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川社科界》2006,(2):14-15
省规评办最近印发了《关于开展四川省第十二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的通知》。根据四川省人民政府《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办法》[2000]142号令的有关规定,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评奖委员会决定于2006年开展四川省第十二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2.
《四川社科界》2004,(4):17-18
根据四川省人民政府《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办法》[2000]142号令的有关规定,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评奖委员会决定于2004年开展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工作。现将本次评奖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3.
《四川社科界》2008,(3):22-26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和中共四川省委《关于努力推进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繁荣发展的意见》的精神,为使我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工作进一步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根据四川省人民政府《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办法》第142号令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相似文献   

4.
《四川社科界》2010,(1):86-91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和中共四川省委《关于努力推进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繁荣发展的意见》的精神,推进我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工作进一步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根据四川省人民政府《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办法》第142号令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相似文献   

5.
今天.全省社科工作者聚集一堂.隆重召开我省第十二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颁奖大会.这对于进一步繁荣和发展我省哲学社会科学,推动我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我受副省长、省评委会主任柯尊平同志委托.代表省评奖委员会.向大家报告第十二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评奖情况。  相似文献   

6.
为了贯彻公正、公平、公开的评审原则,使评奖T作规范、有序地顺利进行,根据市委、市政府批准颁布的《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励办法(试行)》,特制订评奖细则如下:  相似文献   

7.
《四川社科界》2003,(1):27-27
2003年1月8日,攀枝花市委、市政府在攀枝花会展中心隆重举行了全市第六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颁奖大会,对181位作者在2000年至2001年的98项研究成果进行了表彰奖励。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市纪委、攀枝花军分区的领导及有关方面负责人出席了颁奖大会。会议由市委常委邹吉祥主持,副市长郑学炳宣读市委、市政府对全市第六次社科优秀成果的表彰奖励决定,社科联常务副主席、市评奖办主任李白宝作评奖工作报告。  相似文献   

8.
根据《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办法》特制定1993~1994年度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实施细则.  相似文献   

9.
《重庆社会科学》2007,(2):F0002-F0002
根据《重庆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励办法》的规定,市社科联于2006年组织开展了重庆市第五次社科优秀成果评奖,评选奖励我市社会科学工作者在2004-2005年度公开出版和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的优秀社科研究成果。经过成果公布、专家通讯初评、学科组集中复评,市评审委员会评审、成果公示、市政府审议通过等程序,此次共评选出市政府表彰奖励的优秀成果149项,其中,一等奖7项,二等奖30项,三等奖112项。2007年1月18日,重庆市第五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颁奖大会在重庆工商大学隆重召开。中共重庆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市社科联主席何事忠出席会议并讲话。与…  相似文献   

10.
《四川社科界》2004,(6):14-14
四川省第十一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申报工作,从3月18日起至5月15日止,已全部结束。全省共有17个市州社科联、89个省级学会(协会、研究会)参与申报,其中7个学会因申报数未达15项,已将其申报成果内容转至相关学会参予评审。据省评奖办统  相似文献   

11.
同志们:江苏省第四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工作已经顺利结束。这次我们能够获奖,感到非常光荣。定期进行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是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政府为繁荣我省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所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深受我省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欢迎,并在全国产生了很好的影响。我们衷心感谢省委、省政府对我们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关怀。在这次评奖活动中,省评奖委员会以及各市、各块评奖委员会,省和各市的社科联,省教委、省直、省宣各系统的同志们,做了大量的工作。他们辛苦了,我们向他们表示诚挚的谢意。这次我们虽然得了…  相似文献   

12.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江苏省社会科学院中共江苏省委党校江苏省高等教育局关于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五周年举办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的通知一九八四年八月二十七日省哲学社会科学各学会、研究会、市社联,市党校,各大专院校,省理论刊物、出版、社会科学研究等单位: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五周年,鼓舞全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作出更大的贡献,在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领导下,由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省社会科学院、省委党校、省高等教育局联合主办“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的活动。现将《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办法》发给你们,请你们按此要求,开展评奖的宣传、发动和推荐工作,并请与评奖委员会办公室加强联系。  相似文献   

13.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科研成果评奖委员会于今年一月研究了我省第二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的评奖办法,部署了评奖工作,讨论通过了哲学类、科社类、经济类、史学类、语言文学类、教育类、民族类、翻译类、新闻与文化类九个评审小组的人选。  相似文献   

14.
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庆市第六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关怀下,依靠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共同努力,现在圆满结束了。今天在这里召开隆重的颁奖大会,我代表市评奖委员会.向全体获奖作者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大力支持这次评奖工作的各级领导和为本次评奖作出积极贡献的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诚挚的感谢!现在,我受评奖委员会的委托,作本次评奖工作总结。一、评奖工作基本情况这次评奖,从1994年12月末正式开始。我们通过新闻媒介发布了信息.原定初评阶段1995年1月底结束,为使优秀成果不致遗漏,又延期到2月底,总共…  相似文献   

15.
全省第十二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揭晓全省第十二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会议于12月13日至17日在潍坊市召开,共评出获奖成果209项,其中荣誉奖1项,一等奖19项,二等奖51项,三等奖138项。本次评奖有两个重大变化,一是全省社科界众所瞩目的一等奖增加...  相似文献   

16.
首先,我代表中共江苏省委和省评奖委员会向出席今天会议的省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领导同志,向各位专家、学者、教授表示热烈的欢迎和感谢。我省第四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活动在省、市评委会的直接领导和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经过近半年的紧张工作,即将圆满结束。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颁奖大会,对获将作者进行表彰。经过各方面同志的辛勤劳动和努力工作,这次评奖活动共评选出全省获奖的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359项,其中,荣誉奖1项,一等奖18项,二等奖40项,三等奖300项。我们向全体获奖的作者表示热烈的祝贺。这次评奖…  相似文献   

17.
为了对自治区社科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及时的阶段性的检验总结和评比表彰,进一步调动我区各民族社科工作者的积极性,为祖国社会科学事业之进一步繁荣及自治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自治区第三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工作于7月上旬正式开始。受自治区人民政府委托,此项工作出自治区社科联具体组织实施。进行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是自治区社会科学界的一件大事,社会方方面面都比较关心。因此,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米布提·纳斯尔,区政协副主席冯大真等领导同志十分重视,就本次评奖工作,多次听取汇报,作了一系列…  相似文献   

18.
全国社科优秀成果评奖工作经验交流会于2005年7月10日~15日在新疆乌鲁木齐召开。本次会议是由新疆社科联发起并主办的。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是各省区市政府以及地州市政府设立的哲学社会科学奖,评奖工作由社科联组织实施。新疆社科联的倡议得到了全国各地社科联的广泛响应。近百位来自北京、上海、重庆、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黑龙江、辽宁、山东、内蒙、河南、海南、浙江、安徽、甘肃、新疆等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社科联以及部分省区的地州市社科联主管评奖工作的领导和评奖办负责人参加了会议。自治区副主席、自治区第六届社科…  相似文献   

19.
《四川社科界》2007,(2):16-16,27
2007年4月28日.四川省第十二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颁奖大会在成都隆重召开。省政府副省长、省评委会主任柯尊平主持了大会。省评委会副主任、省社科联党组书记王均向大会作了评奖工作情况报告。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王少雄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各位获奖者表示祝贺.并围绕如何繁荣发展四川哲学社会科学发表了讲话。省领导陶武先、李洪仁、肖光成.省军区司令员夏国富及原省老领导聂荣贵、徐世群、刘诗白、辛文等出席了会议,并向获奖者颁发了证书。  相似文献   

20.
《四川社科界》2005,(5):21-24
今天,我们在这里欢聚一堂,隆重召开四川省第十一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颁奖大会。首先,我代表省政府、省评奖委员会,向在这次评奖工作中获奖的科研工作者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今天与会的所有专家学者和来宾,向全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致以诚挚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