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吴琼 《世界民族》2011,(3):11-20
土著民族是当今世界上的弱势群体,其生存与发展权利受到广泛关注,从法律上对其进行保护也在不断完善。早在15世纪土著民族就已进入了国际法的视野,但当时传统国际法的领土取得理论却为欧洲殖民者侵占土著民族的土地提供了"合法"的外衣。第一个关注土著人的国际劳工组织制定了两个专门针对土著民族的具有国际法约束力的国际公约。二战后,在联合国体制下国际人权体系的迅速发展和完善为土著民族的权利提供了另一层面的国际法保护。由此,有关土著民族的普遍国际法得以形成。上世纪90年代来,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促使土著民族普遍国际法朝着深度和广度迈进。  相似文献   

2.
姜德顺 《世界民族》2007,19(5):79-86
加拿大的土著民问题与"土著权利"和"条约权利"有着十分密切的关联。这两种权利衍生于两大类法律和条约:一类是《印第安人法》及其形成后百余年来的各种修正案;另一类是殖民者或加拿大自治领当局代表英国王室与由一些酋长和头人所代表的各个部落土著民以及其他方面缔结的不平等条约。由于这些法律和条约具有不易变更的性质,使弱小的加拿大土著民现在乃至将来在维护自己的权益时,只能渐进地去改变自身极为不利的处境。  相似文献   

3.
西藏自治区成立五十年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西藏自治区各项事业充分享有了不断发展的权利,各民族公民、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权利获得了充分的保障;西藏人民享有参与国家事务管理的权利,享有建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管理本民族内部地方事务的权利,西藏自治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农牧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有了显著提高;西藏人民享有充分的文化权利,在保护和整理民族文化遗产,发展和繁荣民族文化,以及藏语文使用等方面都得到了法律的保护;西藏人民享有充分的宗教信仰自由权利,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信教僧众正常宗教场所、宗教活动和宗教信仰自由。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农民工阶层法律地位的分析,从法理角度指出农民工一方面作为我国公民拥有法律规定的平等权;另一方面却又得不到有力的法律保护而处于边缘化的法律地位.由于其劳动法律地位的模糊,造成对其在立法和实践中的冷落,也是这种模糊成为我国农民工权利受阻或缺失的前提.文章在对农民工弱势群体特征及权益状况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农民工权利受阻的最大障碍主要是因立法不平等和适用不严格以及权利调节救济机制设置不合理所致.农民工所享有的个别劳动权是其维护个人利益的权利基础,集体劳动权是维护其社会利益的权利基础.农民工可以通过私力救济、公力救济、社会救济来保护自己的权利.  相似文献   

5.
少数民族的权利保障是国际社会少数人权利保障的重要内容,国际社会由此制定了一系列国际公约表明了对少数人权利保护的鲜明立场.这种保护既有一般性的平等保护,也有关于对少数人在政治参与、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和社会发展方面的特殊保护,因此成为少数民族权利保障的重要国际法依据.中国遵守国际公约的相关规则,坚定地履行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的国家义务,在保障本国少数民族的权利方面进行了长期而且卓有成效的工作,但是少数民族在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与汉族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需要进一步加大对少数民族权利的保障力度,以实现共同繁荣进步.  相似文献   

6.
俄罗斯的土著小民族:人口、语言状况及国家法律支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俄罗斯有关民族的文献中,"少数民族"、"主体民族"、"土著民族"和"土著小民族"等概念屡有提及.本文在介绍"土著民族"和"土著小民族"概念的基础上,根据俄罗斯联邦2002年的人口普查资料,分析俄罗斯土著小民族的人口和语言状况,并对国家相关法律保障措施及土著小民族的社会发展前景进行评述和预测.  相似文献   

7.
魏莉 《世界民族》2012,(3):90-96
土著民族存在的强大证明就是土著文化的存留,它通过口口相传,传统仪式和土著教育传承了数千年。土著文化能够冲破重重压迫,从文化灭绝中幸存下来,主要归因于其内在的智慧和理性及科学的预见性和判断力。早在数千年前土著就已经拥有现代和谐的生活理念和令人敬重的价值观。土著文化是世界人民的无价瑰宝,全人类有责任与义务保护这朵奇葩。  相似文献   

8.
张敏 《民族论坛》2010,(6):27-29
少数民族权利法律保护是我国法治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少数民族权利的法律保护体系,对少数民族权利进行了较好的关注及保护,但这一体系也存在诸多不足之处,需要加以完善,以切实保护少数民族权利。  相似文献   

9.
我国少数民族权利法律保护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的诞生,使中国各族人民摆脱了“三座大山”的剥削和压迫,也从根本上扫清了少数民族享有各项权利的内外障碍。白那时起,党和国家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在总结历史上解决民族问题的经验和教训基础上,逐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少数民族权利法律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10.
我国少数民族权利法律保护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法律规范保护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帮助他们融入到主体社会,是解决民族矛盾与创造和谐社会的前提。我国《宪法》和其他法律法规通过专门条款规定禁止民族歧视,保护少数民族的语言、宗教和文化特性,促进少数民族的各种机会。这些规范在保障我国少数民族的各项权利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我国民族法制建设还不够完善,少数民族法律工作人员数量不足,法律的执行遇到了一些困难。本文通过透析中国民族法制保护少数民族权利的作用,分析我国少数民族权利法律保障的状况以及存在的不足,进而寻找完善我国民族法制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神圣的权利     
神圣的权利新中国成立以来,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法律和法规。这从根本上保护了各族人民受教育的神圣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城自治法(1984年5月31日第六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第一章总则第十一条……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  相似文献   

12.
彭谦  商万里 《民族论坛》2012,(12):15-19
民族身份公正和性别公正是少数民族妇女权利法律保护所追求的价值目标。虽然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一整套保护少数民族妇女权利的法律体系,但是这个体系无论是在立法上还是现实的司法救济上均存在一些问题,尤其对边缘少数民族妇女,如散杂居少数民族妇女的权利救济体系还不完善,法律意识的缺失,使得少数民族妇女的权利不能得到充分的保障。为此,需要从立法、司法救济和增强权利意识方面来完善少数民族妇女权利的法律保护体系。将保护少数民族妇女权利的法律纳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之中,使少数民族妇女权利的法律保护汇入到国家的总体人权保护机制之中,使其成为主流人权中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才能使其得到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13.
论少数民族人权的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心 《民族论坛》2001,(4):41-42
当前,国际社会正处于一个风云变幻的历史时期,不同内容、不同性质的矛盾与斗争交织存在,交互发展,其中,人权尤其是少数民族人权的保护问题,是现代各国和国际关系中最复杂、敏感的问题,日益为当今国际社会所普遍关注。本文拟从国内保护和国际保护两方面对少数民族人权的保护作些探讨。少数民族人权保护的内容  所谓少数民族人权就是《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以下简称公约)规定的少数人应该享有的权利,它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1享有自己的文化。虽然《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第15条保障所有个人享有参加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14.
后殖民主义时代的土著运动与后工业社会的土著意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后殖民主义时代的土著运动与后工业社会的土著意识周旭芳由于政治现实与所处结构的不同,泛泛地谈论土著意识和土著运动;正像泛泛谈论民族主义一样,很难对当代民族关系问题的真实状况做出周密的阐释。政治格局的多元性决定了土著意识的不同指向。当我们考察大洋洲土著居...  相似文献   

15.
基督教历史中最黑暗的一页大概就是对美洲的征服和强制性皈依。除了残酷地毁灭了先进的玛雅文明、阿兹特克文明和印加文明外,还从肉体上消灭印第安居民。基督教历史学家H·J·普里恩认为,土著人由1500年的1亿人减少到1600年的1~1.2千万人。之后,他们又被迫接受基督教的伦理和信仰。从印第安人的观点来看,基督教的价值观比他们自己所尊崇的价值观远为缺乏人性。征服者的初期进攻集中在富足的文明地区,在那里可以夺取大量财富。继后,居住分散、缺乏组织、外界不易到达的地区的人民和民族,也接连成为西方入侵的牺牲品。但是,有些美洲土著人民的文化作为自给自足的小型社会,部分地由于它们的退让得以生存下来,  相似文献   

16.
承认人们的利益追求,就应该承认人们需要权利,因为这种利益的实现需要人拥有不被非法侵犯、限制、约束的自由权利.特殊的权利是公平正义的体现,是人利益的象征,是人自由的包装.法律应当保护人权利的空间.本文诣在讨论特殊权利的界限,特殊权利与"特权"的区别,特殊权利的理论与法律基础及对特殊权利的保护方法,揭示人权利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据1971年进行的“最近五年澳大利亚人口普查”,澳大利亚总计有土著人口115,953人,其中包括9,663名托雷斯海峡的岛屿土人和45,000血统纯一的土人。尽管其婴儿死亡率高于其他地区的平均水平,但是土著人口仍然出现了增长,这种趋势表明,土著人口将在本世纪末翻一番。有人估计,土著人口将于1973年达到140,000人。  相似文献   

18.
法律地位是法律主体享受权利与承担义务的资格或表示法律主体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相应程度。讨论近代西藏的法律地位的实质是要回答西藏是否为一个"独立国家"的问题。通过对近代发生的若干与西藏有关的史实的梳理分析,可以得出,近代西藏对内并不拥有国家意义上的管辖权,对外由于一直未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自然也不享有相应的国家权利。因此,近代西藏并不具有"独立国家"的法律地位,西藏是由中国中央政府管辖下的中国组成部分之一。  相似文献   

19.
杨洪贵 《世界民族》2007,29(3):23-34
1900年7月9日通过的《澳大利亚联邦宪法》把土著排斥在澳大利亚的社会生活之外,成为澳大利亚社会歧视土著的明证,不断遭到批评。二战后,澳大利亚社会中要求修改宪法以给予土著平等权利的呼声越来越高,这迫使澳大利亚政府于1967年举行全民公决,进行宪法改革,修改宪法中的相关条款。1967年宪法改革是澳大利亚白人与土著关系史上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对后来澳大利亚政府管理土著事务、改善土著的地位及对澳大利亚的社会进步都有着不可忽视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20.
欧洲民族关系的复杂性,使少数民族人权问题成为维护国内稳定和地区安全的重要问题,受到欧洲各国的普遍关注。欧洲少数民族权利保障的历史源远流长,自近代以来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的发展。二战结束以来,围绕建立少数民族权利的欧洲标准和制度框架,欧洲各国在少数民族权利保障方面开展合作,并通过欧安组织、欧洲委员会和欧盟等3个区域性国际组织的政策、法律和工作机制,建立起了独具特色的欧洲少数民族权利保障模式。欧洲对少数民族权利的保障,实现了少数人权利保护的道义责任和价值追求,其制度与经验值得总结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