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百玲 《社科纵横》2009,24(4):122-124
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阐述了劳动实践,以及在劳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语言与人类产生、发展的因果性联系;从交往学视角来解读,可以看到在人类产生初期,交往与劳动实践一起共同促进人类的进化、语言的产生和社会的形成,体现了交往理论中“主体-客体”、“主体-主体”模式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2.
人类语言的本质问题似乎是语言研究的一个古老而永恒的话题。不少语言学家和哲学家曾通过对比人类语言与动物交际系统的区别,探讨人类语言区别于动物交际系统的一些内部结构特征。本文通过总结Bickerton(1995)的有关阐述,讨论人类语言与动物交际系统的本质区别。笔者认为,人类语言的复杂性是任何动物交际系统都无法比拟的,其中句法(syntax)是人类语言所特有的结构体系,它体现了“人类语言的核心”,是“人脑的一种内部机制”(Bickerton1995)。至于人类语言(句法)的起源,需要我们去探求的方面还很多。目前,句法的起源仍是一个谜。  相似文献   

3.
全球场域“双重结构”中的人类交往,凸显多元行为体的相互建构、共同演化以及共同走向“类的共同体”的世界历史进程。全球性是这一进程的产物,核心特征是重视人类本位以及人类交往的“非中心化”。开启人类公共伦理讨论,指向的是构建基于全球性的公共性伦理框架,维护全球场域的公共性和多元行为体的合作共存,发展彼此承认、承诺的伦理原则、道德规范和集体行动策略。因全球性彰显的“类本质”,全球治理成为推动人类关系“再造”以及人类主体重构的“人类治理”,构建人类公共伦理并推动伦理内化则是全球治理的主要内容以及人类关系重建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董浩 《阅江学刊》2024,(1):104-114+174
作为人类社会中的一种新型对话,人机对话是否符合传播伦理规范,不仅是一个交流合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事关传播秩序稳定与否的问题。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时代人机对话主要存在因“语言区隔”导致的人机“交流的无奈”、交往的工具理性化、话语失范与污染引发的语言攻击、机器沉迷引发的社会越轨行为、隐私侵犯行为与信息茧房效应的加剧等传播伦理风险问题。可采取增强公民的媒介素养、建立适恰的人机对话传播伦理规范、采取措施将机器“道德化”、制定规范人机对话传播风险的法律法规等措施进行应对。  相似文献   

5.
人类自古以来就对自己的语言怀有特殊的情感;人类不但使用语言、依赖语言,同时还惧怕语言和崇敬语言。但是,人类对语言的畏惧和崇敬能否归结为人类对语言的图腾崇拜呢?人类文化中存在“语言图腾”现象吗?本文试图就人类对其语言所具有的这种特殊情感以及这种情感的内容、形式和差异做一个尝试性的探讨。一、图腾与“语言图腾”图腾系指保护人或其祖先。它是标志或象征某一群体或个人的某种物,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之间关系的一种表现。狭义上讲,图腾仅指原始部落人相信某物(实体或  相似文献   

6.
廖志林 《学术交流》2007,(5):142-145
人类有声语言的发展经历了mama语、拟声语和创造语三个阶段。从对人类初生婴儿的啼哭声和不同语系语言对母亲的称呼相同或相近的研究可知,对母亲的称呼源于初生婴儿的啼哭声,初生婴儿的啼哭声是人类最早的有声语言的母音,而对母亲的称呼则是人类最早的有声语言,“mama”是人类有声语言的最早形态。人类社会仅仅使用“mama”这样唯一的一种有声语言作为交流手段的现象,应该经历了一个相当漫长的时期,“mama”语早于拟声语言而存在,是人类有声语言的起始阶段。拟声语言模拟事物的声音,它在人类有声语言发展中起着承上启下的纽带作用,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语言样式。而人类自身的进化和社会发展为人类有声语言的创造提供了客观条件。  相似文献   

7.
日常的非日常化与非日常的日常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文化哲学角度看,日常生活是个体生活实践,是人的本真存在的自在自发的存在方式和对象化形式,是人类存在之“根”。日常生活有四个基本层次:日常生存世界、日常交往世界、日常组织世界和日常观念世界。非日常生活指人的社会生活实践,是人的自为自觉的超越性的存在方式和对象化形式,是人类存在之“叶”。非日常生活也分四个基本层次:非日常生存世界、非日常交往世界、非日常组织世界和非日常观念世界。日常的非日常化即日常生活的自觉化;而非日常的日常化指非日常生活的人道化。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的对立统一,即日常的非日常化与非日常的日常化是日常生活批判与重建的目标。日常的非日常化与非日常的日常化在现实文化层面表现为“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对立冲突。  相似文献   

8.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语言并不属于上层建筑。语言与上层建筑没有必然的联系。语言不是某一个阶级所创造的,而是整个人类社会千百万年来在生产劳动和生活交往中共同创造的。语言作为人们的交往工具,与其他的任何生产工具一样,一视同仁地为各类社会形态、各种社会制度、各种不同阶级以及不同社会群  相似文献   

9.
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文化因素盛晓兰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是英语阅读教学中最常碰到的问题。从一般意义上说,语言与文化是一个既相融又互为的关系。语言是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没有人类语言,人类文化即无法产生。”①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表现形式。文化是...  相似文献   

10.
人类学语言学的发展(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学语言学(anthropological linguistic-s,或称“人类学的语言学”)有时也称“人类语言学”,但是有些学者认为,anthropologicallingustics这一术语实际上指的是综合运用文化人类学和语言学的理论与方法,从人类的文化模式及文化信仰的角度研究语言变异及语言使用,强调的是人类学和语言学这两个学科之间的相互关系,而不是人类和语言  相似文献   

11.
网上交友──颠覆传统人际互动的新浪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人全新的网络时代正不可阻挡地向我们走来。人类在网络所织就的虚拟社会中寻找全新的交往模式,产生全新的社会关系,建立全新的生活方式。网络正悄悄地改变你、我、他,在不知不觉中。我们果真被“一网打尽”?“虚拟社会”栏目将引领我们从虚拟社会中来,到真实社会中去……  相似文献   

12.
现代社会理论对“交往”问题日益寄与关注。马克思的交往理论构成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然而,交往理论并非始于现代。本文旨在探寻交往理论历史演变的主脉。追溯思想史,洛克的观念论对理解问题的研究,实质是交往理论的初始形态;嗣后,休馍赋之以人性论基础。18世纪法国百科全书派对交往、交往关系的研究,是功利主义的;而康德和费希特则试图对交往关系作辩证法的解释。黑格尔与费尔巴哈在交往理论上的对峙,一方面是绝对精神论与人本主义的对峙;另一方面是实践观与非实践观的对峙。马克思通过对“现实的人”的交往关系考察,以及对历史上交往学说的批判性研究,创立了交往理论的科学形态;而哈贝马斯则试图对其作根本性的“更新”。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伴随着“文化热”,语言学界讨论文化语言学的论著不断涌现,涉及到的几乎囊括了语言和文化关系的各个方面。这无疑对启发语言学研究者拓宽思路、更为全面、深入地认识汉语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其中,姜跃滨、章也著的《浮出瀚海——汉语和汉文化的建构》(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10月出版。以下简称“姜著”。)不失为一本探讨汉语和汉文化关系的颇有特色的研究著作。作者在“序言”中说道:“在文化的背景下对语言进行透视,用文化发展的普遍规律去认识、揭示语言的发展规律,去阐示语言现象形成演变的原因,这是一条可行的路。”这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在历时与共时系统中的物化,语言充分地表现着文化。不仅如此,人类是凭借语言辨识事物、认识世界,并且语言把人类  相似文献   

14.
一、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的本质区别精神生产的概念,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提出的。在这本书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分析了人类的生命生产、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精神生产是在物质生产的基础上产生的。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精神生产最初是同物质生产交织在一起的,是物质生产的直接产物。马克思和恩格斯说: 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观念、思维、人们的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关系的直接产物。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语言中的精神生产也是这样。  相似文献   

15.
古人云:“食色,性也”。“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自古以来,人们就知道食欲、性欲乃人之本性。性,作为一种本能,贯穿人类历史发展的全过程;性,作为生殖行为,帮助人类完成了种族的繁衍;性,作为传达感情的方式,表达了人类难以描述的爱情语言;性,作为两性结合的形式,维系着每个家庭的关系。也活动是人生不可缺少的,它点缀着生活的美感,而连种美是靠性道德、性科学、性健康来编织的。因此,人类社会需要性文明。在当今社会中,对性道德的认识和界定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对科学与“黄色”的认识。性科学的初机旨在提高人们的…  相似文献   

16.
陈杜梨 《东西南北》2013,(15):78-79
说脏话并非仅仅是因为粗鲁低俗还有着实际的好处。 知道人类使用什么词汇的频率最高吗?一项调查显示,一个讲英语的普通人,每天说的话里有0.7%是脏字,也就是说,他们每说140个单词,就有一个单词是骂人话,与使用第一人称“我”的频率相当。没有哪种语言里没有脏话。即使在人类还没有学会用语言来沟通的时代,祖先们已经会用喊叫来表示蔑视或者咒骂了。主持上述研究的美国斯坦福人学文学博士梅丽莎·莫尔更宣称:“人类永远也无法摆脱脏话,因为大多数孩子甚至在认识字母表之前,就知道如何说脏话了。”  相似文献   

17.
一个大国,不应该在语言学习上太过单一,从而无形中对美国等英语国家有过多的“依赖”,单向输出太多的人才,无形中限制了中国同其他更多国家的交往与交流。  相似文献   

18.
萨格勒布“地球仪”出版社1987年出版了V.鲁斯的一本新著《道德与社会主义》。鲁斯是公众熟悉的著名科学工作者和宣传家。该书是他多年从事社会主义道德理论研究的结果。鲁斯认为,“现代哲学伦理学是现代人类放荡不羁、分裂和异化的组成部分。”按照作者的观点,“道德是人类在其相互交往过程中,通过建立新的社会价值和新的社会关系体现出来的有意识的行为,因而总是某种特殊的道德结构实践形式。”因此,应该创立一  相似文献   

19.
“渡来人”和日本文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日本人历来将早期从中国大陆去日本列岛的中国人称之为“渡来人”。顾名思义,所谓“渡来”,即从海上而来之意。在隋、唐时期之前,中国人去日主要经朝鲜半岛小驻,然后穿过“对马海峡”抵达日本。而到了隋、唐时期及其以后,便直接经黄海、东海、南海去日本了。  “渡来人”赴日所形成的文化意识,在人类交往史中,堪称一种创举,他们那可歌可泣的举措,蕴含了人类的聪明和才智,坚毅和果敢。“渡来人”群体,起到了中国对日交流使团的作用,他们对日本的开发和建设功不可灭,他们对日本人的思想启迪乃至“大和魂”的形成作用甚大。因此…  相似文献   

20.
性意识是某一社会中人们关于性道德标准及男女交往的行为模式的意识。在人类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多种形态的性意识。如原始社会中的性崇拜,人类文明社会曾占主导地位的性禁闭或性封锁,以及当前流行于西方发达国家中的性解放。所谓性封锁是指严禁一切婚姻之外的密切的男女交往,并把与性的活动有关连的一切东西都视作是“龌龊的”、“低级的”、“下流的”而予以查禁。按此观念不仅禁止裸体画等在公开的场合展出,而且禁止从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