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大学生素质多维发展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公众参与是加快我国行政法民主化建设的重要方式,文章力图从研究我国公众参与行政法治建设的现状出发,全面分析公众参与行政法治建设存在的若干不足之处,通过总结公众参与对行政法治民主化建设的积极意义,提出公众参与行政法治制度建设的有效途径,从而加快我国行政法治法民主化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2.
服务型政府是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选择,它的本质决定了服务型政府的建设需要公民积极广泛地参与。实践中还存在对公民参与的理解的偏差、公民参与的制度保障不够、公民参与机制不健全以及公民意识缺失、参与能力较弱等问题。因此,应当认清公民在服务型政府构建中的角色,塑造积极的公民精神,提高参与能力;明确政府在推进公民参与过程中的责任,构建公民参与的制度保障体系;完善服务型政府过程中的公民参与机制,提高公民参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赵琪琪 《理论界》2013,(7):176-178
政府绩效评估是行政管理的一场"静悄悄的革命",而公民作为评估主体介入地方政府绩效管理过程中,不仅有利于培养公民精神、塑造公民资格,构建现代科学民主的绩效管理体系,更是建设服务型政府、实现善治的必然选择。我国政府绩效评估中的公民参与活动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本文以杭州市"公民导向,注重绩效"综合考评模式为例分析,得出应从塑造引导公民参与政府绩效评估的理念,规范政务公开的有效运行,完善公民参与政府绩效评估的法制建设等方面努力,进一步发挥公民参与在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促进我国公民有效的政治参与,提高人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结合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步伐和当前的公民政治参与现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促进我国公民的有效政治参与。一、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培育现代行政文化理念,促进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还要在党和政府的主导下依法有序进行。培育政府自身开放民主的行政文化理念,对公民政治参与态度和效果有着潜移默化的正效应。党的十四大确立了  相似文献   

5.
构建服务型政府进程中的公民参与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服务型政府的本质内涵决定了公民参与不仅是确保服务型政府合法性基础的关键要素,而且是契合服务型政府的治理模式。在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中,对公民参与的认识误区与现实困境制约了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持续发展。因此认清公民在服务型政府构建中的角色,塑造积极的公民精神,提升参与能力;明确政府在推进公民参与中的责任,构建公民参与的制度保障体系;完善服务型政府建设中的公民参与机制,提高公民参与的有效性是我们刻不容缓的任务。  相似文献   

6.
论我国行政决策中的公民参与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本文围绕行政决策中的公民参与这一中心 ,运用政治学与行政学的有关原理 ,在阐述政府行政决策过程中公民参与理论根基的基础上 ,分别从丰富民主政治的内涵、推动现代民主政治与公共行政的发展、实现行政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 ,以及使公民的政治权利得以有效实现等方面 ,揭示了公民参与政府行政决策所隐含的功能与价值 ,并提出了要使上述功能得到发挥和价值得以实现 ,必须从制度层面、环境层面与思想观念层面 ,创设保障我国目前公民参与行政决策的具体条件  相似文献   

7.
公民参与地方治理的理论与实践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参与是我国民主政治发展和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方向与基本途径。公民参与的广泛展开在地方治理层面上是可行的,公民社会的兴起与民间组织的成长、地方政府分权化改革以及基层政治组织自治是我国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三种主要实现机制。各地方政府应借鉴西方国家和我国部分地区的成功经验,创新公民参与方式,建立和完善参与的配套制度,拓展公民...  相似文献   

8.
郭翔  张艾荣 《河南社会科学》2012,20(11):45-47,107
公民参与需要付出成本,而成本支出则成为影响或限制政府行为和公民行为的一个重要原因。根据不同分类标准,公民参与成本的主要构成有多种划分。公民参与成本划分以及不同的参与成本对政府行为和公民行为均存在影响。这包括公民支出成本对公民行政的影响,公民支出成本对政府行为的影响,政府支出成本对公民行为的影响和政府支出成本对政府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地方法治建设的公民参与这个命题,无论是法理层面、还是实践层面尚有许多的问题亟待研究和探讨.虽然宪法、法律法规和政策性制度,以及我国加入的国际公约等对公民参与都有一些基本的规定,但是这些规定并没有完全在地方法治建设层面得到实体性和程序性的制度保障,这其中不难看出,公民参与的地方性制度和机制安排的缺失是一个关键性问题.由此,构建公民参与的制度和机制体系也就成了地方法治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0.
运用调查问卷对我国粤、苏、渝三省市公民参与廉政文化的现实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公民参与没有形成有效的体系、内地公民参与意识较薄弱、传统文化消极层面影响公民参与廉政文化活动、公民社会制度体系的建设还不成熟是现阶段我国公民参与廉政文化建设的问题。应通过提高政府的信息公开和透明化程度、完善制度体系、加快公民社会建设等措施完善公民参与廉政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1.
法治政府是一种法治与民主的双重整合.我国法治政府建设过程中体现了一系列民主形态,包括人大机关对政府行政监督控制的强化,行政民主化成为政府行政的潮流,社会主义公民社会生长空间得到拓展.这些民主内容的存在对法治政府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包括民主对法治的反向塑造功能,民主对法治的合法性赋予功能,以及民主对法治的信息支持功能.  相似文献   

12.
公民参与法律是推动西方法治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力量.对西方公民参与法律的历史进行疏理和阐释,论述公民的法律参与活动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特点及其对法治观念、秩序形成与发展的推动作用.在此基础上阐明公民参与法律的活动对中国法治建设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实现公民的法律参与.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之一是民主法治,要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公民参与政府管理是不可或缺的.公民通过合法的渠道参与管理,不仅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必然要求,是实现群众路线的重要途径,还是监督行政权力运行和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因此是实现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相似文献   

14.
公民参与是公共决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广泛的公民参与是构建我国行政管理体系的政治基础,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公共决策参与有着深刻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但由于传统文化、公众素质等因素的影响以及由此而来的诸多困境也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必须转变观念,营造良好的政治参与氛围;强化电子政府的作用,公开政府信息;完善相关制度,拓宽公众参与决策的渠道,提高公众行政决策参与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促进行政决策的民主化发展。  相似文献   

15.
基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视域 ,政府行为优化和扩大公民政治参与是其必然要求。政府行为优化主要体现在运行效率、政策透明、行为公正和行为合法四个方面。而公民政治参与则构成对政府行为优化的主要推动力 ,促进政府运行高效、决策科学、行政民主、行为稳定和实现合法性的转换。通过两者双向联动的合作机制 ,共同推进政治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6.
公民行政参与是现代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也是对行政权力的有效控制.公民行政参与的广度和深度是衡量一个国家民主政治和宪政制度的重要尺度.为此,既需要通过法律为公民行使行政参与权提供制度保障,也需要通过行政参与机制的科学构建为公民搭建有效的参与平台.鉴于我国公民行政参与在立法上滞后、实施上虚置、保障上乏力等困境,应当从促进公民社会发育、转变政府职能、构建行政参与程序和保障机制入手,寻求公民行政参与的出路.  相似文献   

17.
责任政府的构建离不开公民广泛而有序的参与.公民参与的实质意义是监督政府活动、强化政府责任.我国公民参与存在的问题是导致政府责任缺失的重要原因.完善公民参与的法律制度,培育公民参与的自觉意识,健全非政府组织的参与机制,是当前实现我国公民广泛而有序的参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责任政府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8.
论我国转型时期行政决策的公民参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钱洁 《青海社会科学》2004,(3):52-55,128
公民参与行政决策是民主的程序化要求 ,也是行政决策成效的保障。我国转型时期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的变化加剧了矛盾与冲突 ,更需要建立和完善行政决策中公民参与的运行机制。本文基于对这一时期公民参与行政决策的现状分析 ,从四个方面提出进一步改进和完善行政决策的公民参与机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公民参与是我国民主政治发展和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方向与基本途径。公民参与的广泛展开在村民自治中是可行的;公民参与的实现途径需要进一步深入的探索,这不仅仅需要改进和完善公民参与的制度环境和参与方式及领域,还应激发民众的参与意愿,提高其参与能力,并与政府管理形成良性互动,使公民参与实践在基层得以真正实现并走向更高层次。  相似文献   

20.
在国家治理的已有模式中,行政能力和公众参与尤其受到学者和政府的重视。但是,行政治理与公众参与在运作过程中都存在显著的弱点,而法治国家的建设则能够有效克服行政治理和公众参与的内在缺陷,为善治的实现提供条件和保障。鉴于此,从国家治理的角度来看,当前加强法治中国的建设,应强化党对司法系统的政治领导,提高人民代表大会对司法机关的监督力度,进一步完善行政诉讼体制机制改革以及诉讼受理制度,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