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古明堂形制与中国上古文化有一种十分有趣而奇妙的同构关系.随着“明堂──暗室──铁屋子”的发展演化,中国文化也经过了由上古文化向近代文化发展演化的过程。可以说,上古明堂形制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原型表象,中国古代文化是对上古明堂形制的扩展演化。这是一个研究中国古代文化的新视角,也是一种新的中国古代文化观。  相似文献   

2.
大陆多元文化的向东辐射是日本文明的唯一起源中国民航学院刘予苇日本学者壹歧一郎先生在1989年5月22日一次中国中日关系史研究会上做学术报告时说:“我们当代日本人民应当正确对待日本古代和中世纪的中国移民史,我们这些占日本人口一半的当代人是‘古代华侨’的...  相似文献   

3.
研究《淮南子》的力作刘金海《主术——中国古代政治艺术之研究》,是一部研究我国汉代典籍《淮南子》的学术专著。作者安乐哲(RogerT.Ames)是美国汉学家,夏威夷大学哲学系教授,专攻中国古代哲学。安氏汉学基础深厚,著述颇丰,在东西方文化比较和交流领域...  相似文献   

4.
萧新生 《探求》2000,(4):33-35
中国正在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伟大战略,其理论来自何处,这是理论界有待认真研究的问题。现在有一种颇有影响的观点认为:我们的可持续发展理论是直接从西方引进的;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以是否使用“可持续发展”的专门术语为标志,认为邓小平理论中没有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对此,笔者有不同的看法,下面就此谈几点认识。 一、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中国古代就已萌发,当代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是对中国古代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弘扬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之一。这最早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夏代。…  相似文献   

5.
曾加荣 《社科纵横》2006,21(6):110-111
“和”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特点。围绕着“和”的内涵、意义及如何建立和维持“和”的秩序,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思想资源,内容博大精深,是我们今天创建和谐社会的文化基础。认真研究中国古代和谐思想,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对于平衡各种关系,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增强民族和社会凝聚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读《楚辞文化探微》钟钰中国古代文学尤其是先秦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全方位载体,它不但融文、史、哲于一炉,而且还包含有若干自然科学的要素。为此,研究者们便不能只停留在语言文字的训诂和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的分析上,而应该放宽眼界,从整个中国古代文化的高度去...  相似文献   

7.
徐卫民 《唐都学刊》2010,26(1):43-52
秦帝王陵是秦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皇权至上与生死观念相结合的必然产物,也是当时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的结晶。在重视礼仪孝道的中国古代社会,陵墓是生前生活的真实写照,因此研究秦帝王陵对于研究秦文化及中国古代陵墓制度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8.
探究中国古典美学的奥秘,必须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哲学,中国古典美学是从中国古代文化学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智慧之花,正是根植于这个深厚的土壤,吸取了中国古代文化哲学的精髓,中国美学,特别是中国艺术才焕发出奇异的光彩,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美学思想和一整套美学范畴,从...  相似文献   

9.
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几点反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既包含了中国古代博大精深的法律思想,也包含了中国历代沿革演变的法律制度。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剖析,批判其糟粕,借鉴与继承其精华,是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中一项重要的工作。本文拟从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反思入手,探求传统法律文...  相似文献   

10.
龚自珍是中国近代史上开风气的一代大师。在新旧社会交替时期,他适应历史发展的需要,大胆批判专制制度的腐朽,暴露当时思想风气的恶浊,在提出新的价值观、探索时代哲学和倡导新的学术风气上,标志着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终结和近代文化的发轫。研究龚自珍与传统文化的转折,有助于我们认清近代文化的由来和当前文化的走向。  相似文献   

11.
论中国古代的“九品文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九品文化”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特有的文化现象,几乎无处不在。以“九”为模式的文化源远流长.大量史料说明,“九品文化”发端于远古夏禹时代.“九州”的划分不仅仅是地理概念,也使“九”深深植根于华夏民族思想意识中。班固以九品叙录古人,陈群立九品官人法,“九品模式”开始形成强大的辐射力,影响涉及中国古代文化、文学、政治等各个层面,形成了中国古代以“九”为大.以“九”为最的“九品文化”。  相似文献   

12.
汉字问题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社会问题与学术问题,要了解汉字“简繁之争”的实质,必须回顾历史。从中国古代汉字崇尚的历史,到20世纪初汉字问题的三次大辩论,再到建国以来的汉字改革,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文论的性质渊源及特色成九田,畅孝昌从理论上讲,中国古代文化应该是中国古代的文学批评与文艺理论;但实际问题还不这样简单。首先,中国古代始终未能将“文章”与“文学”明确区分开来,一般所谓“文章”是包含“文学”在内的。东汉时,开始出现了“文章”的概...  相似文献   

14.
胡群英 《社科纵横》2009,24(8):114-116,128
“公”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发源最早的基本范畴之一,公观念和公共性思想在中国传统的共同体社会和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和基础意义。中国古代的公范畴、公观念和公共性思想是现代中国社会转型和公共治理的重要理论基础和来源。与此同时,我们也关注到其在历史与文化功能上的合理限度。  相似文献   

15.
女性文学形象是中日两国文学草创时期不容忽视的内容。比较研究这一时期女性文学形象,对梳理中日各自文学史源头,深入认识中国古代文化之于东亚文明发展进程的意义,乃至深化有关女性史的研究,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中日古典文学初期的神话为研究对象,比较女性文学形象的异同,论析其根源,探究中国古代文化对日本古代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西汉纸张与纸质档案述论张克复造纸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也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古代曾以简犊、嫌帛作为主要的书写材料。综帛员贵,简犊笨重,十分不便,阻碍着社会思想和文化科技的发展与交流。所以,廉价、质轻的植物纤维纸的发明和使...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古代诗歌的背后,有一个在文化整体系统中起着核心利主导作用的东西,即中国古代的三种哲学文化———儒、道、释;它们以其培植的民族情感方式,影响了中国文人,并进而影响了古代诗歌的情感表现方式,导致了中国古代诗歌在哲学义理和审美体验上的高度统一这一极为本质的特征,从而使中国古代诗歌带着与生俱来的或儒或道或释的文化特征。因而,可以明确地说,中国古代诗歌就是在这三种哲学文化的直接影响下形成了三类不同的审美趣味。是故,以中国古代哲学文化的视角,亦可将中国古代诗歌分为儒、道、释三家———当然,此处仅就文人诗而言。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建筑不仅仅是中华民族赖以起居生存的实用需要,也是民族审美趣味、自然感情、宗教态度、社会风尚、心理气质以及价值观念等文化意识的艺术表现。“使物质经由象征变成相似于精神生活的有关环境”①。由于建筑是人类文化意识在环境条件、经济状况等积极作用下,通过行动而得到的产物,并且“始终是为人类行动所决定,所关连,或为人类观念所启发”②。因此,建筑艺术的发展风貌与人类文化观念密切相关,互为影响。一、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演变总体上说,中国古代建筑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三个历史阶段。自封建社会开始…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是人类文化精神的一个重要类型。从宏观历史角度来看,可以把中国传统文化划分为前文化时期,创生时期,古代转型时期,制度凝定与丰富、发展和普泛化时期,近代转型期等几个历史阶段。在长期发展中,儒教伦理精神、道家风格态度、关怀现世人生的世俗化宗教情感,形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基本特征和风格气派。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文化创新是我们现在和未来几代人的历史使命,为了卓有成效地进行文化创新,我们应汲取其中一切有益于文化创新的养分,摈弃其中的糟粕。  相似文献   

20.
李群 《南亚研究》2012,(1):130-142
徐梵澄在印度语言文化和宗教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印度古代典籍的译介和研究方面更是成绩斐然.在对奥义书和“圣哲”室利·阿罗频多的译介和研究方面,他是迄今为止国内成就最为突出的学者.他立足于中国文化,进行中印比较文化研究,旨在传播中国文化,弘扬中华文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