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启乾 《日本学刊》2002,(3):134-147
近代日本对外殖民活动的演进 ,一方面有其资本主义发展客观需要的驱动 ,另一方面 ,又是继承传统的对外扩张思想并将其付诸实践的结果。本文将近代日本对北海道的殖民开发放在“殖民地统治”的视野中加以考察 ,认为前者是后者的序幕和前奏。近代日本对北海道的开发是“本土”移民与阿伊努人共同努力的结果 ,其中的经验、教训值得认真总结汲取。  相似文献   

2.
西部大开发是我国中长期发展战略,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西部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金融可通过四个方面为西部大开发提供支持1.有效利用政策性银行.政策性银行在支持西部大开发方面十分重要.2.充分发挥商业性银行在西部大开发中的作用.西部大开发对资金的需求数量巨大,单靠政策性银行是不能满足的,要发挥商业性金融的优势.3.高度重视西部大开发中资本市场的发展.4.加快改革,完善金融体系,以适应西部大开发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论民营经济对西部大开发的助推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峰 《社科纵横》2004,19(6):1-2
西部地区民营经济发展滞后是造成东西部差距的关键因素。东部沿海地区积极发展民营经济 ,使之异军突起 ,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为西部大开发提供了重要启示。西部的自然社会条件相当优越 ,也有利于民营经济的发展。在西部大开发中应把民营经济作为发展的起步经济 ,充分发挥其助推作用  相似文献   

4.
张秦川 《唐都学刊》2001,17(1):62-64
世界"新经济"是以高新技术发展推动经济增长,把知识经济、信息经济和网络经济有机结合为发展模式的经济.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尝到了"新经济"的甜头,即较快的增长速度、较低的通货膨胀率和较低的失业率.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需要我们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用观察整个世界的眼光,研究"新经济"的特点,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作法,从而加快西部大开发的步伐.  相似文献   

5.
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大城市圈又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居住功能日益现代化的必然结果。战后,日本的大城市圈是20世纪60年代后与社会经济日益高度发展同步协调开发建设起来的。目前,日本全国已开发建设起了东京、大阪和名古屋等一系列大城市圈。日本的大城市圈主要是以圈域结构为地域特征的社会综合活动的集合体,它有效地发挥出了城市设施主体布局合理化和循环经济体系化、内外联系有机化,而且实现行政管理圈、工业生产活动圈、流通集散营销圈、居民生活居住圈、文化娱乐活动圈等多结构并存,布局合理的城市结构体系。目前,我国也正在开发“长三角都市圈”、“南京都市圈”等一系列大城市圈,因此,研究日本的大城市圈开发建设无疑对我国正在开发建设的“都市圈”有其现实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2000年5月20—22日,全国日本经济学会第七届年会暨学术讨论会在秦皇岛经济开发区隆重召开。出席此次会议的有日本经济学会名誉会长沈觉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全国日本经济学会会长王洛林、秦皇岛市市长刘朔全、开发区主任胡英杰、日中经济贸易中心北京事务所所长本乡显生、三武株式会社北京事务所所长大野晓,来自全国日本研究机构和大学的70余名代表,以及中国有关新闻机构的记者和朝日新闻驻北京记者出席了会议。本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是:(1)以中日经济关系、中国西部大开发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WTO)等为题进行专题报告和分组讨论;(2)选举…  相似文献   

7.
劳动者素质低是制约我国西部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西部地区劳动者的素质,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的最突出、最关键的问题.提高劳动者素质首先是要转变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树立与西部大开发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新的资源观、开发观、发展观、优势观、人才观、市场观;其次是要大力发展各类教育.提高劳动者的文化知识水平;最后是要加强职业技能训练,提高广大劳动者的专业技术素质.  相似文献   

8.
毛粉兰 《社科纵横》2003,18(1):19-20
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根本和切入点。只有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才能持续发展 ,才能使经济、社会的发展同资源与环境的承载力相协调 ,才能使甘肃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尽快建成一个山川秀美、兴旺发达的地区  相似文献   

9.
西部开发的战略实施,必然要受到各种因素的多元化促成与推动。其中设计文化的文化推动是直接影响经济发展规模和社会生产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设计文化的提出是一种物化的知识力量体现,它可以直接创造物质文明。设计文化的多样性可以理解为经济文化、工业生产技术的标志性文化、当代科技发展的前瞻文化、物质精神结合的创造文化、社会分工与协调的群体文化。它可作为智力支撑和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并且能够保障西部经济的腾飞。  相似文献   

10.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出和实施,为西部地区国有煤炭企业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西部大开发是调整地区经济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有利时机,这必将促进西部国有煤炭企业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基础设施尤其是铁路、公路交通的发展,将为煤炭企业自身的发展创造较好的交通运输条件.经济全球化为西部国有煤炭企业进一步扩大开放、招商引资提供了更多的机会.随着科学技术进步,能源需求结构发生变化,水电、核电、天然气、石油的开发和利用,导致对煤炭需求日益减少.现阶段,国有煤炭企业只有加快改革,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方向,以调整结构、关井压产为重点,以控制总量、强化管理、减员增效、提高经济效益、脱困扭亏为目标,根据国务院和西部大开发的部署和战略重点,在搞好主业的同时,逐步向非煤产业转移,才能在西部大开发中抓住机遇,勇敢接受挑战,开创国有煤炭企业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1.
日本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边恕 《日本研究》2002,(1):24-30
战后日本经济的飞速发展 ,是与日本企业的独具特色且又卓有成效的经营模式密不可分的。人力资源开发策略正是构成经营模式的重要一环。然而 ,面对当今高度信息化、国际化的经营环境 ,战后曾被世人称赞的日本企业人才培养模式开始出现不适应症。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检讨传统的人力资源开发制度 ,一些新的人才培养方法正不断的出现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 ,从长远眼光来看 ,这种新型人力资源开发制度由于能够使员工拥有信息化、国际化时代的技术和知识 ,并能使企业自身主动适应经营环境的变化和提高雇佣能力 ,因而它将逐步成为日本企业人才开发的主…  相似文献   

12.
张莉 《社科纵横》2007,22(7):22-23
20世纪70年代特别是80年代以来,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都充分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关系,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政府也一直高度重视西部可持续发展问题。本文仅就对西部大开发中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困境、西部大开发中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和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进行初步探讨,以期引起更多的理论与实践工作者对这一问题的重视和研究。  相似文献   

13.
成兆文 《社科纵横》2003,18(1):14-15
西部大开发的实质是可持续发展问题 ,其战略目的为 :经济繁荣 ,政治稳定 ,国防巩固。天人合一思想的核心为 :人是自然的—部分 ,人与自然之间不是对象化关系 ,自然也有其独立的价值功能 ,它的主旨是与可持续发展完全—致的。因此 ,在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 ,除过具体对路的措施外 ,还必须在指导思想上树立可持续发展观 ,大力发掘和弘扬中国古代哲学中天人合一的思想。  相似文献   

14.
西部大开发与高等教育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教育优先发展是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根本大计,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优先发展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关键是树立教育是事关全局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的观念,将党和国家发展贫困地区教育的政策落到实处,千方百计增加对教育的投入,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发展西部高等教育除了中东部要主动参与西部的教育资源开发外,西部高等教育要加快布局结构调整;办学模式的多样化;合理利用教育资源,促进产、学、研结合,实现西部高等教育与西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协调一致。  相似文献   

15.
公元前2~3世纪至公元3世纪末、4世纪初,这500~600年,在日本考古学上称为弥生文化时代。弥生文化时代是日本脱离野蛮状态、进入文明社会的转折时期。弥生时代的基本特征是:(1) 铁器代替石器,由石器时代越过青铜器时代,直接进入铁器时代;(2) 普及以水稻种植为主的农业生产,由采集经济越过畜牧阶  相似文献   

16.
西部大开发取得了明显成效 ,但是生态环境问题依然严重 ,进一步积极稳步推进西部大开发需要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实现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是一种生态经济 ,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循环经济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 ,是突破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瓶颈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7.
毛曦 《唐都学刊》2000,16(3):18-19
经济与文化是相互作用的。经济是文化的根基,经济的发展最终制约着文化的发展;文化是建筑于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文化对经济有巨大的反作用力,推动或阻碍着经济的发展。西部大开发是我国在21世纪缩小东西部差距、促进西部社会飞速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其中尤以西部经济的腾飞为核心。为迎接西部大开发的到来,为促进西部经济的发展,挖掘西部文化的优秀传统,建构新型的西部文化,无疑是非常必要的,必定会对西部经济的早日腾飞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另外,西部大开发是一项综合性的、全方位的立体战略和系统工程,包括了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18.
安晓英 《社科纵横》2005,20(3):29-30
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全面实施,不仅会极大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有力地推动西部地区经济地发展,而且有力地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加快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和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9.
张可云 《创新》2010,4(4):5-10
西部大开发战略是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大量数据表明,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10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同时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因此,未来西部开发的首要问题是明确重点与政策方向。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10年已经打下了良好基础,未来的战略重点应分区域类型确定,西部地区政策应该在完善区域政策制度基础的前提下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20.
县域经济是以行政区划为边界的区域经济。日本是单一制国家,实行地方自治制度。地方政权分为都道府县和市町(镇)村两极。2000年日本全国共有都道府县47个,即1都(东京都)、1道(北海道)、2府(京都府、大阪府)、43县。市672个、镇1991个、村567个。都道府县的权限基本相同,唯有东京都作为首都稍有例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