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爸爸告诉我,他出生在六十年代末的农村。金秋的一天,我和爸爸比起了童年。衣爸爸说,他童年时穿的衣服都是家长手工制作的,从纺棉、织布、剪裁到缝制,所有的工序都是家里人自己完成的,而且那时候绝大多数的农村人都是这样。衣服的形式、颜色也比较单一,衣服穿破了都不舍得扔,补一补继续穿。一件衣服往往穿得是补丁摞补丁。很多  相似文献   

2.
有人说鲁迅是一身补丁,一团漆黑,一头直竖。补丁指的是他身上的衣裳打着补丁,漆黑是指他皮肤黑黑,直竖当然是指他的头发——鲁迅的一头冲冠怒发,无人不晓。你见过爱因斯坦头发顺顺的照片吗?似乎没有。那是因为他头发总是乱蓬蓬。他舍不得花时间梳下头发。他对世界作出的巨大贡献让  相似文献   

3.
初夏的一个午后,我从绍兴市区坐上8路公交车前往斗门,为的是看一条老街。早些时候有朋友说,应该去斗门老街看看,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老街。因为包括周庄、同里乃至乌镇等在内的江南古镇上的老街旧巷,经过一番人为雕琢之后,已衍变成为生硬的旅游景区,绝对不能再冠以“老街”的美名。对此,我颇有同感。经过半个多小时的车程,我来到斗门。老街上的青石板如同百年老树的藤须,顽  相似文献   

4.
心中的补丁     
彭声骠 《老友》2011,(8):16-16
如今,不要说城里人,就是农民,穿补丁衣服的也十分罕见了。我清楚地记得,小时候,在我生活的农村,补丁衣服很普遍。我的青少年时代也是穿着补丁衣服长大的。上世纪60年代初,当我开始参加工作时,我还是经常穿着打了补丁的衣服,而且还穿了好些年。那时,  相似文献   

5.
在他爱情的华衣上。女人们来来往往,去的人留道无情的口子。来的人补块崭新的补丁。补丁再艳丽。也终归是补丁……  相似文献   

6.
村子里住着一个怪老头,每天他都穿着一件打满补丁的外套四处游荡。令人费解的是,他衣服上的每一处补丁都有着不同的颜色,看上去艳丽夺目。一名旅行者经过村子,对这个特立独行的老头非常好奇。于是停下来问他:“为什么你要穿这么一件怪衣服出来?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吗?”  相似文献   

7.
包梦羽 《社区》2013,(8):47
我对老街情有独钟。每到一个城市,脚步便不由自主地迈向她的老城区,寻觅古色古香的老街。老街穿越千百年的时光,已然成为一个城市的历史见证与载体,它所弥漫的味道尤为特别。安徽省池州市的秋浦河畔有一个叫殷汇的古镇,老街尚在,古风犹存。于是,我在秋高气爽的十月,揣着怀古觅迹的心情,踏上了寻访之路。早晨的阳光比我想象的要灿烂得多。在镇子里绕了大半个钟头,仿佛进入八卦阵。窄巷纵横交错,没有任何规律可循。一下子真不  相似文献   

8.
正故乡是什么?一千个人心中,会有一千种图景。可是不论哪种图景,故乡所包含的元素都不外乎童年、老街、父母、兄弟、乡村、田野等等。在作家曹峰峻的笔下,故乡依然由这些元素组成,只不过,每一种元素都融合着他特殊的情感和对生命的追溯。我和曹峰峻认识多年,却很少去读他的散文,因为他几乎不在我面前谈论散文。在写作上,我们的交集更多的在于纪实。直到  相似文献   

9.
前门邂逅     
那天我又一次约上几位老街坊,一起回北京前门西打磨厂去看看,在那里住了几十年,听说要拆掉,一条明朝的老街说没就要没了。我正在西打磨厂胡同口等人,旁边停着一辆带棚子的三轮车——在前门一带这种三轮车很多,专门拉外地客人胡同游——车夫是一位中年男人,腿有些残疾,冲着我说“:你不是要看胡同吗?我拉你看看肉市里的正阳楼,我就是在正阳楼里出生的。”起初我没有理他,因为这样拉客的三轮车车夫很多,大都这样招呼外地游客。他对着我多遍地重复着他的话,很有些锲而不舍地拉我去胡同游的意思。引起我兴趣的是他说的最后一句话——他是正阳楼出…  相似文献   

10.
包梦羽 《社区》2013,(12):47-47
我对老街情有独钟。每到一个城市,脚步便不由自主地迈向她的老城区,寻觅古色古香的老街。老街穿越千百年的时光,已然成为一个城市的历史见证与载体,它所弥漫的味道尤为特别。  相似文献   

11.
消失的街市     
方华 《社区》2011,(20)
上古巢父筑巢而居,被后世推为建筑鼻祖。大禹时封巢氏后代建立有巢国,即今五大淡水湖之一巢湖之滨的巢湖市。可见巢城之历史悠久。建筑是一个城市的记忆。一次去黄山,在步入屯溪老街时,我吃了一惊,这闻名遐迩的老街,太像  相似文献   

12.
短歌唱伟人     
刘章 《中华魂》2011,(2):71-71
毛泽东的睡衣 他在西柏坡说, 要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 他在中南海里, 睡衣上七十三个补丁。 毛泽东一言九鼎, 他自己身体力行。  相似文献   

13.
二十多年没去朔门老街了,朔门老街在我的心中是一张泛黄的老照片——奶奶牵着我的手,我们俩慢悠悠地走在青石板的路面上,她津津有味地给我讲着蓑衣井和风火墙的故事。我却被那斑驳古老、高高低低的格扇门窗吸引住了,不时地回头望着、望着……夕阳西下,落日的余辉斜照在屋顶上,那层层叠叠的瓦片沫上了一层迷人的金色。我突然闻到了猪油糕那醉人的香气,便甩开奶奶的手,飞快地向那家小吃店跑去……  相似文献   

14.
每一次放学回家,都要经过那条再熟悉不过的梧桐老街,老街两旁的梧桐长得十分茂盛,看样子年龄比我还大吧。这里集聚着很多外地来的花木经营户。所以,这儿既是一条满目青葱的老街,又是一个鸟语花香的花木市场。这儿的空气仿佛积聚了所有花的香和叶的青,让人倍感舒爽。又是一个秋风飒飒的季节,又是一个甘蔗成熟的季节,又是一个那么熟悉的身影。眼前的一切,勾起了锁在我记忆里的人。  相似文献   

15.
父亲的胶鞋     
父亲年轻时是村里的会计。那时候,他每个月总要穿着一双泛黄的胶鞋到镇上去开会或办事。父亲胆小,听母亲说,他曾经学过骑自行车,但摔过几次之后就不敢练了。因此,父亲一直是穿着胶鞋步行。初中我是在镇上念的,父亲经常利用办事间隙去看我。记得初三上学期,学校要求统一服装,军绿色上衣,海军蓝裤子。我的那一套校服,上衣是新做的,但裤子是用父亲的旧裤子改的,屁股和两个膝盖上全是厚厚的补丁。我当时真不愿意穿,总害怕被同学们笑话。  相似文献   

16.
《中华魂》2007,(9)
去年10月,我有幸参加了市委组织部门组织的一次红色之旅。在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含着眼泪参观了毛泽东主席穿了几十年、打了73个补丁的睡衣,以及毛泽东的家信、家庭生活账单、菜谱等。一件件遗物,无不体现出一代伟人的崇高人格和不朽风范。其中最使我难忘的是毛泽东给他亲属的一封封已经发黄的家信。  相似文献   

17.
刘琦 《社区》2006,(13)
让老人魂牵梦绕的老屋、清泉前不久,山东省济南市的王府池子街上来了一位耄耋老人,在一对50岁开外儿女的陪伴下,他东转转西看看,在王府池边久久不肯离去。他叫司寿长,今年79岁,老人原是这条老街的住户。1946年,20岁的司寿长参加了解放军,去了东北,这一去就是58年,他也将家安在了吉林。偶然间,他听说济南市区西门一带都被开发改造,他的老家也要找不到了。于是,他对老街、清泉的牵挂,一天比一天强烈,于是他带着儿子,儿媳来到这里。这一天,济南刚刚下过一场雨,艳阳高照,王府池一泓池水清可鉴人,偶尔有泉边人家来这里打水、嬉戏,此情此景让司寿…  相似文献   

18.
光其军 《社区》2014,(23):54-54
傍晚去散步,无意拐进了一条老街。 麻石条是老街的特色,我的脚步与它相磕就发出清脆的声响,像一支悠长的咏叹调,余音回响,仿佛时光一下子倒流了多少年。两边老屋里的灯光亮了,那些被木格子窗户剪得凌乱的灯光就渗了出来。  相似文献   

19.
邢群麟 《社区》2011,(8):52-52
老街上有一铁匠铺,铺里住着一位老铁匠。由于没人再需要打制铁器,现在他改卖铁锅、斧头和拴小狗的链子。  相似文献   

20.
“各位老板,大爷、大婶、老少爷们,行行好,可怜可怜我吧!”今天星期天,我在泰州老街正玩得起兴,不想被这一声声凄惨的呼唤声吸引过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