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影响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实证的角度,用计量分析的方法测算了东部地区改革开放30年来外商直接投资与地区经济增长、贸易增长效应、产业结构转换效应的区域差异。研究表明:①从短期效应、长期效应看,当年和超前两年的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部沿海省市经济增长的需求拉动作用明显,对广东、福建和上海的影响较大。②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部沿海各省市进出口的影响较大,尤其是对广东、上海、江苏、山东等。③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部沿海各省市固定资产投资带动作用明显;T检验分析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对第一产业增加值基本没有解释能力,对第二产业增加值影响的重要性高于对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江西社会科学》2017,(6):86-95
外商直接投资能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带来技术、资本等正溢出效应的一般性结论,使得地方政府采取各种引资手段吸引FDI进驻。本文选取2005-2015年江苏省13个地级市数据,利用空间面板模型,分析引资优惠政策对外商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并对苏南和苏北地区进行了比较。实证研究发现,经济、交通和财政分权是影响苏南地区FDI规模的主要因素,而经济、交通、地价和环境规制是影响苏北地区FDI规模的主要因素。导致两个地区FDI规模存在巨大差异的原因是苏南地区经济和交通显著优于苏北地区,这使得即使有更高的地价成本和环境成本,外商企业也会因为更高的利益而向苏南区域进驻。结果表明,政府间为实现经济目标而采取各种引资优惠政策来吸引FDI的手段是存在且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建立引力模型,以1982—2011年的面板数据为基础,从三个不同维度研究了人民币对外商直接投资与GDP之间的动态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从总体效应来看,人民币升值不利于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每升值1%,外商直接投资减少1.63%;从地区效应来看,人民币升值对不同地区影响的方向和大小是不同的;从行业效应来看,人民币升值也会导致外资的减少。所以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注重优惠政策对不同地区的结构性差异影响是应对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外商直接投资所造成不利影响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4.
云南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是云南经济发展阶段相对滞后、产业结构与外商投资偏好存在较大的偏差,以及投资环境不完善.本文从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和外商投资对国民经济贡献的角度出发.分析和研究了云南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中的问题与困难,并提出从产业结构调整到改善投资环境等一系列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5.
文章就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地区外贸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从我国在东中西三大区域对比中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对西部进出口增长的影响 ,认为外商直接投资企业与我国三大区域对外贸易呈明显相关性。我国应积极吸引外商直接投资 ,扩大国有企业出口 ,制定优惠政策 ,吸引更多外商到西部投资  相似文献   

6.
从经济特区创办到本世纪末,特区经济的发展可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80年至1985年,为特区经济的奠基阶段。在此阶段,各特区集中力量进行了以创造投资环境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据统计,到!985年底,四个特区累计完成基本建设投资76.3亿元。开发出建设用地约60平方公里,兴建了一批工业厂房、商业楼宇、旅游设施和居民住宅。与此同时,各特区依据国家规定的优惠政策,积汲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推动以工业为主的经济迅速发展。到1985年底,实际利用的外商直接投资总计]1.7亿美元,占全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总额的1…  相似文献   

7.
外商直接投资与区域产业结构差异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我国1997~2002年我国外商直接投资与区域产业结构差异之间关系的分析,认为:在这几年中,区域产业结构差异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影响因素之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在逐步扩大;外商直接投资是区域产业结构差异形成的原因之一。提出在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过程中,不仅要多渠道提高区域产业竞争力,而且可以通过吸引和有效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来缩小区域产业结构差异,进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外商直接投资在华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曾国军 《学术研究》2005,(11):38-42
本文对影响中国外商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经济因素进行分析,分别对中国30个省份从1997年至2002年FDI的区位分布进行了时间和空间比较。通过此项研究发现,中国不同省区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吸引力发生了一些变化,在基础设施、工业化水平、研发投入等方面对FDI吸引量产生正的影响,而在劳动力成本、劳动力素质等方面对吸引FDI产生负的影响,优惠政策的作用越来越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文章对三次产业的产值比例、就业人员比例与GDP的关系进行了格兰杰因果检验,并运用1978-2011年中国28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建立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三次产业就业人员比例、能源消费量、固定资产投资、外商直接投资和科研投入对三次产业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1)三次产业的产值比例和就业人员比例变动均是GDP的格兰杰原因;(2)三次产业结构与就业人员比例、能源消费量、固定资产投资、外商直接投资和科研投入存在长期均衡关系;(3)就业人员比例与固定资产投资的变化是三次产业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就业人员比例上升对第二产业的增长的促进效果最大,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对第三产业增长的促进作用最大;能源消费量与外商直接投资正向影响第二、三产业增长,负向影响第一产业的发展;科研投入促进第三产业增长。因此,要实现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目标,政府可以引导农村闲置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并且加大对第三产业的科研投入力度、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与国内私人投资投向第三产业。  相似文献   

10.
当前,浙江省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产业结构变动和大调整的关键时期,如何以促进我省产业结构转型与高度化为目标,积极有效地调整和优化我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结构,引导外商直接投资更好地为我省经济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服务,是现阶段外资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文章探讨了我省优化外商直接投资结构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并提出对优化和引导外商直接投资的主要对策措施当前,浙江省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产业结构变动和大调整的关键时期,如何以促进我省产业结构转型与高度化为目标,积极有效地调整和优化我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结构,引导外商直接投资更好地为我省经济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服务,是现阶段外资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文章探讨了我省优化外商直接投资结构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并提出对优化和引导外商直接投资的主要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