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父母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的内心情感与心理性格形成深远影响。身处家庭经济条件改善和家人团聚的两难选择之中,留守儿童一方面承载着内心封闭、孤独、忧伤、无助等情感,另一方面又体现出对父母与亲情的深切渴望和期盼。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的内心情感纠结问题已经不仅仅是家庭养育功能弱化带来的儿童社会化问题,更是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沉重社会代价。  相似文献   

2.
在皮亚杰时期,关于儿童道德形成问题观点不一.精神分析学派认为道德是儿童内心固有的良知良能的展开或内心固有的道德种子的成熟.皮亚杰则认为道德的发展与认知和情感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笔者认为在儿童道德形成问题上这两种观念相互起作用.儿童内心固有的良知良能、皮亚杰所说的情感对于儿童道德的形成是缺一不可的.在儿童道德感的培养上,笔者认为音乐作为一种独特情感作用不可忽略.  相似文献   

3.
史晋 《社区》2014,(16):53-53
这个世界上,哪怕是再成功、再自信的人内心中都会有一些空间是留给自卑的。所谓人无完人,一个人只有知道并了解了自己性格中自卑的一面,才能更好地反思自己、取长补短。“自卑”是小精灵,存在于每个人内心中,关注性格中这些你不想看、不愿了解的东西,恰恰是自我超越的最好途径。结识自己内心的自卑是每个人的必修功课。  相似文献   

4.
《“要塞”退出以后──一个年轻“经济人”底遭遇》在路翎的创作道路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它的心理解剖的深刻与多层面,它的在人物命运的大起大落中挖掘人物性格形成的心理原因和社会原因,它在人物心理描写上的内心独白与内心分析等近于西方现代派文学手法的运用,等等,共同显示了路翎卓越的文学才能,奠定了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西方哲学界是在传统上形成的流派的框架内了解当代世界中人的存在问题的。这些流派中有主观-人类学理论(存在主义理论、人格主义理论等等)。这些理论认为,对存在和世界的认识,来自人的本身,来自人的个体内心活动领域深处。此外,还有客观-本体论理论(分析主义、  相似文献   

6.
新疆流浪未成年人再社会化必须了解和把握他们的心理行为特征,新疆流浪儿童在流浪中大部分依靠非法手段谋生,沾染了一些不良的社会习气且受不法分子控制,表现出封闭性和攻击性的双重人格特征,决定了在对流浪儿童的社会化过程中要把教育和救助结合起来,要改变传统的社会化方式,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的再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工作框架。  相似文献   

7.
社区动态     
《社区》2010,(9)
社区倾情关爱留守儿童近年来,随着社区外出务工人员逐年增加,由此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留守儿童。这些留守儿童缺乏家庭的温暖,面临着生活、学业和心理等方面的诸多困惑。为此,河南省灵宝市富士路居委会采取多种形式,尽力关爱留守儿童。社区建立了留守儿童之家,组织工作人员及社区党员  相似文献   

8.
曹禺剧作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现代话剧艺术的成熟。他塑造了一系列大胆泼辣、个性鲜明、具有叛逆精神的女性形象,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众多怯懦、无力的男性形象。这种女性崇拜意识与其童年生活、演戏经历密切相关。对女性的过分崇拜和长时间扮女角形成的自身“性别错位”使他的爱情、婚姻充满曲折。对众多怯懦、无力男性形象情感上的亲和与理智上的否定,则表达了他对“性别错位”产生的脆弱性格的恐惧。  相似文献   

9.
紫木槿 《社区》2014,(28):55-55
世界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曾经强调,要想成功,就要抓住能够帮助你成功的人;要想抓住这些人,就要紧紧抓住他们的内心;而要抓住这些人的内心,靠的是看透对方的内心,准确掌握对方心理,却不是渊博的知识,并在此基础上用巧妙的言辞发表意见和看法。这样既能得到别人的认同,也更容易取得成功。大凡智慧之人都是特别会说以下五种话。  相似文献   

10.
不同类型大学生心理特征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校大学生心理变化与发展不但在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的心理特征,就是不同类型的大学生也同样表现出不同的心理特征。优秀生极强的求知欲和随之而来的勤奋学习态度,优秀的学习成绩;后进生充满前进与后退,奋发与消极的矛盾与痛苦交织的内心;贫困生的自立与自强,自信与虚荣,自卑与自惭的心理特征。了解和掌握这些心理特征,并进而指导我们的思想教育工作,提高思想教育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1.
《罪与罚》是心理小说的典范,长久以来它象磁石一般吸引着人们,作品描写了主人公拉斯科利尼科夫犯罪,自首,受罚的心理全过程,里面有大量的对人物的梦和梦境的表现,这些梦有的提提示性的,有的是揭示性的,有的是预言性的,这些梦多具象征意义,使人们自然地与客观现实联系起来,通过这些梦的描写,小说完整地表现了人物的复杂内心。  相似文献   

12.
结合儿童的特点,基于儿童消费心理与成年人存在较大差别的事实,提出了在对儿童进行市场调查时应注意的问题,并对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有意识地运用色彩营造缤纷的艺术世界,呼唤成人的儿童意识,通过幻想将儿童引向生活,是长篇童话《小朵朵和大魔法师》的突出特点。而这些特点中蕴含着全面激活儿童的心理机能,使成人理解儿童、儿童理解生活等意义。  相似文献   

14.
绘画测验因其简单、易于操作、没有威胁、无偏向主观反应等特点受到临床心理工作者的青睐.将其用于评估儿童的心理状态和人际关系功能,尤其是经历大灾难的儿童,有着良好的适用性。一是因为绘画过程是儿童对自我心理状态的感知,二是因为绘画是适合于儿童的一种情感宣泄方式,三是因为绘画内容是评估儿童心理状态和心理功能的依据。灾后儿童的绘画测验分析方法包括画树测验、画人测验、房树人测验和动态家庭测验等等。这些测验有着各自不同的分析重点,且在经历灾难的特殊情境中应有特殊的施测方式和评估标准。  相似文献   

15.
当幼儿教师和家长遇到儿童的争宠行为时,通常会认为他们看到儿童的纠缠、竞争、嫉妒、哭闹等现象就是儿童争宠行为本身。从现象学的视角看,儿童争宠行为在本源上是儿童正在以排他性方式获得“爱”的感受、驱散其内心焦虑与恐慌的情感体验。通过对案例的现象学分析与教育者生活体验的反思,理解儿童争宠行为之意义,以期更好引导学前儿童形成自我认同。  相似文献   

16.
孩子的心理伤害是泛指别人的言行,无论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只要导致儿童在行为、智力、情绪或身体等方面,受到暂时或永久性的伤害。心理上受过伤害的儿童,在成长中所遭受的思想和心理阻滞,比在肉体上受伤害的儿童影响更大。因为心理上的伤害对儿童自尊心的破坏最为严重。有些性格内向的孩子,有苦只能往肚里咽,有时,会使他们郁郁寡欢,烦恼不安,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特殊儿童的家庭康复面临的问题日益突出,为特殊儿童家庭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颇为重要,本文主要采用问卷 调查法对学前特殊儿童家庭康复状况进行调查,选取幼儿园94名学前特殊儿童家长作为被试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学前特殊儿童 家庭康复在专业需求、心理支持需求和社区支持需求方面的需求情况,运用SPSS17.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发现:学前特殊儿童家庭 康复对心理支持需求和社区支持需求较为强烈,其次为专业需求;在不同的需求维度中注重行为习惯养成的需求、解决特殊儿童 对生活带来的苦恼的需求及期待得到亲友、社区志愿者等人支持的需求度高;因此需要正确引导特殊儿童家长了解掌握相关康 复知识;帮助特殊儿童及其亲友缓解心理压力,以积极的心态理解、认识并对待因残疾而导致的功能障碍;通过社区资源整合,满 足特殊儿童家长的家庭康复需求。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文化一贯主张人的内心和谐,认为心理和谐是一切和谐的起点,只有人的内心和谐了,才会有人与人的和谐和社会的和谐。在古代,人们追求中和适度的心理和谐标准,通过修身养性塑造和谐人格,提倡以内省、顿悟方式实现心理和谐。领悟中国古代心理和谐思想的基本精神,对促进人的心理和谐,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前半期,由于儒家思想的拘禁,汉族妇女形成了总体上有别于西方妇女的性格特点:温顺、含蓄、自我克制、自我约束、容忍,也形成了怯懦、眼光短浅、缺乏抗争意识、依赖性强等弱点。到了封建社会末期的清代,妇女已成非人。在社会主义社会,包括汉族妇女在内的我国妇女的社会地位得到了根本的改变。但是,由于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传统文化千百年的积淀,由于性格素质的缺陷及价值取向方面的失误,汉族妇女在精神上、心理上还未得到完全的解放,其能力还未得到完全的发挥。  相似文献   

20.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中存在着具有象征意义和某种精神折射作用的边缘化儿童形象。这些儿童在形象构成上往往性格的成分已经减少到最低限度,虽然带有形象性,但大多是思想意识的载体。在叙事情景中,这些儿童往往不具有一般儿童形象的心理纬度,或者即使有心理纬度,也是单一的、恒定的。他们在文本叙事中的存在主要是对叙事起着点缀、装饰的作用,并常常指向小说的某一主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