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领导文萃》2008,(11):8-9
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2007年全国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我国人口老龄化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老年人口比重持续上升。2007年,全国0-14岁人口为25660万人,占全国总人121的19.4%,比2006年减少301万人,  相似文献   

2.
趋势     
《领导文萃》2010,(17):8-9
中国人口老龄化提速 中国内地人口老龄化提速.老年人口出现首次增长高峰,60岁以上人口将从“十一五”年均净增480万提高到“十二五”的800万左右,2015年总量将突破2亿,占总人口的14.8%;人口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建设人口均衡型社会的现实面临困境。  相似文献   

3.
中国15岁以上人口和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分别超过8.5年和11年。中国实现了从人口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源大国的目标,将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  相似文献   

4.
一、提前到来的社会老龄化问题,考验了各级党委政府的应对能力,解决社会养老问题势不可待 按照我国采用的老龄化社会标准即60岁及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总人口数的10%以上,我国早在1999年就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截至目前,全国老年人口已有1.62亿,占总人口的12.79%。就漯河市郾城区而言,占全区总人口68%的农业人口中,60岁以上老人达4万余人,其中困难家庭老人、五保供养老人有8000多人。社会老龄化问题正考验着各级党委政府的应对能力,解决社会养老问题势不可待。但提前到来的社会老龄化问题与我们当前经济尚不发达的现实相比,存在着诸多的矛盾,解决难题方感到力不能及。  相似文献   

5.
联合国规定,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以上人口在全体人口中的比重超过7%,或者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10%以上的,就属于老年型国家或地区。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到1.3亿,占总人口的10.41%,其中65岁以上人口为8811万,占6.96%。按  相似文献   

6.
一、上海高龄纳保政策出台背景及基本内容1.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上海市面临着少子高龄化的挑战,自1993年开始,上海市就出现了人口负增长。相伴而来的是快速的人口老龄化和老年人口规模的扩大。截止2007年末,上海市共有户籍人口1378.86万,其中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为286.83万人,占总人口的20.8%,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口50.20万人,占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17.5%。据预测,2025年上海户籍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492.89万,老龄化问题严重。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老年人数量不断增加。尤其是农村老年人口。年增幅高达85万,据预测,到2030年,我国农村65岁以上老人占农村人口的比例将达17.39%。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陆新之 《经理人》2007,(11):22-22
据统计,目前中国人口中,15到64岁的劳动人口达到八亿九千七百万,占全国总人口70%以上。而这个数字在2020年会到达顶点,就是九亿二干三百万人。庞大的劳动力储备令中国GDP加快增长,研究结果显示,对于老人和儿童的抚养比例每下降一个百分点,中国GDP则上升0.116%。实际上,过去20年的中国GDP增长率中,有约26.8%的比例来自人口红利贡献。而人口红利的贡献,在未来十年至少还不会有比较大的改变。这样的背景下,社会会进入一个产业加速的结构转型期;由过去主要依赖制造业,转向依赖消费性行业。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经济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不断提高,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大幅度延长,已从建国前的35岁上升到2005年的72岁,预期2010年将提高到72.5岁。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公报显示,截至2005年11月1日,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超过1亿,占总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人口形势不容乐观:数量仍在增加,结构矛盾尖锐,素质提高缓慢。本世纪上半叶中国还将迎来总人口、劳动年龄人口、老年人口三大高峰,据权威部门预计,我国的总人口每年仍将净增长800万人左右,到2033年左右达到峰值15亿人;16岁至64岁的劳动年龄人口将于2016年达到9.9亿人峰值  相似文献   

11.
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据人民网和《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百年预测》统计显示:到2009年底,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已有1.67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2.5%;预计到2015年和2020年,这一比例将分别达到15%和18%,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2.48亿,呈加剧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12.
张志远 《经营管理者》2014,(10):112-113
本文试图以人口年龄结构对购房需求的影响为切入点,分析人口年龄结构对商品房价格变化的影响程度。本文以北京市为例,选取1999年至2011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商品房价格变化率、20-34岁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和35-59岁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本文的"中青年人口"即为处于这两个年龄阶段的人口)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北京市中青年人口比重和商品房价格变化率之间存在着长期的稳定均衡关系,并且由于收入的滞后效应,这两个阶段人口的比重对商品房价格变化率的推动作用和影响程度有很大的不同。  相似文献   

13.
自2000年我国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以来,社会各界十分关注城乡养老问题,尤其关注如何解决农民养老问题。2007年1月公布的《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指出,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43亿,占总人口的11%。到2020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2.34亿,比  相似文献   

14.
周仲明今年58岁,是四川省眉山市政协一名正处级调研员。这些年,他一直关注中国的人口管理制度。近年,他搜集大量材料,写下20多万文字。而他的目的,就在于记录下人的解放。  相似文献   

15.
魏友民 《决策》2008,(9):78-80
目前,中国老龄问题越来越严峻,社会各界对老龄问题的探讨也越来越多。老龄化是世界性的问题,但是中国的问题尤为突出。据全国政协委员、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郑斯林分析,中国老龄化有四个特点;一是人口多,60岁以上人口已经1.44亿,世界上60岁以上人口超过1亿的只有中国;二是进展快。据统计,大概到2045年左右,中国60岁以上人口将占到30%。从2005年的11%到30%,只要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流动人口大量增加,据统计,中国流动人口数量从1993年的7000万增加到2003年的1.4亿,超过了全国人口总数的10%,约占农村劳动力的30%。当前,人口流动的基本方向是由农村流向城市,由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由中西部地区流向东部沿海地区。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省内流动的占65%,跨省流动的占35%。流动人口中年轻人口占绝大多数,其中15岁到35岁人口占全部流动人口的80%以上。近年来,苏州市凭借优良的投资环境,吸引了大量的投资者,也吸引了众多的务工者,截止2005年末,苏州市流动人口总数已达378.16万。大量流动人口为我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也引发了诸多的社会问题,譬如给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带来了许多新的困难和挑战。作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的主要职能部门,人口计生部门应积极探索行政调控与市调节相结合的模式与方法,推动流动人口的有序流动和计划生育工作,从而不断促进苏州社会经济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者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作为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1999年,中国进入了老龄化国家行列。2013年末,全国老年人口超过2亿,达到2.02亿。张家港市地处经济社会发达的苏南地区,1982年就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比全国早了17年。截止2014年12月31日,张家港市共有老年人口22.4万人,占全市户籍人口的24.35%。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挑  相似文献   

18.
《领导决策信息》2013,(40):26-26
10月10日,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人力资源蓝皮书:中国人力资源发展报告(2013)》在京发布。蓝皮书指出,2012年,我国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为93727万,比2011年减少345万,下降0.60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按照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10%以上的国际标准,我国已于2000年左右进入老龄化社会。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处于加速发展阶段,如何破解养老问题已成为各级政府推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政策课题。苏州市沧浪区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坚持以人为本,从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出发,在长期探索实践的基础上,率先创建了没有围墙的“邻里情”虚拟养老院,并于2007年12月初在沧浪区居家乐养老服务中心正式开业运营。  相似文献   

20.
夏卫英 《决策探索》2013,(22):19-20
目前,我国是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已达2亿,到2015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将增加到2121亿,老年人口比重将达到16%,到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总数将超过4亿。同时,靠我国的独生子女夫妻去赡养双方的老人几乎是不可能的。这就使得我国养老地产的规模有望从2010年的近1万亿元,提升到2020年的8万亿元、2030年的22万亿元,成为城镇化建设产业支柱的重要选项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