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现代传播理论认为,编辑是社会文化传播的“把关人”和“守门员”,编辑除了通过自己对社会文化的深刻认识和理性把握做好稿件加工外,还对社会文化的建构起着控制和导向作用。如何做好稿件加工工作对出版工作至关重要。稿件加工工作的重要性对编辑人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做好稿件加工,首先要尊重作者,以作者为中心,从思想上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要有“甘为他人做嫁衣”的奉献精神。其次要把尊重作者、以作者为中心的思想落实到编辑工作中,严格规范稿件加工程序,把稿件加工工作做得仔细再仔细。再次,编辑要勤于反思,重视审读,不断纠正错误,提高编辑加工质量。  相似文献   

2.
文章首先阐明了编辑加工的必要性,接着根据主客体关系阐述了编辑加工的分寸和限度问题,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把握好编辑加工的“度”应具备的一些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3.
编辑加工,是指稿件经过审查,确定采用,并且由作者完成修改、加工任务以后,由编辑人员进行的加工整理工作。编辑加工是创造性的劳动过程。一篇稿件,对于作者来说,是成品;对于编辑来说,还是“半成品”,必须经过创造性的再加工,才能符合出版的要求。编辑通过建设性的意见,服务性的工作,一方面,可以清除原稿中的消极因素和差错;另一方面,可以把原稿中蕴藏的潜力充分地挖掘和发挥出来,并动用最恰当的表现形式为之锦上添花,把作者的“半成品”加工成合格  相似文献   

4.
编辑偏见的存在有利有弊。编辑偏见有“有意识”与“无意识”之别。在编辑实践中,诱导编辑无意识偏见的发生因素主要有:认知懒惰或繁忙,非理性决策思维以及直觉信心等。编辑无意识偏见存在影响了编辑对稿件内容的客观评价,但因无意识编辑偏见具有较强的隐蔽性,消除比较困难,编辑必须通过无意识偏见发生前的“有意识”认知、严格落实“三审制”和利用大数据反馈等措施规避无意识偏见发生,以确保稿件价值选择的客观与公正。  相似文献   

5.
信息检索能力是编辑信息能力的重要体现,其强弱决定着编辑的工作质量,影响期刊稿件编辑加工的“度”。  相似文献   

6.
学术论文编辑加工五法刘太祥学报编辑加工是审稿的继续,审稿是诊断文稿的病症,也就是“辨证”,加工是治病,就是“施治”,对症下药。为了对文稿进行修改,删繁就简,纠正错误,弥补缺陷,锦上添花,以求文稿的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本文试图根据笔者的学报编辑工作实践...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们的作者队伍空前壮大,信息资源、文章、报道激增,这是十分喜人的,是办好期刊的基础.但也要看到,作者的专业水平和写作能力是不平衡的,为保证期刊质量,编辑质量是关键,而编辑加工又是期刊出版流程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为此,编辑在处理稿件中要摆正作者、编辑、版权法三者的关系,对决定采用的稿件,必须由编辑人员从题目到内容,逐句、逐字地进行推敲,精雕细琢地进行加工整理.既要尊重作者的劳动,不随意删改原稿,也要对刊物质量负责,对读者负责,做好此项工作,必须明确编辑加工的指导思想,尤为重要的是处理好“编辑加工”与“文责自负”的关系,并分别进行阐述,就教于同行.  相似文献   

8.
论编辑在文化传播中的“把关人”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辑的基本职责是对他人的作品进行整理、加工,从而进行有效的传播。编辑工作的根本性质在于:编辑是科学文化活动必不可少的参与者,编辑工作是出版工作的起点和中心环节,构成文化工作的一个子系统。编辑工作是人类文化活动的一部分,而编辑在这一活动中扮演着“把关人”的角色,发挥着“把关人”所应发挥的选择作用、组构作用、传播作用和增值作用。  相似文献   

9.
对编辑活动“加工”性质的认定曲解了编辑活动的本质 ,不利于编辑及期刊事业的发展。从现代认识论关于创造性认识活动的结构要素及认识活动的创造过程出发 ,可析离出编辑认识活动的创造性特质  相似文献   

10.
论“编辑学者化”口号的思想基础、意义及实现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辑学者化”是一个实践的理论命题。编辑工作者以为工作自身不足以体现编辑主体的个人价值,企图寻找一条证实自我文化品格的新出路。这种建立在编辑心态不平衡上的理论主张,只有在编辑科学的理论观照下,才能消除情绪色彩,构成编辑个人的行为科学。“编辑”的学者化,不能离开编辑性质和职能要求,抽象地谈论学者化。“化”的目的,应落实为学者型编辑家。  相似文献   

11.
高校学报的编辑工作是按照国家的出版方针以及学报的性质、任务、宗旨,通过拟定选题、组织稿件、审编稿件、加工稿件等程序完成学报付梓前的一系列工作,是作者、编辑、印刷者、发行者群体劳动的有机结合。在这种群体劳动的链条之中,编辑工作是至关重要的一环。这是因为,即使是成了名的作者,其原稿都不可能称其为“成品”,它只有经过编辑的再加工、再创造,才能由“半成品”升华为“成品”而发表,而受读者的好评,产生文化效益,或产生经济效益,学报编辑对作者原稿的再加工、再创造,其实质是进行科学的研究,而且还是比较高层次的科…  相似文献   

12.
论编辑的职责与权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编辑的职责在现阶段主要有选题策划、稿件取舍、文字加工、信息反馈四个方面;而编辑权利的实施则要遵循“循规蹈矩的法制原则”、“恪尽职守的规范原则”、“文责共负的务实原则”、“物美价廉的效益原则”、“奖优罚劣的利益原则”等,方能保证出版物的质量,实现编辑权利的有效性、实践性和权威性  相似文献   

13.
编辑加工作为编辑工作的重要环节,对提高科技期刊质量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编辑的专业素养和职业素养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编辑加工的质量,本文分析了编辑加工对编辑的具体要求,分析了编辑加工的原则及编辑加工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一“角色”是社会心理学的概念,表示社会地位和身份。角色代表了个人的职能和身价,包含了角色义务和角色期待。“编辑”也是一种社会角色。学报编辑就表明这一角色是学术编辑,其主要职责是审读、加工学术论文,编辑出版学报。天生的合格编辑是不存在的,必须要进行学习。学习由于角色的不同,学习目的也不一样,因此学习形式和内容也不同。学报编辑的学习,也包含很多方面。在这里,我们探讨角色学习问题。  相似文献   

15.
出版编辑的方方面面都要围绕创新做文章。首先 ,选题策划的创新是编辑组稿、审稿、加工等的前提 ;其次 ,组稿创新是基础 ,要选择具有创新思想、能写出创新内容的作者 ;第三 ,审稿创新是保证 ;第四 ,编辑加工创新是“美容”;第五 ,装帧设计创新是关键 ;第六 ,宣传创新是促销  相似文献   

16.
科技期刊插图的计算机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图形的编辑一直是科技期刊排版的1个难点。针对”电脑稿“,提高了4种转图的方法,并进行了效果比较;对“传统 ”,则可以先扫描,再通过PhotosShop再加工来解决,以期达到“图文并茂”之功效。  相似文献   

17.
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的主题如何选择?作编辑尤其文科学报编辑应具备那些素养和练习那些基本功?谨就近年工作谈谈点滴体会,以就教于专家、同行。一先谈谈“编辑”和“编辑思想”。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笔下的英雄保尔·科察金伤愈后想从事文字工作。编辑部负责人委婉地对他说:“你的文章如果稍作加工修饰,将是一篇好作品,然而这里需要的,是能够修改文章的人。”  相似文献   

18.
选择:编辑要素之首要原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众多构成“编辑”这种社会活动的要素之中,选择应是首要原质。采用反证与正证相结合方法,通过论证加工整理不是编辑要素之首要原质、策划也不是编辑要素之首要原质和从社会关系看编辑要素之首要原质也是选择,进一步说明选择是编辑要素之首要原质。  相似文献   

19.
2001年 12月 12日,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2001年度学术年会及第二届“金牛奖”、“银牛奖”颁奖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大会给72名德艺双馨的资深编辑颁发了“金牛奖”,给313名优秀编辑颁发了“银牛奖”。《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熊楚才主编是湖南科技期刊编辑中惟一荣获“金牛奖”殊荣的编辑;此外,在湖南省科技期刊编辑中,还有《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罗慧敏与《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国防科技大学学报》等科技期刊的4位编辑获得了“银牛奖”。 同时,在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组织的优秀编辑、优秀编辑学论著的“…  相似文献   

20.
在为提高在Word格式中对插图的编辑加工之效果,通过介绍运用AtuCAD软件对Word格式插图进行编辑加工的主要技术和步骤,以期为期刊编辑在进行插图加工时提供借鉴,且在实际操作中已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