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目前的当务之急是要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前提下 ,注重制度的创新和精神战线的整合 ,抑制并缩小贫富差距 ,实现经济能力和效率的协调发展。实现社会自身基本需要和资源的内生自发发展 ,社会生活全面综合的整体发展 ,最终达到以人为目的的真正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2.
靳平川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5,17(12):33-36
解决我国的能源问题,必须有主有次、全面安排。我国的能源发展战略,应该立足矿物能源,大力开发替代能源,限制高耗能产业,扶持新节能技术,提高全民节能意识,完善各项能源法律,走一条综合的能源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3.
朱静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3,15(11):9-12
邓小平在全面科学地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基础上 ,形成了系统的中国发展思想 ,创造性地阐明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性质和发展道路。深入研究邓小平发展思想 ,不仅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而且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社会发展理论主要有几个阶段,一是发展理论,或者叫做现代化理论;二是后发展理论;三是新发展主义。这三个阶段都偏于关注后发展国家的社会发展问题。借鉴这三个理论,结合中国社会发展在政治体制、经济基础及文化思想等方面的实际特点,指出中国社会的现代化道路应坚持走自己的道路,并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发展理论。 相似文献
5.
6.
代价论与当代中国发展——关于发展与代价问题的哲学反思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在作了关于发展与代价问题的思想史考察后 ,在总结概括中外有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及其代价的一般理论 ,这主要包括 :发展和代价的基本含义及其实质 ,代价的基本类型和代价产生的根源。作者强调 ,代价是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发展通过付出代价并扬弃代价来为自己开辟道路 ,这是一条历史的规律。我们要正确认识发展与代价的辩证关系 ,树立正确的发展代价观 ,选择合理的发展模式 ,提高领导干部和国民的素质 ,把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代价限制到最小程度。 相似文献
7.
论我国深度报道的崛起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如鹏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4)
深度报道是80年代中后期我国报刊为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而产生出来的一种崭新的报道方式,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达到了顶峰时期。之后随着现场短新闻的勃兴,深度报道目前处于徘徊甚至低落的状态。探讨我国深度报道产生的深层原因、把握深度报道的特征,克服深度报道在理论上和实践中存在的误区,对于我们掌握好这一“新闻武器”,活跃新闻报道,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8.
“幸福广东”概念是一个理论创造,它熔铸了鲜明的政治理念、生态的经济理念、科学的制度理念、传统的文化理念,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原则,树立了中国幸福社会建设的典范。建设“幸福广东”的战略设计、经验成果是中国幸福社会建设的思想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9.
张秀华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2)
192 6年下半年 ,毛泽东开始从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社会的经济成分和政治关系的结构入手 ,分析和探求中国革命的发展趋势 ,对中国革命发展的战略问题进行了初步思考。随着革命斗争实践的发展 ,他不断加深对中国社会状况和中国革命特点的认识 ,并据此修正自己的理论思考 ,使其逐渐与中国革命的规律相吻合 ,最终提出并论证了关于中国革命军事大本营的思想 ,为中国革命道路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论文化全球化背景下的当代中国文化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全球化的过程,是文化民族性与世界性不断展开的过程,在当代,文化的全球化更多地表现为文化的殖民化。文化全球化对中国文化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人文精神失落;社会生活方式,理论界、文艺界,文化殖民主义倾向严重;西方(特别是美国)文化产品大量进入中国后,威胁着中国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全球化下的当代中国文化发展战略应是:坚持和而不同,以开放的心态积极应对文化全球化现象;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高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1.
对我国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战略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在 2 1世纪初实现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战略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 ,首先必须在科技上实现跨越 ,因为科技是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和经济社会进步的第一推动力。一、我国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基础与条件一国的基础实力与发展条件决定了其在新的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发展的路径 ,是制定面向 2 1世纪社会经济与科技发展战略及对策的重要依据。首先 ,从经济基础实力来看 ,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 (GDP)总量排名紧随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等发达国家之后 ,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在世界上也处于前列 ,这是实现生产力跨越式… 相似文献
12.
沈殿忠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49(2):16-21
社会稳定在区域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社会稳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突出体现为它是地方产业结构、产权结构、产品结构发展的重要前提;社会稳定在区域政治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突出体现为它是地方权力体制、地方行政管理体制、地方司法体制、地方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支撑;社会稳定在区域文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突出体现为它是地方各种主体文化活动、地方各种主体文化活动之间的关系调整、地方各种主体文化活动所构成的整体文化建设的重要保障;社会稳定在区域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突出体现为它是地方社会流动、地方社会转型、地方社会改革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3.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中国社会现代化努力的目标。李大钊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指导下 ,密切考察世界现代化的新形势和中国社会现代化实际 ,提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思想。这一思想的内涵是 ,社会现代化必须遵循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而中国的社会现代化必须首先经过民主革命完成解放生产力的任务 ,然后在社会主义阶段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李大钊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思想是对中国社会现代化理论的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14.
社会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但社会生产作为标志着人类活动的整体性范畴,它本身是有结构的。社会生产的不同形式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传统唯物史观的根本缺陷就在于,它把物质生产理解为社会生产的同义语,忽视了精神生产等其他社会生产形式在当今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这种观点既不符合马克思的原意,也不符合历史,同时也不能科学地解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今天社会发展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特点。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逻辑起点,总结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解决了和回答了当代中国发展中的一些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6.
论国家能力的强化是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战略支撑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当代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所 面 临的重大而又棘手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强化国家能力,这是由国家能力在当代 中国政治发展中的战略支撑点地位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逻辑起点,总结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解决了和回答了当代中国发展中的一些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8.
在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中,包含着一个关于社会进步与社会秩序及其相互关系的深刻的理论说明:(1)社会进步的路径有其规律可循,同时社会进步的具体展开过程又是开放性的。(2)人的尺度、物的尺度和人与物相统一的尺度是衡量社会进步的三个基本尺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衡量社会进步由其主导性尺度,同时尺度又是多样性的;不同种类、层级的进步尺度之间既可能是和谐兼顾的,又可能是矛盾冲突的,而且和谐兼顾与矛盾冲突往往相互交织。(3)社会进步的人的尺度与物的尺度之间的复杂关系,折射出社会进步与社会秩序之间的复杂关系;社会进步对社会秩序的作用具有内在的不确定性,既有积极的重塑作用,又有消极的破坏作用,而且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往往相互交织。(4)不但社会进步的物的尺度与人的尺度存在复杂的关系,对这两个评价尺度的评价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对于尺度本身的评价,既要处理好现实评价与理想评价的关系,又要处理好道德评价与历史评价的关系。这个理论说明对于我们认识中国模式的内在生成逻辑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9.
郝欢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0(2):13-16
19世纪90年代,恩格斯在同资产阶级和党内机会主义的斗争中,提出了著名的社会发展合力论。社会发展合力论对历史唯物主义作了重要补充,捍卫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并以其所蕴含的方法论指导了历史的发展。社会发展合力论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20.
再论中国经济学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社会科学》上发表了“六论中国经济学的发展”,在经济学界产生了一定影响.现在感到言犹未尽,意犹未明,有些经济学基础理论问题仍需进一步揭示.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发生相互作用的关键环节是什么?联系上层建筑研究生产关系在中国经济学中究竟具有什么样的地位和作用?“公”和“私”特别是公有制与私有制是否如同冰炭不可同器、水火不能相容?在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中国经济学家应该担负起什么样的责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