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2 毫秒
1.
张伟  季超 《管理科学文摘》2010,(30):129-130
为推动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解决高校学生面临的普遍心理问题显的尤为重要.本文就和谐社会背景下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结合浙江海洋学院心理工作方面的实际情况,着重阐述了和谐社会背景下解决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高校教育招生规模的扩大化,高校贫困生的数量也在渐增。目前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整体水平较低,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了解和掌握贫困生的心理问题,给予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具有重大的现实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高校贫困生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概况了高校贫困生常见心理问题的表现形式,通过学习、经济、就业和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原因分析,探讨了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高校贫困生心理脱贫的思路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从当前高校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结合图书馆服务形式,论述了高校图书馆开展阅读治疗服务的意义方法和措施,创新图书馆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5.
李妍妍 《经营与管理》2013,(12):137-139
随着各高校不断扩招,大学毕业生人数日趋增多,部分大学毕业生面对就业压力,心理问题也在增加;各企业招聘员工数量缩小,使得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更加突出。笔者首先分析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心理问题;然后针对这些心理问题,提出了调整对策。  相似文献   

6.
从当前高校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结合图书馆服务形式,论述了高校图书馆开展阅读治疗服务的意义方法和措施,创新图书馆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形成了一定的社会阶层,同时各高校的文化氛围也有所改变,这就对部分贫困大学生造成心理负担,常常由于自身原因无法正确对待这些问题,产生一些心理问题。有效处理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高校既要给予恰如其分的补助,还应致力于塑造良好的校园风气,通过正确的教育方式来帮助贫困大学生调整心理。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数据统计及访谈等方法,对重庆市南岸区四所高校入学新生的心理状况进行调研,发现部分学生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就高校体育教育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以及现有高校体育教育的一些弊端进行阐述,对高校体育教育改革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贫困研究生心理问题的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应对措施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作为在学生工作一线的教师,笔者认为,建立高校"奖、助、补、贷、减、免、缓、勤"措施、开展心理咨询、教育等活动,可以有效地预防贫困研究生的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10.
高校贫困生是高校群体中特殊一族,这种特殊性带来的巨大心理压力和心理素质的缺陷,给贫困生的健康成长和成都带来了负面的影响,本文从心理学角度分析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的表现,着重探讨了解决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以期对解决现实问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刘蓉 《科学咨询》2009,(13):96-96
运用文献资料、数据统计及访谈等方法,对重庆市南岸区四所高校入学新生的心理状况进行调研,发现部分学生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就高校体育教育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以及现有高校体育教育的一些弊端进行阐述,对高校体育教育改革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心理问题对其品德影响与品德形成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当代大学生诸多品德问题其实质源于心理问题,这就导致心理健康教育中,必然包含丰富德育内涵,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结合也就具有必然性.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德育的一个突破口,是德育工作的新亮点.  相似文献   

13.
本文使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进行测试,分析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为以后心理健康教学、高校心理咨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刘占彦 《经营管理者》2014,(33):231-232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非常必要的,针对当前大学生存在心理问题的类型提出解决的对策,同时,强调了建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长效机制,发挥课堂主渠道的作用以及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5.
李静 《管理科学文摘》2008,(18):129-130
鉴于当前高校教师普遍存在的一系列心理问题。本文试图借鉴企业管理中的员工助计划(EAP)的模式,试图把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纳入到高校工会的工作中,并就如何依托高校工会组织来实施高校教师心理援助计划的具体做法进行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福建省某高校大学新生的整体心理健康状况,为今后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提供依据。该文采取整群抽样,采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筛查量表,对1831名新生进行在线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一级心理问题学生有164人,占8.96%;二级心理问题学生有274人,占16.96%;三级心理问题学生有463人,占25.29%。男女生的一级、二级和三级心理问题检出率没有显著差异。幻觉妄想症状、焦虑、自卑、敏感、社交恐惧、躯体化、冲动、进食障碍、睡眠困扰、学校适应困难、人际关系困扰、学业压力、就业压力、恋爱困扰在性别方面具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高发,已引起各有关部门重视。为此,各高校都采取了很多措施进行预防和干预,但收效较微。为提高该项工作的效果,笔者认为高校应加强心理普查和教育,普及心理知识,积极调动各方力量帮助大学生走出心理困惑。  相似文献   

18.
为了能更好地了解在校学生的心理状态,各大高校开始建立自己的信息系统,以期望自身获取更多的学生信息.信息管理技术在高校心理数据分析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和良好的应用前景,在众多技术中脱颖而出.本文从对信息管理技术的初步了解,简述信息管理技术在高校心理问题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职业学院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本文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对09级1321名学生进行调查。经统计发现,被试中32.6%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与其他高校调查结果相比,总体上比例偏高,其中3.1%问题严重,29.59%存在一般问题。不同性别、不同民族的学生差异不显著。并对心理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尝试性探析。  相似文献   

20.
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为数不少的学生存在心理问题。高校图书馆不仅是大学生获取知识的学习场所,更是他们减轻压力,提高心理素质的"心智药房"。将图书治疗引入高校图书管,有利于充分利用馆藏资源,拓展阅览服务方式,有利于学生增长心理健康知识,开发生命潜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