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8月8日,安徽省休宁县状元博物馆迎来了由19位美国学者组成的状元考察团。这支团队饶有兴趣地参观了中国状元博物馆,了解了中国古代的科举文化以及休宁历史上出现的19位状元。据悉,这批美国人之所以来访中国第一状元县——休宁,是由于该县的“阴馀堂”远嫁,美国为两国间人民建起了友谊的桥梁。  相似文献   

2.
基层政权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政权的基础。我国有11亿人口,其中农村人口近9亿,全国有69 842个乡镇政权组织。建国初期,建立人民民主专政政权成为当时第一位的任务。50年代初期的乡镇(包括当时的村)政权建设健康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成为第一个黄金时期。从1958年起,由于指导思想的原因,乡镇政权普遍为一大二公、党政经合一的“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三级政权体系所取代,一直延续了20多年。其间,人民公社在行使  相似文献   

3.
清代的状元     
科举考试中以名列第一者为元,乡试第一称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殿试第一称状元。状元亦称殿元、鼎元和魁甲等。中状元者号为“大魁天下”,被称为独占鳌头,它是科名中的最高荣誉。清代的会试,始于顺治三年(1646)丙戌科,终于光绪三十年(1904)甲展科,共举行112科,其中正科84科,加科2科,恩科26科。112科中,共取状元114名。这是因为顺治九年(1652)壬展科与顺治十二年(1655)乙未科为满、汉分榜,各有2名状元。清代的第一位状元是傅以渐,最后一名状元是刘春霖。在114名状元中,仅苏浙皖三省就有78名,其中江苏省籍有49名,浙江…  相似文献   

4.
状元始称于唐。殿试第一名谓之状元;但因当时取士不多,时有泛指所有的新科进士为状元。宋代状元主要指进士科第一名;有时也用于称呼第二、三名。元代以后状元只限于称呼殿试一甲的第一名。历史上我国到底出了多少状元,没有准确的统计数字。但可以说,自隋代大业三年至清代光绪三十年(公元607-1904年)实行科举制度的近一千三百年中,全国出了近六百名状元。其中广西仅占十一名。这同中原和江、浙各省相比,显然是少多了。但同边远地区比则不算太少,起码比滇、黔、粤省多些。这是难能可贵的。历史上广西的这十一位状元,虽然抱负不同,境遇各异;但在封建的腐败黑暗科场中,他们可堪称之为光明磊落,名副其实的骄子,名震一时的风云人物。其中,宜山的冯京,则是宋代三个连中三元(解元、会元、状元)的一个,临桂的陈继昌,则是光绪年间连中三元的文魁。也是我国最后的一个状元。在我国历史上的十三个三元人物中,广西占了两个,这就相当的了不起。我们编写这十一个状元的生平事迹作系列刊载,目的不是复旧,而是了解历史;从传统的民族文化中吸取有养份的东西;激发我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建设广西,振兴中华。  相似文献   

5.
11月5日上午9时,安徽省休宁县状元文化活动周启动仪式在喜庆的礼炮声中隆重开幕。仪式上,昌辉集团黄山市汽车电器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进丁向中国状元博物馆捐赠人民币100万元,支助休宁县状元文化事业发展、状大、繁荣。据了解,王进丁是位“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成就显赫却低调处事的“当代状元”式的董事长。  相似文献   

6.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建立的陕甘宁边区政权 (包括各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民主政权 ) ,是几个革命阶级联合的民主专政 ,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陕甘宁边区政权性质不但不同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建立的工农苏维埃政权 ,而且这种政权的理论与实践为后来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一、中国政权体系的总体构造与运转 (一)政权体系的内容对政权的理解基本有三种意见:大政权概念,把政权看成国家整个上层建筑的同义词,即不但包括国家立法、行政、司法机关,而且包括执政党和其他党派组织、武装组织以及各种政治派别、群众团体组织;中政权概念,基本上把政权分成五类,即权力(立法)组织、行  相似文献   

8.
孙韶林 《文史哲》2002,4(4):63-66
国家形式是国家主权、国家政权、民族自治权、地域和人口状况等国家内在要素的组合形式 ,是国家总体构成形式和国家运行形式的总和。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是国家政权机关 (包括国家元首 )的产生形式、运行形式及运行期限和构成形式的总和。国家结构形式是国家总体构成形式 ,是国家主权、国家政权、民族自治权、地域和人口状况等要素的构成状态及维系这种构成状态的准则的一种静态形式。国家结构形式包括了国家政权组织形式中的静态组织形式 ,但不包括国家政权组织形式中的动态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9.
2008年1月7日《广州日报》都市版A11刊登的《明代古尸全身关节还能活动———广药“人体科学教育中心”落成东莞明代状元家族古尸现身大学城》一文,数次提及“东莞明代状元钟雪松”和“东莞明代状元钟雪松(官品至刑部尚书)”。此误也。其一为名字,是钟雪松?抑或钟松雪?据2003年  相似文献   

10.
你爹算个啥     
《快乐青春》2011,(2):11-11
从前,有位老状元,其子很不争气,屡次应考不中,虽说读书无能,却目空一切。  相似文献   

11.
南宋理宗宝祐四年(公元1256年),文天祥在临安参加进士考试,得中头名状元。正在此时,其父去世,根据当时礼法,应当在家守制,服丧三年,才能出来做官,故朝廷未封文天祥官职。在文天祥居家守孝期间,南宋朝廷上,宦官董宋臣和奸臣丁大全擅权,政治十分腐败。宝祐六年(1258年)二月,北方的蒙古,又分兵三路,大举攻宋:蒙哥汗亲自攻蜀;忽必烈攻鄂;兀良哈自交、广北上,会师于鄂。南宋政权内外交困,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相似文献   

12.
白居易是我国唐代著名诗人中年寿最高、经历最丰富、作品最多的一位诗人,同时也是一位诗歌思想倾向前后大相径庭的诗人。他的一生总共经历了唐代宗(李豫)、唐德宗(李适)、唐顺宗(李诵)、唐宪宗(李纯)、唐穆宗(李恒)、唐敬宗(李湛)唐文宗(李昂)、唐武宗(李炎)等八位君主。纵观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的历史,每次政权易主,都意味着一场旧的争权夺利斗争的结束和一场新的争权夺利斗争的开始;都意味一场新的权力再分配和一系列新的人事关系的大组合。在唐帝国迅速走向覆灭的进程中,在李唐政权一再易主的严酷岁月里,反映在白居易诗作中的人民性,也愈来愈见衰  相似文献   

13.
对于“陵川七状元”的说法,通过引用大量史料进行考证辨析,笔者认为武明甫、武天佑、赵安时、赵安荣有可能确实是状元;而李俊民是经义第一,武天和也有可能只是经义第一,但当时政府已明确规定经义第一不能算状元了,民间不了解这种政策变化,仍误称他们为状元;至于说宋代的崔有孚是状元则无法找到史实依据,也许他只是在地方选拔试中考过第一,被民间误称或戏称为“状元”,后来就以讹传讹了。  相似文献   

14.
所谓“正闰观”,本质上是指族姓统治的合法性.一般说来,在华夏族内,获得了政权的家族也就获得了“正统”的地位;在华夏族与其他民族之间,“炎黄子孙”即华夏族的政权是“正统”,非华夏族的政权(也包括那些征服了华夏族的政权)是“闰统”,是僭伪而应予以闰除的,至少理论上如此.  相似文献   

15.
南明弘光政权,建立于1644年5月,终止于1645年5月,前后历时整整一年。弘光政权为什么在短短一年之内就迅速灭亡了呢?考诸于史,发现其中有深刻的历史原因。一、“联消灭顺”——错误的根本方针1644年3月19日,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攻克北京,崇祯皇帝吊死。5月3日,马士英等拥福王朱由崧监国南京,5月15日即皇帝位,以次年(1645年)为弘光元年。是为南明的第一个政权——弘光政权。弘光政权建立伊始,涉及不到抗清,它的矛头主要指向大顺政权。从弘光诏书和臣下奏章来看,它的目的是为了镇压农民起义。福王即位时.诏曰:“……敢辞薪胆之瘁,誓图浮馘之功,尚赖亲贤毅力动勷,助予敌忾。”顾炎武所著《明季实录》中也载有弘光的另一诏书:“大行皇帝  相似文献   

16.
韦庄诗地名人名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庄是唐末五代时的著名诗人,他在当时的诗坛上占有很重要的位置。翁方纲在《石洲655∥濉⒏V萃跸缺彩砹端透V萃跸缺材瞎椤吩?韦庄在豫章遇到一位及第的进士王某,王某第二天三年的状元是薛迈,不错。可为什么偏偏是咸通三年呢?难道诗中的这位薛先辈不会是别的年份状元,不可以是咸通五年、咸通八年?查《登科记考》,从大中元年起(公元847年,韦庄11诗题称薛耽为常侍。常侍是指经常在皇帝身边的人。《唐六典》卷九曰:“(中书省)中书舍人掌侍奉进奏,参议表章。凡诏旨、制敕及玺书、册命,皆按典故起草进画;既下,则署而行之。……凡册命大臣…  相似文献   

17.
安徽省休宁县,因其历史上出过19位文武状元而被喻作“中国第一状元县”;设置于中国第一状元县的“状元阁”里的“天开文运”大铜钟,因其寓意独特、铭文独特而被赞为“独一无二”。  相似文献   

18.
一九五五年和一九六二年,我先后写过《关于“农民政权”问题》(刊《新史学通讯》八月号)和《试论李自成大顺政权的性质》(刊《新建设》第三期)两篇习作。分别从理论上和从史实上,论证了封建社会的单纯农民战争,虽然能够成功地推翻旧的封建王朝,却不能建成代表农民阶级利益的“农民政权”,那怕建立的是短期性政权,如黄巢的大齐政权和李自成的大顺政权等,也都不可能是非封建性的。此说一出,引起了热烈的争论。为了进一步讨论,我再从政权的构成形式,各阶级在政权中的地位和土地制度三个方面,对太平天国政权的性质,做一些探讨,请同志们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9.
天会十一年至天会十五年间,尚有需补充的金进士. 一、天会十一年进士:薛瑞兆教授考订出天会十一年进士4人(<金代科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耿嗣昌、郝俊彦、杨用道、王建中.我以为,郝俊彦的进士身份应较可靠,亦可对有关的史实进行补充.耿嗣昌曾中状元,但将他作为天会十一年状元,似无确据.杨用道、王建中或许是天会间进士,但不一定是天会十一年进士.  相似文献   

20.
《南方论刊》2008,(9):F0004-F0004
茂名市第一中学创办于1959年,历经了三个发展阶段:1959—1989年;起步发展,培养出十名少年大学生,并被省政府批准为“广东省重点中学”;1990-1999年,稳步发展,被评为“广东省一级学校”,成为广东省第一所整体搬迁的重点中学,涌现了一名省高考总分状元:2000年至今,快速发展,成为全省第一个教学班达60个的省重点高中,涌现了全省高考总分状元4人次、单科状元6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