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在执政实践中深刻认识到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党的执政能力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关键因素;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连接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总结党执政的经验、探索执政的规律、提高执政水平。  相似文献   

2.
执政能力建设是我们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毛泽东对党的执政能力十分重视,从新中国成立之初,执政的中国共产党的全部的实践活动都是围绕着提高执政水平、巩固执政地位来执行的,并提出了许多关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正确思想。  相似文献   

3.
党的执政能力,是党担负和完成执政任务、实现执政目标的主观条件,它包括执政功能和执政才能两个方面。实践表明,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如何,越来越成为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关键因素。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个基本方面,更为鲜明、更为集中、更为深刻地揭示了党的执政本质,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指明了方向。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来进行,围绕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主题和建立党的执政机制这个重点来展开,朝着提高党的领导水平、执政水平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目标来加强。  相似文献   

4.
薄岩 《理论界》2007,(12):27-28
执政能力建设是始终贯穿执政党建设的一项重大战略课题。毛泽东对此进行了艰辛探索与深刻思考。重温毛泽东执政能力建设思想,对于新时期加强和改善执政党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对策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世情、国情、党情对党的建设提出的迫切要求。执政能力的提高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关键。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在三个方面做出努力 :一要继续改革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二要改革和完善干部人事制度 ,建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 ;三要防范于未然 ,认真保护好党的执政资源  相似文献   

6.
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领导核心,在整个社会中处于领导地位。党的领导要通过党的执政来体现,党的领导是否坚强、科学、有效,主要体现在党的执政能力的强弱上。因此,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取得执政地位以后始终坚持的一个重要的思想,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建设,不仅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而且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中国共产党对执政实践的总结和认识执政规律的升华。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分析党的执政实践和执政理论的演进过程,说明党把提高执政能力作为加强自身建设的核心命题,既是巩固执政地位和基础的客观要求,也是执政理论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8.
建党90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加强自身形象建设。总结党的形象建设历史经验,并适应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不断探索创新党的形象建设形式和方法,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始终保持党的生机活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都是贯穿执政党建设始终的重大问题。党的各方面建设 ,最终都要体现到加强党的执政能力上来 ,体现到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上来。党的执政能力高低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党的执政基础的巩固程度。因此 ,应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统一于执政党建设的实践中 ,通过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达到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关系到巩固和加强党的执政地位、关系到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上个世纪90年代初苏联、东欧等国家的共产党先后丧失执政地位,虽有着复杂的原因,但关键的因素在于执政党自身长期忽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严重脱离群众,失民心者失天下。在新的  相似文献   

11.
我们党是执政党,党的各方面建设,最终都应该而且必须体现到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上来。面对执政条件和社会环境的深刻变化,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为此,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告诫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要不辱使命、不负重托,就必须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在实践中掌握新知识,积累新经验,增长新本领,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  相似文献   

12.
新时代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面临世情、国情、党情、社情变化带来的严峻挑战,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能够有效化解社会主要矛盾、应对国家治理重大风险挑战。习近平关于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重要论述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对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党的长期执政地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南方论刊》2004,(9):1-1
当前,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已成为全党的一个热门话题,或者说,已经摆在了全党各级领导干部和全体共产党员的面前,我们必须以实际行动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涉及的内容很多,但说到底,就是党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本领。进一步保持和加强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以民为本,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党越是长期执政,反腐倡廉的任务越艰巨,越是要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苏联共产党丧失党的执政地位和当前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腐败的严重性给我们提出了不断提高拒腐防变能力的新课题。我们必须居安思危,增加忧患意识,改进和完善反腐倡廉工作,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15.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新世纪、新阶段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 ,是十六大对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 ,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理论的新发展。党员领导干部应按照十六大强调的“五个能力”的基本要求 ,不断加强学习与实践 ,强化执政意识 ,提高执政能力 ,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相似文献   

16.
论以"三个代表"思想构建执政党理论新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执政党理论新体系,要以"三个代表"思想为主线,以执政党自身建设的实践为研究对象,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根本,以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为目标,以永葆党的先进性为标准,构建执政党理论新体系的内容,包括执政地位、执政精神、执政资源、执政文明、执政效率、执政人才等21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全面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做出的重大决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正确选择。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是党的整个执政能力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落脚点。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着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 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需要认真抓好思想理论建设, 拓宽选人用人渠道, 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努力实践执政为民, 这是适应新的形势, 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地位和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9.
孟庆旺  张岩 《理论界》2006,(2):38-39
在全党普遍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团结和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力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基础性工程,对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实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要求,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扩展执政资源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杜美香 《理论界》2005,(1):13-14
中国共产党在执政能力建设中有着丰富的执政资源,包括理论资源、权力资源、人才资源、组织资源、历史资源等。开发和利用好执政资源,对执政能力建设,巩固执政地位和实现党的奋斗目标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