破五',‘破五',  相似文献   

6.
正月晦日曾作为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节日存在有数百年之久.它最早见于记载是在北魏末年,一直到唐德宗贞元年间才为中和节所取代.正月晦日的节日习俗有水边湔裳、酹酒,祓禊度厄,帝王邀群臣泛舟饮酒.到后世晦日节逐渐演变为至水边宴会寻乐的节日.中和节取代晦日节后,晦日节的一些节俗内容也为中和节所沿袭,一直流传到近世.  相似文献   

7.
“春王正月”王字浅说《春秋》经文,每年第一条必是“春王正月”,若正月无事可记,则必书“春王二月”或“春王三月”。春和月份无需解,何以必书王字?《公羊传》说是为强调“大一统”,何休引申说是为通夏、商、周三统;杜预说是专指周平王,以正《春秋》之始;桓公年...  相似文献   

8.
1769年拉卜楞寺正式开始学习金刚法舞,1772年有了正月金刚法舞的表演。拉卜楞寺的“法舞学院”是一个较为松散而特殊的组织,没有列入该寺正式的学院中。正月金刚法舞表演是一场完整的密宗具誓法王伏魔仪轨的实施,以此祈求佛法常住、社会安宁和人间太平,表达了人类追求生命安乐的美好愿望。  相似文献   

9.
王蕾 《中华魂》2014,(2):32-34
满人入关后,清基本上继承了汉族顺应时令的古老节庆风俗,同时又加入了一些满族传统民族特色。春节是汉民族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清代宫廷也极其重视春节,圆明园正月的筵宴活动就是典型的代表。  相似文献   

10.
20 0 1年 3月湖北郧县肖家河发现青铜器 ,其中三件有铭文 ,而且都有历日。历日中的“正月”不是一月 ,应与过去著录的蛮书缶等器相同 ,是指夏正。这对古代历法研究颇有帮助。  相似文献   

11.
浚县自明清以来,以碧霞元君信仰为基础创建了规模宏大的行宫,并逐步发展为辐射晋、冀、鲁、豫等地区的碧霞元君区域性信仰中心,最终形成了享有盛誉的华北第一古庙会——浚县正月庙会。中原腹地独特因素和民间信仰基础的深度融合,形成了浚县正月庙会灵异累累、规模宏大、香社众多、世代传承等基本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2.
从爆竹和焰火中走来了正月从缤纷秀明的灯河上迎来了新春佳节城市和乡村扬下纷纷大雪我们的思潮翻卷着鳞片  相似文献   

13.
易明 《北京纪事》2018,(4):100-102
"印象"一词这几年在演艺界的一些人那用得比较多,所谓"逢山开路、遇水架桥",除了挣银子满钵满盆,还让人顶礼膜拜得不行.词热就难以免俗,狗年正月十一,收获书名带有"印象"的两本书,而且都是关于北京的,一本《北京印象》,北京市旅游发展委员会编,2016年6月第一版,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我在中国书店以极大的折扣买下,簇新的.这本书比较有意思的是下面几点——一是阿来写的序文:还要多看看北京;二是马海方的北京民俗画插图;三是第一章:文艺青年的北京.说马氏画风下的北京人基本上是亲爱的二大爷,说文艺青年的北京不过是单向街——空间、老书虫书吧、三联韬奋书店加梨园剧场、正乙祠、宣南书馆,再加老舍茶馆、开心麻花北京剧场、德云社,以及三里屯、什刹海、星吧路酒吧街.  相似文献   

14.
以藏传佛教寺院——拉卜楞寺正月法会期间的布施现象为案例,基于藏传佛教经典和学术研究领域中的布施论述,探讨这一现象的内在动力和现实意义。佛教理论强调布施行为的出发点是以善心为前提的。学术领域中将布施行为置于礼物和献祭之间,从交换、互惠和契约的角度,强调其社会功能。综合考虑布施行为在不同语境中的意义及田野调查结果,认为布施行为的内在动力为一种自我交换机制,通过对有限资源象征化,以实现解脱、成佛等无限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前人已证明,"元年春王正月"并不是《春秋》所独有的记载体例。那么,为何史官要在开篇和每位国君即位时都要反复写该句?《春秋》学家们从"元年春王正月"衍生出的各种"大义"的文化逻辑是什么呢?从神话历史视域剖析,"元年春王正月"将国君即位时间、物候时间、神圣时间三者相重叠,其神话叙事模式潜在地将宇宙和王权统治隐喻为一个具有生命力的、周而复始的过程,它包含了"天-地-神-人"的互动可能,从而为后人阐释出"正"和"统"提供了强有力的文本逻辑。  相似文献   

16.
及物性是一个语义系统,其作为经验功能的核心内容,为语篇分析提供了新的理论框架。及物性系统将人类的经验分为六种不同的过程,即物质过程、心理过程、行为过程、言语过程、存在过程、关系过程等。运用及物性系统分析《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各小句涉及的过程类型、参与者和环境成分,从系统功能语法角度解析这首词的内容,同时总结、分析该词中六个及物性过程的不同使用频率,更深层次地感悟这首悼亡词中所蕴含的词人绵绵不尽的哀伤和对妻子深切的思念。  相似文献   

17.
《棹歌》、《采菱》、《采莲》等乐府诗的艳情色彩一向非常突出,主要原因在于这些乐府诗的产生与祓禊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水嬉是祓禊娱乐化的产物,泛舟游乐则是水嬉的主要形式之一。在泛舟游玩时,除了要歌舞助兴之外,采撷菱荷也是很常见的活动,这便是《棹歌》、《采莲》、《采菱》等一系列乐府诗滋生的土壤。无论是少女们靓妆而现并娇声宛转地倾吐着相思之情,还是诗人们对此进行浓墨重彩的描绘,皆出于水嬉的双重需要——祭祀和娱乐。  相似文献   

18.
本文试通过对<诗经·小雅·正月>"佌佌彼有屋"一句的种种解释进行分析与比较,说明解释的关键在于对"彼"的理解."彼"在先秦的用法有指示代词与人称代词之分,但在此句中"彼"作指示代词理解为佳.在对"彼"理解的基础上,初步探索用"彼"句型的基本用法并圆满地解释此句句义.  相似文献   

19.
2005年2月22日,农历正月十五,北京,下了一夜的雪。
  第二天,正月十六早9点左右,马甸西地下通道,一个女孩遭遇了一只小狗,从此,这只狗的狗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女孩这一天正准备从马甸倒公交车去西客站乘车离开北京。当她的眼前出现了那个雪白的小身影的时候,离火车开车尚早。  相似文献   

20.
这是我卡塔尔之旅的一篇散记。去年6月,诸宸在北京和清华紫光笔记本电脑人机大战之后,就到夫家卡塔尔了,并最后决定在卡塔尔做产。孝顺的女儿想借此带我们到国外“嬉一嬉”,同时在“月子”里也好为她配一对“高级保姆组合”。于是,在诸宸为我们办好签证后,我们夫妇就踏上了卡塔尔的旅途,在那里度过了难忘的两个多月。并陆陆续续记下了一些文字,作为备忘录。回温州后,《温州隙望》杂志编辑鼓励我把这些东西整理起来,与大家共赏,于是就有了如下之文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