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本文提出了一种主要采用P2P传输方式的网上虚拟教室的结构设计,缓解了网络带宽不足以及没有高性能服务器的问题。该结构强化了学生客户端的功能,使得在非实时教学时能够尽可能的接近实时教学的效果,解决了课程资源不足的难题。  相似文献   

2.
姜锐 《管理科学文摘》2009,(22):114-114
本文主要介绍了P2P实时流媒体分发系统实现过程。在分析了流媒体相关技术的基础上对影响P2P流媒体系统性能的关键技术和实现P2P实时流媒体分发系统面临的挑战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P2P网络借贷行业分析和IT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7年我国第一家P2P借贷平台成立以来,P2P开始了在我国的迅速发展,高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风险问题。本文即分析了当前我国网络借贷行业及IT行业在平台中的应用现状,寻找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并就此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促进我国P2P平台科学合理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唱“多”一:P2P成实体企业“标配” 邵波是深圳一家上线刚满一年,成交额刚过6亿元的P2P平台的CEO.最近他特别忙,忙着将自己的平台出售给贵州一家注册资本为13亿元的民营企业,该民营企业在贵州当地有不少实业以及金融业务,包括地产开发、矿产贸易、生态农业、金融仓储、汽车金融等.日前,该家民营企业已全资收购了邵波的平台. “内陆城市对互联网金融并不熟悉,但我们在当地有不少资源,也不缺乏优质的项目需要资金,我们想通过收购一些平台对互联网金融业务进行布局.我们考察过不下十家P2P平台,包括内陆城市和深圳等互联网金融做得比较好的一线城市.”贵州民营实业董事长对记者表示,产业需要与金融结合,贵州有很多不错的资产可以对接,而自己公司原本就有投资管理业务,有足够的项目资源和资本运作能力.  相似文献   

5.
2015年7月4日下午,“互联网+金融”P2P网贷行业高峰论坛在郑州隆重召开.本次论坛吸引了河南近30家新兴P2P网贷互联网金融企业到场,300多金融人士参与并探讨了互联网金融的未来发展方向. 互联网金融峰会会长陈聚金在会议上表示,“互联网+”涉及行业虽广,但只有“互联网+金融”才能释放出无限的市场空间和潜力,也只有“互联网+金融”才是“互联网+”真正的爆发点.但如今的P2P网贷市场面临一个最严峻的问题:网贷平台的安全问题.所以,P2P网贷平台既然站在了“互联网+金融”的风口之上,那就一定要加强平台自身保值建设,增加外援、双管齐下.  相似文献   

6.
浅谈P2P网络技术的典型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2P或称为对等联网.目前人们认为其在加强网络上人的交流、文件交换、分布计算等方面大有用途.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P2P网络技术的典型应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P2P技术的基本特点及其网络结构进行了介绍,对P2P技术的业务模式和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P2P(个人对个人)网络借贷是指通过网络借贷平台,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个人与个人或小微企业间的小额信用借贷交易.P2P网络借贷作为全新的互联网金融服务受到商业界的高度关注,而且发展成为学术研究的国际前沿领域.对P2P网络借贷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综述,具体从影响借贷交易的信息因素、羊群效应以及社交网络等3个方面分析了该领域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脉络.因为中国已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P2P网络借贷交易市场,所以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境和问题,提出了未来研究工作的展望.  相似文献   

9.
一位专门为财经专栏供稿的财经专家表示,要探讨P2P的发展路径,就要明确一点,那就是在中国,作为整个社会大环境而论,是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自由竞争的,有形的或无形的壁垒重重,所以他从来就不承认P2P网贷和银行之间有多大的竞争关系.如果非要说有竞争的话,银行的竞争对手是银行.银行的几个重要功能P2P是没有的,而且目前的国家政策也不允许他有. 该专家表示,我以前说过,只要有国家背景,那基本就是行政优先,商业运作模式只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完成国家下达的经济任务,所谓国家下达经济任务是宏观的概念,并不是说国家会在一些运作细节上动辄指手画脚.所以要说竞争,同业内竞争,其次是外国银行的竞争,这个短期内由于国家政策的保护基本可以避免.长期来看,要说竞争,新成立不久的网商、微众这类的新概念的银行,有可能在未来对目前几家的大型银行造成冲击,不过由于其刚起步,商业价值还未得到时间的检验.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金融自从引进我国以来,一直毁誉参半,支持者认为互联网金融开启了全新的金融模式,是未来金融业发展的方向;反对者认为互联网金融是诈骗者的“天堂”,其模式严重不透明,很多人将利用平台来“圈钱”,最终跑路. 前段时间,一股互联网金融风暴开始横扫四川,四川地区先后发生多起互联网金融平台倒闭或跑路事件,造成部分投资者损失惨重,血本无归.更加加深了部分投资者对P2P理财的怀疑,给互联网金融行业蒙上了一层阴影.  相似文献   

11.
张楠 《决策与信息》2009,(11):78-79
近年P2P技术发展迅猛,打破了传统的以服务器为中心的互联网格局,在知识产权领域也引发了一场又一场的侵权与反侵权的较量。本文分析了P2P网络技术的特点,用户和服务商的行为,概括了国内的侵权理论和立法状况,对P2P技术的发展和知识产权的保护突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邓春生 《中国管理科学》2021,29(11):134-145
由于风险管理意识不足、监管措施缺位、制度设计不完善等问题,近年来我国P2P借贷违约事件频繁发生。为了挖掘P2P网贷行业问题产生的本质机理,并考虑到P2P网贷行业运行是一个多参与主体的博弈过程,本文建立了监管机构、P2P平台和借款人之间的三方博弈复制动态模型。然后,我们将该复制动态模型的演化稳定策略分析问题,转化成一个非线性系统关于平衡点的稳定性分析问题。接着,基于非线性系统稳定性理论,我们首先发现对于三方博弈模型不能简单运用雅可比矩阵的迹和行列式来判断稳定性;然后,对不同情况下的演化稳定策略进行了详细讨论,并得出结论:如果违约借款人在面对合规经营的P2P平台时收益为零、监管支出小于监管收益以及监管机构对违规经营P2P平台的惩罚力度足够,则监管机构、P2P平台和借款人100%都会收敛于监管、合规经营和守约的策略。另外,本文给出了确保期望演化稳定策略的惩罚力度下限的具体值。根据该数据,监管机构可以设定一个相对温和的惩罚力度,让作为金融创新模式的P2P网络借贷能够稳定、健康的发展。最后,根据相关的假设和得出的结论,完善P2P网络借贷监管制度可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①违约借款人在面对合规经营的P2P平台时收益为零;②降低监管成本;③增加监管收益;④加大对违规经营P2P平台的惩罚力度;⑤降低违规经营P2P平台的额外收益;⑥降低合规经营P2P平台的运营成本;⑦提高P2P平台长期合规经营所获得的额外收益。  相似文献   

13.
在网络迅速发展的今天,P2P技术为网络信息服务提供了新的机遇,同时也对传统的知识产权制度提出了新的挑战。目前P2P网络信息服务中心的侵权问题主要有信息网络传播、下载复制、超链接和编译等引发的知识产权问题。本文针对P2P网络信息服务中存在的只是产权问题,提出了诸多规避风险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李四杰  郑斌 《管理科学》2022,25(7):29-40
在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本文以实现可持续供应链为目标,在考虑消费者细分的情形下研究P2P二手产品市场(即个人二手产品市场)存在时的以旧换新策略,并探讨了交易费率对企业开通P2P二手产品市场的影响.研究发现,P2P二手产品市场出现后,企业的市场销售策略受到市场客户比例和老客户复购率的影响,企业并非一定降低新产品价格和以旧换新折扣;但是,新产品的需求总是减少,以旧换新需求受到旧产品残值的影响.此外,当老客户复购率较低(或者复购率较高且旧产品残值较大)时,P2P二手产品市场总会损害企业收益;但当老客户复购率较高且旧产品残值较小时,P2P二手产品市场反而对企业有利.最后,通过数值分析,当P2P二手产品市场存在交易费时,是否收取交易费以及交易费率受到老客户复购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P2P已经彻底统治了当今的Internet,然而,P2P病毒防御技术的研究却相对滞后,如果P2P网络病毒大规模暴发,其影响和破坏将是巨大的。本文针对病毒文件的传播,充分考虑网络的诸多因素,如用户到达率、在线(共享)时间、网络节点免疫力等对病毒文件传播的影响,并通过P2P网络仿真工具——PeerSim进行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P2P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已经开始受到重视,有许多专家和技术开发组织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工作。特别是目前基于P2P的电子商务的信任模型不断涌现,各个专家学者所提出的信任模型的不仅角度各不相同,而且模型所包含的内容也十分广泛和丰富。本文选取了基于群组的P2P电子商务信任模型进行研究,通过理论分析,笔者发现基于组群的P2P电子商务信任模型在信任值的量化的准确性、信任值维护的安全性以及模型实施的复杂程度、对恶意行为的危害范围和抑制程度等方面都优于其他常见的P2P电子商务信任模型,笔者建议应该尽快地将其应用到现实的电子商务中去。  相似文献   

17.
P2P网络借贷平台作为互联网金融的创新模式,受到小微企业和个人小额贷款人的追捧,这一定程度上促使了近几年P2P网络借贷平台的飞速发展。但是,伴随着高速发展的是一系列问题,我国的P2P网络借贷行业基本处于三无状态:无门槛、无标准以及无监管。本文则专门对P2P网络借贷平台准入门槛进行了一定程度地研究,并借鉴英美等国P2P网络借贷模式提出了相应的政策看法。  相似文献   

18.
电子商务目前已成为一种广泛采用的交易方式,但是日益增加的服务器性能难以满足运行要求等问题,严重制约了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近几年来,P2P电子商务正作为一种新兴的电子商务模式发展起来。伴随着其日益发展,信任安全问题也逐渐显露。这一点不论是于电子商务,还是于P2P技术本身都是亟待解决的。  相似文献   

19.
2014年以来,以余额宝为代表的宝宝军团光环褪去,P2P理财模式风生水起。本文在介绍P2P理财发展现状、概念界定、发展瓶颈的基础上,提出P2P理财的发展核心在于风险控制,并重点分析了风险控制的措施。最后,针对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对P2P理财的发展前景展开瞭望。  相似文献   

20.
尹兴强  郭峰 《管理评论》2021,33(11):223-237
P2P网贷平台投资者的债权转让行为是否传递了借款标的风险相关的信息?相关学术研究与实践探讨暂付阙如.本文基于"人人贷"平台41.7691万个借款标的所形成的7246.1519万次债权转让事件,以及1亿多次投资事件的大样本数据,对P2P网络借贷中的债权转让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 表明,人人贷平台上90%以上的标的发生过债权转让,每个借款标的平均转让次数超170次,且债权转让累计金额达原始借款金额的数倍.风险识别检验的结果发现,标的债权发生转让,转让的次数越多、金额越大以及转让的投资者人数越多,借款标的违约风险越高,揭示了债权转让具有一定的风险识别效应.拓展性分析还发现,债权转让的风险识别效应在高利率、未婚与无房的借款标的中更为凸显.进一步研究显示,学习效应与经验积累是债权转让投资者获取信息优势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