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理焦虑可以说是每个人都有这种心理现象,但对于学生而言,这种心理焦虑更为普遍,作为教育工作者们知道:轻微短暂的焦虑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潜力,但长时间的焦虑容易使学生对各种睛况非常敏感,严重者会犯上各种心理疾病。然而,我们在教育中发现,初中一年级住校生的这种现象比起走读生来说更为严重。如果这种现象没有得到及时的纠正,将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不可估量的后果,现将我校这一现状作个浅析,以供同行商榷:  相似文献   

2.
考试焦虑是目前中学生所而临的现实而重大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我校对学生考试焦虑进行了实际的探索,以期对寻找学生考试焦虑的心理教育策略起到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针对中职学生普遍存在因空虚而产生的焦虑等心理健康问题,本文分析了产生空虚心理的原因,并根据中职学生的各种具体表现,试着提出了几点解决、缓解的办法,从而对中职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4.
所谓"单亲家庭学生",是指生活在不完整家庭之中的学生.在现在,由于人们对传统的家庭观念,道德伦理、婚姻观念以及家庭教育的观念口益发生变化,夫妻因各种原因离异的情况越来越多.家庭功能的不健全,父爱或母爱的缺乏给单亲家庭学生带来了严重的心理障碍.我从教的十几年的教育生涯中,因单亲家庭原因对学生造成的不利影响主要体现在心理方面. 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自卑心理.有了这种心理的学生总是对自己评价过低,从而产生一种自卑感的情绪体验.二是逆反心理.拥有这种心理的人,会对对方的言行不加分析地反抗和抵制,使双方关系紧张,交往难以健康发展,主体个性心理表现为反叛心理.三是封闭心理.这类学生总是把自己的真情实感和欲望掩盖起来,过分自我克制,使交往无法深入.四是孤僻心理.拥有这种心理的生,行为怪僻,偏执,为人孤独,不愿意与人交往,几乎没有知心朋友和人际往来.除了以上几种主要心理特征以外,还表现出一些怀旧心理,自恋心理,自傲心理,支配心理等等.  相似文献   

5.
随着高校的进一步扩招和高校教育体制改革,在我国高校中出现了以无力支付学费为主的表现形式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而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在这些学生中又出现了另一种贫困现象--"心理贫困".针对高校学生"心理贫困"的各种表现特点,本文探讨了解决这种"心理贫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所谓心理挫折,是指人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受到阻碍而产生的焦虑、紧张、愤怒等情绪心理状态.它是一种主观体验,正在成长中的中师学生,最容易产生心理挫折.那么,中师学生的心理挫折是怎样产生的呢?作为教育工作者又该怎样正确处理和对待呢?笔者通过多年的教育实际,就此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7.
焦虑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情感因素之一,被认为可能是最妨碍学习过程的情感因素,因为它与不安、失意、自我怀疑、忧虑、紧张甚至绝望等不良感觉有关.英语学习中的焦虑主要指学习者需要用英语进行表达时所产生的恐惧或不安心理.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心理焦虑"与"抑郁症"等词汇常常见诸报端,因心理焦虑、心理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导致的自杀现象也屡见不鲜.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些自杀的人员中,干部的身影时常浮现,成为一种值得关注的社会现象.如,2008年10月,北川县委农办主任董玉飞自缢身亡;2010年4月,北川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冯翔自缢身亡,同年5月,北川农业局干部魏宏在病中跳楼自尽;2011年7月10日,河北省邯郸市邯山区区长张海忠因患重度抑郁症,在办公室自杀身亡……导致这些干部自杀的原因尽管各异,但其心理焦虑无疑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诱因.  相似文献   

9.
在学校的教育实践中,"问题学生"是一个带有普遍性并着实令人头疼、焦虑的问题.问题学生通常在学业、行为、心理、生理、情绪等方面存在明显的缺陷和不足.  相似文献   

10.
立功  智信 《决策探索》1995,(9):42-46,27
企业对于发生各种意外导致的经济损失的多少是不确定的,对意外因素的存在企业主管会产生焦虑,这种焦虑无论意外是否发生都将存在,要因货币价值来衡量企业经理们感受的这种焦虑是非常困难的,但忽略这种成本就会犯错误,导致一些不正常的决策,焦虑价值是一个极为主观的因素,它有赖于概率分布(尤其是潜在损失和严重程度),经理对未来会发生什么的不确定程度,企业面临的其他风险和企业的风险管理目标。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特点就是以共同富裕为目标,但学生由于各种原因对现在出现的贫富差距不能正确认识.本丈通过寻找造成这种认识的原因并探讨解决,使学生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2.
"希望得到他人的欣赏,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这是人类重要的心理需求.人如果总是得不到这种需求,就会自暴自弃.所以作为老师,就得针对学生的这种心理需求,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让他们生活在希望之中,从而获得点滴的进步.  相似文献   

13.
大家都知道,学校中每班都有一些自暴自弃,情绪低落的孩子.他们为自己套上了无形的精神枷锁,整日处于焦虑和苦闷之中.这种自卑的心理不仅影响了学习和正常的人际交往,更主要的是不利于他们人格的和谐发展.所以,孩子的心理健康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随着高校的进一步扩招和高校教育体制改革,在我国高校中出现了以无力支付学费为主的表现形式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而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在这些学生中又出现了另一种贫困现象——"心理贫困"。针对高校学生"心理贫困"的各种表现特点,本文探讨了解决这种"心理贫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公安工作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操作性,加强公安院校学生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不仅是培养合格的应用型公安人才的需要,而且也是使学生毕业后能够很快适应工作环境的要求。然而,由于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在校所学理论与公安实际工作之间差距较大等原因,会产生一定的焦虑心理,关注和调适他们的焦虑心理是公安院校的重要职责。  相似文献   

16.
文波 《科学咨询》2004,(10):16-17
我国现行学制中的高中生的年龄,一般在16-19岁,从生理角度看,学生正处在青年初期,随着第二性特征的日益明显,学生的心理也发生了微妙变化.这种心理变化是正常的,也是不可忽视的,教师要掌握、理解学生这种心理特征,因势利导,就会事半功倍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09.5班,学生56人,其中男生三十人,女生二十六人,优生10%,中等生20,其余为差生.初一下期,学生表现出许多心理问题:有的少年老成,情绪消沉;有的面带微笑,内心焦虑;有的畏畏缩缩,心理恐惧;有的盛气凌人,性情急躁……整个班集体笼罩着压抑、悲观、厌学的气氛.  相似文献   

18.
班主任与学生接触最密切,是学生的“心灵导师”,是学生健康成长过程中的引路人.因此,班主任的工作要求我们全身心地投入,走进学生心灵深处,而且要深入到学生个性心理层面.爱每一位学生,是教师、更是班主任的天职,为此班主任可能要“额外”付出很多,但这种付出是值得的,因为有时会改变一个学生的一生.那么面对新时期高中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的新要求,如何当好班主任就至关重要了  相似文献   

19.
李玲 《科学咨询》2008,(6):43-43
所谓心理孤儿现象是相对社会学意义上的孤儿而言的,心理孤儿实际是一种自我封闭、心理不健全现象.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乐观.本文尝试分析心理孤儿现象产生的原因,并寻找改变这种现象的策略,以利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0.
李恭方 《科学咨询》2003,(10):42-43
我校在初一年级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以适应当前学生心理变化的需要.在讲授诸如如何学习、如何应对考前焦虑、如何调节人际关系等问题时,都比较好办,而在涉及到"中学生早恋问题"时,就比较棘手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