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红楼梦>中香菱与黛玉论诗.谈到了读诗时初有“无理“之感.但经过仔细品味之后,又觉“有情有理“,这种由“无理“到“有理“的感受过程正是俄国形式主义理论的核心--陌生化诗学所倡导的审美特征.“无理“是相对的,是人们在直觉的或直观的阶段感觉到事物的形象不合传统,不合规矩,也就是“无理“.当人们欣赏思考时,却又发现自己熟悉的事物有另一种形式,并且揭示了事物特征的另一方面,进而便生成了“有理“之感.这种从“无理“到“有理“的获得美感经验的过程是无穷尽的.关键字:陌生化诗学;无理;有理;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2.
<正>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变化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事物开始以缓慢的速度进行量变,量变超过一定限度时,则发生质变,从而旧质消亡、新质产生,随后事物又在新质的基础上进行新的量变。量变和质变交替进行以至无穷,这样推动事物不断向前发展。在我们研究事物的发展变化时,往往遇到“度”和“关节点”这样两个概念,以往人们大都是不加区别的通用,容易造成逻辑上的混乱。因此弄清它们之间的关系和关节点的实质就实在必要了。  相似文献   

3.
文、道统一是语文教学的一条最基本原则,可以说,语文教学的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中对文、道关系的把握和处理。形而下者文,形而上者道。文有可感之象,道属精神范畴,超形绝声。心理学研究表明:“当某一特定的外部事物在大脑电力场中造成的结构与外部事物的力的结构达到同形同构时,这种外部事物看上去就具有了这种感情的性质。”(滕守尧《审美心理描述》)在语文教学中,阅读的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感受语言与理会文义、以文悟道与因道学文是相互对立而又辩证统一的,阅读的效率既取决于感文之切,又取决于悟道之深,只有…  相似文献   

4.
“无理而妙”是中国修辞学和文艺学中的一种流行说法,与源于俄国形式主义的“陌生化”有很多不同之处,两者并不是同一概念,不能相互混淆。两者在语源、出现的时代、创作手法及二者基于各自内涵与外延的独特性而形成的相对于对方的区别性特征上具有自身独特的个性。中国文学中的“无理而妙”更强调不合逻辑性,甚至反逻辑性;而“陌生化”的含义则更为宽泛,日常生活中所见、所听、所闻、所说,只要是新奇的、新鲜的,都可以被称之为“陌生的”,在创作中名为“陌生化”。两者在文学作品中所形成的形式美和内涵美又是共同的,从这一点上来说,两者其实是异曲同工。  相似文献   

5.
作为哲学范畴的“扬弃”,目前国内若干哲学教科书为之所作的质的规定,就是“对事物的既克服又保留”。这个规定,现在似乎已经成为公论了。但是,“扬弃”是仅适用于旧事物,还是既适用于旧事物,又适用手新事物?是仅在旧事物的根本质变过程中有其存在的地位和作用,还是既在旧事物的根本质变过程中有其存在的地位和作用,又在旧事物和新事物的总的量变过程中有其存在的地位和作用?本文仅就这些问题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6.
王阳明的“心即理”有两层含义:“心外无理”和“心之本体即理”,由此确立了人的本体地位,把物带入敞开状态。存在的澄明即心之本体的呈现,即“知行合一”。“心外无理”确定了“知行合一”的理论性质,把“知行合一”与常识所谓的知与行的一致区分开来;而“心之本体”的呈现也正是“知行本体”的呈现。阳明哲学在以“心外无理”为基础展开的本体追问中,“知行合一”是存在的澄明境地,知和行在本体上是一体的,但如何达到知行合一,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酷”是英语单词“cool”的音译,原义为冷,引申为不合潮流,这种时尚最早流行于60年代的美国。随着时代的变迁,现在的“酷”却成了“好极了”,“棒极了”的代名词,其使用范围也大大地延伸,由以前单一形容人的行为举止到了现在放之“人”、“观念”、“事件”而皆准的地步。 “酷”给我的最原始的感觉是  相似文献   

8.
在文学作品中,为增强艺术感染效果,把人们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官能感觉沟通起来,这种心理现象就叫“通感”或“移觉’。 通感,一般是“词语的移用”,即临时改变搭配关系来把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借助于事物间的相似点,转换一种形态,让人更易理解或印象更深。从这一点来讲可说是它是比喻的一种特殊形式,但严格讲,比喻是展示喻体这种形态,而“通感”是同时展示两个形态,不分主从,而且两个形态的内涵发生了挪移,借助于各种感觉器官之间的相似点互为沟通。其实,通感是一种审美感觉的表达,它追求的不是形象感如何。而是一种对事物间特殊内在联系的贯通,并由此而产生的新的美的艺术效果,得到一种顿悟灵通的微妙艺术享受。具体说,“通感”这种现象渗透着审美过程中的“移情”和联想作用。  相似文献   

9.
“风骨”作为文学理论概念,自其首次为《文心雕龙》提出之后,由于刘勰并没有给“风骨”赋予一个严格的理论形态,所以“风骨”便以其等有的多义和模糊性,给人们留下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神秘色彩,引来了纷纭的众说。我们无意也无力给“风骨”作明确的界定,中想通过对《风骨篇》的分析,谈谈对“风骨”内涵的一孔之见。 《文心雕龙·风骨》的起首就开宗明义地写道:“诗总六义,风冠其首,斯乃化感之本源,志气之符契也。”但这句话的重要意义却通常为人们所忽视。其实“化感之本源,志气之符契”便是刘勰所确定的“风”在文学创作过程中的特殊职能,“化感之本源”是对具  相似文献   

10.
关于夸张修辞的研究,目前多集中于“实”与“度”的争议,这在广告等实用言语中涉及对是艺术还是虚假的界定.产生争议的原因是,不同论者所说“实”含义不同,所说“度”也含义不同.总之“实”与“度”的概念含义区分不清.所谓夸张不能背离现实之“实”,应指被夸张事物是否具有所夸张表达的某种性质、特征;所谓言过其实之“实”,应指对事物某种性质特征夸张表达超过其可能达到的极限程度.这样,说“夸张”既要“言过其实”,又要“不能背离现实”在逻辑上才不至于矛盾.  相似文献   

11.
“颗”与“粒”在与NP搭配时,既能与[+颗粒状]语义特征NP搭配,又能与[-颗粒状]语义特征NP搭配;“颗还能与[+抽象]NP搭配;而在具体选择这些语义特征的NP时,又受到NP所表事物的体积的制约。造成这些差异的深层次原因是二者的范畴化的原点和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12.
在南宋,“绍兴和议”之后,曾经作为南北交通要道的“淮河”正式成为宋金两国的界河。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南宋的很多诗歌作品中涉及到了“淮水”意象,这些富有爱国情感的篇章再次奏响了南宋文学的爱国情调。这一时期形成的“淮水”意象主要呈现出三方面的涵义:其一是深沉的边境之感;其二是真诚的恤民情怀;其三是强烈的忧国之心。它还具有易感发性、历史性和相对稳定性等三个方面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
在佛洛姆眼里,现代社会的特征集中表现为“拥有或存在”,后者是幸福的根源。在以“拥有”为取向的社会里,人们只为了占有学问、为了获得社会资源和社会地位而学习。而“存在”的社会则激发人们的人性化发展,支持每个人追求自我的过程。现代教育在鼓励人们追求自我发展时,也需帮助人们建立健康的人与事物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对立统一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规律,它揭示出自然界、社会和思想领域中的任何事物以及事物之间都包含着矛盾性,事物矛盾双方既统一又斗争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设计是一个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相反相成与相辅相成”的思维方式有益于拓展设计思路,是一个“从问题到问题自身”的解决问题的有效方式,是设计师需要重视的哲学智慧.  相似文献   

15.
中学语文教学,有时需要联想类比,以增加信息量。在讲到甲事物时,很自然地联想到与之同类的乙、丙等事物,然后比照起来讲解,从而加深对甲事物的理解,或者同一事物在不同的文学(艺术)样式中有不同的描写或处理,亦可比照起来讲解,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来——此所谓“联想类比”法。这种教学方法的好处是:从所讲事物联想到其他同类事物,既获得了新知识,又巩固了旧知识,既有“分子”的分析,又有  相似文献   

16.
在张载的哲学逻辑中,“太虚”是散而未聚的“气”,万物是“气”在“聚散”过程中所表现的暂时形态。“聚散”是广义的“生成”,“动”与“静”、“化”与“变”、“神”与“神化”等都是 “聚散”的范畴。“气之聚散”诠释了审美关系的生成,人通过“变化气质”成为审美主体,事物作用于人的感官,“感而生则聚而有象”,审美客体便当下生成。张载“气之聚散”思想为美学思考的生成视野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金明 《华人时刊》2007,(5):78-82
这是一起罕见的侵犯计算机源代码商业秘密案。一位软件开发博士与广西一家公司合作开发系统软件,公司提供数据及巨额开发资金,给予高额报酬,然而博士却同时在北京开了一家公司,偷偷把自己开发出来的软件换个包装另卖。公司老板向博士讨公道,反而“有理变无理”。但最终博士仍逃脱不了法律的制裁,走进了高墙铁门。  相似文献   

18.
这是一起罕见的侵犯计算机源代码商业秘密案。一位软件开发博士与广西一家公司合作开发系统软件,公司提供数据及巨额开发资金,给予高额报酬,然而博士却同时在北京开了一家公司,偷偷把自己开发出来的软件换个包装另卖。公司老板向博士讨公道,反而“有理变无理”。但最终博士仍逃脱不了法律的制裁,走进了高墙铁门。  相似文献   

19.
人民教育出版社新修订的初中语文教材第六册仍然选用了韩愈的《马说》。其中“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一句,历来被认为教学难点之一。特别是“鸣之”二字,释法已有好几种[注]。因为“之”是初中文言教学的重点,所以我觉得有必要进一步探讨“鸣之”。最初,有人认为“呜之”是“之鸣”的倒装,“之”指代千里马。这种讲法不合古汉语倒装规律,是把语义与语法混为一谈了。后来有人认为“鸣之”与前面两句中的“策之”“食之”相照应,是动宾结构,意思是使它鸣叫(使动用法)。这种讲法在语法上似乎有道理,但在语义上经不起推敲。  相似文献   

20.
《红楼梦》第48回“慕雅女雅集苦吟诗”中有这样一段情节:学诗入迷的香菱经过长时间的苦吟、品味,终于揣摸出诗中一些奥妙。她对林黛玉说:“依我看来,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又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她以王摩诘、杜甫等的诗为例,印证了她上面的观点:“我看他(王摩诘)《塞上》一首内有一联云:“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