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1月6日至10日,庐山杯《诗刊》新世纪十佳青年诗人、2008年度优秀诗人的颁奖活动暨全国诗歌报刊主编庐山峰会和庐山诗歌朗诵会在庐山举行。60多位中国当今著名诗人面对层林尽染、叠翠流金的庐山,诗兴盎然,纷纷吟诗作赋,佳句迭出。  相似文献   

2.
在传统文学市场受到商业化冲击的时候,许多青年作家纷纷选择转型,或像小饭一样从事和文学相关的编辑等工作,或像郭敬明一般做一个成功的商人,或效仿韩寒,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在这一批曾经追求写作梦想的青年人身上,纯文学仿佛离他们越来越远。然而并不是所有"80后"作家都选择转型,许多女作家依旧坚守自己对文学的热忱,比如中国作协会员流潋紫(吴雪岚),宁夏回族作家马金莲、许艺等。  相似文献   

3.
嘎尔迪 《老年世界》2010,(24):30-31
上初中时曾熟读毛主席七绝《为李敬同志所摄庐山仙人洞照》,至今我都能完整地将诗句背诵下来。从诗中我知道,庐山有劲松、仙人洞、险峰以及从容飞渡之云。  相似文献   

4.
她是一名71岁的作家,曾因《雅砻江的太阳》、《山风浩荡》、《世纪丰碑》等长篇报告文学而斐声文坛。正是这位瘦削的老人,却在地震后连续奋斗在彭州、都江堰、汶川等重灾区,忠实地记录着发生在灾区群众和救援官兵身上的点滴事迹。她,就是中国作协会员、《城市改革与发展》杂志原总编辑李林樱。  相似文献   

5.
人文圣山庐山是中国第一个世界文化景观遗产地。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在批准庐山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时,对庐山作出了这样的评价:江西庐山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庐山的历史遗迹以其独特的方式,融汇在具有突出价值的自然美之中,形成了具有极高美学价值的、与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生活紧密相联的文化景观。早在2000多年前的汉代,司马迁就将庐山载入《史记》;陶渊明在庐山开创中国田园诗之先风;谢灵运的庐山诗成为中国山水诗之鼻祖,顾恺之创作的《庐山图》成为中国山水画之开篇。  相似文献   

6.
严伟 《公关世界》2010,(9):32-32
最早认识庐山,要追溯到上影厂拍的电影《庐山恋》。电影故事已封存,却忘情不了庐山那秀美的风光和张瑜一套又一套的时装。这是我少年时极为向往的。直到读大学,非要上庐山一次,去经历期待已久的那份浪漫。电影总是给人制造梦想,所以许多人把电影说成是梦工厂。真实的庐山给了我另一个真实,却带给我一个惊喜,没想到,在庐山还可以重温一次《庐山恋》,轻轻抚摸少年的记忆,真的很美好。我想《庐山恋》大概是电影史上播映次数最多、历时最长的电影了吧。  相似文献   

7.
据《楚天都市报》报道:最近,中国作协风波不断,在金庸人会和郑渊洁退会后,著名演员刘晓庆的中国作协会员身份曝光,引起网友争议。有网友认为作家刘晓庆根本  相似文献   

8.
花开在72岁     
陶波 《当代老年》2010,(12):27-27
畅销书《窗边的小豆豆》的作者是日本著名作家、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曾任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的黑柳彻子女士,而她的母亲黑柳朝也是一位畅销书作家。也许你会说,有其母必有其女嘛。可是你知道黑柳朝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写作的吗?72岁。  相似文献   

9.
张西,作家,北京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学者,原为刑警三级警督,曾任《啄木鸟》杂志副主编。祖籍山东泰安,生于新疆。1991开始写作,是中国作协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主要作品有《天高地阔我爱你》《中国打拐大案纪实》《中国西部禁毒调查报告》《国家荣誉》《爱别离》等。其中长篇小说《国家荣誉》,被人民网评为"2003年最有价值的二十本小说"之一,也是张西最具代表性的作品。2009年11月,她的长篇纪实作品《抗战女性档案》获得第三届中国女性文学奖。  相似文献   

10.
贺伟 《当代老年》2009,(6):18-18
1937年7月中旬,蒋介石在庐山举行各界人士参加的“庐山谈话会”,在“谈话会”上发表了《抗战宣言》,正式宣布对日抗战。当时,周恩来、秦邦宪、林伯渠正在庐山与国民党进行第二次国共合作谈判,但并未接到出席“谈话会”的邀请。第二年5月,宋美龄也在庐山举办“战时妇女工作谈话会”,周恩来的夫人邓颖超不但是与会的正式代表,而且是会议的核心人物之一,为会议的圆满成功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1.
胡适与青城     
贾勋 《老年世界》2007,(17):4-5
数年前,在中国现代文学馆寄来的函件上,我发现了胡适的名字。而且,还标明这是在中国作协特制的传世孤品,即由数千位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及海内外著名华人作家签名的巨型青瓷艺术瓶上的签名。这生前签名真迹,据说是通过胡适的亲属或其他渠道获得的。能够这样对待一个复杂的历史人物,这显然是中国作协的郑重之举。  相似文献   

12.
新书一瞥     
《中外书摘》2014,(10):75-75
《批评史中的作家》.程德培等著,上海文艺出版社2014年6月版,定价:39.00元 本书是程德培、吴亮及上海青年批评家黄德海、木叶、项静、张定浩等人近年写作的文学批评文章选集。所论对象均是中国当代文坛的重要作家,如贾平凹、苏童、韩少功、王安忆、余华等;每篇文章都是一份作家的个案研究。  相似文献   

13.
庐山位于中国江西省的北部,面积302平方公里。北濒一泻千里的长江,南襟烟波浩渺的鄱阳湖,大江、大湖、大山浑然一体,险峻与秀丽刚柔相济,素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1996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庐山以世界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4年2月,庐山又被列入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庐山旅游交通便捷,庐山机场、长江水道、京九铁路、高速公路已形成了立体交通网络。旅游服务设施齐全配套,已形成了吃、住、行、游、购、娱齐全,供水供电、交通、邮政、通讯配套的综合性多功能旅游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4.
爱情枕边书     
识丁 《女性大世界》2004,(2):162-162
这是个炒作的年代。“美女作家”之风刚刚吹过,“美男作家”又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头来,眼下最具代表性的就数《沙床》的作者葛红兵了。教授出身的他,是怎么书写纷繁复杂的师生恋的?很可惜,和美女作家一样,他没能摆脱(其实是有意迎合)身体写作的窠臼。小说也写到了纯情,但人们可以依稀看到克隆《挪威的森林》的痕迹,其实小说这东西的好与坏向来见仁见智,没个定论,以至人们在心目中形成个约定俗成的共识,那就是看销量。据说《沙床》首版5万册,数字惊人!能达到这个首版数的中国作家大概不足10个,王安忆小说的首版数是2万册,苏童小说的首版数是3万册。那么《沙床》真的有如此“魅力”吗——揭开它包装精美且有名人签名的“床罩”,你会发现,《沙床》的卫生状况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5.
从1990年代后期开始,文坛出现一种新现象,那就是写作的低龄化,先是深圳少女郁秀的小说《花季·雨季》一炮打响,然后17岁少年韩寒的《三重门》等小说,带着他自己本人的考卷上7盏“红灯照亮前程”,经“新概念作文大赛”的传播引起全国反响,对现行教育体制的合理性提出质疑。后来“神童作家”就层出不穷,越来越低龄化。沈阳14岁女生张天天24万字小说《真心英雄》,8岁的  相似文献   

16.
庐山,一座千古名山。历史的厚重孕育了庐山的魂魄,数千年的文化支撑使得庐山绵延千载。亿万年来,大自然鬼斧神工,将庐山雕塑出雄、奇、险、峻而秀甲天下的形象;千百年来,巍诡峻特的庐山风流倜傥,引英雄竞折腰。庐山自古人文荟萃,群贤毕至。数千位名人在这里留下了不朽的足迹和上万首诗词歌赋、书画作品,以及科学巨著。他们的艺术精灵,共同铸造了庐山文化的丰碑。神奇的庐山风云际会:有时乱云飞渡、电闪雷鸣;有时莺歌燕舞,清凉世界……庐山,好一处世外桃源!早在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就批准庐山以世界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并对庐山的价值给予了这样的认定:江西庐山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庐山的历史遗迹以其独特的方式,融汇在具有突出价值的自然美之中,形成了具有极高美学价值、与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紧密相联的文化景观。庐山一直都以其独特迷人的风光和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展示着它独一无二的人文圣山地位。如今,新庐山又有了更多、更引人瞩目的大变化!  相似文献   

17.
2011年1月1日晚,屋外白雪皑皑,室内暖意融融,参加首届中国(江西·庐山)盛世中华·五教和谐论坛暨庐山五教祈福文化园开园活动的领导嘉宾,齐聚庐山北斗星国际大酒店,开展书法艺术交流活动。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张继禹,中国宗教学会副会长、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宗教文化研究室主任王志远,庐山风景名胜管理局党委书  相似文献   

18.
贺伟 《老年人》2013,(9):43-43
人们都知道,“美庐”是蒋介石和宋美龄在庐山的别墅。实际上,蒋介石、宋美龄在庐山还有另一栋别墅——摩顿别墅。  相似文献   

19.
龚静 《中外书摘》2007,(10):67-68
穿着格子衬衫牛仔裤的张瑜在庐山上对着郭凯敏大声说:“I love the motherland,I love the morning of the motherland.I love you.”,这样的《庐山恋》今天看起来虽然很小布尔乔亚,而且过分地政治正确,连说句“I love you”都这么弯弯绕,不过却也可爱纯情,很符合80年代人谈情说爱的方式。月朦胧鸟朦胧,曲径通幽,  相似文献   

20.
汉派文学以武汉为中心,是中国当代文学流派体系和作家地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池莉、方方均为该派的代表作家。"汉味"是她们写作的重要特色。同为新写实主义作家,池莉和方方在写作上有很多共同的地方。但同中有不同,探寻两人书写上的异同点,更有助于全面、深入地对两位作家的作品进行解读。本文选取池莉《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不谈爱情》《致无尽岁月》与方方的《万箭穿心》《出门寻死》《中北路空无一人》等为语料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