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安乐死是当今世界公众关注的热点之一 ,涉及道德、医学、法学和社会学等领域 ,由于对于人是否有权决定结束自己的生命的看法不一致 ,法律上明文规定允许安乐死的尚不多。荷兰的立法代表了安乐死立法的发展方向 ,启示我们对于安乐死的深入思考 ,从保障人权和有利社会的高度对待安乐死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安乐死的立法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乐死立法在我国现阶段会遇到很大的阻力 ,主要是 :首先 ,我国的经济发展极不平衡 ;其次 ,医疗技术和医务人员素质的低水平 ,导致了人们对医生诊断可信度的疑问 ;第三 ,对安乐死立法内容还缺乏科学的认识与把握。因此 ,应当用判例的形式解决当前社会中的安乐死案件 ,同时 ,在某些经济较发达地区制定颁布安乐死的地方性条例 ,待条件成熟时 ,再在全国推广  相似文献   

3.
阐明了安乐死的内涵及其本质,论述了在我国进行安乐死立法的必要性,并提出了若干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4.
安乐死是否违法我国并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但安乐死在我国越来越多的地方在被悄悄地执行.立法的空白使得司法机关对这种事情采取了不告不理的态度.文章从法的规范功能谈了安乐死立法的必要性,并对立法的框架做了构想,分析了立法中的难点.立法虽有难度但行为必须得到规范,要使人们有法可依.  相似文献   

5.
论安乐死的道德观与立法的可行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安乐死应与时俱进地用现代道德观进行重新审视,是符合社会主义的伦理道德和人道主义原则的。安乐死与故意杀人罪有着本质的区别,不能一概而论。民意表明在我国实施安乐死已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只要在法律制度上进行严格设计,安乐死在我国立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安乐死具有节约社会资源、减轻病人痛苦并维系其生命尊严等益处,但也必须承担心理伤害、使病人失去医学进步带来的受益机会以及引起更坏结果的担心等成本。权衡利弊,安乐死合法化是利大于弊的。从法学角度考虑,安乐死是生命自主权的当然内容,不具有违法性。考虑到安乐死的现实需要,我国应加快安乐死立法进程,从适用对象、申请、审查、执行等方面作出具体规定。  相似文献   

7.
安乐死问题由来已久,进入本世纪90年代后,成为困扰西方乃至世界的难题。安乐死问题的本质涉及病人的生命权。安乐死合法化将与传统生命伦理规范和以人权保护为特征的现代法律制度相抵触。安乐死毕竟是人类生命中的个别现象。当个别公正与整体公正发生冲突时,立法应当牺牲个别公正,确保整体公正。立法建议安乐死“人命关天”,不宜合法化。  相似文献   

8.
生命作为人类探讨的永恒话题,对死亡的解读是其中的重点之一,安乐死问题并非传统话题,随着近代社会的进步而生,因涉及法学、医学、伦理等众多领域,成为现今民众、学者争论较多的问题之一,世界范围内对安乐死问题的研究及相关立法也在发展与完善之中。安乐死并不违背人性,可以说是一种对病人的临终关怀,对相关因素进行考量、对其程序进行合...  相似文献   

9.
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安乐死问题逐渐进入国内学界和公众视野。安乐死不仅是社会公共价值观的重要领域,关系到所有人的健康和生命,还涉及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社会工作作为专门的助人专业和价值涉入学科,在认识和推动中国安乐死问题合法化进程中其人本主义价值观介入应发挥积极效用。同时,从社会工作价值观的角度来研究安乐死问题可以扩大社会工作专业的服务范围,对社会工作学科的发展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安乐死”一词源出于希腊文 euthanasia,译为无痛致死,快乐死。有时也被译为“无痛苦致死术”。通常是指对那些患有不治之症,痛苦之极,要求在一种安适的情况下迅速死去的病人,致死方法可用药物或某些方式实现安逸死去的目的。对待安乐死是否符合对待死亡的道德和人道主义的原则,又能否得到法律上的许可,或有某一个政策与立法,又是否符合当前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这些一直是医学界、法学界长期要讨论和解决的问题,对安乐死的研究和讨论,我国起步较晚也比较少的开展,自一九八六年六月汉中市发生了全国第一起安乐死死亡病  相似文献   

11.
 
  摘要:  安乐死与故意杀人在形式上有不少相似之处,但存在着本质的区别,安乐死行为不应具有犯罪性。大陆法系犯罪构成论中的阻却违法事由和阻却责任事由(期待可能性)说对我国的安乐死立法有借鉴意义。不论是根据优越的法益说、目的说,还是根据社会的相当性行为说来讨论,安乐死都存在着阻却违法事由。对安乐死行为人进行期待可能性分析,不能期待患者作出规范的自然死亡的选择,也无法合理地期待医生面对患者经受病痛折磨而无动于衷。实施安乐死实乃无奈之举,缺乏期待可能性,此为阻却责任事由。安乐死的行为具有非犯罪性。  相似文献   

12.
环境正义与环境安全——二论环境资源法学的基本理念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环境正义表示环境资源法应该合乎自然,即合乎自然生态规律、社会经济规律和环境规律.环境正义既是将环境资源法学与整个法学联系起来的基本理念,也是将环境安全、环境公平、环境秩序、环境民主、环境效率和可持续发展等各种环境资源法学理念有机联系起来的基本理念.从环境正义理念可以推导出环境安全、环境公平、环境秩序、环境民主、环境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等环境资源法学理念.其中,维护生态安全、环境安全是对环境正义和环境秩序的起码要求.在影响我国安全的诸多因素中,环境安全是一个重要因素,它是其他一切安全的基础条件.环境安全是可持续发展观的一个重要观点.生态安全作为一项基本理念,贯穿在环境资源法整个体系之中,其中一个重要体现是有关环境安全或生态安全的专门法律.  相似文献   

13.
从新历史法学来看,一人公司符合新历史法学反映时代精神的旨趣,从社会学法学角度来看,一人公司对社会整体利益具有促进作用,从经济学和经济分析法学来看,一人公司能够为社会多创造财富,有利于社会投资和资金流动,从新现实主义法学观来看,允许一人公司出现,将体现出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所必要的灵活性,在实践中为那些一人者提供更为宽松的环境.因此,设立一人股东公司,不但在实践中有此必要,而且还有诸多法学理论的支持.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安乐死"的问题一直是人们广泛争议的话题,它不仅牵涉到医学、伦理、道德、法律、社会学、哲学等诸多领域的理论和观念,而且也面对着许多复杂的实践中的诸多社会问题,所以对于"安乐死合法化"这样一个事关生命权的问题,在法律上、伦理上,都需要一个日臻成熟的理性认知过程,而目前我国尚不具备在短时间内通过立法的方式使安乐死合法化。  相似文献   

15.
严格意义上的"安乐死"即法律上应予以合法化的"安乐死",是指在医疗领域发生的,由医护人员来实施的,由疾病患者所要求并且由疾病患者来承担的,旨在无痛苦地解除患者痛苦并且该目的之实现在技术和操作上是可行的一种人为致人死亡的死亡实施或死亡过程."安乐死"之所以为社会所广泛关注和争议,除了"安乐死"在具体实施方面的有关困难和风险之外,就是因为它必然地涉及各种尖锐复杂的伦理关系,并深刻地蕴含着来自人类若干普遍性道德原则的价值冲突.  相似文献   

16.
社会公共利益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何时社会公共利益进行法律保护已成为法学界研究的特点和前沿,但对其独立性的探讨尚未引起足够重视:从理论及实证两方面对法律中社会公共利益的独立性进行分析,提出社会公共利益是因其主体--社会的独立而存在的一种与个人利益、国家利益并列的利益形态,它一经产生就有着独立的法律诉求,这种独立的法律诉求客观上要求法律对之做出相应的调整和保护,法律社会化成为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我国刑法对过失犯罪一般只规定了实害犯,而很少重视过失危险犯,而随着科技进步,社会生活中致险.源大大增多,在这个背景下,对过失危险犯的忽视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应认真研究和借鉴外国刑法成熟的立法经验,对过失危险行为应当予以适度的犯罪化。  相似文献   

18.
安乐死的法律与伦理学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安乐死是当前法学、伦理学界的共同难题.作者从三维取向的生物-心理-社会现代医学模式出发,探讨了安乐死的法律与伦理学问题,认为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不可能导致安乐死的合法化,只有生物-心理-社会现代医学模式才可能指导和推动安乐死合法化进程.安乐死特别是被动安乐死以隐秘或半公开方式而存在,针对这一客观事实,依据现代医学模式,在实施安乐死过程中应遵循有利原则、自主原则、合法原则和公开原则等道德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