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已进入德国学者贝克所言的"风险社会",其标志之一就是日益严重的食品安全威胁。食品安全风险源于市场"脱嵌"于自然和社会,并伴随食品企业、农户和消费者这三类群体的"有组织的不负责任"行为而加剧,消费者群体中差别化消费的个体自保,以及追求价廉物美的消费心理,诱使农户和食品企业进一步采取"有组织的不负责任"行为,导致"飞去来器"效应爆发。在"一家两制"概念基础上,本文首先提出消费者差别化食品消费的几种表现形式,之后分析食品安全威胁下消费者责任意识的缺失,并通过北京和甘肃两地城市消费者的调查,对消费者"一家两制"的消费特征及责任缺失进行论证。文章建议,通过"农消对接"、消费观念引导、《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消费者责任的引入,可以培养起"负责任的消费者",帮助走出食品安全领域的"风险社会",走向新型的社会共保。  相似文献   

2.
"个体离疏化"已成为转型期当代中国社会的一个结构性特征,它是去传统化、个体风险内在化与人际疏远化三大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个体离疏化"会带来迷失个体、极端个体事件和维稳成本不断增加的风险。它是一种不可逆的社会发展趋势,不能阻止,只有在社会建设中加强综合应对,才能降低和化解这些潜在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风险社会"保险业的功能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们对于保险的认识已从最初将其作为一种风险分散的技术层面,上升到将其作为一种经济金融制度的制度层面,并最终升华至社会安全与和谐战略的哲学层面.传统的保险研究较多地从微观主体的效率和福利贡献出发,因而越来越远离了其"控制风险"的本质.随着人们从对"风险社会"性质认识到"和谐社会"构建思路的日渐明晰,我们在发展经济和控制风险的双重任务面前,还原保险业的本质功能,认清时代特征下保险业的"社会效用",将有利于认识在风险管理中政府的职责和未来保险业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德国社会学家斐迪南·滕尼斯使用了"共同体"与"社会"的概念对欧洲工业化以来的社会变迁进行诠释,认为共同体是一种自然形成、整体本位的有机体,受本质意志支配,通过默认一致和信仰将人们联系起来;而社会则是非自然形成的、个人本位的机械聚合和人为产物,受选择意志支配,通过法和公众舆论将人们联系起来。滕尼斯提出的"共同体与社会"的类型方法已经形成了社会学当中的一种流派,对后来的社会学理论的发展发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大理隐士杨黼为例,探讨了"隐"的概念对于理解中国古代社会结构的意义.作者认为,杨黼之隐,是一种与权力无关的社会价值,也是一种反观社会的社会价值.这种价值可以使我们深入理解有关皇权与绅权的争议.  相似文献   

6.
新冠疫情的全球爆发,使人们更加意识到公共卫生危机仍然是当代社会的治理挑战。在一个相互联系的社会中,传染疾病造成的公共卫生危机强化了风险治理的复杂性。公共行政视角下公共卫生危机治理需要在整合多学科知识的同时发展一种“模糊治理”理念。首先,模糊治理是针对模糊议题的治理,需要在不确定性中实现系统的风险评估,测算危机所有可能的负面效应与潜在威胁。其次,模糊治理是打破行政边界的治理,需要打破科层制的上下边界与机制流程,整合组织能力、实现信息流通。最后,模糊治理是突破地理界限的治理,需要整合宏观调控与微观灵活,提升区域联动能力,消弭流动社会对危机的扩大,增强制度信任。模糊治理概念为创新风险治理机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理解"技术实践"——基于科学、技术的划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技术"概念的界定是技术哲学研究最重要的逻辑起点。作为一个多义性概念,在"科学技术"一词使用频繁的时期,技术之真义有被遮蔽的风险。"科学技术"是语词误用,已危及科学观念的传播,并有可能导致政策上的偏差。可以从研究对象、思维方式、研究目的、评价标准等方面对"科学"与"技术"进行划界。对技术的反思已经从认识论、人、社会、形而上学等维度延伸至技术实践维度,技术实践是一个有别于科学实践的,包含制度、文化、器物在内的多维度活动。  相似文献   

8.
"自然的终结"是贝克风险社会理论的本体论前提.一方面,贝克的"自然终结观"反映了现代性条件下人与自然关系的新特点、新趋势;另一方面,贝克的"自然终结观"又具有深层理论问题,这使其整个风险社会理论导向不可知论与宿命论.现代性的推进并没有否定"自然的先在性"与"规律的强制性".应立足于马克思历史哲学,在"规律论"、"实践论"层面深层揭示风险本质.  相似文献   

9.
"缺失"话题渊源悠久.亚里士多德第一次阐释了"缺失"概念.所谓"缺失"就是当某物本性自然应有的某种属性,它却没有,就是"缺失".其基本表征为"质料-缺失-形式"三本原要素构成图式,以及从"潜在者-现实者"的存在流变图式.主要特征有:"缺失"作为"非存在"的否定性存在,构成事物变化发展的基本原动力,它既是一种"居间性"对立关系存在,也是一种"不定性"流变状态."缺失"概念的提出,破解了事物的存在与生灭的不可调和之矛盾,达到了对事物之"不存在的存在"的认识高度;彰显了亚里士多德实体哲学体系构造的独特生命张力;对于其后不同哲学语境中"缺失"话题的延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奠基性地位和意义.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的女性文本中出现了一种新的"离家出走"者。面对苦难和冷漠的生存环境,他们断然逃亡了;逃亡是一种自救,期盼改善生活,然而逃亡也充满了无奈,没有人能全新地"重建"。这种逃亡者,与以前文学中追求个性解放和社会解放的逃亡者不同,他们更真实地揭示了潜在的社会心理;如此写作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文学的本体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