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网上逢低买入拍卖形式下的买方策略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逢低买入是一种新型的基于网络的动态定价方式。这种定价方式将不同的投标人联合起来以便获得数量折扣,它的一个特点就是商品的价格随着中标人数的增加而降低。本文采用独立私有估价假设,建立了一个不完全信息的动态博弈模型来解释在逢低买入机制下的买方的投标策略问题。通过求解发现,对于买方而言,存在一个弱占优策略:投标人投低于他估价的最大被允许投标值,这表明逢低买入拍卖是一种弱激励相容的机制。  相似文献   

2.
逢低买入与固定价格机制比较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研究了一种新型的基于Internet 的动态价格机制———逢低买入(group-buying auction) . 利 用独立私有估价模型,分析了规模经济条件下商家采用逢低买入的盈利情况;对逢低买入与固 定价格机制进行了比较. 通过数值分析,给出了逢低买入优于固定价格机制的条件,指出逢低 买入的适用环境.  相似文献   

3.
生产能力无限时逢低买入与固定价格机制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逢低买入是一种新型的基于网络的动态价格机制,它通过联合单个消费者形成规模来获得价格折扣。作为双向拍卖的一种变体,逢低买入的适用条件是亟待研究的问题。本文通过研究存在规模效应的前提下,当商家能够完全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时,采用逢低买入拍卖所能获得的收益情况,证明了在这种情况下逢低买入将会绝对优于固定价格机制,从而表明逢低买入适用于这种环境。  相似文献   

4.
考虑多个具有供应风险和成本私有信息的潜在供应商,研究了供应商投标批发单价的最优双源采购拍卖机制设计.首先,针对一般的采购商收益函数,求出了最优的订货量分配规则和供应商投标均衡,并分别与单源采购及对称信息对比,发现双源采购拍卖增加了采购商和供应商的期望利润,不对称信息对供应商有利但对采购商和供应链不利.然后,分别针对报童及垄断环境,进一步分析了双源采购拍卖下的订货分散程度、信息价值和双源采购价值,发现,订货分散程度与供应风险及两个获胜者的利润率贡献相近程度正相关;高成本获胜者比成本较低者索取更高的单位信息租金,导致不对称信息下的订货分散程度比对称信息下低;供应风险越高或投标人数越多时,双源采购价值越大.  相似文献   

5.
研究零售商处于强势地位的三级供应链结构中,考虑到顾客坏账率的影响,分析二阶延期支付策略下零售商的最优订货策略。分两种情形讨论了坏账影响下零售商的利息收入与利息支出,建立了相应的决策模型。通过模型的分析求解,得出零售商的最优订货周期和最优订货批量的判定方法,并进一步分析了各参数对零售商最优决策的影响。 最后,通过数值分析对有关结论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6.
净现值是企业决策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宏观经济因素.本文建立了考虑成本和收益净现值的连续时间有限时段确定性库存系统的最优存储和定价决策模型,证明了给定价格下最优策略中任意两个相邻订货周期之间的递推关系,分析了该关系的解析性质,并得出订货周期长度的上下限.在此基础上提出求解最优存储策略和最优价格的两步优化算法.最后通过数值算例对本文模型及结果做出说明.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随机型库存系统的特点建立原料库存模型,并分析比较了两种不同决策方法的优劣,以此获得最优订货点和最优订货批量  相似文献   

8.
本文考虑两种不同保鲜方式下生鲜品的不同变质率以及相互需求替代,构建了联合定价和订货模型。研究无库存约束、单一库存约束和双库存约束三种情形下零售商对不同保鲜方式生鲜品的定价和订货决策。探讨市场容量、生鲜变质率、需求替代率以及最大订货量对最优决策的影响。研究显示:市场容量越大、需求替代率越高,生鲜品零售商的获利空间越大;提高保鲜投入和保鲜努力,降低高(低)变质率保鲜方式生鲜品的变质率可以提高两种保鲜方式生鲜品的销售价格和高(低)变质率保鲜方式生鲜品的销售量;高(低)变质率保鲜方式生鲜品单一库存约束会提高该生鲜品的最优价格和低(高)变质率保鲜方式生鲜品的最优订货量;双库存约束时,两种保鲜方式生鲜品的最优价格都会提高,最优订货量为最大订货量。  相似文献   

9.
考虑生产方式物料需求特点的单产品单供应商订货决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单产品、单供应商的订货决策优化问题。从制造商和供应商的整体出发,构建了基本补货模型。得到整体优化优于单独决策的结论。在此订货优化模型基础上,考虑到物料订货决策的起点是生产对物料的需求,考察了不同生产方式下物料需求的特点,对MTS、MTO和ATO等制造模式下的供应链和其物料需求的差异进行分析。根据不同的生产模式下的物料需求特点,分别构建了订货决策的总成本模型,得到了各种生产模式下的最优的补货批量和补货频率。根据解的情况分析了不同的制造方式下的补货条件。  相似文献   

10.
平台收费对网上交易市场价格离散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搜寻理论,探讨了网上交易平台向卖家和买家收费,对均衡价格水平和离散程度的影响,建立了单期博弈模型.运用最优化理论分别求得了仅向卖家收费和向卖家与买家都收费情况下的买家最优搜寻活动、均衡价格以及价格离散程度.研究表明: 交易平台收费将导致买家减少搜寻活动; 当交易平台仅向卖家收费时,两类卖家均提高定价,而随着收费金额的提高,网上交易市场中价格离散程度降低; 当交易平台向卖家和买家同时收费时,高声誉卖家的定价降低,低声誉卖家的定价提高,市场均衡时,价格离散程度进一步降低,乃至消失.  相似文献   

11.
运用灰系统理论的思想[1],对目前的一级密封价格拍卖博弈模型进行检验和验证,并对其存在的一些缺陷进行了剖析,认为这些经典模型对条件的限制过于严格,与现实的吻合性较差.基于有限理性假设,设计了经验理想报价灰修正系数,建立了基于准确的价值和经验理想报价估价的有限理性最优灰报价模型.对该模型灰系数进行第一标准灰数变换,找到了投标人的威胁反应灰系数;发现了投标人的最优灰报价不仅取决于其自身的价值,而且还取决于他人的价值及其威胁反应灰系数;投标人的最优灰报价不仅仅刚好为其对被拍物品所认可价值的一半,而要视情而定,一般情况下均高于其所认可价值的一半.对该模型进行了数据仿真,得到一些与经典模型有较大差异的有价值的结论,并建议了投标人的最佳投标模式.  相似文献   

12.
以目前网上拍卖和多物品拍卖为背景,从"信息优势"的角度研究了一个拍卖信息从隐藏、部分隐藏、逐步过渡为公开等5种具体情形的两异质物品序贯拍卖问题,分析和比较了各种情形下竞标人的占优报价和拍卖方的期望收入,探讨了信息优势对估价和拍卖效率的影响,得到了一些有关拍卖机制设计和信息策略选择的有价值结论,并结合网上拍卖和招投标管理等给出了相关机制设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Although the initial euphoria about Internet‐enabled reverse auctions has given way to a cautious but widespread use of reverse auctions in business‐to‐business (B2B) procurement, there is a limited understanding of the effect of auction design parameters on buyer surplus. In this paper, we study the effect of bidding competition, information asymmetry, reserve price, bid decrement, auction duration, and bidder type on buyer surplus. We collected field data on more than 700 online procurement auctions conducted by a leading auctioneer and involving procurement items worth millions of dollars. Consistent with the predictions of auction theory,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bidding competition, reserve price, and information sharing affect buyer surplus. Unlike previous findings in the consumer‐to‐consumer context, we find that bid decrement and auction duration have no effect in B2B procurement auctions.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use of the rank‐bidding format increases buyer surplus when incumbent suppliers participate in the auction. We discuss the theoretical and managerial implications of these findings for future research and for optimal design of online procurement auctions.  相似文献   

14.
在关键词拍卖中,由于广告商不能保证对关键词的估价是最优投标价格,因此如何选取最优的关键词投标价格一直是广告商急于解决的问题。基于与Friedman投标模型假设条件等价的关键词拍卖投标假设条件,计算了各个关键词广告位置的胜标概率,并在广义第一价格拍卖机制下建立了关键词投标价格决策模型。该模型可以使广告商选取最优的关键词投标价格。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关键词拍卖是搜索引擎盈利手段之一,同时给广告主带来高额回报。在搜索引擎注重质量权重的拍卖规则的推动下和广告主自身利益的驱使下,广告主通过投资来提高自身表现水平,赢得更好排位增加点击量。引入广告主投资,并用连续可变的努力水平来表征参与竞价的广告主投资过程中所付出的各种要素和资源投入,考虑投资和竞价两阶段模型,分析高低两类广告主的努力水平决策及均衡竞价策略。研究表明当满足初始投入最低努力水平时的边际成本大于边际收益的条件时,决定低类型广告主类型转换的估价阈值存在且唯一,并且在情形一中,潜力广告主的最优努力水平总是大于高类型广告主,在情形二中,随着估价的增大,两类广告主的最优努力水平趋于一致;同时,搜索引擎拍卖规则会影响广告主投资过程中最优努力水平的决策:搜索引擎给低类型广告主的质量权重越大,转换类型的估价阈值就越高,且潜力广告主取内点解时的最优努力水平和高类型广告主的最优努力水平均随之减少。最后,通过数值算例分析了两类广告主最优努力水平以及拍卖规则对广告主努力水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很多网站采用在英式拍卖中加入固定价格选项的方式销售多件同类商品.我们证明了,在此规则下存在一个弱占优投标策略.若顾客对商品的估价低于固定价格,那么,当拍卖价格低于他的估价时,该顾客参与拍卖,且以自己的估价作为报价是他的弱占优投标策略;否则,当拍卖价格超过他的估价时,他退出拍卖.若顾客对商品的估价高于或等于固定价格,他会在参与拍卖和接受固定价格之间进行选择;若他参与拍卖,将固定价格作为报价是他的弱占优投标策略.我们发现,该顾客是选择参与拍卖、还是选择以固定价格购买主要依赖于顾客到达拍卖时距离拍卖结束的剩余时间.最后,通过算例,我们对影响顾客参与策略的因素进行了数值分析并得到了一些结论.  相似文献   

17.
越来越多像GE这样的大型企业在利用多属性逆向拍卖选择新的供应商采购产品时,通常会设定较高的固定投标成本。针对此情况,建立了三阶段的非合作博弈模型,并利用求解子博弈纳什均衡策略的方法,推导出了供应商的最优投标价格。并得到以下两个主要结论:一是供应商的最优投标策略是按照生产产品真实的质量和交货期进行投标,且投标价格为最优投标价格;二是采购商的最优策略是选择投标价格最高的供应商作为拍卖获胜者,这一违反直觉的结论。这是合理的,因为投标价格最高的供应商也是类型最优的供应商,也即投标质量和投标交货期组合最优的供应商。最后,利用数值实验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并显示出设定相对较高的固定投标成本对采购商来说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18.
一类网上英式拍卖:顾客投标行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杜黎  胡奇英 《管理科学》2006,9(3):31-38
网上拍卖作为一种新型营销手段正在越演越烈,在电子商务中举足轻重.网上拍卖结合传统拍卖与IT技术,有其独特性,文章以eBay为背景,研究一类有代理的网上英式拍卖,其中顾客逐个到达,卖方可以设置保留价也可以不设置保留价.具体分析了此类网上拍卖的动态进程.基此,在对顾客的到达过程与估价分布函数不作具体假设的一般情形下,证明了对于个人价值独立模型,顾客一到达就报价且报实价为占优战略.进而,将此与文献中关于关联价值模型下的均衡投标策略进行了比较分析,并解释了网上拍卖实践中的一些现象.  相似文献   

19.
以电子商务为背景研究网上拍卖销售与逆向拍卖采购下的库存管理。在该问题中,零售商一方面利用网上拍卖销售产品,另一方面利用逆向拍卖进行采购。对于单阶段情形,证明网上拍卖下零售商的期望收益函数是采购量的严格递增的凹函数,从而得到零售商的最优采购策略和供应商的最优投标策略。对于多阶段情形,利用马尔可夫决策过程理论建立该问题的最优控制模型,得到零售商的最优采购策略和供应商的贝叶斯-纳什均衡投标策略均与基本库存策略相类似。  相似文献   

20.
付静  邵培基  杨小平 《管理学报》2006,3(6):673-676,682
双向拍卖机制能较好地解决在线拍卖中如何有效利用网络资源、减轻网络负荷的问题,而构造双向拍卖的报价模型和策略是其重要内容之一。从实验经济学方法的角度,构造了在线双向拍卖中不完全信息博弈下存在的贝叶斯—纳什均衡并求解,通过计算机仿真详细分析了该模型的特点和可行性,为高效利用网络资源、提高在线拍卖效率提供了可行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