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功能定位: "两区两基地一枢纽" 成渝经济区,包括四川15个市和重庆31个区县,是西部地区经济最发达、经济密度最高的地区.成渝经济区的功能定位可以根据为"两区两基地一枢纽",即全国统筹城乡发展的示范区,西部地区重要的人口和经济密集区,全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西南地区科技创新基地,科技教育、商贸物流、金融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成渝经济区将力争打造成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作为经济区的两大主体省市,四川和重庆在产业布局上要打破行政壁垒,把成渝经济区定位为一个整体,优势互补、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成渝经济区规划已由国家发改委上报国务院,正式实施指日可待.成渝经济区的建设,将深化四川和重庆的合作,作为经济区极核的成都市和重庆市主城区,需要进一步强化其辐射、带动和创新功能,成为深化区域合作的强大推进器. 经验启示:新区建设理论上适应"寻优规律" 经济一体化程度高的区域,都有辐射力很强的核心城市带动,核心城市是经济区发展的最大动力源.  相似文献   

3.
涂妍 《统计与决策》2005,(14):70-73
南贵昆经济区是我国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区域之一.该经济区产业结构是否合理关系着西部滇黔桂三省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南贵昆经济区产业结构的的实证研究表明,南贵昆经济区三次产业结构总体上不合理,各产业内部结构也存在不协调状况;经济区产业结构质量较低,表现在产业非农化程度低、工业化程度低且资本密集型产业弱."十一五"期间,南贵昆经济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应着力在发展特色产业、推进产业结构工业化和非农化进程上.  相似文献   

4.
文章运用Dagum基尼系数分解法、变异系数和空间面板模型分别探讨了八大综合经济区碳排放强度的区域差异、σ收敛和β收敛特征。研究发现:考察期内八大综合经济区碳排放强度总体基尼系数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V"型变化,区域间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碳排放强度区域间差异具有南北分异扩大化趋势。南部沿海与大西南经济区碳排放强度σ收敛特征明显,除北部沿海经济区外,全国及其他经济区碳排放强度均呈现显著的绝对β收敛,全国以及八大综合经济区碳排放强度均呈现显著的条件β收敛特征。  相似文献   

5.
《四川省情》2007,(9):58-58,60
国家把成渝经济区纳入西部大开发的"十一五"规划,将成渝经济区作为西部重要的区域性经济增长极来培育,批准重庆和成都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相似文献   

6.
成渝经济区规划通过国家发改委批准并上报国务院审批的消息,令人非常振奋,一个全国"第四增长极"呈呼之欲出之态势.规划强调,国家要大力培育成渝增长极,使成渝经济区成为中国西部综合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能力最强的区域、带动西部地区快速发展的动力引擎,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极.  相似文献   

7.
文章将环渤海西岸城市群划分为三个经济区:秦唐经济区、石保沧经济区、京津廊经济区,选取每个经济区发展速度快的城市作为研究对象,并构建了一套适合于环渤海西岸地区的区域土地综合承载力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8.
矫正金融资源失衡错配,促进构建国内经济大循环的前提是掌握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空间异质性。运用超密度DEA模型、Kernel密度估计、Dagum基尼系数及分解法、σ收敛和β收敛研究中国八大综合经济区2007—2018年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水平、历史演进、空间差异和收敛性。研究发现:2007年以来全国及八大综合经济区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均呈波动下降趋势,其中北方各经济区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水平最低,下降趋势最大;八大综合经济区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差异空间异质性特征突出,空间分布趋于发散,差异不断扩大,差异来源主要是区域间差异;全国、东北经济区、黄河中游经济区与西北经济区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不存在σ收敛,差异趋于扩大。东部沿海经济区存在σ收敛,差异趋于缩小;全国、北部沿海经济区、东部沿海经济区、南部沿海经济区、黄河中游经济区、长江中游经济区、西南经济区与西北经济区存在显著的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将收敛至各自的稳态水平,东北经济区存在不显著的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不同经济区收敛的影响因素各不相同,在制定政策时一要转变思想观念,树立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质量观;二要重视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差异问题;三要...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七大"以来,随着全省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快速扩张,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主力军的建筑业,在全省经济发展中的支撑带动作用更加突出。一、建筑业发展现状全省建筑业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推进"八大经济区"、"十大工程"和"十大产业"建设的战略部署,心无旁骛谋大事,  相似文献   

10.
遂宁,地处成都平原经济区右翼,属于成渝经济区腹地核心经济带,位处成都、重庆等距辐射的重要节点,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突出。遂宁作为成都平原经济区的一员,其经济的快好发展可成为成都平原经济区及成渝经济区快速崛起的有力支撑,更将有效示范和带动区域内其他城市发展。成都平原经济区的建设给遂宁带来了重大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使遂宁面临一些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1.
为了贯彻落实东北经济区省长、主席及规划办公室主要负责同志第一次联席会议关于建立东北经济区统计局长联席会议和联合组建东北经济区统计信息中心的决定,3月初在沈阳举行了东北经济区统计局长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经过充分讨论、协商,议定了以下事项:  相似文献   

12.
河北省总人口和GDP近年来均居全国前列.与北京、天津共同构成的京津冀经济区内拥有1.2亿消费群体,市场容量占全国大陆总量的10%以上,是中国市场容量最大的地区之一.河北是连接"三北"地区的枢纽地带和商品流通的中转站,也是"三北"地区的重要出海通道.  相似文献   

13.
成德绵一体化与成都发展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6年重庆直辖时,四川曾有许多学者提出构建成都平原经济区的设想,这些建议被省政府采纳,还组建了相应的机构,虽然从政府层面上,成都平原经济区的构建一直停滞不前,但成都平原诸城市的联系、合作、融合,以企业为主体的市场经济行为,以个人为主体的社会文化交往,城市和企业间的产业协作、功能分工,市场经济推动成都平原经济区一体化的进程,一天也没有停止,今天,经济区雏形逐渐浮出水面。尤其令人振奋的是,近日,成德绵三市发改委率先提出三市一体化的建议和行动,这不仅对于加快成都平原经济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成都平原经济区各市,…  相似文献   

14.
中原经济区地处中国中心地带,是全国主体功能区明确的重点开发区域,其范围涵盖河南全省、延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区域,地理位置重要,市场潜力巨大,文化底蕴深厚,在全国改革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2011年国庆前夕,国务院正式出台《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建设中原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2012年8月8日,发改委确定30个市2个县纳入中原经济区规划范围,中原经济区的物流行业终于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春天。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中国八大综合经济区为研究对象,基于2000—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MMLPI测度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基于此评估区域经济增长质量,探究区域经济增长质量异质性,利用空间杜宾模型研究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空间敛散性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各区域经济实现年均3.22%的增长,增长最快的是东部沿海综合经济区,最慢的是东北综合经济区;北部沿海、东部沿海和南部沿海综合经济区的跨期群组生产技术前沿向全局生产前沿靠近,其余综合经济区的跨期群组生产技术前沿远离全局生产前沿,西北综合经济区远离速度最快;各综合经济区均呈现显著的条件β收敛,受空间异质性影响,区域经济增长质量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6.
六月底,全国媒体不约而同地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了祖国的西部。关中一天水经济区的正式获批无疑是2009年经济生活领域的一件大事。该经济区与成渝经济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并列成为中国西部大开发的三大重点区域,将成为西部经济新增长极。  相似文献   

17.
2011年,川南经济区GDP总量达到3627.1亿元,占全省的17.2%,在四川五大经济区中仅次于成都经济区居第二位。  相似文献   

18.
王青  刘亚男 《统计与决策》2023,(10):122-126
文章构建了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利用2009—2019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熵权法、Dagum基尼系数法和核密度估计法对八大综合经济区乡村振兴水平的空间差异及分布动态展开分析。研究发现:八大综合经济区的乡村振兴水平明显提升。总体差异、地区内差异和地区间差异均呈明显下降趋势。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是地区间差异,其次是超变密度,最后是地区内差异。八大综合经济区核密度曲线向右移动,总体上以收敛为主。全国、东北、南部沿海、黄河中游、大西南综合经济区极化现象不明显,其他综合经济区的极化现象逐渐凸显。  相似文献   

19.
淮海经济区是我国第一个跨省横向联合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然而,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资源优势并未使淮海经济区迅速崛起,反而因战略边缘化、行政壁垒、要素外流、观念落后、交通闭塞、核心城市带动性弱等原因,致使这一区域的发展相对滞后。在长三角和环渤海南北两个经济隆起带之间,淮海经济区被挤压成一个经济发展断裂带。通过对淮海经济区现状和影响区域经济发展主要因素的分析,提出合力推动淮海经济区区域发展规划的编制;打破行政壁垒,建立完善的市场化和社会化服务体系;重视区域性中心城市培育,加快城市群发展;培育龙头企业,形成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集群等建议。  相似文献   

20.
2011年,面对国际经济复杂不确定因素增加以及国内宏观经济调控经济放缓等因素影响,全省上下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这一主题,以产业项目建设为突破口,以园区建设为载体,扎实推进"八大经济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