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梧桐"作为常见的植物意象之一,在中国古典文学中不仅具有久远的自然生命属性,而且还具有深厚的社会文化属性和丰富的文学审美属性;白朴对"梧桐"意象的独特理解,使其在元杂剧《梧桐雨》中具有特殊而深厚的意蕴和作用,首先是渲染了李杨伤感凄苦的爱情,其次是对李杨不伦之恋的讽刺,最后是对人生世事无常的感叹。  相似文献   

2.
张祜有许多篇幅较小的诗歌经常涉及“李杨关系”,在形式上首先避免了与白居易的类同;在对待李杨爱情感情基调上,张祜持讽刺态度,而白居易是兼具讽刺和同情而又以同情为主的双重情感;在描写李杨故事时,张祜更多的是通过细节描写来展现。  相似文献   

3.
白居易是"深于诗,多于情者",其《长恨歌》是真情痴情流溢的千古名篇,它的魅力源自其情感空间的有效建构,其主要表现在:第一,作者结合自身恋爱悲剧,借用李杨"明星效应"给李杨悲剧赋予了人类普遍的爱情"长恨"的情感审美内涵,从而确立了典型的"空筐结构";第二,《长恨歌》发展了传统的叙事模式,采用了极具抒情性的意境化的叙事艺术;第三,象征、比兴等联想型的修辞手法的大量运用、情感化的史实剪裁、情节的淡化处理,给读者留下了恰当地进行审美创造的艺术空白。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先介绍了诗人白居易的一段悲剧式的初恋,然后通过再现《长恨歌》中的李杨爱情悲剧,阐释了《长恨歌》中李杨的爱情悲剧其实是诗人自己爱情悲剧的投影。  相似文献   

5.
《长恨歌》主题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恨歌》是一首写李杨爱情悲剧的感伤诗。诗人的用心并不是要为后世帝王提供贪色亡国的历史教训,而是要表达他对人间爱情的看法。白居易认为爱情应该象李杨那样真诚持久,专一不二;同时爱情又不能象李杨那样只顾及彼此相爱而贻误其它,它应具有崇高的社会品格。这就是白居易的爱情观,它在作品中得到了深刻而完整的表达。  相似文献   

6.
提起“水痘”,我们不寒而栗。因为前不久,一年级二班大部分同学被感染,班级被迫停课。一夜之间,我们学校成了全市闻名的“水痘疫区”。初露端倪星期一,我仍像往常一样到各小组收作业。平时神气活现的李杨趴在桌上,无精打采。我定睛一瞧,只见他的脸上、手腕上散布着令人望而生畏的小红疙瘩。我连忙放开“大喇叭”:“李杨得水痘啦,大家小心呀!”有人把这情况告诉老师,她一听,当机立断,让李杨收拾书包,回家治疗、休息。随即,老师在教室四周洒了许多白醋。顿时,一股酸味扑鼻而来,我连忙捂住鼻子,好一阵才放手。草木皆兵李杨染上水痘,在我们心中…  相似文献   

7.
从通信技术员到特警队员,她很兴奋 2011年,李杨从武汉工程大学通信专业毕业,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了北京市公安局,通过统一分配,来到了总队."上大学时,我以为毕业后会到通讯公司做技术人员或者产品销售,真没想到自己会成为一名特警队员."李杨现在回想起来还觉得不可思议.  相似文献   

8.
白居易初恋悲剧与《长恨歌》的创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以下4个内容:1.第一次较全面系统地揭示了白居易的初恋悲剧和论述了该悲剧是白居易写成《长恨歌》的认识基础和感情基础;2.肯定了《长恨歌》是写李杨爱情,并肯定了李杨在史实上存在深厚感情;3.造成“安史之乱”的主要原因是:李林甫“养成天下之乱”和杨国忠“终成其乱”,与李杨相爱无直接关系;4.陈鸿的《长恨歌传》与白居易《长恨歌》是持相反立场。历来以《长恨歌传》作为研究《长恨歌》的主要依据,必然不会得出正确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前人于李杨情事的解读,或偏重于史家之论,或致力于诗家抒怀.前者囿于史家视角本身的偏颇而难免偏执之讥,有些作品甚而流于庸俗与无聊;后者虽因写作者本人身世感情的融入而寄慨遥深,但"女色祸国"这一历史定论的传统惯性,又使得他们常常在重"情"与重"史"之间摇摆不定,从而在作品中于明皇深致悲悯,于杨妃却多所讥刺.洪昇之创作<长生殿>,一则是出于对前人有关李杨故事解读模式的不满,再则是欲借这一故事融入自身的身世感伤.前者构成了<长生殿>外在的文本风貌帝妃之恋("情")与安史之乱("史")的错综扭结;后者则构成了充溢于<长生殿>文本之深层的悲剧意蕴人生不永、情缘易逝、世事沧桑的人生幻灭感.  相似文献   

10.
《唐物语》第十八章对李杨爱情故事进行改编,因历史文化差异、社会背景及受众群体不同,在改编过程中必然发生对文化背景的过滤、人物形象变异与故事情节的改编,即文学在异域空间的嬗变与书写.以李杨爱情故事东渐为主体从历史文献学、传播学和比较文学等研究角度探究异域空间下李杨爱情故事嬗变、书写、创新及该故事日本化的实现条件等,以期增进文化间的互读与互解、文学视域的互审与交融,从而促进海外汉学与域外汉籍研究发展.  相似文献   

11.
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从唐至清 ,不断被人们所演绎 ,从杜甫的《丽人行》到洪升的《长生殿》 ,李杨故事渐渐脱离了它历史传奇的本来面目 ,向爱情神话的方向发展。本文力图以七夕故事作为原型意象对不同时代的人们的心理和李杨故事演变造成的影响出发 ,探究它们不断契合的过程中帝王妃子的情事转变成为具有现代平民性爱性质 ,令人同情的生死不渝的爱情神话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在李杨题材的叙事中,由于特定帝妃关系、深宫禁苑的限制,一般采用观察叙事或全知叙事,不同视角的选择影响到作者对事件的判断、创作倾向及其对读者的影响。此外,相关者与旁观者的立场,时间距离的远和近,也显著影响到李杨题材创作与接受倾向。  相似文献   

13.
以洪?的真情观为切入点,交互采用文献研究和接受美学的分析方法,对《长生殿》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的悲剧叙事形态进行了深入阐释。洪?以"至情"为标举,将不会触犯时忌的李杨情缘作为戏剧的表层叙事,而深层的情感潜流则是被强化了的历史兴亡感,从而使得时代性的秘密情感——汉族文士被压抑在心底深处的亡国之痛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宣泄。  相似文献   

14.
从创作心理看《长恨歌》的主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居易早年的爱情经历对《长恨歌》的主题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当他面对唐明皇杨贵妃悲欢离合故事的时候,与之强烈共鸣,在故事的主人公身上,融进了自身的情感体验。从全诗的结构看,作者着力刻划了李杨的爱情被意外事件毁灭之后的憾恨。通过对李杨爱情由热恋到破灭,虽寻到却又不能成连理这一动态过程的描述,逐层深化了主题——美好情感失去而引起的绵绵长恨。诗中对史实的处理也是服务于这一主题的。  相似文献   

15.
回归前的港台交流,既间接塑造了香港青年的"大中华情结",也烙下了"反共"的深刻印记。回归以来,频繁交流的港台两地开始出现微妙的变化。"台独"思潮在部分香港青年中快速传播,甚至形成"以台为师"的"港独"与"台独"串联之势,对当代香港青年的国家认同造成影响与干扰,急需"拨乱扶正"。本文立足于辩证地看待回归前"台湾因素"对香港青年国家认同的作用,梳理现阶段"台独"对香港青年世代的负面影响,探讨提升香港青年国家认同度的"国家经验"之统战路径与对策。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决"一国两制"政策之下,宪法在香港实施不能直接照搬内地模式的问题,全国人大专门制定了作为"宪法性特别法"的基本法,使二者共同构成香港的宪制基础。如此,香港便形成了一种复合式的宪制结构。复合式宪制结构固然降低了香港的回归成本,然而进入日常政治阶段后,这一宪制结构所蕴含的"离心"特性也同时提升了香港的管治成本。在此背景下,基本法透过司法审查实践不断呈现出的"宪法化"趋势,更是进一步激活了上述"离心性"基因,致使香港宪制结构处于失衡状态。为了扭转这一趋势,避免"离心效应"所诱发的政治实践破坏"一国两制"存续的前提,有必要探索相应法律路径,使"作为宪制基础的宪法"能够真实地嵌入到香港宪制结构之中,并通过与基本法的良性互动,实现香港复合式宪制结构从"失衡"到"再平衡"的转轨。  相似文献   

17.
<正> 一关于《长恨歌》的主题,争论已久,迄无定税。“讽谕说”认为是讥刺唐明皇沉于女色而不悟,否认李杨之间有爱情;“爱情说”则认为是颂扬李杨爱情的坚贞专一、生死不渝。这个问题之所以长期争论得不到统一,除了诗歌本身的复杂性外,白居易本人对这首长诗的看法的不一致,也常常是论者各执一端的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18.
当前,香港主权已经回归20余年,香港文化中西合璧的浪漫风采依然。但是,香港青年的中华文化认同却陷入了困境。葛兰西系统地阐述了无产阶级夺取资产阶级文化领导权的策略,即以"市民社会"为场域、以"积极同意"为前提、以"有机知识分子"为依靠力量、以"阵地战"为获取策略。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对香港青年中华文化认同的构建具有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9.
英国统治时期香港实行的是殖民体系下的"一国两制",即英国近代以来的民主政治制度。在长达一百多年的时间里这一制度并没有移植给香港。香港长期以来有自由而无真民主。香港的民主化进程不能无视香港人民的争取,但更为关键的原因是英国基于殖民统治,基于中国恢复香港行使主权的历史大势,一手安排的"撤退的民主"。香港民主的发展在殖民体系下,经历了长久的停滞与突然的超速发展,回归后在"一国两制"政策下重回可控的、高速的发展,这一过程必然导致震动和不稳定。而香港畸形的民主发展模式最终影响了民主心态和民主精神,诞生了一种具有香港特色的不健全的民主心态。  相似文献   

20.
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从唐至清,不断被人们所演绎,从杜甫的<丽人行>到洪升的<长生殿>,李杨故事渐渐脱离了它历史传奇的本来面目,向爱情神话的方向发展.本文力图以七夕故事作为原型意象对不同时代的人们的心理和李杨故事演变造成的影响出发,探究它们不断契合的过程中帝王妃子的情事转变成为具有现代平民性爱性质,令人同情的生死不渝的爱情神话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