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总集鳊撰研究是中国书籍鳊撰史上的重要问题。自觉的总集编撰始于魏晋。“总集”是与“别集”相对而言的一种编撰体式,不以“文学”为域限。从《隋志》著录看,早期总集多按文体编排,大致分单体总集和多体总集两种。前者产生略早。其编撰出于各种实用的目的;后者的产生取资于前者尤多。二者均发生于文体辨析的大背景。《后汉书》著录文士各体著述的方式直接启发了单体总集的编撰。《文章流别集》是总集生成的一个范例。章学诚《文史通义·文集》对“总集生成”问题的研究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一、文献学视角四川大学的祝尚书先生继《宋人别集叙录》(中华书局,1999年)后,又推出其姊妹篇《宋人总集叙录》(中华书局,2004年),对宋代文学文献的历史遗存状况和现有的版本目录资源做了全面系统的清理,实在是厥功甚伟!这两部力作的出版,标志着宋代文学文献研究上了一个新的台阶。20世纪80年代初,中华书局出版的万曼先生所著《唐集叙录》,对唐代现存别集的版本源流做了全面清理。研究宋代文学的学者,一直期待着有同样的著作来董理宋代文学文献。如今有了祝先生这两部书,至少在文献的版本目录研究方面,宋代文学研究与唐代文学研究有了一比!…  相似文献   

3.
总集编撰研究是中国书籍编撰史上的重要问题.自觉的总集编撰始于魏晋."总集"是与"别集"相对而言的一种编撰体式,不以"文学"为域限.从<隋志>著录看,早期总集多按文体编排,大致分单体总集和多体总集两种.前者产生略早,其编撰出于各种实用的目的;后者的产生取资于前者尤多,二者均发生于文体辨析的大背景.<后汉书>著录文士各体著述的方式直接启发了单体总集的编撰.<文章流别集>是总集生成的一个范例.章学诚<文史通义·文集>对"总集生成"问题的研究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从北宋元祐年间开始,明、清各代都有收集严子陵钓台题咏的总集出现.对这些总集的版本进行梳理并探究“严陵钓台集”兴盛的原因,发现主要有三个较显著的因素:一是严子陵钓台题咏之多;二是有一批热心于编辑地方文献的地方官员;三是严州具有良好的刻书条件和刻书传统.“严陵钓台集”是中国地方性总集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严陵集》为代表的宋代“严陵钓台集”更是较早的地方性总集的代表,保存了大量的地方性文献,对当下地域文学研究有着重要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5.
《文选》李善注引唐前别集四十余种,此四十余种书后世几乎全部亡佚。今凭李注尚能窥唐前部分别集之一斑。尤为可贵的是,李注不仅援引唐前别集中资料注释《文选》,还据别集中原文与《文选》诗文作比勘与考证,保存了文本的一些异文,显示了《文选》诗文在别集、总集中的一些不同面貌,可为探讨《文选》诗文前源文献以及《文选》的成书情况提供线索,并有助于考察唐前别集的编纂体例。  相似文献   

6.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别集的数量非常多,但流传下来的却极少,完本更为罕见.通过比对《隋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崇文总目》和南宋三家书目,可以发现:其亡佚主要在梁元帝江陵焚书和唐代安史之乱以降的历次战乱,后一阶段损佚尤为惨重.除了战乱的损毁,魏晋南北朝别集在唐代流传不广,也是其亡佚的重要原因.而造成流传不广的主要因素在于:唐人对魏晋南北朝文学整体评价不高,唐代文学自身的繁荣以及《文选》等总集的流行,对魏晋南北朝别集传播空间的压缩.  相似文献   

7.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屈大均全集》,是目前所见收录屈大均作品最完备的集子,但仍有遗漏。现将从别集、总集、地方志等各类文献中搜采得来的若干集外作品刊布,凡诗7首、文4篇,并对部分诗文中涉及的人物、史实加以相应的说明和考证。  相似文献   

8.
在以经学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中国古代社会,《诗经》被尊奉为人伦教化的神圣经典,与文学总集分途著录,形成了浓厚的尊经意识和文学总集不录《诗经》作品的学术禁忌.随着经学内部的嬗变和《诗经》文学阐释的发展,从隋唐“续经”到来熹提出《诗》入总集的构想,最终在明代后期出现了选录《诗经》作品的文学总集,《诗经》暂时走下了经学的神坛,融入了多姿多彩的文学世界.晚明总集选录《诗经》并不是偶然出现的文学现象,而与当时《诗经》文学阐释的繁荣局面相呼应,是《诗经》文学身份得到凸显和认可的最直观、最集中的体现,是现代《诗经》文学主体身份最终确立的精彩预演和关键步骤,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9.
饶芃子:从泰华文学研究说开去 在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中,一开始,我对泰华文学的研究做得比较多,曾经写过《中泰文化影响和泰华文学个性》、《文化影响的"宫廷模式"--〈三国演义〉在泰国》等论文,但做得更多的是泰华文学中的作家作品研究.  相似文献   

10.
集部的形成与发展,是魏晋南北朝文学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但由于文献的缺乏,此问题一直处于模糊认识之中。历来认为别集始于东汉,但对现存文献的研究表明,别集始于魏晋之际,且是从史部中派生出来的。通过对晋宋两代以集名书情况的集中考察,特别是对一些一向被忽略的重要文献信息(如鲍照《松柏篇序》中提到的《傅玄集》)的文献价值的发掘,可让我们窥探到早期别集的传播情况。而对晋宋清谈集、群体唱和的文人宴集与集部形成与流行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的探讨,则是研究集部成因的新角度。  相似文献   

11.
张溥的诗文集现存主要有四种,即《张太史七录斋初集》7卷、《七录斋诗文合集》16卷、《七录斋文集·论略》2卷《续刻》6卷《别集》2卷、《七录斋近集》16卷。前二种近年已影印出版,后二种则分别藏于天一阁博物馆和复旦大学图书馆,颇为稀见。四种诗文集体现了张溥的总体文学风貌,具有重要的文学和文献价值。首次对四种诗文集的版本、内容详加考述,指出其在张溥研究、复社研究、晚明文学史及思想史研究方面的重要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2.
贵州古近代文学,从西汉到清末民初,历时2100多年.因年代久远,元代以前的作品大都散失,只有明代以后的作家作品留存较多.黔中文学以诗歌创作为重头,散文其次,词曲较少,最差的是文言小说和戏曲.据民国《贵州通志·艺文志》录载,有诗文集存目者,别集804部;诗文评10部附1部;总集31部附1部;词曲(包括戏曲)类39部附10部;小说类4部.共计900部,留存至今者仍有140余部,数量之多,可谓洋洋大观.  相似文献   

13.
卞之琳于1910年冬天出生在江苏省海门县的一个小乡镇里。他从1931年开始发表新诗,先后出版过的诗集有:《三秋草》(1933年),《鱼目集》(1935年),《汉园集》(1936年,与同时代人何其芳、李广田的诗合集),《慰劳信集》(1940年),《十年诗草》(1942年)。建国后,曾出版诗总集《雕虫纪历》(1979年)。  相似文献   

14.
赵鼎臣,字承之,自号苇溪翁,滑州韦城(今河南滑县)人,是北宋后期的一位文学家。其所著《竹隐畸士集》原本为一百二十卷,但当时只刊印了四十卷即废止,后又散佚。四库馆臣在编纂《四库全书》时,从《永乐大典》中辑出二十卷,即为现存世之《竹隐畸士集》。栾贵明的《四库辑本别集拾遗》(中华书局1983年版)又据《永乐大典》补出四库馆臣漏辑的三十五条佚文。但是,四库馆臣和栾贵明对《竹隐畸士集》的辑佚远不全面,尚有许多漏辑之处,笔者现从南宋人魏齐贤、叶棻编辑的宋文总集《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一书中细加搜检,发现是书选录赵鼎臣的文章,有…  相似文献   

15.
<正> 辞赋是中国文学史上一种源远流长的文体,有大量的优秀作品,不仅对诗、词和骈、散文有过重要的影响,对变文、话本等通俗文学也有一定的影响。但由于某些历史原因,我们的研究者长期对它重视不够,即或注意,也只限于汉或隋以前,因此,尽管近些年来我们在文学资料的编辑校点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辞赋(除屈宋赋外)资料的整理却未受到注意。从深入开展研究的需要出发,我认为,当前有必要着手编辑一部《历代辞赋总汇》和一部《历代赋论丛编》。这里仅就编辑《历代辞赋总汇》谈谈个人的意见。一、现存的辞赋总集和文学总集不能适用辞赋研究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正> “别集”是一个作家全部或部分作品的综汇,在“四库”中隶属“集部”,是祖国文化宝库中灿烂的珍贵遗产。研究这份遗产,分作品内容方面和著作形制方面两类学问。本文所谈属后一类范畴。一、别集的渊源流别《世界学典》云“集部之目,楚辞最古,别集次之,总集次之。”“楚辞”是西汉刘向编辑的战国时期楚国屈原等人的作品集,是集体著作的汇编。先秦时期,著述有专职,且所作皆是“非常文体”的学术著作,真正的文学创作尚处于不自觉的无意为之的状态,个人作品屈  相似文献   

17.
叶适(一一五○——一二二三),是南宋著名思想家。他的著作有《水心文集》、《水心别集》和《习学记言》。一九六一年,中华书局将《文集》、《别集》作了校点,合为一编,题为《叶适集》出版了。最近,中华书局又出版了《习学记言》的校点本。这样,研究叶适的资料就算是出齐了。《习学记言》主要是摘录一些古代典籍进行评论,反映了作者的社会政治主张和哲学思  相似文献   

18.
论《玉台新咏》的编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玉台新咏》是我国古代继《诗经》、《楚辞》之后出现的又一部诗歌总集,这部书的价值和历史地位,已引起了人们普遍的关注。我们如果没有对这部书进行深入的研究,就不可能全面、正确地认识我国中古时期的文学历史。既然如此,那么研究此书的编纂诸问题,当是我们必做的第一步工作。  相似文献   

19.
论王世贞《弇山堂别集》对《史记》的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世贞《弇山堂别集》是一部政法司马迁《史记》的明史著作,其“考”“述”“表”三大体例,在命意、结构乃至记本方法上,都是对纪传体之形与神的模拟,因此其“别集体”实是纪传体的变体。王世贞师法司马迁是受当时文学复古运动的影响,由文学上的复古而至史学上的模拟。  相似文献   

20.
一《荀子·赋篇》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赋名篇的文学作品,可是解放以来的文学史却很少提到它,这实在是不公允的。荀况的赋,《汉书·艺文志》诗赋略记载有十篇,可是从《汉志》以后,荀况的赋就不再见于史志目录了。《隋书·经籍志》别集类有《楚兰陵令荀况集》一卷,下注:“残阙,梁二卷”。《旧唐书·经籍志》和《新唐书·艺文志》丁部别集类也有《赵荀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