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心爱护学生是教师的职业道德.人们常说:"作家是为作品而活着."那么笔者认为:教师是为学生而活着.当一名教师就是要爱自己的班级,爱自己的学生.当老师交给学生一颗赤诚的师爱之心,学生一旦感受理解到这种伟大的师爱之心时,就会转化与教师相适应的自觉行动,从而收到令人满意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2.
有人说:“作家是为作品而活着”。而我可以这样说:“教师是为学生而活着”。做一名教师,就得爱自己的班级,爱自己的学生,对优生要爱,对后进生也要爱,对全班同学都要爱,要平等的爱,要发自内心的爱。我们的教育急切呼唤着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提倡“平等交往”,教师要带着独特的眼光和不泯的童心去体察和探究学生的兴趣与需要,并及时提供支持和帮助。“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对学生,只有带着满腔的热情的爱,才能走进孩子的世界,才能感受孩子的纯真心灵。一、时时处处为学生着想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教师首先应以平等的原则对待学生,要弘扬“俯首甘…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能不能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教师作为人类文明的传播者和建设者,在教育中起着主导和决定性的作用.良好的师德是教师立业之本,教育界中常言"学校之魂是教师,教师之魂是师德".师德包含对教育事业高度的责任感、挚着的追求,对学生无私而宽广的爱,这是教育的基石,是师德的核心.爱事业是爱学生的前提,爱学生是爱事业的具体表现.教师既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更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具有塑造学生心灵、培养学生品格、启迪学生心智的作用.所以说,关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关爱学生也是师德的核心.  相似文献   

4.
教育是既教书又育人.有一首歌这样唱:万物生长靠太阳.学生是一棵棵小树,他们的成长需要阳光.而老师的关爱就是学生成长需要的阳光.学生需要老师的关心,需要老师的爱.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科夫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老师,一定要站在学生角度去换位思考,也就是站在学生的角度去体验学生的感受,把自己当作学生,给学生阳光般的爱.  相似文献   

5.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真的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夏尊先生也说:"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从先生们的话中,我们不难领会,离开了情感,离开了爱,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作为教师,作为班主任,不仅要自己用心去爱,也要教会学生如何去爱.  相似文献   

6.
课堂提问是"启发式"教学的重要手段,是师生课堂交流的主要方式.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否充分发挥与提问有很大关系,因为"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是思维的火花,思维从问题开始.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能使教师即使了解学生接掌握知识的程度;能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求知欲望;能增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能启发学生的思维,拓宽学生的思路,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能力.因此,现代思维科学认为为题是思维的起点,问题是创新的前提.正如爱因思坦说的"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离开提问,要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犹如纸上谈兵,水中捞月.所以,深入研究提问的艺术是数学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智者的回答     
唐力庆 《领导文萃》2010,(14):126-126
<正>一个满脸愁苦的病人问安提丰:"活着到底有什么意义?"安提丰说:"我至今也没有弄清楚,所以我要活下去。"感悟:活着就是为了追求,为了探讨,为了知道自己尚未清楚的事情。也许,这就是活着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庄永琼 《科学咨询》2009,(18):52-52
新课程标准规定学生习作:"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相似文献   

9.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愉快教育"是充满爱的教育.没有师生之间的爱,就没有"愉快教育".学生"新其师,信其道",才能"乐其教".教师要以和蔼的态度,亲切的语言从学习、生活上关心他们,把微笑面容、鼓励和期待带进每一堂课,千方百计地创设和谐、融洽、快乐的课堂气氛.对于差生,要随时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对他们的微小的进步,也要给予肯定的鼓励.老师要时时处处给学生做表率,与学生建立平等、融洽的关系,使学生乐于和老师交朋友,也乐于和这门学科交朋友.  相似文献   

10.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也没有无缘无故的爱. 要做一名受学生喜欢的老师,起码得有爱心,同时要有爱心必须得有一定的原则和技巧.我认为,作为一名真正喜爱学生的教师,应懂得怎样去处理好"爱".  相似文献   

11.
何平 《科学咨询》2008,(18):23-23
工具性、人文性是语文的基本特征,为了让学生学好这门课程,叶圣陶老先生的精辟见解是"教是为了不教,讲是为了不讲".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习,教会他们如何去学习.逐步养成爱学习、会学习、终身热爱学习的习惯.怎样才能让学生自己学会学习呢?叶老先生又说"阅读本身就是任务".为了完成这一项任务,让学生养成爱阅读的习惯,然而阅读能力的提高,学生只有在不断读的过程中逐步养成,所以在浯文教学中注重朗读是十分必委的.  相似文献   

12.
学生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党和政府对他们寄予厚望,给予无限的关心.这种深厚的爱,主要是通过教育工作者长年累月对学生进行培养、教育来实现的.爱是无私公正的,决不能存在丝毫的偏见,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能以个人好恶而偏爱优等生,嫌弃"差生".  相似文献   

13.
李松林 《科学咨询》2008,(12):59-59
我国著名教育家霍懋珍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之不能没有感情,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就不为池塘一样,没有感情,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一位数学老师如果只是单纯传授知识而去上课,从不关心、爱护和研究自己的学生,即使他们的课讲得再好、教学水平再高,教学效果也是难以预测的.因此,老师要想在教学上获得成功,必须重视对学生进行情感投资,以自己真挚的爱,增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唤起学生对师长的爱,进而将这种爱延伸为对其所教学科的好感,最终借助好感培养学生对该学科的兴趣.那么,如何能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让学生的情感真正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呢?  相似文献   

14.
蔡其平 《科学咨询》2005,(20):42-43
21世纪的教育强调知识学习的探索性和创新性,作为语文教学的主体一一阅读教学,就不能再袭用传统的以情节分析为中心的课堂模式不思革新进取.叶圣陶先生说:"学语文主要靠自己读书,自己领悟".自主学习强调的是自由、自主创新.课堂是学生展现自我、发展自我的舞台.我们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这一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战场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从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动力入手,把课堂还给学生.提倡在学生读书思考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点,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  相似文献   

15.
思想政治课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是育人的重要环节,对学生的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教师要主动从"教"的角度去打造自己的课,才能增强政治课的魅力,吸引学生,达到学生乐学、教师乐教的理想境地。具体来说,就是要从"美",从"爱",从"时代"等角度去打造我们自己,打造我们的课堂。  相似文献   

16.
我想起了我国古代教育家在《学记》中曾提出过施教的方法,即"到(导)而弗牵:强而弗达".意思是说,教师对学生,要善于诱导,不能硬牵着鼻子走,要启发学习兴趣,不能压抑积极,性,要引导独立思考,不能代替结论.一个优秀的教育工作者,不在于在课堂上用知识把学生死灌出来,也不在于花大量的时间去搞题海战术苦硬练出来,而是要教学生们学习的方法,培养他们的能力,让他们学会获得知识的能力、去走自己的学习之路.  相似文献   

17.
文静 《科学咨询》2006,(2):50-51
俗话说:"亲其师而信其道".在学校里,教师是学生最亲近、最尊重的人,学生具有天然的"向师性",教师往往成为学生最直接的榜样,教师的理想人格,会象一丝丝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人格.教师的良好的人格魅力对学生心灵的烛照深刻且久远,甚至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陶行之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而教师的人格魅力就是教师对学生的爱心、对教育事业的热心、对自己工作岗位的责任心的集中表现.  相似文献   

18.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学生要写好作文,同样离不开老师对其作文兴趣的培养.初中课文<散步>的作者、著名作家莫怀戚老师在谈写作素养时也特别强调了兴趣对写作的重要意义,他说"写作需要热爱,热爱是最大的动力".那么,如何培养初中生作文的兴趣呢?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初中作文教学体会认为以下两个方面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9.
"爱"的教训     
作为一名从教十余载的人民教师,很多时候我以为自己的心已被磨起了厚茧,再不会因为学生受到什么触动,对他们也不再像刚走上讲坛时那么热情,有时不免为自己的漠然而生出些微愧疚,但旋即又会因为在面对学生犯错时会"怒不可遏"而聊以自慰:这又何尝不是源自于对学生的爱呢?  相似文献   

20.
蒋世曜 《科学咨询》2009,(15):92-92
课外阅读是中学生获取知识、开拓视野、积累材料的蕈要渠道,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对课内语文教学具有独特的促进作用.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还说自己"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美国华特·科勒涅斯说过"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相等."可见阅读对人的一生是多么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