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一书中说:“共产主义革命将不仅是一个国家的革命,而将在一切文明国家里,即至少在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同时发生。”(凡不注出处的引文,均见本书)长期以来,这一论断被解释为;社会主义革命不能在某一个国家内单独获得胜利,而将在一切文明国家,即至少在几个主要文明国家内同时获得胜利。这就是流行多年,人所共知的“同时胜利”论。近两年来,理论界的一些同志打破了传统观念,认为马克思和  相似文献   

2.
一、大胆地试验“社会主义首先在一国取得胜利”论 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曾根据自由资本主义时代的历史条件作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将在一切资本主义国家(至少在若干主要的较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取得胜利的论断。但是列宁根据自己对世界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以后出现的资本主义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作用的认识,于1915年8月在《论欧洲联邦口号》一文中提出了“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或者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的崭新论断,号召无产阶级政党抓住时机进行革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恩格斯“同时胜利论”的再探讨李心华,孙绳山传统观点认为,马克思、恩格斯主张社会主义革命“各国同时胜利”论;这一理论在自由资本主义时代是正确的,但到帝国主义时代就变得“不合时宜”了,因而被列宁的“一国首先胜利”论所取代。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没有准...  相似文献   

4.
从马克思、恩格斯的"发达国家同时革命论"到列宁的"一国胜利论",再到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都把生产力放在第一位,认为发达的生产力是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社会的物质前提.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邓小平的观点是一脉相承的.  相似文献   

5.
我国理论界长期以来流行着一种观点,即认为马克思和恩格斯把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看作是“不断革命”的过程。这种观点引以为据的就是马克思曾经说过的“这种社会主义就是宣布不断革命”。其实,这种看法是离开了马克思和思格斯“不断革命”论的原意,是不正确的。 一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不断革命”论的科学内容,集中体现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彻底性,既区别于资产阶级革命的有限目的,又不同于一切社会改良主义者的革命停顿论。因此,“不断革命”是无产阶级的战斗口号。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中,比较集中提到“不断革命”思想的著作和文献,主要有下列几篇:《论犹太人问题》、《共产党宣言》、《匈牙利的斗争》、《恩格斯致燕妮·马克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是近百年来进步人士梦寐以求的理想。自从十九世纪中叶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之后,社会主义的实现似乎已经近在眼前。马克思、恩格斯当年设想社会主义将首先在欧美资本主义发达的国家几乎同时胜利,而且十九世纪就能取得这个胜利。实践证明,他们是设想早了。二十世纪以来,社会主义运动的条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社会主义不可能象马克思、恩格斯所设想的那样在欧美发达的资本主义各国首先取得胜利,而是首先在不太发达的俄国一国取得胜利。俄国  相似文献   

7.
“一国社会主义”问题是国际共运史的一个悬案。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学者围绕与这一问题有关的四大主题进行了深入研究:马克思的“同时发生”论与列宁的“一国胜利”论是否对立;列宁是否提出“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思想;斯大林“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标准问题;斯大林“一国建成社会主义”论与斯大林模式的关系及评价。“一国社会主义”问题不仅关系到对马克思、列宁社会主义革命理论的解读,更关系到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根本理论问题的不同理解,深入研究“一国社会主义”问题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从阶级消亡国家消亡的社会主义的最终目的出发,季诺维也夫认为一国可以开始社会主义建设,但一国不能建成社会主义。他指出,马克思和列宁从来没有什么“一国社会主义”理论。苏维埃俄国面临着来自国内外两个方面的资本主义复辟势力的现实威胁,只有世界革命的胜利才能最终免除这一威胁建成社会主义。他警示人们不要把新经济政策的俄国当成社会主义的俄国,这对现实社会主义实践有重大理论启示。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曾提出两个著名设想 :一是无产阶级革命共同胜利论 ;二是社会主义国家实行计划经济。列宁的“一国胜利说”和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突破了马、恩的第一个设想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突破了马、恩的第二个设想 ,这两次突破 ,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使科学社会主义得以在 2 0世纪实现了两次伟大飞跃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的传统观点认为,列宁的“一国首先胜利”论,是对马克思主义世界革命论的最重大的发展。笔者不同意这种观点,认为:“一国首先胜利”论是同列宁关于世界革命“同时胜利”的战略思想并存的,它未从根本上发展马克思主义;列宁对马克思主义世界革命论的最重大发展是“东方国家决定”论,即世界社会主义胜利取决于东方国家革命发展的伟大理论。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述落后国家如何跨越“卡夫丁峡谷”.首先,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俄国和东方落后国家可能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的设想.然后,由列宁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设想付诸实施.其次,“斯大林模式”违背了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的一系列路线、政策,造成了苏联解体的惨痛教训.最后,在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列宁“一国建成”思想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列宁在“一战”期间或俄国国内战争结束以后 ,提出了一国建成完全的社会主义的观点 ,以及列宁始终坚持“同时胜利”论 ,否认一国能够建成社会主义的观点 ,都没有准确反映列宁的思想。实际上 ,列宁最终也未提出一国建成完全的社会主义的理论 ;国内战争结束以后 ,列宁形成了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基础 ,即建立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的思想 ,对“社会主义”和“社会革命”提出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百年前,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科学共产主义,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这一客观发展规律,指出了只有无产阶级才能承担这个伟大历史使命.而无产阶级要实现这一伟大历史使命,其首要条件是要有一个以革命理论为指导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马克思和恩格斯不仅从理论上总结国际工人运动的经验,并且把他们总结出的伟大革命理论用于指导革命斗争实践,使之紧密地同工人运动相结合,创立了“共产主义者同盟”.“共产主义者同盟”是第一个以科学共产主义理论为指导的国际无产阶级政党组织,在无产阶级政党史上有着极其光荣而重要的地位.在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之际,深入探讨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建党的理论和经验,其意义是非常重大而深远的.  相似文献   

14.
对“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问题的商榷意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十多年来,我国理论界对马克思、恩格斯晚年关于俄国公社有可能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思想,存在不少误解。本文从三个方面对这种误解做了分析,并谈了作者自己的看法。一、如何理解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要挽救俄国公社,就必须有俄国革命”?二、马克思晚年关于俄国公社有可能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思想是否与他早年的思想相矛盾?三、能否说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和中国革命的胜利是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作者认为,正确理解马克思、恩格斯这一思想的关键,在于要用他们自己的逻辑去理解他们的思想,而不要把后来列宁的思想加在他们头上,也不要用原苏联和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去注解他们的思想  相似文献   

15.
中国社会发展跨越“卡夫丁峡谷”的理论意义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主义诞生后的150年间,世界范围内的社会主义实践取得了重大进展,尤其是俄国及东方一大批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社会主义胜利的取得,充分验证了马思晚年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伟大构想的科学性。尤其是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主义新中国50年来傲然挺立于世界社会主义国家的前列,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产生了划时代的影响。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及建设历程的印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有关跨越“卡夫丁峡谷”的理论内涵。一、准确理解跨越“卡夫丁峡谷”的全部内涵一代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倾毕生的精力都在艰苦地…  相似文献   

16.
早在1888年恩格斯写《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的“序言”时指出:1883年马克思逝世了,然而“马克思的世界观运在德国和欧洲境界以外,在文明世界的一切语言中都找到了代表。”(《马恩选集》第四卷第208页)恩格斯生动地说明了,通过1848年的欧洲大革命和1871年的巴黎公社起义,马克思的世界观已经在国际无产阶级中广为传播,同时也预见了马克思的世界观将成为中国无产阶级从事革命运动的强大思想武器。毛泽东哲学思想是马克思的世界观在中国的代表,它直接继承了马克思的世界观,与马克思的世界观同属一个思想体系。实践性和阶级性既是马克思的世界观的显著特点,也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显著特点。同时,“代表”又不能  相似文献   

17.
如何看待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俄国农村公社思想之间的关系,是深入研究马、恩东方社会理论的一个重要课题。众所周知,在西方学者的有关研究中,人们常常是把马恩对立起来。英国学者霍布斯保姆认为,马克思的俄国农村公社思想“有点出人意料地倾向民粹派的观点。……这与恩格斯在几年后讨论同一论题的鲜明而光辉地恢复马克思主义基本传统的行动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国内也有的论者断定恩格斯“合理修正”和纠偏”了马克思的俄国农村公社思想。笔者认为,马恩在世时非常关心俄国农村公社的历史命运,在对其进行深入透辟研究的基础上,在许多方面都得出了一致的结论。当  相似文献   

18.
[摘要]列宁“一国胜利”学说和其它学说一样,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其提出之初,与马、恩的“同时发生”说并无本质的区别:都是以“一国”革命的胜利去引发社会主义“世界革命”;只不过后者认为是发达的法国,而列宁认为也可以是落后的俄国而已。其社会主义和世界革命的观念都是传统的。而其后的历史进程则证明这些观念是需要“修正”、补充和完善的。列宁对当代社会主义的最初探索因此也应当包括在这一学说之内。因为,正是这一探索以及其后的反思,开始了这些基本观念的“修正”、补充和完善,并从而开始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纪元。  相似文献   

19.
<正> 一、马克思提出了“统一战线”这一概念 早在1869年,革命导师马克思提出了“统一战线”这一概念。1892年,恩格斯也提出了这一概念。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强调指出:“共产党人到处都支持一切反对现存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的革命运动。”“共产党人到处都努力争取全世界的民主政党之间的团结和协议。”(《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285页)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恩格斯晚年在俄国革命道路问题上有着不同的思考。恩格斯一直认为推翻专制主义制度的革命不会成为俄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序幕 ,而认为俄国革命的重要性在于 ,俄国推翻专制主义革命的胜利仅仅是欧洲无产阶级普遍解放的一个不可缺乏的先决条件 ;俄国沿着资本主义道路的发展乃是不可逆转的潮流 ,俄国社会发展的前景只能是发展资本主义。马克思坚决反对将西欧的社会发展模式搬到俄国 ,认为俄国的村社完全可能走一条不同于西欧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