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公元622年以来,历代穆斯林学者秉承经训的创制(Al-’ijtihad)原则与精神,构建了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及其学术体系。《古兰经》注释学(‘ilmal-tafsir)则是该体系中仅次于圣训学而成的最早学科。《古兰经》涵盖的多学科性质,决定了注释学既是独立学科,也是交叉学科。注释学的立论、界定、要求、方法均为注释《古兰经》确立了明确的注释理论和严格的学术规范,使历代注释家据注释学原理解读了《古兰经》基本要义,并彰显其集教义与文化为一体的经典价值和社会作用,从而使亘古不变的《古兰经》始因注释的变化而使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生生不息,绵延不绝。  相似文献   

2.
(一) 在全世界七亿多穆斯林心目中,《古兰经》占有无可比拟的神圣地位。他们认为,《古兰经》是天经,是真主意志的体现。《古兰经》是用古老的、语汇丰富的阿拉伯古莱氏语传诵的。因此阿拉伯语也称为《古兰经》的语言。《古兰经》之所以被称为天经,据说是因为《古兰经》原本是记载在九天之上的天牌上的,即。相传这块记载真经的天牌,由天使们严密守卫着,以防魔鬼偷盗,剽窃篡改,以  相似文献   

3.
濒临尼罗河河畔的《古兰经》展览馆,占地面积虽不大,却陈列着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版本的《古兰经》真品,吸引了众多的游人。形状各异、色彩纷呈的经书,令人目不暇接。其中有正统哈里发奥斯曼时期的《古兰经》,它是伊斯兰征服初期,带进埃及的第一本《古兰经》真本。世界上第一本印刷版《古兰经》也陈放在这里。这是在1694年,德国汉堡印刷所首次印刷的。世界上最小的《古兰经》也收藏在这里,版面仅为2×4cm,是优素夫·凯马勒王子的珍品之一。  相似文献   

4.
《古兰经》是伊斯兰教的根本经典,也是伊斯兰文化体系诸多学科的理论渊源。从发生学来讲,《古兰经》中关于世界、人类、宇宙、因果等哲学命题的经文,催生了伊斯兰哲学。穆斯林哲学家根据经训教义,注释《古兰经》中具有哲学命题的经文的同时,亦借鉴它文化的哲学元素对其进行注释,构成了《古兰经》哲学注释的整体图景。  相似文献   

5.
《古兰经》是伊斯兰教的根本经典,也是伊斯兰文化体系诸多学科的理论渊源。从发生学来讲,《古兰经》中关于世界、人类、宇宙、因果等哲学命题的经文,催生了伊斯兰哲学。穆斯林哲学家根据经训教义,注释《古兰经》中具有哲学命题的经文的同时,亦借鉴它文化的哲学元素对其进行注释,构成了《古兰经》哲学注释的整体图景。  相似文献   

6.
阿拉伯语研究,源于《古兰经》研究。《古兰经》是阿语研究的轴心,不管是解释《古兰经》,还是阐述伊斯兰教法,都与阿拉伯语的研究有着密切的关系。反之,阿拉伯语的研究,如词汇、词法、句子结构、语体风格的研究,甚至天文、数学、物理等学科的研究,都是建立在为伊斯兰服务的基础上进行的,其目的是为了解释《古兰经》、伊斯兰教法和伊斯兰政体。  相似文献   

7.
一、《古兰经》在语言文化中的影响伊斯兰教经典《古兰经》,是穆圣以“真主颁降给他的使者”的名义,在20多年的时间里断断续续地口授而成的.起初,《古兰经》经文通过口头形式在穆斯林中流传,只有少数学者把一些片断经文记录在枣椰叶、皮、骨头、石块上,穆圣生前虽已规定了《古兰经》中各章节的次  相似文献   

8.
说到中世纪阿拉伯文学,首先应该提出的是《古兰经》。《古兰经》既是伊斯兰教的经典和第一部律书,又是阿拉伯文学史上独树一帜的不朽名著。《古兰经》从文字上来说,是带  相似文献   

9.
《汉译<古兰经>史话》通过林松教授辛勤地探索、研究、搜集资料,对我国先后出版的12种汉文全译本《古兰经》在《阿拉伯世界》上陆续发表评介文章,现汇编成书出版,这无疑是一大贡献。它为人们进一步研究、了解《古兰经》在我国的翻译、传播及其影响提供了宝贵的史料。  相似文献   

10.
《古兰经》是伊斯兰教的经典,是伊斯兰国家法律、道德、精神生活及伦理关系等一切准则的最后依据。由于《古兰经》的文字是最规范的阿拉伯语,所以每个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不但在做礼拜时诵读《古兰经》,而且把它当作学习阿拉伯语的读本。回历25年(公元645年),由哈里发奥斯曼主持抄写的《古兰经》奥氏本成为最后定本。在奥斯曼统治时期,伊斯兰帝国的疆界已由阿拉伯半岛扩展到埃及、沙姆、巴勒斯坦、  相似文献   

11.
古兰经的第一段经文是“奉大仁大慈的安拉之名”,由十九个字母组成。这段经文中的每一个词,在《古兰经》中重复的次数,总是19这一数字的倍数。“名”这一词,《古兰经》中重复过19次。“安拉”一词,在《古兰经》中重复了2698次,等  相似文献   

12.
沙特阿拉伯已在麦加建立了联合印刷企业.这个企业每年能印刷800万册精装《古兰经》,其中200万册是世界各种语言的《古兰经》译本.此外,这个企业还录制并发行由著名诵经师朗诵的《古兰经》经文  相似文献   

13.
1990年6月22日,江苏省伊斯兰教协会主持召开“庆祝仝道章新译《古兰经》座谈会”,时间正是穆斯林的聚礼日,地点就在南京市古老的净觉寺——航海家郑和当年奉敕修缮的清真寺内。应邀来自北京、四川、山东及江苏省各地的专家、学者济济一堂,热烈祝贺并畅谈感想。与会者均领到一部阿汉对照的精装版本《古兰经》,无比兴奋,激动。因为汉译文《古兰经》,又增添了一个新品种,而且,为新译本举行首发式,在汉译《古兰经》历史上,还是破天荒第一次。  相似文献   

14.
《古兰经》文本像《圣经》一样经历了自身的正典化过程,作为这个过程结晶的奥斯曼本呈现出一些显著的文本特征和线索。把握《古兰经》的这些特征和线索,不仅有助于人们判断经章降示的顺序和主题,而且有助于从学理上纠正某些代表性的西方学者所谓《古兰经》文本存在缺陷的偏见。  相似文献   

15.
自公元622年以来,历代穆斯林学者秉承经训的创制(Al-'ijtihad)原则与精神,构建了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及其学术体系.《古兰经》注释学('ilm al-tafsir)则是该体系中仅次于圣训学而成的最早学科.《古兰经》涵盖的多学科性质,决定了注释学既是独立学科,也是交叉学科.注释学的立论、界定、要求、方法均为注释《古兰经》确立了明确的注释理论和严格的学术规范,使历代注释家据注释学原理解读了《古兰经》基本要义,并彰显其集教义与文化为一体的经典价值和社会作用,从而使亘古不变的《古兰经》始因注释的变化而使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生生不息,绵延不绝.  相似文献   

16.
伊拉克见闻     
近些年来,我一直在伊拉克的北方城市摩苏尔工作,直接生活在当地居民中间,从而了解了当地人民的一些生活习惯,风土人情。首先,我所熟识的伊拉克朋友都信奉伊斯兰教,相信真主全能,笃信《古兰经》是真主的语言,视经典若圣物。我认识一位中年医生,他赠送我一本《古兰经》,在给我的时候,他要求我洗净双手,否则就不能接。此外,他还嘱咐我,每次诵读《古兰经》前都必须洗手,读后须将《古兰经》放在家中  相似文献   

17.
《古兰经》自问世以来就以宗教性(超越性)与社会性(世俗性)的二元一体结构确立了“认一论”信仰体系,改变了阿拉伯社会,催生了阿拉伯伊斯兰帝国,也使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体系得以诞生。但作为纲领性经典的《古兰经》并没有就所涉及的广博的内容逐一展开论述,只是以点带面地概而言之。因此,只有对其进行全方位注释,才能进一步彰显其文化内涵、社会价值及现实意义,从而深度解读伊斯兰教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古兰经》注释也就成为阐发伊斯兰教义、研习和具体运用《古兰经》的必然举措。  相似文献   

18.
《古兰经》文本像《圣经》一样经历了自身的正典化过程,作为这个过程结晶的“奥斯曼本”呈现出一些显著的文本特征和线索。把握《古兰经》的这些特征和线索,不仅有助于人们判断经章降示的顺序和主题,而且有助于从学理上纠正某些代表性的西方学者所谓《古兰经》文本存在缺陷的偏见。  相似文献   

19.
与基督教、佛教相比,伊斯兰教的经典《古兰经》篇幅并不算多,字数仅及《圣经》的一半左右,编排既不是以时间先后为序,也没有根据内容分类,尽管全书分成114章6236节,但全然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章节划分,章容量极为悬殊,长则含经文数百节,短则仅几节,而且章的标题大多不能概括本章的内容,有的与题材有关,有的只是经文中提及的某个词,无法通过章目得知其内容梗概。《古兰经》的节更为独特,往往几句甚至一句话就是一节。经文的编排原则大体上是篇幅较长的章居前,较短的殿后(第1章例外),章目次序并无体系可言。这样,就给阅读和领会《古兰经》带来一定困难,初读者往往难得要领。但是,透过《古兰经》外在结构的无序性,我们发现它还存在着一个较为周密的隐形结构体系。分析并了解其内在结构对穆斯林阅读、领悟《古兰经》的内容,对《古兰经》的深入研究都是大有裨益的。我们认为《古兰经》的内在框架大体可分成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安拉的论赞;第二部分是对使者的论证;第三部分是关于宗教信仰、教规、教法及宗教仪式的阐述和规定;第四部分是关于改造社会的一系列要求与主张。 (一) 论述和赞美安拉的万能和伟大是《古兰经》内在结构的基础。伊斯兰教是绝对的一神教,要想使大众  相似文献   

20.
在《古兰经》中,法老一词和法老的品质与性格被多次提及,但具体的法老名字及其确切的身分却一次都未提到。拉美西斯二世是古埃及最著名的法老之一,《古兰经》中的法老是不是就是拉美西斯二世呢?《古兰经》中没有明确的答案。 本世纪中叶对此出现了两派意见,一派认为:埃及历史上最伟大的法老拉美西斯二世就是《古兰经》中所说的与安拉对抗、虐待以色列人,将他们逐出埃及,淹死在海中的法老。持该派见解的大多为犹太考古学家、历史学家与医师。另一派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