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宋诗>由于卷帙浩繁、规模宏大,编篡过程中难免存在一些瑕疵,比如漏收、误收、重收等问题;虽然在这些方面,学界已做了不少辑佚、补正的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尚待解决.为此,特拈出<全宋诗>编纂中的重出现象,就目前翻阅所及而发现的问题提出来讨论,共涉及重收诗21首,以期为<全宋诗>将来的修订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2.
《全宋诗》由于卷帙浩繁、规模宏大,编篡过程中难免存在一些瑕疵,比如漏收、误收、重收等问题;虽然在这些方面,学界已做了不少辑佚、补正的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尚待解决。为此,特拈出《全宋诗》编纂中的重出现象,就目前翻阅所及而发现的问题提出来讨论,共涉及重收诗21首,以期为《全宋诗》将来的修订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3.
《全宋诗》著录诗人九千余人,卷帙浩繁,出之众人,因此不可避免会出现重收诗现象.对此,学界已做了不少修订工作,如陈新等人编著《全宋诗订补》、张如安《〈全宋诗〉订补稿》.近来,通过查阅文献,发现梅尧臣名下还有不少诗歌与他人重出,故很有必要对这些诗的归属加以一一考证.  相似文献   

4.
《全宋诗》著录诗人九千余人,卷帙浩繁,出之众人,因此不可避免会出现重收诗现象。对此,学界已做了不少修订工作,如陈新等人编著《全宋诗订补》、张如安《〈全宋诗〉订补稿》。近来,通过查阅文献,发现《全宋诗》所收僧人名下还有不少重出诗歌,诸如释重显、释仲殊、释道行等十六人,这些重出诗大多为一人名下两见,但也有一部分是《全宋诗》编者在据他书辑佚时产生,如《舆地纪胜》《宋艺圃集》诸书。  相似文献   

5.
《全唐诗》姚合王建重出诗甄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唐诗》姚合王建重出诗凡七首,今试甄辨如下。一,《原上新居》秋来梨果熟,行哭小儿饥。邻富鸡长往,庄贫客渐稀。借牛耕地晚,卖树纳钱迟。墙下当官道,依前夹竹篱。此诗见《全唐诗》卷四九八姚合集三,题下注:“一作王建诗。”又见于卷二九九王建集三,重出单失注。按,诗首联“秋来梨果熟,行哭小儿饥”,梨果既熟,聊可充饥,上下句即有扞格之处。王建集此联作“春  相似文献   

6.
《问来使》诗被一些《陶渊明集》收入,于是出现了陶诗真伪的考辨。本文从语汇、语法、韵律等视角出发,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考证与解说。  相似文献   

7.
清编《全唐文》、《唐文拾遗》、《唐文续拾》,共收唐文两万余篇,为研究辉煌灿烂的唐代文化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但是,这三本书中也有不少重出误收的篇章。本文作者在参加《新编全唐五代文》工作时,经过爬罗剔抉,考出了百余篇重出误收的唐文。这些都是劳格、岑仲勉等学者未曾涉及的篇章,对研究唐代文化颇有裨益。  相似文献   

8.
张籍诗重出甄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籍是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主将,在贞元、元和年间已名震诗坛,白居易说他:“尤工乐府诗,举代少其伦。”姚合推崇他“古风无手敌。”王建称赞他:“君诗发大雅,正气回我肠。”可见他的诗在当时已广为传颂。但是,经过唐末战乱,作品已散佚不少,南唐时翰林学士张洎整理收集他的诗歌,为之作序说:“自唐末多故,洊经离乱,公之遗集,十不存一。予自丙午岁(946年)迨至乙丑岁(965年)  相似文献   

9.
明季清初职业出版者邹漪先后辑刊了数种女性作品集。《诗媛八名家集》作为其首部染指之作,大量存录黄媛介、吴琪、吴山、卞梦珏的作品,亦为柳如是诗集提供了参校版本,因而具有重要的文献辑佚与校勘价值。尤其是编者以一种非常虔诚与敬服的姿态,通过刊录与之颇有交谊的八位“当代”女性名家的作品集,暗寓其一以贯之的家国情怀。  相似文献   

10.
晚唐诗人李群玉,字文山,湖南澧州人。元辛文房称其清才旷逸,诗笔遒丽,名盛当时。《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李群玉诗集》三卷,后集五卷,宋临安府棚前陈宅书籍铺刊本卷同,见四部丛刊初编一六七缩印本(以下简称书棚本)。至明末,毛晋汲古阁刻《唐人八家诗》,内有《李文山诗》三卷,分体编排,已非宋椠旧貌。清初季振宜辑全唐诗时,即据汲古阁本,康熙扬州唐诗局以季氏稿本为底本,编其诗三卷,共二百六十三首,其中作品又分别见于唐人十五个作家集中,达二十首之多,真伪混淆,历时已久。今依《全唐诗》  相似文献   

11.
《列女传》引《诗》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保留在刘向《列女传》中的《诗经》诗句注释,与当时的传统注释和后世毛公以外的“三家诗”注释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因而具有独到的见解。本文主要是围绕《列女传》引用《诗经》的情况及相关材料,对刘向引《诗》的独到之处略作阐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12.
《左传》诗谶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诗谶者,关乎诗之神秘预验之事也。作为中国古代一个很重要的文化现象,其完全可上溯至先秦时代。其中,又以《左传》所记尤为典型和特别。《左传》中的诗谶,大致可分为三类:繇辞之谶、歌谣之谶、赋诗之谶。诗谶与原始巫术、宗教思维有关,这三类谶的演化,基本上反映了春秋时期诗谶由宗教世界向人文时代嬗变的痕迹。《左传》中的诗谶,本质上当被看作一种文化叙述策略,其所依据和反映的,正是彼时业已强盛的人文精神。故其诸多之诗谶现象,实为基于礼义德信、民本等思想所作的预验,亦即社会历史经验之显现。  相似文献   

13.
台湾版《续修四库全书提要》收录清吴玉树《诗小学》提要,此书著者实为吴树声,《云南丛书》、《四库未收书辑刊》均收录。《清史列传》有吴树声传。吴氏精于音韵训诂之学,于经史子集均有著述。吴玉树另有其人。  相似文献   

14.
《钟情丽集》名列欣欣子《金瓶梅词话序》“前代骚人”作品之中,可是它与《金瓶梅》究竟有何关系却乏人研究。本文除对《钟情丽集》作者问题表达意见之外,特别深入比较其众多版本,探索故事的渊源与影响,对于《钟情丽集》推动明代中篇传奇小说创作风气并成为《金瓶梅》写作素材来源的真象,颇有发现。  相似文献   

15.
清编《全唐文》、《唐文拾遗》、《唐文续拾》,共收唐文两万余篇,为研究辉煌灿烂的唐代文化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但是,这三本书中也有不少重出误收的篇章。本文作者在参加《新编全唐五代文》工作时,经过爬罗剔抉,考出了百余篇重出误收的唐文。这些都是劳格、岑仲勉等学者未曾涉及的篇章,对研究唐代文化颇有裨益。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考察《梧溪集》现存版本的基础上,对《梧溪集》部分重要版本的著录情况、基本面貌予以介绍,对部分善本在藏书家中的刊刻与流传情况加以梳理,进而对《梧溪集》的版本源流加以梳理;并对其版本特点加以总结,归纳不同版本间的差异,并对版本间的差异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7.
《全宋诗》由于卷帙浩繁,规模宏大,编辑过程中存在一些诸如误收、重收或漏收等疏误。对此,学界虽已尽了很大的努力,在辑侠补正方面积累了比较多的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并未解决。笔者在翻检《全宋诗》的过程中即发现了十余首金元明诗被误收入《全宋诗》之中,而补正《全宋诗》之文章尚未注意到,故特以拈出,以期对《全宋诗》将来的修订,能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8.
一、《学阮公体》三首之一 少年负志气,信道不从时。只言绳自直,安知室可欺。百胜难料敌,三折乃良医。人生不失意,焉能慕已知。(商务影宋绍兴本卷二十一)是诗结句诸本分歧。《四部丛刊》本,陕西社影明刊本《中山集》同商务影绍兴本。而《丛书集成》本,《四部备要》本等作“暴己知”。按当以“慕己知”,为是,理由如下: 其一,“己知”乃“知己”之倒文。同书卷二十二《罢郡归洛阳寄友人》有云:“获落唯心在,平生有己知。商歌夜深后,听者竟为谁?”可证。又通观此题下三首,均乃一韵到底。其一叶上平四支(时、欺、医、知);其二叶上平十二侵(禽、阴、林、心);其三叶  相似文献   

19.
《全宋诗》著录诗人九千余人,卷帙浩繁,出之众人,因此不可避免会出现重收诗现象。对此,学界已做了不少修订工作,如陈新等人编著《全宋诗订补》、张如安《〈全宋诗〉订补稿》。近来,通过查阅文献,发现钱惟演、杨杰、张商英三人名下还有不少诗歌与他人重出,故很有必要对这些诗的归属加以一一考证。  相似文献   

20.
《全宋诗》著录诗人九千余人,卷帙浩繁,出之众手,因此不可避免会出现作品重收现象.对此,学界已做了不少修订工作,如陈新等人编著《全宋诗订补》、张如安《<全宋诗>订补稿》.近来,通过查阅文献,发现郭祥正、朱翌、王銍三人名下还有不少诗歌与他人重出,本文对这些作品的归属加以一一考证和甄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