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关少锋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4)
《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英国伟大的资产阶级剧作家莎士比亚的早期悲剧作品。它一上演,就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近四百年过去了,它一直是莎士比亚最负盛誉的戏剧之一,也是欧洲舞台上演出次数最多的戏剧之一。本文试图结合这个剧本产生的时代,就它的思想和艺术谈一点粗浅体会,不当之处,望予指正。 相似文献
2.
南斗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1)
<正> 我国明代的伟大戏剧家汤显祖的《牡丹亭》,是我国戏剧史上的一颗稀世明珠;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戏剧家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则是西洋戏剧史上的一件罕世瑰宝。汤显祖(1550-1616)和莎士比亚(1564-1616)生辰仅相差十四年,而死于同一年。两位才华横溢的戏剧家,都是中下层知识分子,不仅都致力于戏剧,而且都是久负盛名的诗人。汤显祖的诗集《红泉逸草》,以文彩绚烂多姿,感情宛转缠绵而名闻中外;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集则以音韵优美动听,感情热烈奔放而风行欧美。自然,他们的主要成就都不在于诗文,而在于美不胜收的戏剧创作。莎士比亚以他的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而驰名欧美,成为英国戏剧界的 相似文献
3.
著名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和《熙德》是欧洲资产阶级早期文学中两部题材相近的爱情悲剧。从时间上看,《罗密欧与朱丽叶》一剧写于一五九五年,出自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文学大师、英国的莎士比亚笔下;《熙德》一剧写于一六三六年,是法国古典主义文学著名作家高乃依的优秀作品。两部悲剧的问世相去四十一年,分处不同的国度和时代,分属不同的文艺思潮和艺术流派,但是在选取材料、反映生活的角度上,在戏剧冲突的安排、人物形象的塑造上以及在总的创作思想的倾向、爱憎感情和理想的表达上却有着许多相似乃至相连之处。当然,由于时代和文艺思潮的局限,又使它们在表现主 相似文献
4.
刘澍芃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124-126
《罗密欧与朱丽叶》在情境构思、设置上有许多独到之处。莎士比亚在剧本中先后精心安排了一系列意义重大的特定情境。它们在引发悲剧、确定性格、决定动作、激发冲突等方面都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对体现作品的主题思想和美感特征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这是此剧享有经久不衰的美学生命力的重要原因之一。《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情境设计艺术对现代剧本创作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青春男女生.妙语》2006,(2)
OK!收工。明天大家都尽情发挥!(最后一场排练结束)酸贱客:如果明天公演时,看到安吉和九歌在那里装成两只小蜜蜂扭腰动臀又笑场了,那就真要死翘滴!哎,你说该怎办啊?酷点猪:不用到那,就刚开始进场那段,小想走着比Modol扭得还夸张的步子,右手柔柔地一扬一摆,再看她平时鬼灵精怪,真是没想到,她也如此女人呀!……洋葱头:全国第一个由编辑人员精心编排的话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搞笑版)将在新春之际隆重推出!部分武汉的草迷在许愿草新春晚会现场可以一饱眼福啦!精彩绝不容错过! 相似文献
6.
崔大庆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2)
《罗密欧与朱丽叶》和《牡丹亭》是莎士比亚和汤显祖的力作,它们同是描写爱情这一题材,在戏剧史上都有较深远的影响。优秀的文学剧本,不仅能供舞台演出,而且也有较高的文学阅读价值,它可以超越时空的限制,使不同时代、不同民族和国家的读者共同欣赏,成为全人类的文化财富。文学是时代的一面镜子,是一定时代的政治状况、阶级关系、社会思潮、民族风貌的反映。每一个作家的艺术总要植根于本民族的土壤之中,它不但基本取材于本民族的生活,反映本民族的情感,心理习俗、兴趣爱好,还在艺术形式上受到本民族文化传统、欣赏习惯的熏陶,为本民 相似文献
7.
黄艳峰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3)
莎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中使用了大量的双关语.这些双关语一方面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给人以艺术的享受;但另一方面又给理解带来一定的困难,难以完美翻译.结合该剧中的一些经典例句及其相关汉语翻译.对这一特殊的语言现象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景飞龙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5(6):71-73,77
本文通过对道德冲突这一概念的引入和分析,揭示了莎士比亚的古典爱情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中主人公罗密欧和朱丽叶所面临的来自封建旧生活与文艺复兴新生活以及两个封建家族之间的历史恩怨所带来的矛盾冲突;并试图探寻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取向,以及作为这个历史时代先进的人文主义者莎士比亚的个性解放、自由平等的资产阶级新思想. 相似文献
9.
10.
桑敏健 《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1)
我国人民在创造灿烂的民族文化的过程中一向善于吸收外国的优秀文化.但封建专制统治者的闭关自守政策却曾严重地阻碍了中外文艺的交流.我国的文艺自辟蹊径、独树一帜,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这固然值得自豪,但也就更需要提倡跟别的民族进行文化交流,促进我国文艺的蓬勃发展.五四运动以来,许多有识之士在这方面已做了大量的工作.鲁迅先生则为我们做出了榜样.他吸收外国文艺中好多宝贵的东西,融化到自己的写作中去,创造了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新文学.徐悲鸿的画是“洋为中用”的又一范例.他的作品在继承国画传统的基础上,吸取了西洋画的技巧和优点,做到了形神兼备、意和境水乳交融. 相似文献
11.
范文斌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15(4):65-67
《西厢记》与《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著名的中西两大爱情戏剧。一个是中国市民文学的经典 ,一个是西方文化的杰作。两部戏既体现了中西方民族文化和审美心理的巨大差异以及作家戏剧技巧的不同 ,同时又可找出东西方文心的相通之处。 相似文献
12.
《孔雀东南飞》与《罗密欧与朱丽叶》悲剧成因之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爱情是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与莎士比亚的剧作《罗密欧与朱丽叶》同属著名爱情悲剧,这两部作品,虽然是不同体裁、不同时期、出自不同作家之手的作品,却都写出了一对纯洁善良的青年男女为爱情而牺牲的悲剧。封建文化制度和封建家长的干涉与阻挠造成了主人公的爱情悲剧。但是由于主人公性格和所处的社会背景的不同,它们在悲剧的成因上又有些许不同之处:造成两者悲剧命运的矛盾冲突不一样,悲剧主人公的性格不相同等。 相似文献
13.
章子仁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2)
说到悲剧,自从亚里斯多德以来,在欧洲剧坛上就有一个固定的模式。悲剧通过“摹仿比我们今天的人更好的人”的不幸遭遇,以引起观众“恐惧和怜悯来使这种情感得到升华,从而获得教育”。悲剧的格局是情节“由顺境转入逆境”,一悲到底。《俄狄浦斯王》如此,《安提戈涅》、《哈姆雷特》等也是这样。这是悲剧的主流。然而,在此主流之外,欧洲悲剧也有象中国悲剧那样不一悲到底的,如: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和高乃依的 相似文献
14.
杨深林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2010,29(4)
文章通过把汤显祖的<牡丹亭>与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的语言特点进行比较后得出<牡丹亭>与<罗密欧与朱丽叶>语言特点最主要的差异在于前者语言呈现出整体诗性,而后者呈现出局部诗性.而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中西基础文类和剧作者创作心态的差异,尤其是中西基础文类的差异所造成的.所以这种差异使我们进一步了解了中西戏剧语言特点差异的深层原因,从而增进了对中西不同的戏剧传统与不同文化的了解. 相似文献
15.
周园园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86-88
在《罗密欧与朱丽叶》与《牡丹亭》中,莎士比亚与汤显祖分别运用"死"与"生"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来体现剧中的爱情主题。在如此迥异的表现方式背后,隐含的是中西方对于生死的不同观点———"乐生"与"乐死";而以"两希传统"为代表的西方文化背景和儒家占主导的中国文化背景正是中西生死观差异的来源。此外,两部作品诞生时的社会历史背景也分别赋予了这两部作品"彰显人文精神"以及"反封建"的独特现实意义。也正是因为这种植根于不同文化的迥异的生死观念及其折射出的历史现实,成就了两部作品抒写爱情又超越爱情的深刻。 相似文献
16.
17.
莎士比亚的爱情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自问世以来,已经被搬上银幕十二次之多,其中在1968年和1996年拍摄的两部《罗密欧与朱丽叶》影片,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前者是在文学艺术上的成功,后者是在商业艺术上的成功。本文旨在探讨这两部影片的成功之处,希望对理解和欣赏该作品有点滴启示。 相似文献
18.
罗长斌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1)
称作悲剧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事实上并不符合亚理斯多德的悲剧理论,它更象是一部喜剧。封建主义衰亡之际,新兴的人文主义思想并未完全建立。一些顽固的封建习俗如血亲复仇仍在前封建大家族中残留并作为他们进行苟延残喘挣扎的重要形式和最后堡垒。世仇观念的继续存在不仅为拥有新思想观念的市民阶层所不齿,也被本家族中年轻一代所抛弃。建立在这种背景之下的罗朱爱情故事就和窒息人的守旧意识形成鲜明对照,并在他们和父辈们进行的一系列抗争中展现了这一对恋人成熟的青春和爱情以及他们对生命的赞颂。在黑暗中闪烁着光芒的两颗年轻的心最后以震撼人心的方式走向结合,从而充分表达了他们对文艺复兴时期的爱情、友情、和谐和幸福的热烈追求和执着抗争。死亡不仅象征了旧制度的终结,更重要的是象征着新生命的开始。 相似文献
19.
东方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与西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蒋前 《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1998,(2)
这两部作品相去数百年,分处不同的国度和时代,在艺术风格上,在人物的具体刻划上,在悲剧结局的处理上均存在着不同,但在主要情节的安排上,在作品总的创作思想和情感的表达上却有着许多相通、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20.
关华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23(10):54-55
《梁祝》和《罗密欧与朱丽叶》都是描写贵族男女冲破世俗观念和封建礼教,并争取自由恋爱的催人泪下的浪漫悲剧,但折射出中西方在思想意识领域悲剧审美情趣的差异。本文就这两部剧作所展示的中西方悲剧心理作对比阐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