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人说,黑格尔哲学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到现在,已经作过了多遍深入研究了,要找出什么新东西已不容易了。 但是当你认真翻阅一下王树人同志新近出版的专著《思辨哲学新探》(人民出版社1985年出版。以下简称《新探》)以后,就会明白这种说法未必正确。 相似文献
2.
<正> 近年来,我国关于黑格尔哲学研究的论著颇丰,但着力于探索黑格尔哲学常青问题的专著并不多。王树人同志《思辨哲学新探》(1985年10月人民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新探》,引文只标页码)一书在这方面作了有价值的探索,提出了许多富于启发性的新问题新观点,令人耳目一新。 绪论是全书最精采的一个部分,而其中谈黑格尔哲学的现实意义,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学术界,黑格尔辩证法研究大概是除马克思主义哲学外历时最长、也最为深入的一种西方哲学。这容易让人产生一种错觉,以为研究已到山穷水尽、难以创新的地步;特别是当国外的新思潮大举涌入国门时,一般人便很自然地把黑格尔当作“古董”撇开.因而,以一种新的视野、全面而深层地估价和研究黑格尔的辩证法显得尤为不易。最近由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邓晓芒先生的巨著:《思辨的张力——黑格尔辩证法新探》正是作者十几年来发扬坐“冷板凳”精神,用心血凝结而成的一部富有新创见的力作。 相似文献
4.
邓晓芒教授的《思辨的张力——黑格尔辩证法新探》一书终于由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了。这一理论成果不仅仅是对黑格尔辩证法研究的新突破,更是对整个黑格尔哲学的当代诠释。综观全书,我以为它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新方法。该书在这一长久以来被人视为“死狗”视为畏途的黑格尔哲学研究中发前人之所未发,展示了一系列新意,除了作者强烈的学 相似文献
5.
6.
黑格尔的范畴学说,在他的辩证逻辑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为他的辩证逻辑不是别的,就是关于认识的学说,即认识的理论和方法,而认识是离不开范畴的。同样,离开他的范畴学说,也就无法理解他的逻辑体系。黑格尔的哲学是思辨的(即辩证唯心主义),他的范畴学说自然也是思辨的。他的哲学具有双重性(既是唯心的,又是辩证的),他的范畴学说同样也具有这种双重性。了解一下他关于范畴的思辨性质的论述,对了解他的辩证逻辑以及他的整个哲学体系,都有意义,同时,对研究和发展我们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范畴学说,也有帮助。 相似文献
7.
哲学应走自己的路──《方法论新探》读后朱林雷正良、杨远富两位同志合著的《方法论新探—一分为二、一分为三、一分为多》已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了,这是作者历经十多年的理论探索后的一个小结,通读全书,令人想得很多很多……一、哲学不是“极左”政治的婢女... 相似文献
8.
黑格尔对自由概念的探讨涉及《精神现象学》,《历史哲学》等众多文本,文章出于两个理由将重点探讨黑格尔在《法哲学》中的自由概念。1.在《法哲学》中,黑格尔最完备地论述了自由概念在现实社会中的运用。2.其他文本对自由概念的分析已经有了大量的研究文献,相比之下,对《法哲学》中的自由概念却著述不多。文章以意志这个概念为出发点,通过对意志概念的变迁,阐述在每一阶段与之相对应的自由的阶段,详细阐述黑格尔的自由观。黑格尔的自由观是对古典自由主义和德国古典哲学中自我观念的扬弃中发展出来的,是将近代的主体性原则与古希腊的伦理社会相结合而发展出来的一种新型自由观。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海内外蓬勃地掀起了一股研究楚国历史与文化的热潮,一系列富有新意的科研成果陆续出版问世,湖北大学历史系宋公文副教授新著的《楚史新探》就是其中很引人注目的一本.这部专著对楚国政治制度中的一个关键问题——令尹制度进行了系统、深入地研究,对令尹名称的历史渊源,令尹人数、序列以及令尹的选拔、权能、特点 相似文献
10.
在西方美学史上,继柏拉图的艺术否定论之后,黑格尔的艺术解体论又是一桩令人费解的公案.一般认为,黑格尔的艺术解体论是黑格尔体系的结果.但是,事实上,在黑格尔<美学>中,还指出了更具体更深刻的现实原因,那就是偏重理智的时代不利于文学艺术的发展,在这样的时代里,文学艺术也沾染上抽象思考的风气,文学艺术与科学争夺同一块领地,是文学艺术衰退的重要根源. 相似文献
11.
《法哲学》是在黑格尔整个哲学体系中占居着极其重要地位的作品之一。研究它,不仅在更深刻地理解全部黑格尔的整个观念的观点,不仅在弄清黑格尔哲学体系中的“活东西”和‘死东西”的观点看来是必须的,而且研究它,对于我们来讲也是极其重要的,这是因为它对于弄清黑格尔哲学的社会根源提供了很丰富的资料;研究它,极重要,还因为对于弄清马克思,恩格斯哲学的发展提供了很丰富的资料。 相似文献
12.
《陕西师范大学学术文库》推出李裕民先生所著《宋史新探》(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 999年版 ) ,捧读之后 ,获益良多。李裕民先生治学范围非常广 ,大的方面有古文字、宋史、历史文献和地方史志 ,古文字的研究相对独立 ,历史文献的研究与宋史、地方史志的研究相互贯穿 ,形成独特的研究风格。我上大学本科时 ,曾追随李先生学习古文字 ,故对这个领域的成就知道得多一些 ;在其他几个领域 ,则所知甚少。读先生的《宋史新探》 ,有许多篇竟是初次接触。通过对该书所收论文 2 2篇 ,一一细读 ,有许多收获。首先是领悟到 ,李先生有关宋史的研究视野广阔 ,… 相似文献
13.
陈维新先生所著《文章写作方法论》已由延边大学出版社出版。过去,有关文章写作的论著已有许多,但是从哲学角度探讨写作方法的尚不多见。本书序言作者陈鸣树先生说:“作者的理论框架极富思辨色彩”,具有“哲学意识”。陈先生所见的确不错。纵观历史与现实,任何一篇传世的好文章,其中总是蕴涵着一定的哲理意识,明晰也好,朦胧也好,总是给人以哲理的启迪与享受。那么,从哲学 相似文献
14.
如何看待《精神现象学》和《哲学科学百科全书》体系的关系,不仅是黑格尔研究者们一直争论的热点问题之一,而且在黑格尔本人的思想发展中,对于两者关系的态度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同时这个问题一直以来与哲学体系是否需要一个"入门"或"导言"联系在一起,黑格尔从耶拿时期就开始思考并寻求这个答案,在经过逻辑学和形而上学的分合之后,他确定了《精神现象学》作为是哲学体系的导言和第一部分,但在最终出版时把原初的副标题"意识的经验科学"改为"精神现象学的科学"又表明了黑格尔对于这个"入门"或"导言"采取了部分否定的态度。本文通过上述黑格尔思想的发展和转变,来探讨《精神现象学》与《哲学科学百科全书》体系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白锡能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5):71-76
概念论是黑格尔哲学的思维方式和思维框架的原则规定,其思维方式可概括为三个基本层面:以普遍概念的特殊化来确立概念为存在的本质,以主观概念的客观化来说明存在是概念的外在化,从而把存在与本质的关系归结为概念的主观性和客观性的关系,从这一关系的矛盾进展回过头来解释由存在到本质的过程;以概念自身由潜在到自为自在的“发展”来解释客观世界必然进程的合理性,并运用否定性的辩证法,通过主客观的双重否定,消解主客的二元分裂;引入目的性的概念和主体的实践活动,把解释世界和改造世界、世界的“是如此”和“应如此”辩证地统一起来,并通过“预悬终点为目的并以终点为起点”的目的论来论证概念是真正在先的,进而由目的论引导到价值论,把概念的自我实现即主客观的统一亦即善和自由确立为“世界的究竟目的”和理性所追求的终极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一般认为,康德哲学与黑格尔哲学的逻辑关系象他们哲学之间的时间关系一样,黑格尔哲学是后康德哲学,表现为西方哲学史发展的更高阶段。实际情况并不尽然。本文试图在首先确立康德哲学在一般形而上学以及哲学史上的地位的基础上,探讨康德哲学与黑格尔哲学的应有的逻辑关系。在西方哲学史上,由巴门尼德、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土多德、托马斯、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茨到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所构成的哲学史,实际上就是西方古典形而上学史。形而上学是早在古希腊哲学、特别是亚里士多德哲学中确立的,它指一门以超越感性事物的。比感… 相似文献
17.
《闲情赋》是陶集中的特出之作,素有“艳赋”之称。因其立旨隐晦,问世千余年来,颇费猜寻,多有异说。本文意在现有材料的基础上,博采众说,贡其一得之愚。 《闲情赋》研究概况 一、历代说法 通常论战,苦于作者无言,《闲情》则不然。赋前小序明说为“奕代继作”,“闲”乃“闲正”之意,即所谓“检束制约”。本意似在免却闲言。岂料梁萧统评曰:“白壁微瑕,唯在闲情一赋。扬雄所谓劝百而讽一者;卒无讽谏,何足摇其笔端?惜哉!无是可也。”(《陶渊明集序》)否定矛头直指陶序,并坐实 相似文献
18.
黑格尔作为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对自然哲学有着深刻的洞见,他反对思维与存在、主体与客体、精神与自然界的分离与分裂,主张它们之间在对立基础上拥有不可或缺的同一性,并将自然界的存在视为是对这种同一性的现实证明。黑格尔坚持用内在目的论的方式考察自然,从自然本身探讨自然的必然发展过程,不再将自然视为纯粹的死一般的物,而是将其视为精神,视为一个活生生的有机整体。最后黑格尔为人们确立了一种对待自然界的合理态度,即实践态度与理论态度的统一,这种态度的最终指向是精神自由也让自然自由,或者说人自由也让物自由。 相似文献
19.
万丙策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0(2):78-81
黑格尔哲学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复杂深刻的矛盾体系。黑格尔哲学的党性和其整个哲学一样包含着复杂而深刻的内在矛盾,在这个体系中既有唯心主义的主流思想,也包含着丰富的唯物主义,把这种唯物主义理解为辩证法缺乏历史和逻辑的根据。 相似文献
20.
元杂剧《西厢记》是我国优秀的古典戏曲作品之一。为了帮助读者阅读或研究《西厢记》,王季思先生对它做了大量的校注工作。他校注的《西厢记》,—版再版,说明深受读者的欢迎。王先生的注释,大多数是确切的,但是,也有少数欠妥。我们不妨大胆地提出来,一方面就教于王先生,另一方面也可能对广大读者有所裨益。 1.俺 王先生注:“俺 集韵:‘北人谓我曰俺。’一般带有倨傲语气,并多用在独白时。”(见此书第2页注[三]) 这个注释,我们撇开“多用在独白时”不谈,有两个问题值得商榷;一是“俺”一般不带“倨傲语气”;二是“俺”不仅表示“我”,还表示“我们”的意思。例如: ①因俺孩儿父丧未满,未得成合。(《西厢记》第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