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吐温的小说《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结局多受评论界的批评,本文围绕着众家提出的评论,解读小说的结尾部分,认为小说的结局表面荒唐,实则寓意深刻。  相似文献   

2.
马克·吐温是中国译介作品最多的芙国小说家,他的经典代表作《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在我国流传的重译本很多。众多的重译证明了这部文学名著的显赫地位和马克·吐温在中国的受欢迎程度。接受芙学理论从读者和译本两个角度分析了名著如《哈克》流传众多重译本的必然原因。  相似文献   

3.
马克·吐温的儿童小说《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借助儿童尚未受到成人世界人情世故和意识形态浸染的本真生命体验,以哈克天真无邪的眼睛来观察世界,生动地叙述了惊险刺激的故事情节,真实细腻地展现了纯真拙朴的童心世界,进而还原出世界的本来面貌,深化了小说的主题。而促使作家选用儿童视角进行创作的深层心理因素,则是作家的儿童情结与童年生活体验,以及深受圣经文化熏陶的对理想世界潜在的精神需求。  相似文献   

4.
《哈克贝利芬历险记》呈现了密西西比河沿岸乡镇市民荒诞的生活百态。主人公哈克自由地选择并追求刺激、冒险的生活,始终执着于纯真、乐观的人生态度,昭示了马克·吐温对生存的思索以及他对荒谬世界之人生出路的探求。  相似文献   

5.
6.
7.
以阐释学的"前理解"和"偏见"理论、接受美学家对阅读和读者"期待视野"的相关论点为依据,针对文学名著在重译过程中的误读和误译作深入比较研究,批评了以往‘误译即错误的翻译,的简单论调.以<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改革开放前、后两个阶段不同的译本为例,后来的重译本中也存在不少的误读与误译.误译分为语言学(微观)误译和文化(宏观)误译.语言学误译可能是由于拼写错误等导致的.文化误译又细分为有意误译和无意误译.拼写错误等无意误译都应该尽量避免.然而有意误译是可以原谅和接受的,是基于归化或异化的需要,是创造性叛逆.总之,误读、误译与重译相伴相生,是译者主体性的彰显.  相似文献   

8.
“飞白”是汉语修辞格的一种,现在被颇多译者用作英译汉的补偿手段,在黑人英语的汉译过程中运用尤多。文章通过《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不同汉译版本的比较,探讨语音“飞白”作为英译汉补偿手段的利与弊。比较分析表明,把握好“度”是“飞白”运用的一般原则。  相似文献   

9.
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与索尔·贝娄的《奥吉·马奇历险记》在美国文学史上都占据有重要的地位,它们在体裁与形式上有着极大的相似性,但两部小说创作于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塑造的人物形象有着不同的典型意义,两部作品也具有各自不同的现实意义与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0.
从《汤姆·索亚历险记》看马克·吐温的幽默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幽默是人类语言中最复杂的机制之一.在<汤姆·索亚历险记>这部小说中,幽默大师马克·吐温以幽默诙谐的笔调塑造了汤姆·索亚这-著名的文学形象,再现了当时美国的社会现实.作者幽默的语言特色在小说中发挥的淋漓尽致.本文从<汤姆·索亚历险记>出发,解读马克·吐温的幽默手法.  相似文献   

11.
《自然辩证法》教学与生态自然观的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理工农医等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来说,通过《自然辩证法》课程的教学,要求他们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态自然观,认识并关注当前所面临的生态形势,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生态自然观。  相似文献   

12.
雷蒙德·威廉斯的自然观揭示了当代生态危机的根源在于我们对人与自然的位置、人与自然关系的错误认识。他的自然观启示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必须首先解决生态观念问题。我们必须认清人只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处;必须从生态思想传统中吸取精华,建构有利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协调发展,有利于持续发展,有利于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统一的生态文明之道。  相似文献   

13.
作为美国作家霍桑的最大文学成就,《红字》在美国文学领域引起了世纪之久的关注和评论。文章旨在通过新兴的理论——生态女性主义自然观,对《红字》进行深入研究。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是一种生态或环境的批评和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结合,生态女性主义自然观的内容包含:关怀女性与关怀自然的意义相同,批判现代西方科学观。对《红字》一书的分析运用了生态女性主义自然观,从自然与女性、自然与科学、自然与社会这几个角度,结合霍桑的生平和当时的历史背景,展示了霍桑在作品《红字》中的生态女性主义自然观及其局限性,揭露了父权制的清教徒社会是压迫女性和自然的根源,探寻小说的主题是建立一个乌托邦,即一个人人平等的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4.
作为美国作家霍桑的最大文学成就,《红字》在美国文学领域引起了世纪之久的关注和评论。文章旨在通过新兴的理论——生态女性主义自然观,对《红字》进行深入研究。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是一种生态或环境的批评和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结合,生态女性主义自然观的内容包含:关怀女性与关怀自然的意义相同,批判现代西方科学观。对《红字》一书的分析运用了生态女性主义自然观,从自然与女性、自然与科学、自然与社会这几个角度,结合霍桑的生平和当时的历史背景,展示了霍桑在作品《红字》中的生态女性主义自然观及其局限性,揭露了父权制的清教徒社会是压迫女性和自然的根源,探寻小说的主题是建立一个乌托邦,即一个人人平等的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5.
人自然生态——《白苍鹭》的生态女性主义自然观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萨拉·奥恩·朱厄特的短篇小说佳作《白苍鹭》讲述了女主人公西尔维亚如何经受住金钱和友情的考验,保护珍稀的白苍鹭的故事。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角度分析和揭示《白苍鹭》中蕴涵的回归自然、融入自然和感悟自然等生态主义观点,以进一步阐释朱厄特的生态女性主义自然观。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对颇受争议的马克.吐温经典作品《哈克贝利.芬历险记》创作的历史背景,黑奴吉姆形象的内在涵义,主人公哈克的心理变化过程分析等方面的阐述,驳斥了长期以来对这部作品所谓的“语言带攻击性,有种族主义倾向”的荒谬指责,并证明这是一部宣扬种族平等的佳作。  相似文献   

17.
我国已进入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正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但在现代化进程中正面临生态环境问题的考验,怎样应对、何去何从,智者见智、仁者见仁。树立“天人和谐”的现代生态自然观,正确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是确保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生态安全、推进可持续发展的哲学前提,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8.
19.
作为现实主义文学的一种重要形式,始于19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的美国文学的本土色彩,使美国文学摆脱了欧洲文学传统,向独立的美国文学迈进,对真正的美国文学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以美国本土色彩文学的主要代表人物马克·吐温和他的《汤姆·索亚历险记》为例,简要分析了美国文学史上的本土色彩及其对美国文学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作为彻底的自然主义者,斯宾诺莎在批判基督教传统与笛卡尔实体论的前提下,确立了上帝、实体与自然的"三位一体"自然观,建构了本体论-认识论-伦理学组成的完整的形而上学体系。斯宾诺莎的自然观是广延与思想的统一,这表明自然界本身就是自己存在的原因,自然界的一切事物无论有着什么样的质的差异,都存在于统一的自然界中。在伦理学探究中,从上帝、实体与自然"三位一体"自然观基础出发,为了使人心臻于完善,必须充分了解自然,走出人心对财富、荣誉和感官快乐等外在善的追求,仅在正当、合理的限度内才是获得幸福的手段,而不是幸福本身。只有"人的心灵与整个自然相一致的知识",才能获得最高的幸福。对斯宾诺莎自然观的伦理探析,不只是还原理论本身及其阐释,更是为了促进当代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和谐。目前生态伦理探究处于人类中心主义与自然中心主义对立的"两难选择"胶着状态,使自身理论的整体性无法显现。如何从"两难选择"的僵持状态走向生态伦理观的整合,是自然环境保护理论与实践的内在要求。斯宾诺莎的自然实体论及其幸福伦理观探讨从人与自然主客二分状态走向统一的和谐思想,启发人们重新发现并尊重自然的生态价值,限定人的知性的能力范围,唤醒人们的生态道德意识,规范生态道德行为,因而对关于自然环境保护的生态伦理观研究乃至生态文明建设有某种思想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