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求学生涯、著书立说、建寺立宗和培养弟子四个方面,对宗喀巴大师的生平事迹做了较全面系统的考证和论述。认为宗喀巴大师自青少年起,广拜高僧良师,博通佛教显密义理;之后他著书立说和讲经传法,构建显密相融之佛学体系,确立中观应成派之思想权威;最后宗喀巴大师以噶当派教义为立宗之本,中观应成派为本宗之思想观见,并综合藏传佛教各派学说之长,亲自修行实践为证验,建立了新的宗派,即格鲁派,成为藏传佛教诸多宗派中的后起之秀;与此同时,宗喀巴大师培养嗣法弟子,这些弟子后来在整个藏区建造大型显密宗寺院,建立法脉一统而多途传承的祖寺群,为推动格鲁派蓬勃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能海法师是我国近当代著名的佛教高僧、翻译家、佛学家。毕生从事藏文佛典的翻译和藏汉佛教文化的交流沟通工作,建立了内地首座藏传佛教格鲁派密宗道场,把格鲁派的佛学思想系统介绍到内地,为汉藏佛教文化交流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3.
能海法师是我国近当代著名的佛教高僧、翻译家、佛学家。毕生从事藏文佛典的翻译和藏汉佛教文化的交流沟通工作,建立了内地首座藏传佛教格鲁派密宗道场,把格鲁派的佛学思想系统介绍到内地,为汉藏佛教文化交流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4.
业印母是藏传佛教出家女性中较为特殊的尼僧 ,亦是藏传佛教所独有的一种历史产物 ,在出家女性中享有很高地位。业印母不同与一般的尼僧 ,她们道行高深 ,佛学功底深厚 ,具有一定的成就 ,是某高僧大德依止的秘密佛母。值得说明的是 ,业印母作为藏传佛教出家女性的一种类型 ,并非藏传佛教每个宗派都所拥有 ,她主要产生于藏传佛教的宁玛派、噶举派等早期形成的几大宗派。在藏传佛教的格鲁派尼僧中 ,没有身为业印母的女众 ,因为格鲁派高僧不依止业印母。一、业印母在藏地的产生及其意义从 8世纪始 ,业印母产生于吐蕃藏地。吐蕃藏王赤松德赞时期 ,…  相似文献   

5.
藏传佛教各宗派为了树立本派的正统和权威,对佛教经典从形式到内容给予安排和估价,用来确定本宗为佛的最完满说教.格鲁派基于"缘起自性空"的思想理论,对显密经典和教法进行分别,形成了不同于其他宗派的判教思想.  相似文献   

6.
陈立健 《中国藏学》2007,(1):111-112
在藏传佛教文献中,有一类称为grub-mthav的著作,现在学界通称为“宗义书”。这类著作主要是以整理和总结各宗派学说的形式,来评判他们的思想和内涵。因此,宗义书对于了解各宗派学说义理以及著作者的佛学观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陈又新 《中国藏学》2013,(S1):68-90
业与因果轮回是佛教的基本教理,佛教的各宗派在阐述业是否存在、本质为何、如何生成与消灭等等结果之间的关系问题上,都有自己一套的主张。15世纪时,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创始者宗喀巴对此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业果关系中的业是已坏实有,且将它列为是中观应成派思想的八大不共主张之一。这一主张又遭到萨迦派果然巴等人的批驳。对于宗喀巴提出已坏实有主张的辩证进程、反对的意见,以及几百年来格鲁派学者的不断驳复过程中,一方面将可认识到藏族的智慧所在,另一方面更可以了解到藏传佛教对佛教重要思想的发展深度。  相似文献   

8.
牛宏 《西藏研究》2004,(2):78-82
《菩提道次第广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所著的一部有关佛教显宗修证方面的经典之作。本文从三士道的修证体系、菩提心的发愿、止观法门的修学三部分来简要论述了该论典中的佛学思想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9.
李永华 《中国藏学》2003,(3):122-124
藏传佛教显宗五部大论是整个藏学哲学体系中的核心内容 ,被藏学界喻为“最难啃的骨头”。洲塔所著《佛学原理研究———论藏传佛教显宗五部大论》(以下简称《佛学原理研究》 ,青海人民出版社 ,2 0 0 1年 ,西宁 ,3 0 0 0元 )以通俗流畅的语言和组织严密的结构 ,由浅入深、由表及里 ,阐释了佛学的基本原理以及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必修课“五部大论”理论体系 ,全面而系统地论述了藏族早期哲学思想的形成过程以及重要的哲学内容 ,如世界的本源问题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 ,物质的分类和物质的多样性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统一性问题等等。通过深入…  相似文献   

10.
因明学是藏传佛教探求佛学真理和知识的一种方法论。对藏传佛教的修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将辩论术与认识论密切结合起来,以"破"与"立"的理论思维来论证教法义理和佛学哲理,在一问一答中,推出正确的见解,以使问答的双方加深义理的理解。这种逻辑论式对玛久拉仲修学广、中、略三品《般若经》和建立其般若思想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论阿底峡道次第理论及其传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菩提道次第理论是阿底峡在吸收和发扬古代印度学者龙树、无著、圣天等的次第思想基础上在西藏发扬光大的,历经历代高僧大德的薪火相传,逐渐成为藏传佛教独具特色的思想和修行体系。阿底峡撰写了《菩提道灯论》,倡导修行次第,理清了显密教义之间的关系,阐释了佛教经论的正确主张和思想。阿底峡的这一集大成的学说既是对印度佛教的一个总结,又开辟了藏传佛教的新纪元,对后期形成的藏传佛教各教派都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宗喀巴是我国藏传佛教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是藏传佛教的集大成者。他所进行的整饬宗教和创立的格鲁派佛教,不仅对藏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有重大影响,而且还传播到其它地区。宗喀巴一生从青海到西藏刻苦钻研显密经论,著书立说,建立了自己独特的佛教思想体系。他的著作全是用藏文写成的,目前见到的汉文译本还很少。他著的《中论广释》是依据印度佛教后期中观随应破派(应成派)佛护、月称的  相似文献   

13.
宗喀巴·洛桑扎巴(1357—1419)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创始人,是藏族人民尊崇的上师,享誉国内外。他在佛教经典和修持各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他博学而有才辩,著述极多,辑有《宗喀巴全集》。他不仅是位著名的佛教理论家,同时也是一位诗人。他的诗作大多汇集在《诗文散集》中,收入全集部。笔者不揣浅薄,对其《诗文散集》  相似文献   

14.
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德慧上师的求法经历、思想演变等内容进行了补充,通过考证《大印究竟要集》及其注释文本,认为西夏高僧德慧上师的"大手印"教法传承,继承了藏传佛教的内容,同时也吸收了许多汉传佛教的因素,是文化发展史上民族交往、交流的真实反映,成为汉藏佛教圆融的典范,这也是西夏佛教的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15.
14—15世纪,藏传佛教各教派中的重要人物对印度佛教各派别的思想有了精深的理解和主体性选择,纷纷粉墨登场,各抒己见,彼此辩难,形成了自立门户、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这也是藏传佛教本土化、中国化的深入发展时期,其中萨迦派高僧果然巴对宗喀巴中观思想的论议和评判,便是这一时期学术争鸣的典型例证。文章尝试以果然巴的名著《辨别正见》《了义极明论》以及宗喀巴的相关论著为文本依据,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从哲学诠释学的理论视角,探讨果然巴对宗喀巴般若中观"二谛"论的评议和辩难,由此管窥藏传佛教般若中观义理本土化、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与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6.
李梦溪 《中国藏学》2020,(1):161-169
西夏地区所流行的藏传佛教显教注疏以往较少为学者所重视,却是活跃于西夏地区的藏传佛教僧人学习、修行所必需的文本。此类文本主要以藏文原本和西夏文译本两种形式流传,文章所涉文献即是藏族高僧在西夏所造,又译为西夏文的《金刚经》注释书。该文献在遵循藏传佛教阐释习惯的同时,亦含摄了西夏王朝建立以前即流行于敦煌地区的汉传佛教学说,体现出当地僧人博收广纳的学习方式以及该地区多元交融的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7.
史达 《西藏研究》2006,(1):46-52
觉朗派是在藏传佛教历史以及西藏和其他藏区历史上产生过相当大影响的派别。“他空见”是觉朗派的独特教义。“他空见”不是印度外道思想,而是正宗的佛教如来藏义理。觉朗派用大乘有宗的“三性”来解释“他空见”:1、遍计执性:事物和概念之间没有内在的必然联系, 但人们认为概念表达了事物本身。2、依他起性:一切现象为阿赖耶识种子的变化。3、圆成实性: 去掉遍计执他就能显出诸法的圆成实性。觉朗派在许多方面对佛学提出了新的解释,对藏传佛教的主流思想中观应成派见提出了挑战和质疑,丰富了藏传佛教思想。  相似文献   

18.
李学竹 《中国藏学》2006,4(2):227-236
月称是公元7世纪印度大乘佛教中观学派的著名论师,在印度中观学派历史上占有崇高的地位。他的学说对于印度后期大乘佛教,以及我国藏传佛教都有很大影响。尤其是藏传佛教把他的中观学说看成是代表大乘佛教哲学的基石,而且指定他的代表作《入中论》为格鲁派学僧必学的五部大论之一,在各寺院中一直传习不绝。本文比较系统地介绍了月称的生平、著作和他对中观学派所作出的贡献以及《入中论》的先行研究、梵文佚文等相关情况。  相似文献   

19.
高颖 《中国藏学》2013,(1):184-186
第二届藏传佛教教义阐释会议于2012年12月1日至2日在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召开.本次研讨会由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和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联合举办,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承办.藏传佛教界高僧大德、在京的部分藏学专家学者、中央统战部、西藏和四省藏区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共60余人参加会议.研讨会期间,藏传佛教界高僧大德和专家学者,围绕会议主题"弘扬优良传统,利国利民利教"进行了充分的研讨.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藏传佛教教义阐释研究"课题组还向会议提交了《藏传佛教教义阐释(试讲本)》《藏传佛教教义阐释研究文集》(第一辑)等最新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20.
藏传佛教在西夏的传播是目前藏学界与西夏学界都重点关注的话题。以往的研究多偏重于对西夏译藏传密教文献的研究,而对显教义理文献涉及较少。事实上,在黑水城出土的西夏译藏佛教文献中存在大量的、能够代表藏传佛教后弘期"经院学"传统的文献。对这些文本的对勘与研究能够对藏学及西夏学研究做出三方面的贡献:一、理解夏译藏的语言体系;二、厘清藏传佛教在西夏更为完整的传承史;三、以西夏材料反观前弘期初期的藏传佛教史。文章成功同定了夏藏文本的《正理除意之暗》,并讨论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西夏译量论文本,指出整个桑浦量论传统在西夏时期深入传播的历史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