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师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个亚文化。本文所讲的教师文化,是在一个学校内的教师群体所具有的文化,是学校文化的亚文化。当学校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内化于教师的个人价值观,使得教师的个人价值的体现与学校战略目标的实现结合起来的时候,教师文化  相似文献   

2.
饶苡 《科学咨询》2010,(4):54-54
教师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个亚文化。本文所讲的教师文化,是在一个学校内的教师群体所具有的文化,是学校文化的亚文化。当学校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内化于教师的个人价值观,使得教师的个人价值的体现与学校战略目标的实现结合起来的时候,教师文化就体现为引导、熏陶学生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论文探讨了学校文化改造的一条现实路径——备课管理改革。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教师(包括管理者)对其教学活动的“共同知觉”。改造学校文化就要自其核心始。备课管理是对教师的备课活动进行管理。通过备课管理改革,可以改变教师对其备课活动的“共同知觉”,进而改造学校文化。  相似文献   

4.
特色学校创建是深化基础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是提升学校品位的需要:是学校特色内化为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发展的需要;是学校特色升华为学校精神,感召教师成长的需要;是学校特色凝炼为学校文化,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需要。为此,笔者认为,以下几方面可以作为特色学校创建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5.
特色学校创建是深化基础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是提升学校品位的需要;是学校特色内化为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发展的需要;是学校特色升华为学校精神,感召教师成长的需要;是学校特色凝炼为学校文化,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需要.为此,笔者认为,以下几方面可以作为特色学校创建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6.
魏琦 《办公室业务》2023,(24):33-35
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在于党组织的正确领导,这也是保证学校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的坚实后盾。特色的党建活动不仅可以使党建与学校文化紧密相连,而且其政治核心价值能得到充分发挥,学校发展有了明确的方向,能提升办学内涵。文章以特色党建为切入点,从教育教学、教师成长、德育工作、团建工作、廉政建设、公益服务等多个角度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以期充分发挥党建作用,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
基于对学校定位及职能的认识,我校把办学理念定位为"习惯经营人生,特长成就未来".为了让办学理念入心入脑,使之成为学校办学,治校、育人的指导思想和行动准则,我们把办学理念作为了校园文化建设的主题,于是我们的校园文化总是紧紧围绕着"习惯"和"特长"做文章,确立了五种类型的文化载体:一是让每面墙都说话的环境文化;二是体现依法治校策略的制度文化;三是支撑学校和个体发展的精神文化;四是强化育人过程的行为文化;五是彰显学校特色的品牌文化.  相似文献   

8.
乡土文化课程的开发对于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价值。当前,受“离农”的偏向性思想、师资素养薄弱、不良教育思想的惯性作用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乡土文化课程的开发面临农村教师课程开发意识薄弱、能力不强,师生与乡土文化的情感联系不紧密,课程内容脱离乡村社会生活等困境。学校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推动乡土文化课程的开发:引导学生树立乡土文化自信,增强认同感、归属感和责任感;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提高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增强课程内容的社会导向性,促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办学理念:学校以教师为本,教师以学生为本办学思想:道德高尚,基础扎实,发展全面,胸怀天下教学工作五要求:讲、练、辅、考、研班主任工作五要求:勤、严、细、爱、新管理人员八要求:守时、礼貌、尽责、、诚信、经济、安全、高效、守法激励机制:健全各项考核细则什么是办学理念?为什么把“学校以教师为本,教师以学生为本”作为我校的办学理念?理念是行动的基本价值取向和观念,是一切行动的基本出发点和指南,是衡量工作的最基本标准。办学理念一旦形成,便成为一切教育教学工作包括目标手段及各项管理制度的先导。把“学校以教师为本,教师以学生…  相似文献   

10.
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是学校教育发展的需要.学校党支部加强对教师的学习引导,让教师具有正确的理性认识,规范师德行文,坚守高尚情操;注重校园文化建设,以环境文化、团队文化、制度文化净化教师心灵,塑造高尚师德.  相似文献   

11.
一、新教师培训方法及步骤1、组织学习,熟悉环境:目的是让新教师尽快了解、熟悉所在学校,接受学校的文化;克服不安全感,学会与人相处,融入教师工作群体;适应日常的教学科研工作,明确自己成为教师后的任务和责任,同时让他们感受到学校对新教师的重  相似文献   

1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华文化中占有很大比重。这些年,我国越来越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传播。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职责。教师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领路人,也是知识的传授者。因此,教师首先需要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深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和意义的研究,积极做新时代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先驱者,在世界范围内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建设文化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在统编高中历史教材中,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篇幅较少,且较为分散。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补充,并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13.
校园文化是学校特有的文化现象.在学校的德育教育中,人们往往只看到教师对德育的影响及学生受到的教育和启发,但是校园文化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却很少受到人们的重视.学生道德观念形成的过程中,受到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的影响,而学生在学校的时间是最多的,而且学校亦是一个小型的社会,它积累着历史、传统、文化和社会的价值,具有潜在而巨大的教育功效.  相似文献   

14.
吴素静 《科学咨询》2008,(20):42-42
学校文化,简单地讲,就是全体师生共同的价值观念,共同的信念与追求.它是学校发展的精神支柱.学校文化包括:历史文化--长期的办学过程中积淀下来的传统文化:校风、教风、学校传统等;观念文化--包括教育价值观、办学理念、办学指导思想,以及由此产生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和精神风貌等;行为文化--指学校成果的物化行为所蕴涵的文化内涵,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学校的制度和伦理环境;物质文化--校园人文景观、校园建设、校园环境等方面的特征,以及学校对教师的物质分配等.  相似文献   

15.
"阳光·三品文化"育人体系就是以阳光为核心理念,以有品位的学校价值文化、有品质的课堂教学文化、有品德的师生行为文化为内容,不断拓展学校育人功能的广度和深度,提升师生的激情与幸福。一、打造有品位的学校价值文化"阳光教育,和谐发展"指导下的教育是一种充满光亮温暖,促进学生营养生长的教育;这种教育闪烁着光彩辉煌,锤炼  相似文献   

16.
唐全  江领群 《科学咨询》2008,(20):50-50
一、新教师培训方法及步骤 1、组织学习,熟悉环境:目的是让新教师尽快了解、熟悉所在学校,接受学校的文化;克服不安全感,学会与人相处,融入教师工作群体;适应日常的教学科研工作,明确自己成为教师后的任务和责任,同时让他们感受到学校对新教师的重视和关怀.此项工作由党委办公室、人事处、教务处、科技产业部等部门协同完成.  相似文献   

17.
基于对学校定位及职能的认识,我校把办学理念定位为“习惯经营人生,特长成就未来”。为了让办学理念人心入脑,使之成为学校办学、治校、育人的指导思想和行动准则,我们把办学理念作为了校园文化建设的主题,于是我们的校园文化总是紧紧围绕着“习惯”和“特长”做文章,确立了五种类型的文化载体:一是让每面墙都说话的环境文化;二是体现依法治校策略的制度文化;三是支撑学校和个体发展的精神文化;四是强化育人过程的行为文化;五是彰显学校特色的品牌文化。  相似文献   

18.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多年的教育管理工作使我深深地意识到:一所学校要发展,师资是关键;学校要打造品牌,教师是关键。作为学校管理工作者,我一直思考这样的话题;如何帮助教师实现自我价值,如何帮助教师在自我实现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如何在帮助教师的自我实现中推动学生和学校的发展。在我校“为成就每一位学生的未来服务”的办学理念下,我校的治校方略确定为“为成就每一位教师的未来服务。”  相似文献   

19.
现在企业界有人提出“一流企业做文化,二流企业做规模,三流企业做品牌,四流企业做产品”的总结。在我看来, 一流的学校做文化,一流的校长做文化。现在学校文化研究的基本内涵趋为:学校在长期实践中所凝结起来的一种文化氛围、学校价值观、学校精神、管理境界和广大师生员工所认同的道德规范、做事方式、处世态度、行为方式;它是学校在长期的经营与管理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共同的价值取向,是学校  相似文献   

20.
郑辉 《科学咨询》2023,(3):182-18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教师职业道德同向同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师范生师德教育有助于师范生及早树立教师职业精神、强化师德意识、践行立德树人初心。目前,学校频频发生师德失范的现象,学校可以从精神文化层面、物质文化层面、制度文化层面、行为文化层面入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方位地融入师范生师德建设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