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人类文化生活中,水是一个重要的原型意象,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其中女性、生命和道是三种基本的象征义。从共时的角度看,三种原型意义实际上是三位一体的关系,通过“混沌”这一中介统一于水原型,形成一个牢固的意义实体。从历时的角度看,水的原型意义植根于史前宗教的大母神崇拜,女性意义居推原性的地位,生命意义和道的意义不过是它的置换变形。  相似文献   

2.
20世纪神话的复兴,使艺术又回到了它的初始形态——象征,即与理性和科学背道而驰的远古神话、仪式。它像诗一样,是一种真理,或者一种相当于真理的东西,谁说出了它,谁就说出了一千个人的声音,也就说出了人类生存的永恒意义。  相似文献   

3.
《边城》之水不仅仅是客观实景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更是通过作者的选择、提炼和情感体验而变成"自然的人化"。它不再是简单存在的客观自然物,而是具有了鲜明的原型特征,因而蕴藏着丰赡而深邃的象征意义。《边城》通过水原型的凝结力而对小说文本的丰富涵义进行统摄和整合,它不仅揭示了深蕴于原型中的精神文化心理与作品深层思想内涵的内在关联,而且折射出女性意义上的母爱光辉,表现了生命意义上的自为强力,映现着道的意义上的和谐生态。  相似文献   

4.
水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是一个具有原型内涵的典型意象,它有指向女性和时间的双重象征义.上古神话,典籍记载的传说,后世的民风习俗等都证明了水在远古是生命的象征.水、生命、女性及时间四者具有独特的关系,古典诗词中水与时间的对应则鲜明地展示了中国文人的传统心理和精神特质.  相似文献   

5.
在毛泽东诗词中,水意象是现实生活的再现,同时又极具深刻的象征意义,蕴涵丰满,变化无穷。这里的水已不是自然属性的冷峻存在,而是最丰富最复杂的情感世界,是毛泽东人生之旅的艺术感悟,是由自然属性到社会属性的艺术语言,它娓娓动听地讲述着自身与人类的命运,讲述着民族的历史与现实,从而显示出巨大的感染力和震撼力。  相似文献   

6.
文章试图从原型批评的视点切入,从庄子之“道”中最具代表性的三个象征形象入手说明庄子之“道”的原型的象征意义,希望能从新的视角对庄学道体重新进行审视.  相似文献   

7.
二人转的原型是远古圣婚仪式的“二神转”;“二神转”是先民创造万事万物的神圣“范式”;“二神转”的神圣“范式”包含了对创造万事万物规律即“道”的认识和理解;“道”的形而上的概括依据了“二神转”的文化模式;“二神转”文化模式是“道”的原型;现代二人转中仍然留有“道”的集体无意识记忆。  相似文献   

8.
在社会语言学上,女性语言被看作是众多语言变体的一种,人们常常会从各个角度来探讨它形成的原因,而对它具体是如何形成的却很少提及。于是,文章在原型理论的框架下对法语女性语言原型的产生和这一语言变体的形成进行较为系统的描述,并通过对具体实例的分析,近距离地观察原型与范畴内其他成员的相似性并突出其在女性语言形成过程中不可磨灭的功绩。  相似文献   

9.
女性原型母题在多元文化中通过神话展露其特性。虽然中国神话却有记录文字零散,缺乏叙事情节要素,原是神格变异莫测等特点,不乏学者怀疑其与其他民族神话的可比性,但透过表层学术文字,通过角色的跨文化分析比较,对神话思维的本质逻辑和人类心里的普遍模式进行探索,将中国文化视为"无性文化"或排除在世界文化发展格局之外的观点明显是失之偏颇的。  相似文献   

10.
从原型角度看,<射雕英雄传>中的江湖结构、蛇雕意象及郭靖的成人仪式与"道"有着密切的关系,<九阴真经>是道的具体化,郭靖的成人仪式是寻道过程的象征.  相似文献   

11.
《天边外》作为美国剧作家尤金·奥尼尔的一部优秀剧,一直是众多研究者的关注点。本文从原型批评的角度解读该作品中的场景原型、人物原型和梦想原型,从而揭示作品中强烈的象征意义和深刻的悲剧内涵,以激活人们记忆中的意象和联想,产生与众不同的感染力。透过该剧的场景、人物和梦想因素的表层,可洞察到人类对理想、人生、爱情共同的感悟和预见。  相似文献   

12.
《未完的故事》是美国作家欧·亨利的著名短篇小说。在这篇小说中,欧.亨利将《马太福音》中为人们所熟知的耶稣受试探的故事转移到了他所在的20世纪初,在这篇短小精悍的短篇小说中,出现了耶稣受试的各种原型人物,在情节上它也与圣经新约也有相似之处。欧.亨利也借此表达了对20世纪初人们对宗教态度的疑虑以及自己对基督教的复杂情感。借助弗莱的神话原型批评理论,读者能更好地解读这篇短篇小说。  相似文献   

13.
"赋义"的精神本能在文学作品中是以一种"寻路人"的原型恒久存在并随着民族、时代与社会文化的变化而不断置换变形的.本文以鲁迅前期四篇小说中的现代知识分子形象为例,试图寻绎鲁迅及其同类知识分子努力为民族和自我重建精神意义系统的曲折历程,并试图借此揭隐这一代知识分子的精神文化特征及其衍变.  相似文献   

14.
《天堂》是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获诺贝尔文学奖后发表的第一部小说。康索雷塔是作家在小说中刻画的一个重要的女性人物形象,在她的身上同时体现了爱与融合。  相似文献   

15.
追寻美的幻影——施蛰存作品女性形象的原型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荣格的原型批评理论对施蛰存小说创作进行了整体观照和微观探求,重新解读了其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描写的原型意蕴,并从作家的身世、性格及所受到的文化教育中解释了文化传承对于作家创作的深层影响.  相似文献   

16.
荣格认为文艺创作的根源和动机来自超个人的集体无意识,而集体无意识的主要内容是“原型”,这也是一部作品具有永久性艺术魅力的原因所在。吉尔吉斯斯坦作家艾特玛托夫的中篇小说《花狗崖》正是一部这样的作品,其中充满了神话原型、原型模式、原型意象、原型母题,因此它具有了跨文化区域跨时代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7.
《喧哗与骚动》中的神话原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著名作家威廉·福克纳的代表作《喧哗与骚动》大量运用在人类历史上影响深远的神话原型,目的是将这些神话原型作为一种参照物,使作品在对位平行的结构下显示出特有的价值寓意。福克纳对神话原型的运用大都具有反讽意味,美国南方和现代世界精神的病状便具有更加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学界很多人认为荣格在文学批评史上的地位不过是催生了"神话—原型"批评,弗莱作为该批评派发展的集大成者而备受关注,荣格则在文学界受到冷遇。笔者认同神话批评与原型批评分属两个不同流派的观点,荣格不仅仅是影响了弗莱,他的心理学理论在文学批评领域有着广阔的空间。荣格的"原型"及"集体潜意识"概念应用于文学批评,成立了原型批评流派;弗莱受到荣格的启发,创立了神话批评流派。两大流派彼此独立,影响甚小,不可以以此代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