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从1950年到1980年,日本经济在三十年的发展中遇到了七次景气与衰退的变化,在衰退期既出现了企业倒闭,也出现了失业,但是总趋势一直在增长的道路上前进。借鉴日本渡过难关的历史经验,就贸易体制而论,综合商社的兴办和发展尚是一条应付市场环境恶劣的有效对策。一、综合贸易商社在日本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综合贸易商社是战后日本企业组织中的一种重要形式,是一种拥有雄厚资本、经营内容广泛、情报和销售网络巨大的综合性商业组织。综合贸易商社将内外贸易和多种经营业务结  相似文献   

2.
纯水机浓水比例控制调节器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UN Comtrade数据库数据,分析了1995—2016年世界大豆产品贸易演变特征,并以美国、巴西、阿根廷等主要出口国和中国、荷兰、日本等主要进口国为例,利用修正的CMS模型分阶段对世界大豆产品贸易变动进行了效应分解分析。研究表明,随着世界大豆产品贸易额的快速增长,其贸易市场结构和贸易产品结构都较为稳定,贸易市场集中度和贸易产品集中度一直均较高;从主要出口国看,持续增长的国际市场需求是引起世界大豆产品出口增长的最主要原因,竞争力和出口结构也是重要原因且其作用方向及作用程度存在明显差异;从主要进口国看,国际市场供给和竞争力是影响世界大豆产品进口变动的最主要原因,进口结构也是重要原因,竞争力和进口结构的作用方向及作用程度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战后 ,美国从切身利益出发 ,在实施对日占领过程中保留了天皇制。其原因既有美国对日本国情的深刻理解和客观判断 ,也有国际形势变化的重要影响。与历史上的天皇制相比 ,现代天皇制具有鲜明的象征性和民主性 ,它对战后日本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20世纪60年代中日民间贸易关系在经历池田内阁时期的高速发展后,到佐藤内阁时期出现突然的降温和滑坡。导致中日民间贸易关系出现突变的关键原因在于:美国东亚遏制战略的实施改变了日本战后在亚洲的贸易结构,使得中日贸易关系对于日本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大为下降;与此同时,伴随着越南战争的爆发和升级,美国要求实现日美远东战略换肩,这促使日本对其外交政策,特别是对华政策进行重大调整,以加强对美国东亚遏制战略的配合。  相似文献   

5.
宋代浙东沿海的明州、温州和台州等是重要的港口城市,海外贸易发达,与高丽、日本、东南亚及西亚国家均有频繁的贸易往来。海外贸易的兴盛,极大地促进了沿海市镇商品生产和贸易经济的发展,引发了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从而对该地区市镇的社会生活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从2000年起,中日贸易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其原因主要是中国国民经济和国内相关产品需求的快速增长等积极因素的作用.伴随着中日贸易的增长,贸易结构也发生着变化,机械设备等工业产品的进出口成为中日贸易的主流.外交上的不稳定成为中日贸易继续快速发展的最大潜在障碍.  相似文献   

7.
战后初期中日贸易关系的发展,与美国的冷战战略以及反映该战略的外交政策休戚相关.朝鲜战争爆发前,中美关系尚未达致完全恶化的地步.鉴于中国市场对日本经济复兴至关重要的作用,考虑到通过日中贸易关系来离间中苏关系的可能性,再加之日本政府和民间部门对中日贸易的强烈期待,美国政府对日本发展对华贸易关系持一种比较宽容的态度.虽然它也把意识形态的因素强加于中日贸易关系之上,但还是允许中日双方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有限的贸易往来.这使日本外贸状况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美国在日本的经济负担自然亦得以减轻.  相似文献   

8.
中日贸易关系发展的现状可以概括为:中日贸易额大幅度增长;双方进出口商品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双方的贸易方式多样化。中日贸易关系发展的主要障碍在于:贸易的不平衡多年来一直困扰着中日双方;日本的贸易壁垒有碍中日贸易的发展;日本对中国的技术出口限制较严;日本对中国的直接投资与其国力极不相称;中国对日本的出口商品非价格竞争能力差。发展中日贸易关系的对策:坚持中日贸易“官民并举”、稳步地发展;必须改变中日双方贸易不平衡的状况;增加对日本的制成品的出口;吸引日本企业来中国投资;加强高科技贸易;认真解决中日贸易统计上的技术性问题;中日贸易发展应保持良好的政治基础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日本国民消费形态的最新变化为主题,论述了这些变化的种种特征,分析了亚洲新兴工业国家与地区的产品渗透到日本市场的现状及原因,提出了我国如何利用当今日本市场“无国界化”的时机,发挥我们的优势,进一步扩大对日贸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经济全球化的国际背景下,日本对外经济政策一直顺应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在实施亚洲战略的同时,又高度关注非洲。这对于一个资源极其缺乏的日本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日本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进口诸如铂、锰、钴、钒等稀有矿产,而这些矿产主要盛产于非洲,尤其是南非,其稀有资源的储量居于世界前列。为此日本在经济战略上一直关注南非。两国经贸关系虽然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世界经济危机和国际社会对南非制裁的洗礼、以及当今国际社会对南非稀有金属市场的关注和争夺,但两国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南非在日本的经贸关系的重要地位也逐渐凸现出来。特别是进入2I世纪以后,日本已将确保稀有金属列为国家能源及资源战略的重要一环。日本与南非的战略贸易关系也变得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11.
2000年以来,由于印度经济高速增长,印泰双边关系密切,两国政府积极推动等原因,印度和泰国之间的商品贸易获得了高速发展,双边贸易规模扩大近11倍,贸易结构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尽管目前印泰商品贸易还存在一些问题,但印泰商品贸易还将进一步发展。印泰商品贸易的发展,对中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日本早期城市化是日本城市化的一个重要阶段,对之进行研究在今天仍具有重要意义。日本城市化建立在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工业化的发展和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等有利条件上,它不仅表现为这一时期城市数量的增加、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而且表现为城区面积的扩展。日本早期城市化给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它推动了工业化的进程,促进了农业的发展,进而改变了城乡关系,引起家庭结构的变化、城市居民生活的变化,还直接推动日本政治现代化的发展。当然,在日本城市化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难题,进而衍生出各种社会问题,困扰着日本城市化的发展。日本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并取得了一些成效。  相似文献   

13.
中日贸易特点与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日贸易的发展历史久远.近几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引起世界瞩目,其中一个重要推动因素就是对外贸易的发展.中日贸易作为中国最重要的贸易关系之一,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和日本的经济发展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研究其发展趋势,显然是中国对外贸易中的一个重要话题.  相似文献   

14.
16-17世纪耶稣会在日本的贸易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549年耶稣会在日本布教以后,日本耶稣会的教产规模不断扩大.其原因是日本耶稣会在布教的同时热心地从事生丝贸易以及其他被视作违反教宪教规的隐匿贸易.信仰世界的争夺和经济利益的争夺,是耶稣会布教活动始终追逐的目标.为此,布教与贸易互为表里,贸易支持布教,布教掩护贸易,耶稣会成为澳门(生丝)-长崎(白银)海上贸易的中介者及组织者.这种贸易使日本白银大量外流,是锁国政策形成的经济原因.  相似文献   

15.
"唐船风说书"是日本江户时代以中日贸易为背景形成的一种口述史料,自其被江户幕府儒官林恕、林凤冈父子汇编为《华夷变态》以来,就被日本学者应用于清初中国史、唐船贸易史及日本对清关系史的研究中.国内学界因语言和文本解读的困难,至今未能有效开发和利用这份珍贵史料."风说书"作为江户幕府海外情报搜集制度和清日贸易的产物,其史料价值是多方面的.除其本身所具有的文献学价值之外,不独对清初中日关系史、中日贸易史、文化交流史研究提供了第一手的数据,对清初政治史以及中国沿海地域社会经济史、航海史研究,甚至日本对外关系史研究来说,也同样是一个重要的史料来源.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产品出口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不断发展,各国采取的贸易保护措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调查表明,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的影响日益显著。论文针对此种情况,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中韩贸易逆差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建交以来,中韩两国贸易规模迅速扩大,但中国对韩国的贸易逆差也急剧扩大。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两国经济发展阶段及相应贸易政策的差异、韩国对华FDI对贸易的影响、贸易比较优势的差异、统计方面的技术原因等。要使该问题得到根本解决,中国必须进行技术创新,促进贸易比较优势的动态化,改善贸易结构;制定合理的贸易发展战略和政策;加强双边的制度性合作。  相似文献   

18.
贸易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一个重要观点是出口产品种类的变化能够从某种程度上表示技术进步的变化,进而推动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本文利用中国和日本1991-2006年的相关数据,检验了产品种类增加型的内生经济增长.采用贸易数据近似衡量产品种类变化的方法,估算了中国相对于日本的产品种类变化,以此作为解释变量进而对中日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验证了贸易产品种类增加促进技术进步,进而推动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相似文献   

19.
80年代后半期以来,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急剧的变化,日本、欧共体的经济实力迅速增长,使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美国、日本、欧共体”三足鼎立之势,最引入注自的是欧共体自1985年开始推行的到1992年底完成的内部统一大市场的竞争战略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欧共体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其经济的任何变动都会对整个世界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研究当前欧共体经济的变动趋势和原因,对制定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发展  相似文献   

20.
美国现政府竞选时就提出了重新谈判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设想并在执政后将其变成了现实。现有研究主要从选举、利益集团、大国博弈、贸易失衡等角度进行解读。不过,重新谈判这样的安排,若非是一体化的根基出现了动摇,很难具备经济上的合理性,也难以得到广泛的国内支持。北美自由贸易区内部贸易结构的变化是美国态度发生变化的重要原因,除了相关理论自身的前提条件和现实世界存在差距外,区域生产网络和区域价值链的重塑、内部市场容量增长有限、技术创新能力和潜力的相对下降、国际直接投资的直接和间接影响是其内部贸易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这给予包括我国在内的各国和地区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