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加快民族教育的发展,逐步缩小民族间在受教育程度方面的差距,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一个重要思想。我国民族教育加快发展的思想,是中央三代领导集体在理论和实践上创新的产物,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其思想内涵客观上存在着不断深化和不断发展的过程,前后具有继承性和发展性;他们在阐述这一理论时各自有着不同的特点,“加快发展”是中央三代领导集体民族教育理论的实质内容。  相似文献   

2.
统筹兼顾是建国以后中共四代中央领导集体一直坚持的一个重要方针。以毛泽东为首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统筹兼顾科学发展原则进行了初步的思考,首开中国科学发展之先河。以胡锦涛为核心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继续坚持这一原则的基础上,完整地提出了“五个统筹”的科学发展思想,丰富和发展了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统筹兼顾的科学发展原则。  相似文献   

3.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执政新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亲民政治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执政新理念,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继承与具体化,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积极倡导和努力实践的,成为新时期的执政党执政理念。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代表,这决定了党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目前,中国面临着两个不协调: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协调;市场经济与政治民主不协调。这又使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施行以民为本执政理念的过程中表现出亲近平民、限制威权、注重德治的特色。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更加重视反腐倡廉建设,在认识上将反腐败斗争提高到事关“亡党亡国”的高度,要求“老虎”、“苍蝇”一起打。党在实践上强调,要更多地依靠制度和法律建设推进反腐倡廉建设,更好地完善全方位反腐倡廉体系,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并用“治标”为“治本”赢得时间,以更快回应人民的反腐败要求。通过深化改革促进反腐倡廉建设,推进巡视制度,试行官员财产申报公开制度,通过网络微博等新媒体率先发力,引起网民热议监督、纪委迅速回应查处等新方式,加速形成党内党外、体制内和体制外的全方位联动反腐机制。通过严格执行八项规定、公务接待、公车改革等切实纠正“四风”,铲除腐败滋生的温床,加大对高级领导干部、责任缺失、失职渎职行为的查处力度等举措,成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若干亮点。  相似文献   

6.
以人为本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强调的以人为本,与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完全一致的,与我们党提出的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完全一致的,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始终坚持的执政理念,它贯穿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全面回答了“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发展成果如何分配”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在2003年的365个日子里,新任的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脚步一直没有停息。胡锦涛成为国家元首后两次出访共7个国家。他还分别到过内蒙古、江西、四川、湖南、山东5个省区的欠发达地区进行考察。温家宝在当选总理之后,也是先后两次出国访问,足迹更遍布大半个中国。他们一步一个脚印的政治足迹书写着自己的政治理念,给中国的2003年带来惊喜和思索,更给中国的未来带来无限的期待。  相似文献   

8.
如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这是我们党的一项重大战略课题。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面对新形势下党所肩负的历史使命,抓住了执政能力建设的基本问题——学习。中央高层高度重视自身的学习和全党的学习,把学习作为提高执政能力的战略步骤;把学习的内容和执政的使命紧密结合,溶于一体;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把学风建设作为提高执政能力的思想基础。这种新的学习观对于推进学习型政党的建设,推进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进程,落实执政为民的执政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党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教育公平思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公平是教育权利的公平和接受教育机会的均等,其实质是教育机会的均等,党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从经济、政策、制度诸方面提出了实现教育公平的具体措施,将实现教育公平问题提上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10.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形成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治国理政观,这一治国理政观内涵丰富,逻辑联系严密,本文用四个"一"分析之。一个主题: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产生后,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习总书记就明确阐述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观点。在后来举  相似文献   

11.
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和平发展理念强调"以和为贵、和睦相处;和而不同、和谐共进;和衷共济、科学发展;和平统一、一国两制",这是对人类面临的矛盾和问题的深刻反思,是对中国和平崛起新道路的理性探求,体现了党的理想追求、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是对三大规律的科学认识,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强化和平发展理念对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维护世界多样性;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极具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党的作风就是党风。抗日战争时期,国共合作的环境以及党内所存在的不正之风使党的作风建设面临新的考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撰写了大量的关于党风建设的文章,形成了我党所特有的党风建设理论,开展了纠正党内不正之风的整风运动、防腐反腐的廉政建设,提出了加强党风建设的原则,开展了大生产运动、拥政爱民与拥军优属运动以及实行了精兵简政政策。党的作风建设使党在政治上变得成熟起来,对党的组织发展也有很大的影响,党在自身建设上得到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3.
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全面丰富、发展了邓小平经济发展战略思想,提出了分三步走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中西部发展战略、所有制结构调整与发展战略、新的国有经济发展战略、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提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战略、进一步推进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战略等一系列思想。新重庆经济发展战略从一个局部表明: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经济发展战略思想,对科学地确定发展目标、更新发展思路、确定发展重点与发展基础、确定发展效益取向、扩大开放、乃至对全面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都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通过深入探讨和谐社会的理论渊源及科学发展观提出时代背景,进一步明确阐述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统一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中,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之中的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中国和平发展道路两个层面建构的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中国和平崛起"到"中国和平发展"概念的转变仅有半年的时间,这并不意味着中国政府放弃走"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只不过为了避免引起外界的猜疑.中国和平发展随时代主题而律动,可谓正当其时.而谋求中国和平发展,又需要构建两个和谐社会,即构建和谐的国内社会与构建和谐的国际社会(或和谐世界).两个和谐社会的构建,作为互动的两个层面,廓清了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内容和方向,同时也是需要几代人、几十代人,甚至上百代人孜孜不倦的追求和奋斗.  相似文献   

16.
胡锦涛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上的重要讲话,高度集成并深刻阐发了党的十六大以来理论创新的基本成果,为开好党的十七大作了充分的理论准备。深入探析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理论创新的思维规律,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对于"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理论创新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方向,始终立足于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道路,始终着眼于指导实践发展的客观需要,始终遵循唯物辩证法的认识发展规律。探析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理论创新的思维规律,是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需要,也是党的事业前进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代表先进文化是党的先进性的思想源泉。先进文化是党先进性的根基 ,党的先进性必须要有先进文化来支撑 ,永葆党的先进性必须发展先进文化。应从坚持“三个面向” ,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大力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高尖端科学技术等方面来建设和发展先进文化  相似文献   

18.
“本质”理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尤为重要,是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系统考察“本质”理论认识与实践的历史,不仅有利于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心和自觉性,而且对于理解十七大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再次深化及其建设的战略部署、对于加快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具有极其重大的现实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9.
党的先进性具有四个方面的基本特征:一是时代性,二是实践性,三是层次性,四是历史性。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是科技进步的重要阵地,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地。高校的每一位共产党员,都应当以一种高度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来认真思考怎样把坚持党的先进性落实到实践中,落实到推动学校发展上,切实发挥自己的先锋模范作用,做到不负重托,不辱使命。  相似文献   

20.
高职院校党委在落实科学发展观中,通过建设和谐校园,始终围绕以师生为本的价值理念和根本目的,不断创新政治领导职能、思想领导职能和组织领导职能。同时,高职院校党委要逐步建立健全一套完整的制度,使职能创新规范化和长期化,不断巩固创新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