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辽史》对韩涤鲁相关事迹记载简洁,系统阐述仅有二百四十字,且错讹频出,致使相关研究工作难以顺利开展。2001年出土于赤峰市巴林左旗韩氏家族墓地的《耶律宗福墓志铭》经专家考释,即韩涤鲁墓志铭,墓志的问世对韩涤鲁及韩知古家族研究具有重要价值。结合传世史传、出土墓志、今人研究成果,以《耶律宗福墓志铭》为主干,补充韩涤鲁先世成员的相关信息,校补韩涤鲁仕宦经历的部分史实,勘证《辽史》记载的几点错讹,重编《辽史·涤鲁传》。  相似文献   

2.
辽天显元年(926)正月.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亲率大军灭渤海,随即、“改渤海为东丹,忽汗城为天福城,册皇太子倍为人皇王以主之”.从此,东丹国作为辽朝的基层政权而存在.由于材料的缺乏,对于东丹国与辽朝中央关系的许多具体情况,我们无法知道得更多,但根据现有的材料,至少可以了解到,辽朝中央对东丹国的统治政策既不同于对奚、室韦等少数民族作为部族来统治,又不同于后来对燕云十六州设南面官而主之的方式,辽朝对东丹国的统治政策在辽的民族统治中表现出某种特殊性.本文试就这一政策进行具体分析,并予以适当评价.  相似文献   

3.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长子东丹王耶律倍,是辽朝初年契丹族本族最著名的知识分子之一。他一贯积极求知,热爱中原地区文化,学习它,推广它,促进它和契丹族文化的交流,从而有益于契丹族文化的发展,并丰富了当时我国各族共有的文化宝库。这些值得称扬的活动,是不可磨灭的。他最后几年间,来到中原地区定居,应该说是契丹、汉两族文化交流与相互友好的一段佳话。  相似文献   

4.
辽陵及奉陵邑遗址位于赤峰市巴林左旗和巴林右旗境内,包括祖陵及祖州城、庆陵及庆州城,为辽代帝陵。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祖陵是大辽开国皇帝辽太祖耶律阿保机、贞烈皇太后、齐天太后陵寝,位于赤峰市巴林左旗哈达英格乡石房子村西北2  相似文献   

5.
辽代祖州城 ,是辽太祖耶律阿宝机的奉陵邑。祖州的遗存石屋 ,其圜堵是契丹语 ,汉译之则为囚室或监狱的意思。它囚禁的不是一般罪犯 ,而是那些犯上作乱的皇室成员。它约筑于保宁年间 ,在此囚禁的第一位皇族成员是宋王喜隐 ,皇太子浚也曾被囚禁在这里。石屋为祭神祀祖之地一说不可信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与考古资料相结合的“二重证据法”,论述了辽代契丹贵族耶律羽之家庭成员与东丹国及辽阳府的密切关系.并考证出东丹国建立之初中央仍置有内大相一职。耶律羽之兄弟子孙在辽代多出任东丹国和东京辽阳府的要职.反映了封建家族式统治的特点。这些都是辽史和地方史研究者应该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十世纪初在中国北方草原建立强盛的辽帝国的契丹族,堪为我国古代一优秀民族.在这个优秀的民族当中,曾经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艺术家.著名政治家耶律屋质即是其中之一.屋质字敌辇,系辽太祖阿保机伯父岩木的后代,属孟父房皇族.他出生于太祖神册  相似文献   

8.
辽应天后《辽史》上称为淳钦皇后述律氏,有人写文章称她为辽代的女政治家。按据《辽史》记载看,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建国时,应天后确是一位颇为得力的助手。少数民族妇女通晓军事,亲临战阵,并不希罕,但应天后可能在契丹族妇女中还是一位富有韬略的军事家!阿保机组织了腹心部,成为他建国的一支强大军事核心力量,而应天后也有自己所统帅的属珊军。属珊的命意,《辽史·国语解》解释说:“应天皇后从太祖征讨,所俘人户有技艺者置之帐下名属珊,盖比珊瑚之宝”。属珊军里面很可能还包括一部分契丹妇女兵。《辽史·本传》说:“后简重果断,有雄略……太祖尝渡碛击党项,黄头、臭泊两室韦乘虚袭之,后知,勒兵以待,奋击,大破之,名振诸  相似文献   

9.
契丹自称“炎黄子孙”并非是辽末天祚帝时期由汉族史官耶律俨在纂修《皇朝实录》时附会《魏 书·序记》虚构出来,而是契丹人由于受其先祖鲜卑人以及隋唐契丹“化内人”自称“炎黄子孙”、自称“中国”的 影响,早在辽太祖建国之初就已经自称“炎黄子孙”了。契丹人自称“炎黄子孙”,不无与汉人攀附亲戚之嫌,但 他们在自称“炎黄子孙”的同时,并不否认汉人也是“炎黄子孙”,具有契丹人和汉人都是“炎黄子孙”,都是“中 华一体”、“中华一家”中成员的思想意识。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丧葬文化中以碑志随葬的习俗自南北朝以来长盛不衰。辽代统治者虽然是契丹人,但是接受了汉族丧葬活动中以碑志随葬的习俗,契丹人既用汉文也用契丹文书写墓志。契丹文墓志虽然不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非汉语墓志,但是确系中国历史上首次形成体系的运用汉文墓志书写体例刻写的非汉语墓志。外观形态和铭文形式方面,契丹文墓志既有对汉文墓志形制体例的模仿和继承,也有根据契丹文字的独特结构和游牧民族的生活习俗而进行的创制与更新,可以视为契丹民族同汉民族交往、交融过程中文化涵化的产物。辽代契丹文墓志的部分形制体例还见于同一时期契丹人的汉文墓志之中,并且影响了后续王朝的碑志文写作体例。  相似文献   

11.
四、部落人户的身份和地位如前所述,辽皇朝统治下的部落,分为二大类,一是契丹本族部落,一是非契丹族部落,而其部落人户的身份地位,从阶级观点来分析,无论契丹族部落,抑或非契丹族部落,都存在着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之别。辽皇朝统治集团中的重要人物,大都出自契丹部落。如出自迭剌部的耶律曷鲁、肃痕笃。六院部的耶律斜涅赤、耶律铎臻、耶律觌烈。突吕不部的耶律欲稳、耶律解里、耶律室鲁。五院部的耶律八哥、肃塔列葛。突举部的耶律谐理。乙室部的耶律撒合。乌隗部的肃阿鲁带。楮特部的肃德、肃图古辞。品部的耶律引吉。涅剌部的  相似文献   

12.
2002年春,元苌墓志在河南省济源市出土。该墓志详载墓主元苌的生平履历,志文中提到的职官制度如大姓内三郎、平城司州俟勤曹、诠量鲜卑姓族四大中正等鲜见于史籍文献,故引起学界的高度关注。此外,墓志追溯元苌祖上所用庙号、爵位传袭、起家特点、仕宦类别及赠官等级诸问题也值得细加辨证。元苌虽有天潢贵胄的名分,但其墓志的篇章架构和语脉文风与同期士族化倾向显著的邙山宗室墓志殊异,进而联系他葬地偏远的事实,可知洛阳时代身为疏族的平文后裔的地位渐趋边缘化,而这种不利因素反倒使其深得宣武帝的赏识和重用。墓主元苌的人生经历堪称北魏历史变革的缩影,也是王朝宗室政策的真实写照,元苌墓志的史料价值由此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13.
现存的奚族碑刻共有7件,其中有唐代碑刻、墓志各1件,辽代碑刻1件、墓志2件,金代墓志2件。这些石刻史料是研究奚族的第一手的宝贵史料。本文对这些碑刻的出土情况、形制、内容、著录情况等略加说明,并阐述其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4.
根据新近在辽宁阜新县大板镇腰衙门村出土的《耶律奴墓志铭》及其发表的释读成果,结合辽史记载,对契丹族烈女———萧意辛进行了全新考证,从而纠正了史学界此前对萧意辛的生年、成婚时间、享年、子女情况等诸问题上的错误认识,更深化了辽史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5.
20 0 1年 4月至 1 0月 ,辽宁省考古队在阜新县关山挖掘了九座辽墓 ,出土了六方辽代后族墓志铭。考之辽史及出土墓志铭 ,可较详实确切地看到辽代后族的历史活动及对阜新的影响 ,有些方面甚至可以补证、修订辽史。  相似文献   

16.
作为五京之首的辽上京,是辽朝的政治中心。自辽太宗耶律德光即位始设上京留守之职,至辽朝灭亡历二百余年,可考者有三十七人先后任过其职,构成了辽朝官僚系统中重要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7.
论辽太祖     
十世纪末在我国东北地区建立的辽皇朝,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的一个组成部分。宋、辽对峙是中世纪的中国继魏晋以后又一次出现的南北朝。辽皇朝强盛时统治着大半个北部中国,汉族封建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制度给予了以耶律阿保机为首的契丹贵族重大的影响。阿保机通过逃入契丹的汉族劳动人民和知识分子,大量地吸收汉族的封建文明,在较短的时期内,契丹社会由家长奴隶制跃进到封建制。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这是在契丹社会内部生产力增长的基础上受到外部影响的结果,但这也需要通过历史人物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来完成。而辽太祖阿保机正是顺应当时契丹社会历史发展的这样一个人物。《辽史》卷二《太祖纪》编者赞曰:“太祖受可汗之禅,遂建国。东征西讨,如折枯拉朽。东自诲,西至于流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喀喇沁旗两桥乡鸽子洞沟铁家营子村西南约1公里的山坡上,这里群山环抱,山峰陡峭,两侧峰岭青松挺拔。隐藏在这群山中的便是辽代出身皇族,位居“外三公之首”,为“帝王之师”辽景宗时期声名显赫的人物——耶律琮之墓。2013年5月,耶律琮墓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似文献   

19.
锡伯族简论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继大位前后的行事,处处把自己当作拓跋鲜卑的直系后裔。先用计说服小黄室韦,继之兼并室韦诸部,统一东北,达到并诸蕃三十六国,绍古代古鲜卑成帝毛统国三十六的大业。他恩威并施给锡伯族人以极大而深切的记忆。流行于民间的古话:当小孩哭闹时,大人说,别哭了!“阿保机来了!”小孩吓得不哭了。阿保机是辽太祖未即位之前的  相似文献   

20.
题署指在宫室楹联或其他器物上题书署名。墓志中题署撰制人信息的现象在唐代趋于普遍。辽代汉文墓志题署书写,基本仿效唐代墓志的书写习惯和范式。题署的人员主要是墓志的撰者,书人和刻工极少在题署中出现。题署的书写形式相对于唐代要少一些。辽代与唐代墓志题署书写内容相似,由亲属关系、姓名、郡望或籍贯、身份标识等四个要素组成。相比于唐代,辽代撰书墓志题署名讳已然成了一种书写习惯,直接影响契丹文墓志的写作习惯。辽代墓志题署礼仪性和等级性,“前尊后卑”的观念表现得较为突出。匠人和刻工在这一时期社会地位不高,在墓志中署有名讳的现象极少,且墓志盖的制作者不在墓志中署有姓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