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彝族民居文化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彝族民居文化简论杨甫旺民居文化是社会文化的综合载体,它直观地体现人类的野蛮与文明,文化的落后与进步,经济的贫穷与富裕程度。民居不仅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演进、复杂和完善,而且各民族因地理环境及文化差异,形成了各具风格的建筑形制和技艺。彝族是我国最古老,...  相似文献   

2.
人权问题是当前国际社会在意识形态领域及政治战线上斗争的焦点之一,也是当代世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当处于不同国家、不同社会制度下的人们在使用“人权”这一概念时,他们所持的人权观念是不同的。主要是两种不同的人权观,即马克思主义人权观与资产阶级人权观。本文试图对这两种不同的人权观作一比较。一、人权的概念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权问题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受社会经济结构、文化和社会发展以及社会制度的制约,是人类文明的要求和反映。什么是人权?人权的概念应如何确定?17‘18世纪资产阶级人权观认为:人权是…  相似文献   

3.
一、中国选择社会主义符合历史发展规律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世界上各个国家的发展进程都有其自然的历史发展过程,一般都由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进而到达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规律;但是,人类社会历史在个别发展阶段上的顺序,在某些国家或某些民族是会由于某些特殊原因而跳跃发展的。列宁说:‘’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丝毫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的形式或顺序上表现出来的特殊性,反而是以此为前提的。”(《列宁选集第4卷,第690页)一种社会形态向另一种社会形态过渡的过…  相似文献   

4.
论社会管理模式创新三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耶鲁大学教授豪尔(J.W.HALL)认为,现代化是有系统地、持续不断地、有目标地运用人类的各种能力控制人类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以达到人类的各种目的。①该理论强调了现代化进程中人类控制能力的系统性、持续性、目的性特点。社会管理是指为实现社会关系和谐以及整个社会良性运行而进行的调控活动,是人类控制能力的一种表现形式,因此,构成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内容,是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社会管理作为人类控制能力的具体体现,贯穿于人类社会历史的各个分工协作阶段和领域,包括不同国家、同一国家的不同发展阶段以及同一…  相似文献   

5.
从比较文学角度,运用互文性理论分析美国作家华盛顿.欧文的小说《瑞普·凡·温克尔》与外国神话传说尤其是中国故事——王质遇仙的互文关系及其共同审美心理根源。在人类社会同一发展阶段上,不同民族,由于面临共同的生存发展问题,必然存在心理过程的一致性,在文学上,则表现为相通或相似的文学现象,并呈现共同的审美心理特征。  相似文献   

6.
社会制度并存主要指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社会制度的共同存在现象。社会制度的并存既是一种历史现象,又是一种现实社会的客观存在,它究竟有何特征?人们应该怎样认识它?如何从社会制度并存的角度出发认识现实社会?这些问题对目前认识资本主义的本质以及社会主义的发展问题至关重要,也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的学术问题和社会实践问题。 一、社会制度并存是一种历史现象,也是一种社会历史阶段,并且具有显明的阶段性特征 人类社会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地理、民族形成的时间、文明发展程度等原因的差异,不时地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社会性质并存的特有社会历史阶段。如从14~15世纪地中海沿岸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到17~18世纪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的全面确立,就存在着封建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并存的历史阶段。中国始于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到  相似文献   

7.
人类从共同的起源走向不同的自然环境,并在不断的适应与发展中,经历了以不同体质特点为标志的种族分化,以不同文化特色来界定的民族,以不同政治体制来主导的国家,以不同发展阶段来划分的社会。不同的界定加诸群体,构成了民族文化的复杂性,而文化正是透过千差万别的...  相似文献   

8.
一、全人类利益和阶级利益的涵义 所谓全人类利益,是指整个人类社会所有的阶级、集团、群体共同具有的利益。就人类历史发展的全部过程来说,是指不同时代的利益之间有着共同的或相一致的地方;就同一时代或不同时代的阶级社会来讲是指不同阶级或对立阶级的利益之间有着共同的或相一致的地方。在这样一些意义上,马克思主义不仅必须肯定利益的阶级性,而且应当在特定意义上,承认利益包含着具有全人类的因素。  相似文献   

9.
对于文学,人们从各种不同的视角曾经作过各种不同的界定。如果从文学与人类这种特定的生命形态着眼,可以说它是具有自觉意识的社会主体对生命体验的自由宣泄。这里所说的“自由”,主要表现于主体的自觉性、自主性和可选择性。虽然三者既受人类自身在不同发展阶段上不同发展程度的局限,也在同一发展阶段上,为民族、地区、文化土壤的不同所制约。而一切民族文化中制约创造主体的最深层的因素是生命意识。因为生命问题是个终古常存而又终古常新的问题。它在人类自身发展的每一个阶段上都或显或隐地占据着人类思维的中心;因而生命意识在任何时代都是人的精神生活的核心或构成人的精神世界的基质。文学艺术及人们对文学艺术的理性认识作为人的精神活动的重要领域,其发生、发展自然同人的生命意识息息相关。例如文学艺术的起源就是来自人  相似文献   

10.
黄家瑶 《天府新论》2008,(3):107-110
慈善文化是一种行为模式,也是一种心理积淀.深厚的慈善文化及其深入人心对社会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慈善事业处在起步阶段,慈善文化相对不足.从渊源上对中西方慈善文化传统进行追溯、比较和思考,旨在从人类共同的合理的慈善文化资源中去构建一种古今贯通、中西汇聚、博爱宽厚的适合我国社会转型需要的慈善文化核心价值观,使其在缓解社会矛盾、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经济社会良性运行中发挥重要的精神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1.
试论企业文化的能动作用高伟力,苑春海文化现象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它必然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企业文化作为新的文化现象,尽管在整个人类文化发展中所占有的比例不算很大,但表现在与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社区文化等社会文化的关系上,则具有一种积极的能动...  相似文献   

12.
交往作为人与人之间的交互作用,是人类在任何历史时期都必须进行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可是,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交往却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在实践中具有不同的地位。市场经济社会,作为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社会系统或社会形态,其交往活动也应有独特的本质与地位。任何交往活动,都是从一定的前提出发,运用一定的手段,实现其目的的过程。至今为止,可以说人类经历了自然经济为基础的社会阶段和市场经济为基础的社会阶段。而市场经济社会的交往活动,在前提、目的和结果上都有其自身的特征:首先,市场经济社会交往活动的前提,不在人自身…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旅游发展在不同时间阶段所产生的旅游地社会文化环境变迁问题进行探讨 ,从时间延展层面上总结旅游地社会文化环境变迁的一般特征和阶段发展模式。社会文化环境变迁的时序特征主要体现在旅游发展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在时间发展上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4.
闽台文化与祖国统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文化是中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在共同的文化精神基础上所共同创造的。而闽台文化是中华文化中的一个区域文化,所以,在具有中华文化的共同精神基础上,又具有本地域的一些文化特征。本文着重探讨闽台文化历史进程及其历史作用。一、闽台文化的历史进程纵观闽台文化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1.同一渊源的闽台史前文化古人类学和考古学的研究证明,闽台文化的渊源关系可以追溯到距今约3万年前的台湾古人类“左镇人”,福建漳州莲花池山距今4~8万年前的旧石器遗址发现之后,考古界据之推论:“左镇人”是由闽南沿着已…  相似文献   

15.
透过城市居民住房消费文化看城市社会分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将城市居民住房消费文化作为分层社会中的一种分析路径,从影响城市居民住房的消费文化机制及住房消费文化的社会分层特征,来说明城市居民住房消费文化对社会分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一、自在与自律:古代与近代的审美文化从整个世界范围看,人类审美文化迄今为止经过了自在的、自律的和他律的三个阶段。自在的审美文化主要是古代的审美文化形态,包括远古时代处于发生期的审美文化。在这一阶段审美文化的产生是自发的,它作为一种社会存在是自为的,它与诸种社会因素的联系是自然的,──自发、自为、自然,构成了这一阶段审美文化的自在特征。它还不带有以后的审美文化形态那种过于明显的人为性,它的各种具体现象如神话、传说、民谣、歌舞、彩陶、青铜器、漆雕、帛画、画像、石刻等,像随风播撒在大地上的种子一样,摄…  相似文献   

17.
2月18日湖北社联召开了"由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问题"的讨论会.会上大家共同的看法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同一社会经济形态的两个不同发展阶段,既有联系又有区在别;但在具体理解上却有三种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社会主义建成之日,就是共产主义到来之时,不需要再经过一个过渡时期.理由是:1.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同一社会经济形态的两个阶段,社会主义阶段本身就是一个过渡时期;2.按照不断革命论的原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认为中国百余年社会矛盾解决方式呈现一潮两流三束整运动性特征, 从而使中国百余年文化发展也相应呈现出一潮二流三束整运动性特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前提下进行的, 其观念形态上反映之一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最终结束了百余年来文化无一主流的状况,而成为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崭新阶段  相似文献   

19.
试论社会变迁与抢婚习俗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婚姻习俗 ,是人类文化组成部分 ,当一种婚姻形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制度的变革而消失之后 ,有关的婚姻习俗却仍在传承。“抢婚”习俗源于氏族外群婚向对偶婚的转变时期。原始氏族成员由男从女居转变为女从男居 ,是“人类所经历的最急进的革命之一。”而抢劫婚便是完成这种转变的一种表现形式。随着社会的变迁 ,在新的社会形态下 ,抢婚习俗由于具有新的社会功能而被继续传承。作为民俗文化的抢婚 ,在不同类型的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20.
面对世纪交替和社会转型,对个人与社会价值取向进行反思和研究,对确立新的社会体制、法律道德体系和价值观念及走向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社会一词可以在两种含义上使用,一种含义是指在人类实践和精神交往基础上构成的整个人类共同体,即群体社会。另一种含义是指人类活动所建构的社会组织、关系、制度、传统、思维模式、价值观念等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社会附属物,这也即是人们所说的广义文化系统,或称之为文化社会。而个人一词在内涵上也常有不同所指,一是泛指社会中的每个个体,这是相对于文化社会而言的个人;二是特指具体的某个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